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5日,天文學家在地球的鄰居——金星的大氣中,檢測到了微量磷化氫。其分子濃度大約是20ppb,這相當於10億顆空氣分子中含有20顆磷化氫粒子。在地球上,磷化氫是一種有毒的氣體,但這一氣體在金星大氣層中被檢測到,這意味著金星上可能有生命體存在。
磷化氫的化學性質
磷化氫是一種無色、劇毒、易燃的儲存於鋼瓶內的液化壓縮氣體,化學式為PH3。
磷化氫的生成條件
磷化氫並不是一般的氣體,其很難通過天然的環境來生成。
但是,這種氣體很容易在生物代謝中生成,尤其是在缺氧情況下,厭氧生物會生成。
在自然環境中,能夠將磷酸鹽還原成磷化氫氣體的這種還原性極強的還原劑還是很缺乏的。
所以,發現磷化氫也就意味著金星可能存在厭氧型微生物。
理論上金星環境不可能存在大型甚至智慧生物。
金星是除了太陽與月球外,天空中最亮的天體,這是因為它的大氣層能強烈地反射陽光。大氣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約佔大氣含量的96%。溫室效應下吸收更多的熱。正因如此,金星成了最熱的行星,表面高溫度可達攝氏480度。金星的大氣壓也是是地球的93倍。
480℃的高溫下,生物可能存活。
英國科學在加勒比海底發現的一種新種蝦,靠著背部光敏器官尋找方向。科學家推測其生存環境的溫度超過450℃。所以,480℃的金星也可能存在生命。
圖:加勒比海底新種蝦
93倍大氣壓下,生命也能存活。
93倍大氣壓是什麼概念,水深每深10米增加一個大氣壓。93倍大氣壓就相當於海底900米的壓強值。而海底數千米都有生物生存,可見93倍的大氣壓也生命也能存活。
圖:海底2000米處的大王烏賊
大型生物不會存在。
生物的體型和空氣含氧量有密切關係。研究表明氧氣含量越高,越適合生物發育。從3億年前的石炭紀到6500萬年前的侏羅紀,乃至現在地球空氣的含氧量一直維持到15%—35%,其中石炭紀含氧量最高為35%,侏羅紀空氣含氧量則和現在的空氣含氧量在同一水平。
圖:石炭紀巨型生物
圖:侏羅紀恐龍
但是,並不是含氧量越大生物體型越大。其他條件滿足的情況下,空氣含氧量能夠滿足生物需求就能出現大型生物。
然而,金星現在的大氣含氧量為0。大氣主要成分則是二氧化碳(96.5%)和氮氣(3.5%)。所以,有氧呼吸的大型生物不可能存在,至少現在不存在。大型生物不會存在,亦不會有腦容量大的生物存在,智慧生命更是天方夜譚。含氧量為0也驗證了厭氧微生物存在的可能!
以上均是個人推論,不代表任何權威機構。金星現在是否存在生命或者是否存在過生命甚至是否存在過智慧生命、大型生物,目前都是推測,還有待於科學的進一步探索、發現。相信科學,我們期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