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蜂窩裡面的蜂蜜是不是一定要取出來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似乎野生的蜜蜂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因為野生的蜜蜂只要不被人發現,基本上不會有人取蜜,這就充分地說明了蜂窩裡面的蜂蜜是不一定要取出來的,但是從我們養殖蜜蜂的目的來說,蜂窩裡面的蜂蜜,如果多了不取出來,對於我們養殖蜜蜂來說又是有害無益的,所以說養殖蜜蜂,蜂窩裡面有了蜂蜜不但要取出來,而且還要科學的取出來,以此來達到我們蜂蜜產量的最大化。
蜂窩裡面蜂蜜過多的後果
對於蜂窩裡面蜂蜜過多的情況來說,一般我們要看是在什麼情況下蜂蜜過多,通常可以分為蜜蜂可以正常活動情況下的蜂蜜過多和蜜蜂不能正常活動情況下的蜂蜜過多兩種情況。
①蜜蜂不能正常活動情況下的蜂蜜過多:如果是在蜜蜂不能活動的情況下,蜂窩中的蜂蜜過多,其實這種情況影響並不大。一般來說,如果蜜蜂不能正常活動,一般就是受到溫度的影響,所以這個時候,要麼外面的溫度過高,要麼外面的溫度過低,這都是不利於蜜蜂活動的。
在蜜蜂無法進行巢外活動的時候,蜜蜂是否可以安靜的呆在蜂窩裡面度過困難期,諸如越夏和越冬的時候,主要看蜂群中的儲蜜量,如果蜂群中儲蜜量豐富,則蜜蜂順利越冬越夏,如果不過多,則蜜蜂可能死亡死亡或者進行非常長的採集活動導致大量死亡。
可見在蜜蜂無法正常活動的情況下, 讓蜂群中有充足的蜂蜜,這對養蜂來說是有好處的。實際上,很多蜜蜂越冬或者越夏的時候死亡,如果其他因素正常,不受高溫或者低溫影響,基本上就是缺蜜死亡,比如過去的養殖蜜蜂過冬困難,主要就是很多養蜂人喜歡在秋季的時候取蜜,導致很多蜜蜂冬季沒有足夠的蜂蜜,外出採蜜或者餓死。
②蜜蜂正常活動情況下的蜂蜜過多:如果是在蜜蜂可以正常活動下出現蜂群中蜂蜜過多,這從蜜蜂的習性出發並不是什麼好事,如果從我們養殖蜜蜂的角度出發,這更是一種虧本的買賣。
從蜜蜂分蜂習性來說,蜂蜜豐富是蜜蜂分家的一個條件,只要蜜蜂群中蜂蜜過多,在蜜蜂可以正常活動的情況下,必然導致蜜蜂分家。
從野生蜜蜂的角度來說,這影響並不大,屬於正常的繁殖,但是如果是我們人工養殖的蜜蜂,我們想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必須避免蜂群出現分蜂熱,因為這個過程,實際上蜜蜂採蜜懈怠,蜂王產卵大量減少,這並不是什麼好事。
其實我們放開一點想就知道,如果我們養殖蜜蜂的目的是賺錢,在蜂群中蜂蜜過多的情況下,大量的蜂蜜佔據了蜂王產子空間,這必然導致蜜蜂的數量減少,進而影響蜂蜜產卵,而蜂群中有大量的蜂蜜存在,就算蜜蜂再採蜜,已經沒有存儲的位置,直接影響了蜂蜜產量,可見這並不是什麼好的方法。
科學的取蜜
很明顯,如今蜂蜜的質量問題已經成了影響我們整個養蜂業的重要問題,而引發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不科學的餵養其實只是導致蜂蜜市場變壞的一個原因,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實際上劣質蜂蜜更加普遍,這種普遍主要就是水蜜的量實在太大,所以第一科普小編常說的並不是及時取蜜,而是科學取蜜,這裡的科學,主要就是保證不讓蜜蜂飢餓,保證蜂蜜成熟,那麼我們如何來做好這兩個「保證」呢?
①保證不讓蜜蜂飢餓:從保證不讓蜜蜂飢餓的角度來說,其實這裡講究的是一個取蜜後不要一掃而光,至少要給蜜蜂留下可以供蜜蜂採集到一定的儲蜜,實在嘴饞,可以在取蜜後適當的餵養一下白糖水,滿足蜜蜂的需要,這不是造假,不然把你的飯全部搶走連買方便麵都不讓你去買肯定會餓死的。
所以說所謂的保證不讓蜜蜂飢餓,意思就是我們在取蜜的時候,要麼留下足夠蜜蜂採集一定儲蜜的蜂蜜,要麼取蜜後餵養蜜蜂,讓蜂群中有一定的儲蜜,保證蜜蜂使用這些儲蜜採集到新的花蜜。
②保證蜂蜜成熟: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是可以發現一個問題的,蜜蜂儲蜜,會隨著外面的蜜源消失而消耗蜂蜜,所以蜜蜂儲蜜的過程,就像我們在春季的時候收穫了玉米,然後裝進糧倉中,慢慢吃,而且這個數量往往只能夠我們吃到下一次收穫稻米的時間,簡單的說就是蜜蜂儲蜜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在外面有蜜源的時候存儲起來供給全年沒有蜜源的時間吃,而且蜜蜂是會精打細算的,這個儲備量必然要比預想中的要多,但是不會多很多,就像我們儲備糧食的時候一般最多多儲備兩個月,所以不要相信什麼陳年老蜜,有蜂蜜了就要取。
那麼我們如何保證蜂蜜成熟呢?其實蜜蜂已經告訴我們了,對於不成熟的蜂蜜,蜂群中我們是可以看到的,而成熟的蜂蜜,我們也是可以看到的,成熟蜜一般蜜蜂都會用蜂蠟封蓋,這就相當於我們的糧食封倉庫存了,可以取用,對於沒有封蓋的蜂蜜,就相當於我們的玉米水分還沒有曬乾,裝起來之後是會發黴的,吃了也要拉肚子的,不信你去把沒有封蓋的蜂蜜取出來,能放一年就算運氣好,而真正封蓋的蜜,隨便放個三五年,還是老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