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長的一場雨,持續下了100萬年之久,後來是怎麼停下來的

2020-12-05 騰訊網

南宋詩人趙師秀曾寫過一首《約客》,裡面有句想必大家都聽過,叫「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描繪的是江南梅雨季節時的美景,這種持續一個月的連綿細雨,雖然頗為潮溼,但有一種慢生活的情調在裡面。

初中地理告訴我們,每年6月到7月那會,由於高低氣壓的相互較勁,其在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形成了梅雨鋒面,從而帶來連續性的降水。由於這段時期,正好是江南梅子成熟的時刻,故而稱之為梅雨。

通常來說,梅雨一般是6月中旬開始,7月上旬結束,持續20多天。但不排除有個別持續一個月的「倒黃梅」現象。

而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有記錄的最長梅雨季節是1954年。這一年的梅雨整整持續了2個月,一直到臨近立秋才算結束。這場連綿2個月的陰雨,導致我國江淮流域出現百年一遇的大洪水,給當地百姓造成慘重損失。

或許,各位會以為這就是地球上最長的一場雨了,畢竟連著下兩個多月雨,著實相當罕見。然而,這場梅雨跟2.34億年前的那場的大雨來說根本不值一提。那場雨總共持續了100多萬年,甚至比人類文明的歷史還要長。

當然,2.34億年前的雨,人類也不可能有氣象記錄,之所以被發現,源自地質學家在世界各地的三疊紀巖層,以及動物化石裡,發現了大量雨水殘留的跡象。根據這些痕跡,地質學家推斷出了這場雨,曾足足下了100多萬年。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會下這麼長時間的雨呢?如此持久的降雨,自然和梅雨扯不上關係了,其實是和高溫有關。2.34億年前,地球還處在剛剛形成的狀態,那會地球上是沒有生命的,也沒有如今的七大洲和地質板塊。

後來,由於劇烈的板塊運動,大陸開始遷徙,同時要誘發了大規模的火山爆發。無數巖漿噴湧而出覆蓋大地,也是在這會,潛藏在地表下方的二氧化碳開始大量釋放。眾所周知,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後,很容易引發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氣溫升高。而在那個初誕生的地球,這種效應則更加明顯。

因此,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整個地球宛如一個大型高壓鍋。地表氣溫的上升讓江河湖海裡的水分大量蒸發,於是強對流天氣就此形成,持續性下雨開始。

值得一提的是,雨水會和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稀釋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從而起到降溫的效果。但緊接著的火山噴發,又會補上這部分稀釋的二氧化碳,從而構成一個閉合循環。而地殼劇烈運動持續了100多萬年,這場降雨也因此維持了100多萬年。

而這100多萬年的持續降雨結束後,地球也結束了「高壓鍋」狀態。由於早前火山爆發時產生的大量火山灰遮蔽住了天空,導致太陽照射不到地面,地球由此進入低溫極寒的冰河期。之後又是百萬年的火山灰沉澱,地面終於重見天日,地球才開始孕育起了生命。

所以,黃梅時節的降水雖然連綿漫長,但跟史前的地球比起來,完全就是小兒科。這場100萬年的大雨,某種程度上也證明了人類文明之於地球的渺小。

正是因為渺小,我們自以為強大的人類文明在地球面前其實無比脆弱。如果我們加速破壞地球的生態環境,無異於也在加速自己的滅亡。而地球其實從來不在乎人類的活動,畢竟幾億年的風雨都走過來了,人類這點破壞又算得了什麼。而最後要為這些破壞買單的,還是我們人類自身。

