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櫃裡掏出30斤蜂窩,竟是從這裡進來的!吃貨網友別只惦記蜂蜜

2020-12-05 北晚新視覺網

兩隻小蜜蜂呀 飛到花叢中呀,不過有些「調皮」的蜜蜂竟飛到了居民臥室的衣櫃裡!

近日,徐州邳州消防中隊接到群眾報警,說在他們家的臥室內,這兩天都能聽見嗡嗡聲,窗戶外面還能看見大量的蜜蜂在飛。

消防隊員一檢查,從臥室衣櫃裡掏出30斤的蜂窩!

報警群眾居住在二樓,據房主介紹,他們平時都是在外地工作,只是每年暑假的時候才會回來住上一個月。當時只有1、2隻蜜蜂飛來飛去,最近蜜蜂出現得特別頻繁,但房子外牆上並沒有蜂窩。

臥室內總是能聽見嗡嗡的聲響,卻始終找不到蜂窩。消防隊員經過仔細查找,發現聲響是從衣櫃內發出的,但是打開衣櫃後,也沒有發現蜂窩。

由於衣櫃的內板是密封的,消防隊員只好對其進行破拆,木板打開後,裡面竟隱藏著一個半米長的巨大蜂窩!

消防隊員穿上防蜂服,用鏟子將蜂窩一塊塊鏟下來,放進塑膠袋內。

這個蜂巢足足有30斤重!

消防隊員說,根據現場情況,這些蜜蜂應該是從柜子後面的空調管道出口飛進來的,在密封的衣櫃後面築巢,然後才形成這麼巨大的一個蜂窩。

「吃貨」網友們表示:

這下不用買蜂蜜啦,

分給消防蜀黍們吃一點吧!

最後,小編還是負責任地提醒一下大家,清理蜂窩是一項非常危險的事情,居民發現蜂窩後,一定要先報警,千萬不要擅自行動,尤其是不要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去捅馬蜂窩。

如果發現附近或自家屋簷下築有蜂窩,應先準備一瓶滅害靈之類的殺蟲劑,以防蜜蜂攻擊;平時也最好穿戴淺色、光滑的衣物 ,因為蜂類的視覺系統對淺色非常敏感,不敢輕易攻擊。

如不幸被蜜蜂蜇到,應首先挑出傷口裡的蜂針,不要擠壓或吮吸傷口,可用肥皂水衝洗,或用酒精消毒。一旦出現頭暈、噁心、嘔吐、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另外,一些過敏體質的人被馬蜂蜇傷後,可能會休克,這樣的病人應立即送往醫院進行搶救,否則會出現生命危險。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

北京大興一居民樓發現馬蜂窩,消防員幫忙拆除了

近日,大興消防救援支隊孫村中隊接到報警電話稱,轄區內居民樓發現一個大型馬蜂窩,請求摘除。接到報警後,孫村中隊消防指戰員趕赴現場。

到達現場後,中隊指戰員經過勘查發現,馬蜂窩直徑約有20釐米,且築在居民樓的防護窗外面,周圍有不少的馬蜂在飛來飛去,嚴重幹擾該住戶的正常生活。指戰員們通過仔細觀察現場情況後,快速制定了摘除方案,令一名隊員穿好防蜂服,繫上安全繩,另一名隊員在玻璃窗後面緊緊握住安全繩,充分做好安全防護工作,摘除隊員則慢慢沿窗戶邊緣一步一步地接近馬蜂窩,找好支撐點,穩固身體後,先用殺蟲劑對馬蜂窩周圍的馬蜂進行驅趕,成功將蜂窩摘除。為防止馬蜂再次扎窩,隊員對蜂窩點附近進行了徹底的清理。

現場馬蜂窩清理完成後,中隊指戰員還提醒居民們發現馬蜂窩時,不要驚慌,不要驚動馬蜂,要及時撥打119消防報警電話,讓消防部門來處理,不要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採取措施,如果馬蜂進入房子,可以利用殺蟲劑進行驅趕;被馬蜂蜇傷後,可用食醋等酸性溶液清洗傷處,中和馬蜂的毒性;利用鑷子夾出毒針,儘量不要擠壓傷處,發現身體不適,要馬上到醫院就醫。

