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普普通通的兄弟,用榔頭、扳手等簡單工具,以日用品為材料,在3年間,打造出了4輛「賽車」。幾個月前更是打造出了外形和尺寸都與F1賽場上賽車相差無幾的「F1賽車」。13日晚,河北唐山的趙氏兄弟受安徽知名媒體邀請,來到合肥。
本報記者對這兄弟倆進行了專訪。;鐵門、水壺打造出「賽車」14日下午,記者在省城的一家賓館見到了趙氏兄弟,哥哥趙秀順,年近半百,身材高大,皮膚黝黑,弟弟趙秀國比哥哥小7歲,個頭也相對矮一些。
談到這輛「真正意義上的F1賽車」時,兄弟倆興奮地介紹,他們手工打造的前三輛車都是體積較小的卡丁車,相比前三輛車,這第四輛車長4.6米,寬1.8米,高1.28米,外形尺寸已和國際方程式賽場上的賽車十分相似。在動力系統上,新車的發動機由原先的摩託車發動機改換為麵包車發動機,四缸變速箱代替了原先的無級變速箱,速度方面有了大幅度提升,目前該車的理論速度可達到160公裡+小時。
「國際賽場上的F1賽車外殼採用的是碳纖維材料,造價太高,即使賽車的一個輪子也要一千美金呢!」哥哥趙秀順笑著說,「這輛賽車外殼的原材料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家中的鐵門、鐵床、水壺等都是利用的對象,算起來,這輛車的成本估計也就在5萬塊左右!」
鄰居把兄弟倆當瘋子看
「為造這輛車子,我們兄弟倆承受了難以想像的物質和精神壓力!」哥哥趙秀順向記者坦露心扉,「為了造它,摩託車修理店的工作我們也放下了,家中的富康車和麵包車賣了換錢,弟媳因為弟弟造車,和他離了婚,附近的鄰居也都把我們當瘋子看。」
趙氏兄弟向記者介紹,在造車的最初階段,他們手中僅有9張F1賽車的彩圖和從雜誌獲得的隻言片語,由於資料有限,他們根本無法弄清F1賽車的大小比例。在萬般焦急的情況下,他們想出了根據頭盔測算賽車大小的方法,由於摩託車的頭盔尺寸與賽車頭盔相差不大,他們就根據測算圖中舒馬赫頭盔與賽車的比例大小,獲得賽車的尺寸。
F1賽車是採用發動機後置式。兄弟倆為琢磨這一技術,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每天沒日沒夜地幹活,用趙秀順的話來說,「我們根本不知道哪天幾號,星期幾,晚上睡覺都盼著天早點亮,好早點幹活,解決技術難題。」
未來將製造出更新更好賽車
據了解,趙氏兄弟是唐山大地震倖存下來的孤兒,他們從小就喜歡車,但造車的夢想卻是起源於父親的一句話:「開車算什麼本事,有本事你造輛車出來。」
弟弟趙秀國說:「造這輛車也是為了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經歷了大地震,讓我們感到人這一生總要做些什麼,在上海F1大獎賽上,我們沒有看到一部屬於中國的賽車,心中就特別不是滋味,從那時起心中也就產生製造中國F1賽車的念頭。」趙秀順有些沉重地說。
「是否以後還準備製造更新更好的賽車?」趙氏兄弟說,再苦,再困難,他們也會將這一事業延續下去,新「賽車」將會在速度、安全性上有更多改進。趙氏兄弟表示,為了能將這個夢想更好地延續下去,他們會採用將「賽車」出租給影樓、公園等方式獲得一些收入,並且希望將來能夠和一些公司及車迷朋友合作,將中國的F1事業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