相關焦點

  • 最久的一場雨能持續多久?地球上曾有一場雨持續了100多萬年
    最久的一場雨能持續多久?地球上曾有一場雨持續了100多萬年北宋詞人晏幾道曾寫過一首千古名篇《臨江仙》,詞中「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寫盡了雨天、人愁意境的極致,以至於雨天也被賦予了某種人格化的精神,頗具惆悵美的神韻。更甚者:」清明時節雨紛紛「江南梅雨季節持續月餘的下雨天都有一種慵懶的慢生活格調。
  • 地球上最長的一場雨,持續了將近100萬年,最後是如何結束的?
    經歷過寒冬後迎來了第一縷溫暖,但是春季也是十分潮溼的季節,在6、7月份氣溫不高不低但有時卻會讓人感覺全身溼漉漉的,有時衣服晾幾天也晾不幹總是覺得涼涼的,這種時候有時你放在桌子上的食物沒有去保鮮過幾天去看它都長黴菌了,這樣我們是不能再去吃的,因為這個食物它已經變質了。一般會出現這些情況我們都稱它為梅雨季。這段時間可能是一年中下雨時長最久的一段時間了但是在曾經的歷史上卻有下過100萬年的雨。
  • 地球上下得最久的一場雨,持續了100多萬年,原因是持續高溫
    最久的一場雨能持續多久?地球上曾有一場雨持續了100多萬年北宋詞人晏幾道曾寫過一首千古名篇《臨江仙》,詞中「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寫盡了雨天、人愁意境的極致,以至於雨天也被賦予了某種人格化的精神,頗具惆悵美的神韻。更甚者:」清明時節雨紛紛「江南梅雨季節持續月餘的下雨天都有一種慵懶的慢生活格調。
  • 這場雨下了100萬年之久,最後是怎麼結束的
    「梅雨」是雨季中的一部分,每年的6、7月份時,長江中下遊地區就會持續出現天陰有雨的天氣,由於這時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因此叫「梅雨」,又因為下雨天使得各處潮溼,易發黴等,所以也被大家稱為「黴雨」。但你可能不清楚,地球上曾下過一場最長時間的雨,持續了100萬年之久。首先發生在地球上的「最長下雨天」的現象是怎麼被發現?
  • 地球上「最大的雨」下了多長時間?下了200萬年?恐龍就此誕生!
    百科故事每年三4月份的時候,我國的一些南方地區就會下其餘來斷斷續續的甚至會持續一個月的時間,幾乎這一個月都看不到什麼晴天,下雨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甚至是一件不起眼的事情,但是如果雨下的非常大,下的時間長就會造成一系列的自然災害,比如漲水還有泥石流的,在一些歷史資料記載中我國前前後後經歷了很多次的洪災,而且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員傷亡,還有財產損失
  • 目前為止,地球上「最大的雨」下了多長時間?答案:200萬年!
    那麼從古到今下過最大最長的一場雨是什麼時候呢?相信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不過科學家經過仔細的研究分析之後得出來了答案,在地球演變的過程當中,曾經下過一場持續了200萬年的大雨,你沒看錯,就是200萬年。這個時間可以說是非常恐怖了,相當於人類誕生開始下,可以一直持續下到現在。
  • 如果地球迎來一場持續100年的雨,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地球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兩次超大降雨,第一次是地球誕生之初,由於地球表面呈熔融狀態,水無法以液態的形式存在,而是以蒸汽的形式存在於地球大氣之中。後來地球溫度不斷降低,水蒸氣又以降雨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而這場大雨持續了幾百萬年甚至上千萬年。第二次大雨發生在晚三疊紀時期,被稱為「卡尼期洪積事件」。
  • 一場持續了200萬年的大雨,使地球的氣候變得適合人類居住
    你見過下得最長的雨大約是幾天?3天?,10天?甚至是一個月,其實,這些下雨時間不是很長,如果你出生在二疊紀時期,可能一輩子都沒見雨停過,那個時候,地球下了一場持續了200萬年的大雨。,特別在二疊紀末期,火山一直不斷噴發,持續的時間長達500萬年,連綿數千公裡的地殼被火山熔巖撕裂,那場面別提有多壯觀了,巖漿如洪水般湧出肆虐,熔巖層厚達5千米以上,在數千萬平方公裡土地上流淌,而所噴發的火山規模也十分的宏大,西伯利亞火山噴發的面積相當於現在俄羅斯國土的一半,我國的華南地區也有被殃及
  • 地球演變過程中,曾下過一場100多萬年的雨,這是真的嗎?
    地球演變過程中,曾下過一場100多萬年的雨,這是真的嗎?在我國古代的一些詩詞中,對於雨天的描述有很多。比如「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講述了早春小草沾滿雨滴的清新景象。更有很多雨天被賦予了人的色彩,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一場雨下100多萬年,二疊紀地球曾遭洪水肆虐,毀掉90%物種
