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航天局NASA宣布,他們的系外行星探測器「苔絲」在距離地球約31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顆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並給它命名為「超級地球」。
△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欄目視頻
美國航天局系外行星探測器「苔絲」發現了31光年外的3顆行星,它們圍繞一顆被命名為GJ357的恆星旋轉。
3顆行星中最令人感興趣的是被科學家們命名為GJ357d的「超級地球」。其質量至少是地球的6.1倍,圍繞一顆比太陽小得多的恆星運行,每55.7天繞母星公轉一周。
因為它位於星系宜居帶外緣,所接收到的恆星能量與火星接收到的太陽能量大約相同。
目前科學家們還沒有確認該行星的大氣層密度,若該行星存在稠密大氣層,則極可能像地球一樣表面捕捉足夠熱量,並可以留存液態水,「具有類似地球的宜居條件」,或將成為可以孕育生命的「超級地球」。
如果大氣層密度不夠,那麼這顆行星的地表溫度過低,將無法支持生命存在。
美國航天局去年4月發射了一個新的系外行星探測器「苔絲」,主要目標是「接棒」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繼續搜尋太陽系以外的「新世界」。
美國航天業普遍認為,美國航天局發現「超級地球」為人類探索太陽系之外的高級生命又添加了新的進展。
今天下午@央視財經 微博發表
【距地球31光年外,#NASA發現超級地球#!一年55.7天,或可留存液態水】
網友們紛紛在微博下熱議這顆新發現的「超級地球」
不少網友已經開始「計劃」太空移民↓
也有人覺得55.7天就公轉一周,可能會「有點暈」
還有網友表示,你們都去吧!
地球留給我來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