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電量破800億千瓦時!湖北2021年電力市場化交易為企業省下10.31...

2021-01-09 國際電力網

電力市場化交易為我省市場主體直接帶來實惠。1月4日從湖北電力交易中心獲悉,2021年度湖北電力市場化交易電量累計達809.1億千瓦時,共有82家發電企業、39家售電公司和63家電力大用戶參加,降低用戶用能成本10.31億元,讓利幅度同比增長26%。

降低進入門檻

交易電量連上臺階

近年來,我省電力市場化交易電量不斷攀升。2018年,湖北首次開放售電公司和零售用戶進入電力市場,直接交易電量420.55億千瓦時。2019年,交易電量623.62億千瓦時。2020年,達到706.45億千瓦時。

2021年交易電量大幅上升,首先源自市場進入門檻進一步放低。以往,市場主體參與電力交易,需待政府審批通過。2020年,我省首次以「註冊制」代替「準入制」,取消行政審批環節,推行註冊承諾制,市場主體更快入市。

同時,常規用戶的入市門檻由500萬千瓦時降至300萬千瓦時。凡供用電處於正常狀態,年用電量300萬千瓦時及以上的經營性電力用戶均可申請入市。在放開煤炭、鋼鐵、有色、建材等四大行業用戶發用電計劃的基礎上,高新技術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力用戶均可申請入市。

「2021年市場化交易電量突破800億千瓦時,進一步激活了市場潛能,直接釋放了改革紅利。」該中心交易部主任王家斌說。

這一系列改革,使得企業獲得感滿滿。「現在只要網上提交註冊就行了,少了很多審批環節。」湖北金盛蘭冶金科技有限公司電力管理部主任宋偉說。該公司2020年市場化交易電量18.01億千瓦時,2021年22億千瓦時,用能成本平均每千瓦時降低0.012元,一年淨節約用能支出2000餘萬元。

推廣履約保險

售電公司「輕裝上陣」

電力市場化交易改革,不僅用電企業受益,售電公司也得到紅利。推行售電公司履約保證保險,就是該中心為售電公司推出的創新舉措。

以往,售電公司參與交易,需要通過銀行開具履約保函,會佔用企業資金,如某售電公司通過銀行開具1000萬元的年度履約保函,一般需在銀行保持同等金額、同樣期限的保證金存款,並支付約5‰的手續費。

而售電公司投保1000萬元的年度履約保證保險,僅需每年支付2%左右的保費。「用保險替代保函,對企業發展是一大利好,大大減少了公司流動資金佔用。」湖北巨能互聯售電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錫波表示。2020年6月,該公司第一個「吃螃蟹」,辦理了國內首份電力交易領域履約保證保險。

在2021年度市場化交易中,該中心更加積極推廣履約保證保險,共收取履約保險20份,佔參加交易的售電公司半數以上,涉及投保金額約5000萬元,降低售電企業資金佔用成本200餘萬元。

優化服務體驗

開展「線上+線下」雙培訓

電力市場化交易改革新舉措不斷,為幫助市場主體儘快適應新變化,該中心拿出了很多「貼心」服務。

首先,完善了電力交易平臺、營銷系統、計量自動化系統等軟體支持系統,共完成69次開發版本迭代,內外網66個功能點的需求分析、設計開發、聯調測試及部署,為電力交易平臺電子申報和籤約功能等後續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該中心還推進交易組織業務的全面線上化,取消交易意向申報和紙質交易確認單籤訂等線下環節,縮短工作周期,提高效率,年度交易也由原來1個雙邊協商交易場次,增加到雙邊協商、可再生能源掛牌和年度掛牌交易3個交易場次。

參與交易的市場主體,不僅可以通過熱線隨時解疑釋惑,還可參加交易方案、交易結算、履約保證保險等交易全鏈條業務流程線上直播、線下授課,到目前已進行了6次業務培訓,培訓近2000人次。

此外,還可常態化開展年度分月電量調整工作,實行「月結月清」。

「我們將進一步提升市場活力和市場化程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為湖北經濟強勁復甦按下快進鍵。」該中心董事長高雄表示。