    在悶熱的夏天,下一場大雨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因為天氣會因此而變得涼快一點,不過,如果這場大雨下了一整天都沒有停,甚至連續數日都是連雨天,人們就會感到焦慮,開始討厭下雨,期待著晴天的到來。而在恐龍之前的那一次物種大滅絕,則發生在二疊紀時期,科學家經過研究後表示,二疊紀的生物大滅絕是地球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物種滅絕事件,而且持續了上百萬年的事件,當時地球上90%以上的物種都徹底消失,其中包括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正因為二疊紀時期這場恐怖的災難,才很大程度上為恐龍統治地球,做足了鋪墊。
  • 一場雨下100萬年,海水溫度40度,2.34億年前生物大洗牌或重現
    100萬年的降雨,海水溫度達到40度2.5億年前,恐龍稱霸地球,同一時期的哺乳動物只能猥瑣發育,直到恐龍在6500萬年,小行星撞擊地球,恐龍滅亡之後,哺乳動物才進入統治時代。本來下一場暴雨也沒啥,但是這場暴雨整整下來100萬年,現在的梅雨季節也不過3-6個月,而且不是持續的下,如果下一年,任誰都會感覺很難受壓抑,但是這場雨,下了100萬年,這對地球生態簡直就是一場大災難。
  • 地球上「最大的雨」下了多長時間?下了200萬年,恐龍就此誕生!
    你見過下的最久的雨大概有幾天,有人會回答三四天,有人回答八九天,甚至有人說個把月。老實說這樣的時間並不算很長,地球曾經下過一場雨,而這場雨竟然持續了200萬年。200萬年這麼長時間的雨估計很多人都不相信吧。據科學家研究地質發現,在地球演變歲月中,這場200萬年的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這場雨,才有了後來的恐龍,才有了人類。
  • 2.3億年前的一場暴雨,下了200萬年之久,形成原因或將再次出現
    在春天裡,下一場雨是多麼喜慶的事,一場及時雨下完,就是到了萬物復甦的季節。但是你可知道在地球歷史上,因為一場雨引發了一場生物大危機呢?這場雨甚至在未來還會再次出現!這場生物大危機就是地球上的第三次的生物大滅絕。
  • 2.5億年前,地球下了一場200萬年的雨,科學家:有可能會再次出現
    對於下雨天,不知道大家都是怎麼看待的,有些人很喜歡下雨,喜歡撐著傘在雨中慢慢行走,還有的人喜歡在睡覺的時候聽雨滴落在地上的聲音,聽著這樣的聲音也比較容易入睡,但是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是不喜歡下雨的,因為這樣的天氣對人們的出行很不方便,如果雨太大或者太頻繁,還會容易產生洪澇災害,破壞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 一場持續200萬年的雨,把恐龍推向霸主寶座,這雨未來還有嗎?
    200萬年之久,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在過去,由於溫度較高,使得水汽還沒有凝結成雨降落,就又蒸發到大氣之中。然而當地球大氣中的水汽含量越來越高時,此時就會觸及到地球氣候臨界值,一切開始變得不一樣了起來,地球上開始下雨了,並且這場雨持續了200多萬年的時間。
  • 地球曾下過持續200萬年的雨,如今又出現當時徵兆,這說明什麼?
    在2.34億年前,地球上充滿著各種災難,當時地球上,下雨時間達到了最長的一個時期,這也引發了一系列的物種滅絕,不過同時恐龍也由此誕生,這就是著名的卡尼期洪積事件。,但如果在某一時期突然連續下大雨,並且一直就不會停止,而這個時候雨水也將會成為地球上的災難,也是人類的災難。
  • 2.3億年前的一場暴雨,持續200萬年之久,形成原因或將再次出現
    今天要說的這個主題就發生在二疊紀和三疊紀之間,正好是兩次生物大滅絕中間的一段時期,有過乾旱無雨也有過持續兩百萬年的暴雨時期,這一切都可以從地層中判斷出來。可以看上邊圖片中實際的地層情況,像是夾心餅乾一樣。地球的板塊是移動的,這也是產生地震的主要原因,目前地球上的板塊主要是分離狀況,中間穿插著海洋。
  • 地球上「最大的雨」下了多久時間?下了200萬年,恐龍因此誕生
    根據最新的地質學報告顯示,在距今的2.35億年,即是二疊紀與三疊紀交替之際,地球表面下了一場大暴雨,整整持續了200萬年。當時地球上忽然發生了劇變,接近90%的物種全都滅絕。後來下過了這場200萬年的大雨之後,地球重新「冷卻」下來,恢復了生機,也進入了中生代,就是大家熟悉的「恐龍時代」: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
  • 全球下過的怪雨,一場雨持續100萬年,該地居然下起蘋果
    2020年真的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在經歷過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後,洪澇災害再次為難我們,當然這種天災我們無法避免,但是時間可以治癒一切,隨著我們的不斷抵抗,暴雨洪水始終會過去,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地球上帶來曾經下過的一些怪雨。
  • 恐龍誕生因一場200萬年的雨?
    你經歷過的時間最長的一場暴雨下了有多久?其實不管有多久,跟地球上曾下過的最大的一場雨相比起來,那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