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離開地球的速度要求11公裡以上?

2020-12-06 騰訊網

這個問題,其實和地球的引力有關。

在天文學中,有一句話叫做質量為王,這是因為質量越大的物體,引力也越大。

根據牛頓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對萬有引力解釋說:任何兩個物體之間,都有相互吸引力。

這個力的大小與各個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而與他們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具體公式如下:

我們之所以離不開地球,不會飛到太空中去,就是因為人與地球質量相差太懸殊。想要離開地球,就要達到一定的速度。

那麼問題來了,速度達到多少時,才可以飛到太空中去呢?

第一宇宙速度

牛頓曾經描述過一個場景,假設在一座高山上有一座威力巨大的大炮,那麼發射出去的炮彈的速度也會足夠快,足夠快的炮彈就可以圍繞著地球轉個不停,像衛星一樣圍繞著地球,永遠不會落下來。

牛頓的理想實驗中,炮彈的速度是每秒7.9千米,這時地球的引力雖然還在起作用,但地球是圓的,物體每往下落多少米,地平線也會相應下降多少米,這樣,這枚炮彈就永遠不會掉下來了。(不考慮大氣作用)

雖然牛頓的時代,牛頓大炮實驗只存在在理論之中,但今天科學家們早已把它變為現實,人造衛星的發射,已經驗證了當物體達到每秒7.9千米時,就可以到達一定高度,不會落入地面。後來,人們也把這個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和星球自身的質量有關,公式為:

看不懂也沒關係,最後推導結果為v(速度)=7.9km/s時,在不考慮大氣的作用下,衛星即使停止運動,也不會掉下來,但現實中高空之中仍有稀薄大氣,因此現在的人造衛星還需要燃料加速,才能保證不會掉下來,但速度遠低於7.9km/s。

第二宇宙速度

雖然達到第一宇宙速度可以保證物體不會落回地面(不考慮大氣作用),但實際上還沒離開地球,物體還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圍繞著地球做圓周運動。比如人造衛星,就是在第一宇宙速度中運動。

如果想要離開地球,其實就要擺脫地球的引力。具體來說,就是用速度戰勝引力,因此這個速度叫做逃逸速度,也稱之為第二宇宙速度。

那麼,速度達到多少,才可以擺脫地球的引力呢?

科學家有計算過,當速度達到第一宇宙速度的根號2倍,就可以擺脫天體的引力束縛了,通過計算我們可以得知,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是11.2km/s。

具體計算方法如下,大家看看就行了,看不懂也沒關係。

實際上,雖然科學家計算出了這個速度,但由於地球表面的大氣層比較濃密,因此很難讓飛行器在地面上就達到這個速度,所以,一般情況下是先讓太空飛行器離開大氣層(不同的大氣層,氣壓不同),到達空氣相對稀薄的近地軌道時,再在這時加速。這樣的設計方法可以讓整個飛行器更加節約燃料。