相關焦點

  • 山東:有序放開集中式新能源發電機組進入電力市場交易
    2021年,全省電力市場化用戶用電規模約1900億千瓦時。積極推進地方公用燃煤熱電聯產機組進入市場、有序放開集中式新能源發電機組進入市場。2021年起,鼓勵具備條件的集中式新能源發電企業進入電力市場參與交易,籤訂市場交易合同的新能源企業在電網調峰困難時段優先消納。
  • 長源電力擬60.63億收購湖北電力100%股權 裝機容量將達704萬千瓦...
    記者注意到,此次重組為國家能源集團主導下的內部資源整合。天眼查APP顯示,在本次交易中,國家能源集團為長源電力控股股東,交易前持有上市公司37.39%股份,而湖北電力則是國家能源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長源電力、國家能源集團及湖北電力的實控人均為國務院國資委。
  • 電力行業政策及發展趨勢——市場交易篇
    經過十餘年的逐步推進,市場化改革取得了較大進展,電力市場主體日趨多元,但仍存在一定突出問題:(1)交易機制缺失、市場化定價機制尚未完全形成,造成了市場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難以發揮,節能高效環保機組不能充分利用,棄水、棄風、棄光現象時有發生;(2)電價管理仍以政府定價為主,電價調整往往滯後於成本變化,難以及時併合理反映用電成本、市場供求狀況、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保護支出。
  • 電力現貨如何影響火電廠?
    2019年6月12日山東電力現貨規則及中長期規則試行版公示,至今已進行三次試結算運行。結合國華壽光電廠有關實際,深入研究山東區域火電企業面臨的困境,分析提出了新形勢下企業經營發展策略,為山東區域火電廠科學發展提供參考。
  • 從「南方多省缺電」話我國電力市場改革
    此外,由於淘汰落後小機組等原因,湖南火電裝機容量從 2016 年的 2322 萬千瓦下降到 2019 年的 2300 萬千瓦以下。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湖南面臨煤電供應短缺。其次,外部電力供給不足。截至 2020 年 12 月 15 日,承擔著湖南近五分之一的輸電任務的祁韶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年度輸送電量為 200.8 億度,遠不及其 400 億度的設計年送電量。
  • 可再生能源參與市場化交易之路有多遠
    繼今年5月冀北電力開啟國內可再生能源電力市場化交易先河後,可再生能源市場化之路再下一城。   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風電、光伏參與電力市場已是大勢所趨,但市場化之路仍任重道遠。   試水市場化交易   「十三五」期間,我國風電、光伏發電產業快速實現規模化發展,取得顯著成績。
  • 關於2020-2022年輸配電價和2021年銷售電價政策解讀及電量電費結算...
    甘發改價格規〔2020〕803號)和《甘肅省2021年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實施細則》(甘發改價格規〔2020〕742號)文件要求,為確保您全面了解我省2020-2022年輸配電價和2021年銷售電價調整政策及電量電費結算方式,現將有關情況說明如下:一關於輸配電價政策規定(一)輸配電價政策適用範圍
  • 長源電力: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
    2、本次交易的合理性 (1)整合湖北省內發電資產,提升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 截至2020年9月30日,上市公司裝機容量375.51萬千瓦,佔湖北全省發電裝機容量8,126.30萬千瓦(截止2020年10月底數據,含三峽2,240萬千瓦)的4.62%,上市公司火電裝機容量佔湖北全省火電裝機容量3,249萬千瓦的11.05%。
  • 四川2020年省內市場化年度交易來了!年度集中交易申報最小電量包...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訊:北極星售電網獲悉,4月1日,四川電力交易中心發布《2020年省內市場交易年度交易公告》(川電交易司公告2020-16號)。四川2020年省內市場年度交易終於來了,4月8日開始,5月12日閉市。其中稱年度集中交易申報電量最小電量包為100兆瓦時。
  • 西藏與11個省(市)籤訂清潔能源消納框架協議 籤約電量61億千瓦時
    「2021-2023年西藏清潔能源消納框架協議」籤約儀式20日在四川成都舉行,國網西藏電力與北京、上海等部分省市電力公司代表籤訂了61億千瓦時清潔能源消納框架協議。根據協議,2021-2023年將通過雅中、昭沂、青豫、靈紹等多條特高壓直流逐年輸送20億千瓦時、20億千瓦時、21億千瓦時的西藏水電、光伏等清潔能源,至北京、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江西、陝西、重慶等中東部地區11個省(市)消納。該協議是目前藏電外送籤約規模最大、經濟效益最大、年度消納藏電省份最多的框架協議。
  • 電規總院《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提要