來源:綜合江蘇新聞、網友評論、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避難堡五月有蜂蜜,重耳棗花蜜,蜂蜜的營養價值與蜜蜂的種類無關
    好東西都是大自然的施捨而來,比如蜂蜜,就是自然精靈施捨了一部分給我們人類。我們不能傷害它們,更不能掠奪它們,它們在保證自己的前提下能給我們多少就是多少了。人心不足蛇吞象,為了謀取利益,將蜜蜂當做賺錢的工具,我不贊同。
  • 一隻專門找蜂蜜的鳥,激怒蜜獾去扒蜂窩,倆貨為禍,蜂蜜吃不完
    但愛吃蜂蜜的它,在找蜂巢這一方面確實不太行,於是就有一種小動物盯上它皮糙肉厚愛吃蜂蜜的特性,在找到蜂巢後指引它去搗蜂巢。導蜜鳥,學名響蜜鴷,它灰頭土臉的看起來平平無奇似麻雀,但是它有這麼一個獨特的專屬技能,那就是能夠為他人尋找到蜂蜜的所在地,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導蜜小能手」,也正因此它有了一個和蜜有關的名字。
  • 蜂窩中成熟的蜂蜜是不是必須取出來?不取有什麼後果?答案來了
    關於蜂窩裡面的蜂蜜是不是一定要取出來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似乎野生的蜜蜂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因為野生的蜜蜂只要不被人發現,基本上不會有人取蜜,這就充分地說明了蜂窩裡面的蜂蜜是不一定要取出來的,但是從我們養殖蜜蜂的目的來說,蜂窩裡面的蜂蜜,如果多了不取出來,對於我們養殖蜜蜂來說又是有害無益的,所以說養殖蜜蜂
  • 寶興發現一「吃貨」大熊貓 溜進養蜂場內偷吃蜂蜜
    「吃貨」大熊貓只顧著眼前美味蜂蜜,對靠近的人毫不在意。拍嘛拍嘛,不打擾我吃香香就行了。  「農戶當時在打理自己的養蜂場,聽到裡面有響動,走過去一看竟是一隻大熊貓。」據達到現場的永富鄉武裝部長姜顯東告訴記者,當他們趕到養蜂場,熊貓正臥在養蜂場內,偶爾走動一下。「熊貓並不怕人,最近離它只有一米遠。」姜顯東說,現場鄉幹部和村民們拍到了大熊貓的視頻和照片。  8日晚上9點左右大家下山時,大熊貓仍未離開,第二天早上養蜂場的人再去看時發現大熊貓已經離開了。
  • 湖南發現超大蜂窩 重78斤數千萬隻蜜蜂很恐怖
    2015年9月28日訊, 「這麼大的蜂窩,你們估計一輩子都見不到!」近日,湘西網友在紅網論壇發帖稱,他們在山上採蘑菇無意中收穫了一個78斤重的巨大蜂窩。有網友驚呼「這簡直是蜂窩的摩天大樓啊!」 巨大的蜂窩從貼文的圖片中可以看到一個外表圓滾滾的超大蜂窩,確實讓人吃驚
  • 當家裡跑進來一隻蜘蛛,又被四隻貓主子發現後,其下場可想而知
    網友家裡養了四隻貓,長相各不一樣,但是卻有著相似的一個特點——強烈的好奇心。這不前兩天網友家不小心跑進來一隻蜘蛛,這些可讓四隻貓主子徹底興奮起來了,紛紛跑到蜘蛛所在的臥室裡,大大咧咧地待在主人的床上,四雙眼睛齊齊看著屋頂上的蜘蛛。
  • 蜜獾根本不把非洲蜂放在眼裡,與這鳥一起掏蜂窩,蜂蜜簡直吃不完