相關焦點

  • 先驅者11來到太陽系邊緣,離地球150億公裡,以每秒11公裡在飛
    先驅者11是人類發射的第二個星際探測器,重259公斤,算是個小型探測器,已經飛行了46年,比1977年發射旅行者1號和2號還要早四年發射,但飛行距離讓人失望,因為旅行者1號已來到220億公裡外,旅行者2號也距離地球約180億公裡,而先驅者11現在與地球僅相隔150億公裡,在太陽系邊緣。
  • 達不到地球逃逸速度,我們就無法離開地球了麼?
    的第三種情況裡提到了《三體》裡的曲率驅動,然後在《為什麼物體的速度無法超過光速?光又為什麼能達到光速?》 寫這篇文章主要是想糾正有些朋友對一個概念的錯誤理解,有些人通過大劉對黑域的描述,誤以為物體無法離開黑域是因為物體的速度無法達到它的逃逸速度,無法擺脫它的引力。同樣的道理,把這個問題搬到地球上來:如果我們不達到地球的逃逸速度,是不是就永遠無法離開地球了?
  • 如果有無限長的梯子,我們沒達到第一宇宙速度能離開地球嗎?
    目前,載人飛船都是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7.9公裡/秒),才能離開地球飛上太空,環繞地球運動。如果要完全擺脫地球,不被地球的引力拉回來,太空飛船的速度需要達到第二宇宙速度(11.2公裡/秒)。那麼,為什麼飛離地球需要這麼快的速度呢?如果有一把長度無限的梯子,我們能否沿著梯子爬到太空中,無需達到第一或者第二宇宙速度來離開地球呢?關於這個問題,需要弄清楚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究竟是怎麼回事。
  • 人們能用一無限長的梯子在沒達到第一宇宙速度情況下離開地球嗎?
    也就是說,只要物體達到7.9千米/秒以上的速度就可以離開地面(注意只是離地環繞,並不是脫離逃逸,不過這應該就是題目所說「離開地球」的意思)。著重說明的是:第一宇宙速度只是指在地面附近的環繞(離開地面)速度,並不是別的高度的環繞速度。實際上這個環繞地球的速度是隨著距地高度的增大而減小。
  • 月球以每年3.8釐米的速度離開地球,這是為什麼?
    電視節目裡說到月亮正在朝遠離地球向太陽靠近的方向移動。為什麼會這樣?這一現象又是什麼時候被發現的呢?月球的軌道(環繞地球的圓形軌道)的確是在以每年3.8釐米的速度變大。(月球的軌道半徑為384,000公裡。)
  • 地球自轉速度超過1400公裡/小時,為什麼我們看不出地球在旋轉?
    地球自轉速度超過1400公裡/小時,為什麼我們看不出地球在旋轉?據我所知,地球的自轉速度超過1400公裡/小時,但我們至今還沒有看到任何顯示地球自轉的視頻。我知道地球軌道內的物體會保持類似的速度,但為什麼我們卻看不到地球旋轉呢?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隼鳥2離開地球後,三臺離子引擎一同開啟,又飛了1600萬公裡
    ,再以第二宇宙速度離開了地球也算得上是一個航天奇蹟。在樣品返回艙交付前,日本JAXA早就為隼鳥2號飛船制定了新的探索計劃,送回小行星樣品後再次離開地球,探索另外兩顆小行星但不帶回樣品,所以隼鳥2號在飛近地球時不需要執行太空剎車機動,反而藉助地球引力來提高速度 。
  • 隼鳥2離開地球後,又飛了1600萬公裡
    要問什麼是航天奇蹟,人們自然會想起美國上個世紀的阿波羅號登月和近期中國嫦娥5號月球取樣,事實上,日本隼鳥2號飛船將小行星樣品安全送回地球後,再以第二宇宙速度離開了地球也算得上是一個航天奇蹟。
  • 地球自轉自西向東,為什麼中國的飛機離開地面不能自動到美國?
    地球自轉速度再快都不會讓飛機不勞而獲:美國本土的經度是西經70度到西經170度,我國的經度範圍大致處於73度到135度之間。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這句出自一代偉人筆下的詩詞,說的就是地球的自轉速度很快。
  • 地球的公轉軌道速度大於第三宇宙速度,為什麼地球沒有飛離太陽?
    ,即V1=√GM/r,計算出這個第一宇宙速度大小為7.9公裡/秒。物體從地面如果想脫離地球直接繞著太陽轉,所需的初始運動速度必須更大,這個速度的最小值被稱為「第二宇宙速度」V2,由於篇幅原因,這裡只給出公式和結果:V2=√2GM/R,即第二宇宙速度是同一軌道公轉速度(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即7.9x√2=11.2公裡/秒。
  • 【原創】地球公轉速度遠大於第三宇宙速度,為何沒有飛離太陽系?
    太空飛行器在距離地面表面數百公裡以上的高空運行,天空對太空飛行器引力比在地面時要小,故其速度也略小於V1。    當太空飛行器超過第一宇宙速度V1達到一定值時,它就會脫離地球的引力場而成為圍繞太陽運行的人造行星,這個速度就叫做第二宇宙速度,亦稱脫離速度。按照力學理論可以計算出第二宇宙速度V2=11.2公裡/秒。
