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窩中成熟的蜂蜜是不是必須取出來?不取有什麼後果?答案來了

2021-01-07 第一科普

關於蜂窩裡面的蜂蜜是不是一定要取出來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似乎野生的蜜蜂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因為野生的蜜蜂只要不被人發現,基本上不會有人取蜜,這就充分地說明了蜂窩裡面的蜂蜜是不一定要取出來的,但是從我們養殖蜜蜂的目的來說,蜂窩裡面的蜂蜜,如果多了不取出來,對於我們養殖蜜蜂來說又是有害無益的,所以說養殖蜜蜂,蜂窩裡面有了蜂蜜不但要取出來,而且還要科學的取出來,以此來達到我們蜂蜜產量的最大化。

蜂窩裡面蜂蜜過多的後果

對於蜂窩裡面蜂蜜過多的情況來說,一般我們要看是在什麼情況下蜂蜜過多,通常可以分為蜜蜂可以正常活動情況下的蜂蜜過多和蜜蜂不能正常活動情況下的蜂蜜過多兩種情況。

①蜜蜂不能正常活動情況下的蜂蜜過多:如果是在蜜蜂不能活動的情況下,蜂窩中的蜂蜜過多,其實這種情況影響並不大。一般來說,如果蜜蜂不能正常活動,一般就是受到溫度的影響,所以這個時候,要麼外面的溫度過高,要麼外面的溫度過低,這都是不利於蜜蜂活動的。

在蜜蜂無法進行巢外活動的時候,蜜蜂是否可以安靜的呆在蜂窩裡面度過困難期,諸如越夏和越冬的時候,主要看蜂群中的儲蜜量,如果蜂群中儲蜜量豐富,則蜜蜂順利越冬越夏,如果不過多,則蜜蜂可能死亡死亡或者進行非常長的採集活動導致大量死亡。

可見在蜜蜂無法正常活動的情況下, 讓蜂群中有充足的蜂蜜,這對養蜂來說是有好處的。實際上,很多蜜蜂越冬或者越夏的時候死亡,如果其他因素正常,不受高溫或者低溫影響,基本上就是缺蜜死亡,比如過去的養殖蜜蜂過冬困難,主要就是很多養蜂人喜歡在秋季的時候取蜜,導致很多蜜蜂冬季沒有足夠的蜂蜜,外出採蜜或者餓死。

②蜜蜂正常活動情況下的蜂蜜過多:如果是在蜜蜂可以正常活動下出現蜂群中蜂蜜過多,這從蜜蜂的習性出發並不是什麼好事,如果從我們養殖蜜蜂的角度出發,這更是一種虧本的買賣。

從蜜蜂分蜂習性來說,蜂蜜豐富是蜜蜂分家的一個條件,只要蜜蜂群中蜂蜜過多,在蜜蜂可以正常活動的情況下,必然導致蜜蜂分家。

從野生蜜蜂的角度來說,這影響並不大,屬於正常的繁殖,但是如果是我們人工養殖的蜜蜂,我們想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必須避免蜂群出現分蜂熱,因為這個過程,實際上蜜蜂採蜜懈怠,蜂王產卵大量減少,這並不是什麼好事。

其實我們放開一點想就知道,如果我們養殖蜜蜂的目的是賺錢,在蜂群中蜂蜜過多的情況下,大量的蜂蜜佔據了蜂王產子空間,這必然導致蜜蜂的數量減少,進而影響蜂蜜產卵,而蜂群中有大量的蜂蜜存在,就算蜜蜂再採蜜,已經沒有存儲的位置,直接影響了蜂蜜產量,可見這並不是什麼好的方法。

科學的取蜜

很明顯,如今蜂蜜的質量問題已經成了影響我們整個養蜂業的重要問題,而引發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不科學的餵養其實只是導致蜂蜜市場變壞的一個原因,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實際上劣質蜂蜜更加普遍,這種普遍主要就是水蜜的量實在太大,所以第一科普小編常說的並不是及時取蜜,而是科學取蜜,這裡的科學,主要就是保證不讓蜜蜂飢餓,保證蜂蜜成熟,那麼我們如何來做好這兩個「保證」呢?

