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問爸爸媽媽,為什麼大海是藍色的?
爸爸媽媽們說:因為海裡「包」著一個天······
這意思好像是海面倒映出了天空的藍色。但是後來我發現不對,因為沒有蔚藍的天空時,大海也可以是藍色的······再後來,看了某部偶像劇,終於知道了大海為什麼是藍色的······不講冷笑話了,要正經聊——從物理的角度解釋一下為什麼大海、乾淨的湖泊都是藍色的。廣義上說,太陽光是指來自自太陽的所有的不同的強度和波長的電磁波,包括不可見光部分和可見光部分,其中可見光的波長為400~760nm,這就是我們平時所描述的「太陽光」。太陽看上去是白光,但其實是一種可以被細分為多種色光的「複色光」,人們習慣用「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來描述。
當太陽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一部分會發生反射,如果你正好處在反射區域,看到的就是明晃晃的白光。光進入水中後,如果水質較好,靠近看到的水就是透明的樣子,但是從遠處看,乾淨的海水、湖水就會發藍。
如果用一句話去解釋原因,可以描述為「海水會吸收各種色光,而對藍色部分的光吸收率最小」。
陽光進入海水中時,海水對不同波長的光線被吸收的情況各不相同。有的容易被吸收,有的很難被吸收。各色光的吸收量與投射量的比,叫做」吸收率「。
👇👇👇水對不同波長的吸收曲線根據上表可知,水對可見光(波長400~760nm)都會有吸收作用,其中對425nm處吸收率最小,而這一部分,恰好就是藍色光區域。也就是說,太陽光通過海水時,波長較大的紅光、黃光在海水的淺層就消失了,而像藍光這種吸收率低的光,可以在海水中傳入更深的水層。所以人看到的大海的顏色,就是沒有被水吸收的藍色,如果再深一點,就看不見光了。實際上,不僅僅是海水,就算是最純淨的水,只要水夠多、夠深,看上去也是藍色的。比如大亞灣中微子探測器浸泡池,內含2000噸純水,從上方看呈現幽幽的藍色。👇👇👇● 學而思物理老師王淇磊的個人公眾號
● 致力於科普與物理興趣培養,玩轉物理,
● 用熱愛傳授物理,用科學解釋萬物
● 卡通頭像與真人形象有差距,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