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夏日炎炎,小編卻沉醉於來自清涼海底的美人魚的傳說。相傳美人魚成年後,如果上岸魚尾就能變成雙腿,但是心臟卻會慢慢僵硬停止,只有找到永遠愛她的人,心臟才會持續跳動。故事中美麗的人魚上岸後學會了人類的語言和生活,歷經了種種搞笑事情,而前世的情人終於想起她,開始續寫前緣。然而情人的繼母為了繼承遺產,長期大量養殖一種叫「附子」的花朵,取其根莖製毒,欲害死現任丈夫和繼子。
浪漫韓劇劇情天馬行空,但劇中繼母用的毒藥卻不假。看過該劇的朋友一定記得這種紫色的花朵。附子花為毛茛科植物,這種植物的根部含有劇毒,古時候的人把它的汁液塗在箭上製成毒箭。因此,這種花的花語即代表「惡意」。
它主要的劇毒成分就是烏頭鹼,烏頭鹼是存在於川烏、草烏、附子等植物中的主要有毒成分,其毒性主要是對神經和心血管系統造成嚴重傷害。它有使感覺神經過度興奮而後麻痺的作用,大劑量可致呼吸抑制。因此繼母長期小劑量使用該藥麻痺丈夫後,用針劃傷其角膜最終導致其幾近失明。烏頭鹼還能使心肌興奮性增高導致嚴重的心律失常、室顫,中毒後可表現為嘔吐腹瀉、面色蒼白、唇青肢冷或大汗淋漓等等,不及時治療易引起死亡。這也是繼母最後增加劑量使丈夫一命嗚呼的出處所在。可見編劇定是查閱了相關資料,用心良苦。
然而它也被人們拿來藥用。例如大黃附子湯,出自《金匱要略》,由附子、大黃、細辛3味藥材組成,具有溫理散寒、通便止痛的功效,大黃苦寒被附子辛熱所制,而烏頭鹼之毒性可被大黃減弱。又如參附註射液由紅參、附子兩味藥物組成,有回陽救逆、益氣固脫之功效,臨床用於治療心力衰竭和膿毒性休克等危重症,並且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推薦用於危重型的內閉外脫證。民間則多用附子泡製藥酒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然而時有過量服用導致烏頭鹼中毒的報導。另,服用烏頭一般需要煎煮3-4小時,可使毒性減弱。
古今藥食同源、藥毒同根。藥既是毒,毒亦是藥。只有合理使用,大力研究根源,才能將其善用。
■ 上海醫藥集團特別支持
本文版權屬於上海藥訊,配圖來自網絡,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