①保證不讓蜜蜂飢餓:從保證不讓蜜蜂飢餓的角度來說,其實這裡講究的是一個取蜜後不要一掃而光,至少要給蜜蜂留下可以供蜜蜂採集到一定的儲蜜,實在嘴饞,可以在取蜜後適當的餵養一下白糖水,滿足蜜蜂的需要,這不是造假,不然把你的飯全部搶走連買方便麵都不讓你去買肯定會餓死的。

所以說所謂的保證不讓蜜蜂飢餓,意思就是我們在取蜜的時候,要麼留下足夠蜜蜂採集一定儲蜜的蜂蜜,要麼取蜜後餵養蜜蜂,讓蜂群中有一定的儲蜜,保證蜜蜂使用這些儲蜜採集到新的花蜜。

②保證蜂蜜成熟: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是可以發現一個問題的,蜜蜂儲蜜,會隨著外面的蜜源消失而消耗蜂蜜,所以蜜蜂儲蜜的過程,就像我們在春季的時候收穫了玉米,然後裝進糧倉中,慢慢吃,而且這個數量往往只能夠我們吃到下一次收穫稻米的時間,簡單的說就是蜜蜂儲蜜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在外面有蜜源的時候存儲起來供給全年沒有蜜源的時間吃,而且蜜蜂是會精打細算的,這個儲備量必然要比預想中的要多,但是不會多很多,就像我們儲備糧食的時候一般最多多儲備兩個月,所以不要相信什麼陳年老蜜,有蜂蜜了就要取。

那麼我們如何保證蜂蜜成熟呢?其實蜜蜂已經告訴我們了,對於不成熟的蜂蜜,蜂群中我們是可以看到的,而成熟的蜂蜜,我們也是可以看到的,成熟蜜一般蜜蜂都會用蜂蠟封蓋,這就相當於我們的糧食封倉庫存了,可以取用,對於沒有封蓋的蜂蜜,就相當於我們的玉米水分還沒有曬乾,裝起來之後是會發黴的,吃了也要拉肚子的,不信你去把沒有封蓋的蜂蜜取出來,能放一年就算運氣好,而真正封蓋的蜜,隨便放個三五年,還是老樣子