    因為蛇不好遇到,所以掏蜂窩也是它的一大愛好,不過蜂窩也不好找。沒關係,平頭哥也是有幫手的,一個負責找蜂窩,一個負責掏蜂窩,他就是響蜜鴷 。這是一種非常奇特的鳥,還懂得合作。每當它發現蜂窩時就會發出叫聲,吸引平頭哥或者人類跟他去採蜜。而且不爭不搶,等蜂窩被破壞後,他就吃剩下的蜂蜜與蜂蠟。
  • 亞洲鯉魚,吃貨們的福利,美國的亞洲鯉魚上線銷售了,釣友們買單麼?
    而中國網友紛紛表示:放開那些魚,讓我們來!24日,備受中國吃貨惦記的亞洲鯉魚終於重返中國了,上午10點整在聚划算正式上線開售。美國人用25年時間花費180億美元解決不了的問題,中國吃貨有可能成為「拯救者」麼?「亞洲鯉魚」其實並不是一種魚的名稱,而是美國人對青魚、草魚、鱅魚、鯉魚、鰱魚等8種魚的統稱。上世紀70年代,為了清潔水體,「亞洲鯉」作為「特殊人才」被美國引進。
  • 男子野外捕獲蜂窩,馬蜂沾滿全身,讓人害怕!
    任何的東西都無法阻擋吃貨的腳步,看這二個人遇到蜂窩時,就戴上裝備去摘,這是蜂窩,裡面的糖非常具有價值,當二個去摘時,身上全部是馬蜂。 很快這個蜂窩就被拔了出來,這蜂窩還挺大的,這些人都是專業摘蜂窩的人,所以裝備都非常齊全專業,這種摘出來的
  • 看五指山苗族追蜂人如何徒手掏取野生蜂窩
    &nbsp&nbsp&nbsp&nbsp正所謂「靠山吃山」,在海南五指山,有這樣一群苗族人,他們利用農閒時間,追尋著蜜蜂飛行的足跡,採集大山裡的野生蜂蜜,釀出更加甜美的生活。&nbsp&nbsp&nbsp&nbsp五指山牙南村委會什拱村是苗族聚居村莊,每到3至6月,村裡的男子開始結伴上山找野生蜂蜜。
  • 大熊貓進村偷吃11箱蜂蜜 國寶霸王餐誰來買單
    簡易的養蜂場內,一個圓滾滾的傢伙,趴在蜂箱前掏著……走近一看竟是一隻大熊貓。9月8日下午5點多,雅安市寶興縣永富鄉中崗村,65歲的唐國華被眼前一幕驚呆了。從下午5點多,一直到次日凌晨,大熊貓共扒了11隻蜂箱,直到吃飽睡足後才悄然離去。
  • 關壩保護區拍到小黑熊偷蜂蜜:一晚吃掉15斤
    7月30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對外發布消息,綿陽管理分局關壩保護小區集體蜂場內,布設的紅外相機捕捉到亞洲黑熊偷吃蜂蜜的完整畫面,整個過程持續近20分鐘。
  • 巧裡小妹蜂蜜告訴你蜂蜜的甜與不甜的秘密
    蜂蜜的甜味來自蜂蜜中的糖分。糖中的化學物質被檢測到並結合在舌頭上的味覺傳感器上,進而向大腦發送甜味信號。然後你才能感覺到了甜。蜂蜜是由蜜蜂採集的含糖蜜的花蜜製成的,同時在花朵上覓食,將其與蜜蜂自身的蜜蜂生物酶混合,然後儲存在蠟蜂窩中。
  • 春釣鯽魚白蛆加上它 鯽魚瘋咬不止漁獲30斤
    qu準備所需原料:白蛆100g、雞蛋3個、麩皮50g、玉米糝50g、大蒜10g、蜂蜜20ml、紅糖20g、白面30g蜂蜜和雞蛋清混合在一起、麥麩一切準備好以後,我們把蛆粉倒進來,依次加入玉米糝大蒜,戴上手套繼續攪拌,接著把加入麥麩和白面
  • 1.2億隻螃蟹遷徙,司機練就「蛇形駕駛」,網友:吃貨福利?