  • 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是多少千米每秒,第一宇宙速度的意義
    所謂第三宇宙速度,是指脫離太陽的引力而飛出太陽系,我們也把稱為逃逸速度。這速度一般需要多少呢?謎底是16.7公裡/秒。看過片子《飄流地球》的都知道,人類帶著地球離開太陽系,它的速度就不能小於16.7公裡/秒,這也是能擺脫太陽引力的最低速度。
  • 地球速度達30公裡/秒,遠大於第三宇宙速度,為何沒脫離太陽系?
    在太陽引力的作用下,地球環繞太陽公轉,其軌道速度約為30公裡/秒。另一方面,飛出太陽系的第三宇宙速度約為16.7公裡/秒,這意味著地球的公轉速度遠大於第三宇宙速度,為什麼地球沒有脫離太陽系呢?事實上,地球的軌道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這兩個速度用來比較是沒有意義的。下面,我們分別來了解一下這兩個速度。
  • 什麼位置才能看到地球每秒30公裡的速度繞太陽公轉?
    理論上只要離開地球,宇宙中到處都可以看到地球環繞太陽以每秒30千米的速度在公轉,但有一個問題是如果要達到這個目標所要付出的努力是難以想像的,在這個位置保持可能會更難!一、為什麼我們不能直觀的看到地球高速公轉?
  • 離開地球多遠就無法回來了?科學家給出的答案,讓我們大開眼界
    到目前為止,旅行者一號跟地球的距離已經超過了200億公裡,現在它的飛行速度達到了每秒17公裡左右。除了旅行者一號之外,最近日本發射了一個隼鳥號探測器,它飛往一個小行星之後成功登陸,在採集樣本之後,又重新回到地球。另外,NASA最近發射的奧西裡斯號探測器正在飛往一顆名為貝努的小行星,並且計劃在2023年帶著小行星的樣本返回地球。
  • 地球的運行速度遠遠大於第三宇宙速度,為何擺脫不了太陽系?
    可有問題來了,經過科學家研究,如果想要擺脫太陽引力的束縛,飛出太陽系,那麼需要的第三宇宙速度,也就是要大於16.7公裡/秒,可通過地球的圍繞太陽的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來進行比較,地球的速度遠遠大於第三宇宙速度,可為什麼地球沒有擺脫太陽的束縛呢?
  • 地球的運行速度遠遠大於第三宇宙速度,為何擺脫不了太陽系?
    可有問題來了,經過科學家研究,如果想要擺脫太陽引力的束縛,飛出太陽系,那麼需要的第三宇宙速度,也就是要大於16.7公裡/秒,可通過地球的圍繞太陽的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來進行比較,地球的速度遠遠大於第三宇宙速度,可為什麼地球沒有擺脫太陽的束縛呢?
  • 如果以低於第一宇宙速度的速度向地球外飛行,能脫離地球引力嗎?
    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是11.2km/s,而第一宇宙速度是7.9km/s,而從地球出發想要擺脫太陽引力的最小速度叫做第三宇宙速度,是16.7km/s。那這個第一宇宙速度是咋來的呢?其實特別簡單,就是假定人造飛行器繞著地球表面做圓周運動,通過「萬有引力=向心力」,聯立公式,就可以求得第一宇宙速度v1。
  • 為什麼要使「天問一號」的速度突破11.2千米/秒?
    中國運載火箭第一次突破了11.2千米/秒的第二宇宙速度。為什麼要使「天問一號」的速度達到11.2千米/秒以上呢?這就涉及到了三個宇宙速度的問題。第一宇宙速度是7.9千米/秒,如果把物體以7.9千米/秒的速度拋射出去,它就會繞地球運行而不會掉下來。第二宇宙速度是11.2千米/秒,如果把物體以11.2千米/秒的速度拋射出去,物體將會逃離地球的束縛,變成小行星,飛向星際空間。第三宇宙速度是16.7千米/秒,若是要擺脫太陽的束縛,到太陽系外去旅行那就要達到這個速度。
  • 距離達181億公裡!這艘太空船離開了太陽系,現仍以每秒15公裡飛
    不知道它還能飛行多久,也不知道它能否抵達中心黑洞,總之2025年過後,地球人類將與它失去聯繫,何去何從將變得不可知。這不是某個人的夢境,也不是虛幻的場景,而是每天都上演在太陽系之外星際空間的真實場景。這艘人造太空船就是42年前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的旅行者2號,截止到今天它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15249天,遠離地球約181億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