相關焦點

  • 女人上環後什麼時候取環比較好?若一直不取出來,會有什麼後果?
    之所以很多女性都會選擇通過上環的方式,主要是因為這一環比較經濟實惠,而且方便快捷,最重要的是上環是一種長效的避孕方式,一次手術就有好幾年的避孕效果。雖然說節育環的時效性比較長,但也不是永久的,很多女人在上環以後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取環的事情,以為可以一勞永逸了,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那麼到底上環後多久才要把節育環取出來的?如果一直不取出來,會給身體帶來什麼後果呢?
  • 人類把蜜蜂巢的蜜取出來,蜜蜂怎麼辦?養蜂人告訴你答案
    人類把蜜蜂巢的蜜取出來,蜜蜂怎麼辦?養蜂人告訴你答案蜂群中的蜂蜜被取走後蜜蜂怎麼辦?
  • 欽州老房子上的這東西裡居然有蜂蜜,如何取出來?
    我比較好奇,就上有觀察了一會,發現有蜜蜂在它的下邊飛來飛去,哦!原來這是蜜蜂的巢。仔細看看後,這巢是用竹篾編織而成的,就像個雞籠一樣,編好後用稀泥土糊上去,整個籠子都糊個遍了,最後只留幾個小洞讓蜜蜂出入,但籠子原本裡面是空空的?
  • 一隻專門找蜂蜜的鳥,激怒蜜獾去扒蜂窩,倆貨為禍,蜂蜜吃不完
    為了生存,有不少動物互幫互助,各取所需,就如人們津津樂道的平頭哥,似乎沒有什麼是打架解決不了的。但愛吃蜂蜜的它,在找蜂巢這一方面確實不太行,於是就有一種小動物盯上它皮糙肉厚愛吃蜂蜜的特性,在找到蜂巢後指引它去搗蜂巢。
  • 骨科內固定物一定要取出來嗎?
    骨折癒合後,很多人就會有疑問,這些固定物是取還是不取?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過去幾十年來, 內固定物逐漸從不鏽鋼材料更換為鈦合金材料以及鈷鉻鉬合金材料 ,排異性很小,理論上講可以不取。但很多老百姓總覺得身體裡多個異物是個心病,所以很多人最終還是想取出內固定。那麼,內固定物到底取不取?什麼情況應該取?什麼情況下不必取?什麼情況下不能取?筆者查閱文獻,總結如下!
  • 能不能把蜂養好,跟取蜜時機有非常大的關係
    引起蜂群疾病的原因有多種,但是只要蜂群的抵抗能力強,得病的機率就大大減少;而要保障蜂群的抵抗力,食物是關鍵。缺少食物蜂群就衰弱,抵抗力就差,這就是為什麼在蜜源短缺的時期是最難養蜂的時候,中蜂出現逃群也大多發生在這段時間。
  • 取蜂糖是什麼時間最佳?取蜂蜜的最佳時間幾月份?
    蜂蜜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種食品,但想要得到一瓶好蜂蜜其實並不容易,需要經過多個步驟,取蜜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那取蜂蜜的最佳時間是幾月呢?    蜂蜜是蜜蜂採集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經過充分釀造而成,由於蜜源植物豐富多樣,每種蜜源植物開花流蜜的時間不同,所以蜂蜜釀造成熟的時間也有不同,根據釀蜜的季節可以分為春蜜、夏蜜、秋蜜、冬蜜,取蜜的時間也就隨之變化,每個時間段取蜜都有各自的規律和好處
  • 怎樣才能找到野生排蜂窩?
    關於怎樣找到野生排蜂窩的問題,其實這裡面有幾個問題,一是排蜂似乎目前還沒有家養的,因為排蜂具有較強的遷徙性,雖然很多人在尋找人工養殖排蜂的方法,
  • 盲目迷信純天然野蜂蜜,後果可能會比吃了假蜂蜜更致命
    然而就算是貨真價實的純天然蜂蜜,也有可能暗藏殺機。 在歐洲流傳著關於蜂蜜的古老傳說,公元前67年,羅馬人入侵了黑海地區,當地的反抗勢力想出了一個計策,他們在羅馬人必經之路的兩旁布置了很多蜂窩,裡面當然是甜蜜誘人的蜂蜜。
  • 古韻山:蜜蜂採集來的花蜜並不是真正的蜂蜜?要如何釀製蜂蜜呢?
    蜜蜂採集來的花蜜並不是真正的蜂蜜,只是用來釀蜜的原料,還需要一番反覆加工和釀造後才能成為蜂蜜,釀造蜂蜜要經過兩個截然不同的過程,一個是物理過程,另一個就是化學過程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蜜蜂釀蜜過程是怎樣的吧!
  • 養殖蜜蜂,如何移走蜂窩?家養蜂窩:3種情況,野生蜂窩:2種情況
    導讀:蜜蜂窩怎麼移走的問題,蜂部落認為應該根據蜜蜂窩的形態來進行操作,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蜜蜂窩形態可能不一樣,一般常見的有野生的蜜蜂窩,還有就是我們家養的蜜蜂窩兩種,由於這兩種蜜蜂窩一種是便於移動的,一種是不便於移動的,所以在我們操作的過程中方法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們就從這兩種情況來看一下究竟蜜蜂窩該怎麼移走