    說起螃蟹,相信很多吃貨已經垂涎三尺了!但是螃蟹遷徙的壯觀場景,你一定沒有見過!在澳大利亞有一處小島,是「聖誕島」!這個小島的風景相當秀麗,當然這裡的「聖誕島紅蟹」是這裡的自然資源,每年都會有大批量的紅蟹開始遷徙,形成了該島獨一無二的生態景觀!這些紅蟹的壽命可長達38年!
  • 最聰明的一種鳥:傍蜜獾為大哥,天天都能吃上蜂蜜
    作為動物界最大的吃貨之一,蜜獾幾乎沒有什麼是不吃的。大到烏龜、羚羊、蟒蛇,小到昆蟲、鳥、各種野果……都是蜜獾的家常便飯。但蜜獾最愛吃的東西還是蜂蜜,可能是吃甜食更能帶來幸福感吧!有一種鳥叫響蜜鴷(liè),它也是一個吃貨,和蜜獾一樣特別喜歡吃蜂蜜,但是它不能破壞蜂巢,也不能抵禦毒蜂的攻擊,於是它想起了蜜獾——這個吃蜂蜜高手。當響蜜鴷發現蜂巢後,就會飛到蜜獾跟前不停地叫喚,告訴蜜獾它發現了美食。蜜獾就會跟著響蜜鴷走,同時低聲叫喚以示回應,兩者一起來到有蜂巢的地方。
  • 行了,誰也別惦記著了
    這次,諾貝爾和平獎「花落」世界糧食計劃署,大家就都別惦記了!踏實睡覺。這幾天,諾貝爾系列獎集中落地評定,但結果,均與國人無緣。國內媒體呢,對這個諾獎態度就比較複雜:報導多了吧,有跪舔之嫌;不報導吧,容易被認為酸葡萄心理。不過,這都不妨礙國人對諾獎的熱切關注。諾貝爾文學獎一出來,朋友圈好像都跟那個詩人很熟的。
  • 來自深山的成熟槐花蜂蜜 本周邀請您來嘗
    這個春天,半島都市報走進了濰坊臨朐的沂山,來到了山的深處,就為探尋最放心的成熟蜂蜜。在這裡,記者發現了一家叫做「丰采」的蜂蜜。每年到了盛花期,他們都會到深山裡親自品嘗,收集蜂農割好的蜂蜜。丰采的蜂蜜全部收集的是成熟蜂蜜。丰采蜂蜜都是小蜜蜂經過至少10天時間釀造出來的,不經過機器壓縮,完整保留了蜂蜜裡的活性酶營養物質,且能聞到顯著的蜂蜜香味。丰采蜂蜜的創始人張傳武也是和蜂蜜有著不解之緣,父輩和爺爺都是養蜂人,所以張傳武對蜂蜜也是情有獨鍾。
  • 非洲難得的美味,每年限制出口300隻,知道真相後網友:千萬別來
    非洲難得的美味,每年限制出口300隻,知道真相後網友:千萬別來!每次提到非洲美食的時候,很多吃貨們總是心頭一顫,因為非洲人的口味實在是太過於獨特了,手抓飯的做法和吃法真的是太實在了,不過當地的熱帶水果也是讓人流連忘返,而且還有很多網友們都認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就是非洲人了,沒有太大的工作壓力,一家人和和睦睦的住在一起,每天都在琢磨著怎樣吃飯。非洲難得的美味,每年限制出口300隻,知道真相後網友:千萬別來!
  • 蜂蜜放多長時間就不能喝了?
    但是如果蜂蜜沒有達到成熟的狀態,水分過多,是很容易就變質的,特別是在天氣熱的時候,很容易就會發酸,發酵,冒泡。前一個星期左右,我就是收到了,一些水分過多的蜂蜜,這些蜂蜜只有一部分是封蓋的,結果只是過了四天,這些蜂蜜就已經變質了,我嘗了一點點,出現了發酸的現象。最後這些蜂蜜就只能倒掉了。為什麼成熟了的蜂蜜就能夠長期保存呢?這就是蜜蜂的高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