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向我解釋說超級滿月如此大而明亮是因為月亮特別靠近地球,過去未曾有過,未來也很難看到(一千年之內)。為什麼會這樣呢?
月球繞地軌道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圓,嚴格來講,是一個離心率為5.5%的橢圓形。這意味著近地點(當月球運行到軌道上離地球最近的一點)和遠地點(月球運行到軌道上離地球最遠的一點)會有相當大的不同。也就是說任何一個方向的地月距離在平均距離的13000英裡範圍內浮動。所以近地點及其附近出現的滿月要比遠地點及其附近出現的滿月要更大,更引人矚目。
當然,近地點時出現的滿月,相比於遠地點出現的滿月也要更加明亮。其原因在於地球上接收到的光不僅僅和月球發出(反射)的光有關,還和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有關係。月球離得越遠,月球發出的光能到達地球的部分就越少。我需要補充一句,不管怎樣,在這種重要時刻(滿月),所有的月亮都很大很亮,所以沒有同時對比近地點時的滿月和遠地點時的滿月的不同,很難找出它們的不同之處。
這一年的四月16日,在滿月出現幾個小時後月球就到達了近日點。這是這一年離地球最近的滿月,但不是近幾次相似情況下離地球最近的滿月。最近的一次是在1912年。想要得到更多的詳細的解釋,搜索「this site」這裡甚至有近地點和遠地點的計算器,所以如果你想觀察這個現象,你將知道什麼時候去觀察。
還有什麼其他因素影響了滿月的亮度?
這裡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影響了滿月的亮度。當地球(還有月球)到達它的近日點,也就是軌道上離太陽最近的地方,月球反射的太陽光會輕微提升,會使滿月的亮度提升4%,人眼很難感受到。
任何天體,包括月球,在天空中的亮度隨著高度增加而增加。當一個天體在正上方的時候,它的光以直角射向地面,測得的光強就等於光束的光強。然而當天體接近地平線的時候,它的光線以一定的角度照射地面,同樣多的光在一大片區域傳播,因此當天體接近地平線時,到達每單位區域地面的光就會相對較少。同樣,當月球更加接近地平線的時候,光必須穿過更多的大氣才能到達觀察者的眼中,這意味著月球的大部分光都被大氣吸收或分散。月亮在天空中的高度是由你觀察時的緯度和月球的傾斜角共同決定的。
當月球靠近「衝」,即天球上太陽的正對面(在這一點處地球將擋住太陽射向月球的光,導致月食)時,月球的亮度會增加,這一現象被稱作「衝日效應」。一般認為這一現象主要是由陰影區的消失引起的。月球越靠近「衝」位,其表面的起伏在月面上投下的陰影就越小,於是它的亮度就越高。若想了解更多有關「衝日效應」的信息。
最後大氣條件對滿月的亮度有著很大的影響。晴朗夜晚的月亮要比有著大量灰塵,煙霧,或是雲的時候的月亮明亮。
祝觀賞滿月愉快!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