  • 中國用5.8mm,美國用5.56mm,為何子彈口徑都不取整數?
    那談到步槍就不能不說一下口徑這個詞了,子彈的口徑有5.8毫米、5.56毫米、12.7毫米等等多種類型。這是我們和美國常用的子彈口徑,人們就覺得很疑惑,為什么子彈口徑都不取整數,都是帶有一些小數點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其實槍彈的有關參數都是跟預設的射擊距離和初速有關,通過整體的衡量和複雜的計算之後,子彈才能定型它的大小。
  • 女性朋友的福音來了,真假蜂蜜如何鑑別?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現代科學技術過於發達,以至於大多數東西都可以人工仿造,手機可以山寨,蜂蜜也可以。很多不良商家會通過其它糖漿直接製造假蜂蜜,也可以直接給蜜蜂餵食白糖,產出來的表面看似蜂蜜,其實就是白糖,那麼,對於蜂蜜造假厲害,我們怎麼才能買到真正的蜂蜜呢?
  • 美味的蜂蜜 是蜜蜂吐還是……拉出來的?
    蜂蜜幾乎是每個家庭的必備品,你想過沒有,美味的蜂蜜是怎麼來呢?有人說蜂蜜是蜜蜂的便便,也有人說蜂蜜是蜜蜂的嘔吐物……我們不妨從蜜蜂釀蜜的整個流程中尋找答案。大自然的安排就是這樣有趣:開花植物需要藉助蜜蜂來完成授粉使命,花蜜則是付給傳粉者的報酬之一。蜜蜂通過採集花蜜來釀製蜂蜜,並為整個蜂群社會提供營養支撐。
  • 蜜獾根本不把非洲蜂放在眼裡,與這鳥一起掏蜂窩,蜂蜜簡直吃不完
    在非洲動物界,有被人稱為不服就幹的「平頭哥」蜜獾,不過打架也是需要力氣的,不吃飽,怎麼有力氣幹架呢?因為平頭哥的皮毛特殊,所以它是蛇與蜜蜂的剋星。因為蛇不好遇到,所以掏蜂窩也是它的一大愛好,不過蜂窩也不好找。沒關係,平頭哥也是有幫手的,一個負責找蜂窩,一個負責掏蜂窩,他就是響蜜鴷 。這是一種非常奇特的鳥,還懂得合作。
  • 只要看一看,就可以簡單快速的鑑別是否為野生蜂蜜!
    到了這個年代,野生蜂蜜已經非常難得了,尋找野生蜂蜜,並不是你到山上跑一趟就有收穫,這還需要點運氣。但還是有很多商家在出售野生蜂蜜,有很多也是濫竽充數的,把養殖蜂蜜當成野生蜂蜜來銷售,以抬高價格,謀取暴利。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支招,一招便能知野生蜂蜜是真是假!
  • 衣櫃裡掏出30斤蜂窩,竟是從這裡進來的!吃貨網友別只惦記蜂蜜
    消防隊員穿上防蜂服,用鏟子將蜂窩一塊塊鏟下來,放進塑膠袋內。這個蜂巢足足有30斤重!消防隊員說,根據現場情況,這些蜜蜂應該是從柜子後面的空調管道出口飛進來的,在密封的衣櫃後面築巢,然後才形成這麼巨大的一個蜂窩。
  • 結晶蜂蜜和液體蜂蜜哪個好?
    我們來看看過去蜂蜜好壞判斷的這些方法到底有哪些是不科學的。家養的蜂蜜沒有野生的蜂蜜好這是流傳了很多年的經驗,很多朋友都是這樣認為的,其實如果是同樣的蜂種,家養與野生並不存在差別。這是蜂部落在養殖過程中發現的,所以用結晶和不結晶來判斷蜂蜜好壞也是不科學的。
  • 蜂蜜雜質多了有什麼壞處?蜂蜜有雜質可以吃嗎?
    蜂蜜作為好吃又營養的食品,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吃,不過有些人發現買的蜂蜜中有雜質,那蜂蜜裡面有雜質是不是好蜂蜜呢?首先我們要知道蜂蜜裡面有雜質是為什麼?蜂蜜中的雜質一般是蜂蠟、花粉或者蜜蜂器官等,因為蜂蜜是蜜蜂採集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經過充分釀造而成,這個過程中蜜蜂採集花蜜的時候可能會接觸到花粉,而蜂蜜成熟後會用蜂蠟封蓋,搖蜜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蜂蠟殘渣摻雜其中,同時搖蜜的時候可能會有蜜蜂被吸引,從而掉入其中,導致最後蜂蜜中有這些雜質。
  • 蜂蜜下面的白色沉澱到底是什麼?能喝嗎?答案萬萬沒想到
    ,也可以適量使用,會有很好的效果。當然重點在常喝,偶爾一次喝是看不出來有多大的效果的,堅持每天早服或者晚上喝一點是最好的,但是也要根據自己的個人情況,如果今天糖類吃的太多了,這一天基本就可以放棄喝蜂蜜水了,不然體重可能會噌噌上漲,反而得不償失,所以大家在服用蜂蜜時也要注意量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