    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7月30日,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線上發布年度旗艦報告《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全面總結2019年我國能源、電力行業發展狀況,研究行業發展態勢,研判行業發展趨勢,為政府決策、企業經營和社會發展提供重要參考和專業服務。
  • 陝西2020年6月電力集中競價直接交易邊際出清價格351.5元/兆瓦時...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陝西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組織開展的2020年6月陝西省電力用戶、售電公司與發電企業集中競價直接交易於2020年5月20日12:00結束。經陝西電力交易中心電力交易平臺統一出清,電網企業安全校核,最終成交電量24.51億千瓦時。本次交易由發電企業、售電公司、電力用戶通過電力交易平臺,集中申報電量、電價,根據邊際出清規則預成交,由調度機構對形成的預成交結果進行校核,形成最終成交結果。
  • 世界最高電壓等級特高壓直流投運1年輸送電能逾500億千瓦時
    劉文龍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9月18日電(胡培根 何玉成 焦攀)新疆準東—安徽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準皖直流)自2019年9月建成投運,1年來累計外送電量突破500億千瓦時,在我國大範圍資源優化配置、節能減排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按照安徽省2019年城鄉居民用電量約396億千瓦時計算,輸送500億千瓦時電能,可以讓安徽省6300多萬人使用15個月。
  • 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再推進 打通隔牆售電利好綜合能源服務
    2019年12月9日,國家能源局江蘇監管辦公室和江蘇省發展改革委正式印發的《江蘇省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規則(試行)》明確,分布式發電項目可採取多能互補方式建設,可與就近電力用戶自主協商交易電量、電價,形成雙邊協商的交易。長期來看,多能互補綜合型能源系統將會成為分布式發電的主流。
  • 9.60億千瓦!國家電網經營區負荷創新高
    1月7日,國家電網經營區最高負荷達9.60億千瓦新高,同比增長27.7%,已超過出現在2020年的國家電網夏季最高負荷8.75億千瓦。從電量方面看,1月7日,全國發電量達259.67億千瓦時,較2020年夏季最高發電量246億千瓦時增長5.56%;國家電網經營區日發受電量達201.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5%,同樣創下新高。
  • 「7月17日 天眼早新聞」貴州這個交易對接會籤約電量168.3億千瓦時...
    ★ 籤約電量168.3億千瓦時!貴州省清潔高效電力產業市場化交易對接會在貴陽舉行7月16日,貴州省十大工業產業加強產銷對接推進協同發展系列活動之全省清潔高效電力產業市場化交易對接會暨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推進大會在貴陽舉行,共促成6家發電與用電企業籤約電量168.3億千瓦時。
  • 兩部門:2021年中長期合同籤約電量比例力爭達到90%至95%
    中國網財經12月24日訊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做好2021年電力中長期合同籤訂工作的通知》。《通知》對高質量籤訂2021年電力中長期合同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可以概括為:全量籤約,即中長期合同籤約電量比例力爭達到90%—95%;長籤,即鼓勵籤一年期以上的中長期合同;分時段籤,即區分峰、平、谷等時段,分時段約定電量電價,拉大峰谷差價;規範籤,即參考中長期合同示範文本協商籤約;見籤,即引入信用機構見籤中長期合同;電子籤,即鼓勵籤訂電子合同,提高工作效率。
  • 共舞長江經濟帶繪就雲嶺新畫卷】綠色電力 沿江遠行
    為促進綠色能源消納,近年來,雲南電網公司通過加快西電東送通道建設、優化調度運行方式、積極開展電力市場化改革、保障省內綠色載能產業用電等一系列措施,把雲南的綠色電力源源不斷輸送到遠方,為萬千工廠提供強勁動力,為千家萬戶點亮盞盞明燈。
  • 全面解讀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4年到2016年期間談論分布式市場化交易,更多是著重於降低單個負荷需求不穩定的風險、以及還原分布式靠近負荷中心的經濟性優勢。2017年年底15頁的試點通知和試點方案編制參考大綱,則是圍繞著第二輪電改的核心,為用戶側能源網際網路的發展,邁出了裡程碑式的一步。
  • 9.6億千瓦!國家電網經營區負荷創新高,同比增長逾27%
    1月7日,國家電網經營區最高負荷達9.60億千瓦新高,同比增長27.7%,已超過出現在2020年的國家電網夏季最高負荷8.75億千瓦。從電量方面看,1月7日,全國發電量達259.67億千瓦時,較2020年夏季最高發電量246億千瓦時增長5.56%;國家電網經營區日發受電量達201.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5%,同樣創下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