作者:冷月如霜
不要相信電影裡年終無休的瘋狂科學家!搞科學的畢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春節將至,系裡的中國教授已然借開會為由早早地飛到了國內提前享受起了假期,而周圍的一些朋友為了能與家人共度新年(當然也為了淡季便宜的機票)而將年假放在了當下。不過科學家畢竟還是要彰顯一下自己與常人的異處的,比如他們就會思考:「為什麼春節,感恩節以及聖誕節等適合家人團聚的節日都發生在冬天?」有趣的是,他們還真的從科學的角度找到了一個答案……
多倫多大學的行為學教授鍾晨波(音譯)發現寒冷與孤獨感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繫。你本科時的第一個冬天是否特別寒冷?年關工作繁忙諸事不順,是否又讓你感到需要額外的溫暖?這一切都在鍾教授的預測之中。在他的理論裡,當一個人感到隔絕與孤獨時,周遭的環境會變得越發寒冷。這並不只是形容人情冷暖的修辭,而是實實在在的感覺。反過來,低溫也會加重這種孤獨感。在冬天,季節性抑鬱症的發病率會有明顯的上升。除了陽光不足外,低溫也是主要的誘因之一。
寒冷會讓人感覺到孤獨,消除這種孤獨感的方法卻很簡單——洗熱水澡。這種看似民科的方法可是由耶魯大學心理系的教授約翰·巴奇提出來的。此君曾設計了一系列實驗證明身體與心理感受到的「溫暖」之共通性,身體上感覺到的熱量同樣有助於保持人的心態健康。不過除了SOHO一族外,坐班的白領想隨時洗熱水澡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好在讓生活重新變得美好的方法還有很多,比方說冬日午後的一杯摩卡:除了充滿正能量的熱度,巧克力也容易讓人的心情變得愉悅,更別提裡頭的咖啡因了。
而心靈雞湯也有類似的效果。香港科技大學的洪傑文(音譯)教授發現當人感覺到寒冷時,他們會更傾向於去看浪漫、有愛的電影。縱觀近些年海外國內來的賀歲片,劇中或有催淚煽情一波三折,但一定會有讓人溫馨一笑的片段,而結局更是大小團圓,充滿了治癒性。用和菜頭的話說,賀歲片的主要目的是讓人「在情緒上做了一次充分的按摩」。這句話用科學的語調翻譯過來便是「生理上的寒冷要用心理上的溫暖來治癒」。
而當我們再回到開頭的那個問題時,相信你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寒冷的季節讓我們倍感孤獨,而需要愛的滋潤的我們則與家人聚在一起互相取暖。或許這便是冬季的節日適合家族聚會的原因吧。不過鑑於以上這些理論都是近兩年的研究成果,我不得不承認有些詞人的直覺要遠勝於科學家。因為當被問及何時歸故裡這個敏感問題時,齊秦分明回答說「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
天寒地凍,小心打滑,歡迎點擊「原文連結」閱讀《我的名字叫滑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