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首宋詞,5輪月亮,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2020-12-08 子桑人文小館子

宋詞給你的印象是什麼?神秘?唯美?悲傷?

宋詞中的月亮,給你的印象是什麼?美好?恬靜?純潔?

5首宋詞,5輪月亮,千古月,年年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千古月,年年圓

0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這是蘇軾著名的《水調歌頭》中的經典名句。每一天,月亮的形狀都是不盡相同的,或是無銀盤一般,又或者是一輪彎彎的殘月懸掛在天邊。所以月亮也最是能夠惹起人的不同的情感,中秋佳節看到一輪圓月,內心想的就是團聚的美好,然而此時蘇軾只有一人獨自欣賞著天邊的皎潔的月亮,內心不禁感慨萬分,月亮有時圓有時缺,正如人生一般有缺憾也有圓滿。所以這輪月亮,是孤單的。

蘇軾

02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這是歐陽修著名的《生查子·元夕》中的經典名句。在月亮悄悄地掛上天空之時,我們相約在黃昏後相碰面。一輪月亮懸掛在天邊,皎潔的月光灑下來,在寧靜的黃昏後,我們約定相見的時間,這是一種多麼美好又安靜的快樂啊。情人之間的那一種相處模式不一定是海枯石爛的生死相隨,也不一定是山崩地裂的轟轟烈烈,或許只是找到一句叮囑,一句情話,一個約定,都可以表達滿滿的愛意與深情。所以這輪月亮,是美好的。

歐陽修

03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是王安石著名的《泊船瓜洲》中的經典名句。春風吹來,將那些花兒和草兒重新煥發了生機,這是生機勃勃的春天。然而又是一年春天,又是一年春暖花開之時,我什麼時候能回家?天上的那輪明月什麼時候能夠照著我,讓我回到我的家鄉?這是一種遊子遠在他鄉對家鄉的一種深深的思念之情,歲月的流逝衝不淡遊子對家鄉的羈旅之情,不論身在何地,無論是何時,遠方的人總是會深深地思念家鄉。所以這輪月亮,是思念的。

王安石

04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這是晏幾道著名的《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中的經典名句。曾記得那時天上有一輪皎潔的明月,你仿佛彩雲一般歸來。這是一種對往昔的一種回憶,也是對心上人初見時的那一種怦然心動。相逢的那天,她仿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如同璀璨奪目的彩雲一般。但是在詩人的眼裡,她值得世間所有的美好。或許當初只是彼此相忘了那一眼,就那一眼,讓他們此生都不可能再忘。所以這輪月亮,是純潔的。

晏幾道

05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這是李清照著名的《一剪梅》中的經典名句。有誰會為我寄來一封信?誰又能時時的想念起我?大雁排成人字形的隊伍飛來的時候,皎潔的月光籠罩了整個西樓。這是李清照一人獨處時的內心活動的生動形象的描寫,獨處的李清照渴望被人惦念,渴望有人能在她的孤苦寂寥中寫信來安慰她,給她一絲生活的暖意。大雁排成人字形的隊伍飛去飛來說明又一年時光又在悄悄的流逝,月光每天都能籠罩大地,然而她內心的孤寂又有誰知曉?所以這輪月亮,是悲傷的。

李清照

宋詞流傳千百年,然而他其中所蘊含的那一種獨特的美感,依舊感染著千千萬萬的國人。我們驚嘆於宋詞的精妙,也更加沉迷於宋詞所營造的那一種獨一無二的氛圍中。宋詞中的月亮是其中的一個典型的代表,宋詞中的月亮總是給人一種神秘莫測,卻又情真意切之感。這是一場古人的傷心事,更是一場今人的夢中淚……

歡迎在評論區討論,請大家多多指教!

相關焦點

  • 月有陰晴圓缺,月亮的圓缺變化是由什麼引起的?
    月有陰晴圓缺,月亮的圓缺變化是由什麼引起的?這是螞蟻莊園2020年12月18日的題目。答案中有兩個選項,分別是月球繞地球的公轉和月球的自轉,你們覺得,月有陰晴圓缺變化是什麼引起的呢?下面逗逼小胖就為玩家帶來螞蟻莊園小課堂12.18最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 5首著名宋詞的英文版,原來把古詩詞翻譯成英文是這樣的
    5首著名的宋詞被這樣翻譯成英文,還有美感嗎?還有韻味嗎?你還會喜歡嗎請英文厲害的學霸來指點指點!發這樣的東西,小編很怕被口水淹死。。。《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蘇軾明月幾時有?How long will the full moon appear?把酒問青天。
  • 這4首描寫中秋月亮的絕美古詩,同樣流傳千古
    歷史上有大量描寫中秋的詩詞,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宋代文豪蘇東坡寫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殘月: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月亮,總是給了人們很多的遐想。「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體現的是一種歡樂和美好。「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表達了一種無盡的相思。「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則表達了對世事滄桑的感嘆。那麼,「楊柳岸,曉風殘月」述說了什麼呢?我想,殘月更是一種難以言表的悽楚惆悵和孤獨憂傷之情吧。
  • (美文)十五的月亮
    深邃的夜空,只因那月亮的蕩漾,使得星辰一顆顆變得黯淡、無光。幽幽的月光下,似有層層浮雲,煙霧嫋嫋瀰漫著。清涼的天空,向人間灑下淡淡的憂傷。我痴痴地想著,那生動、感人,甚至讓人嫉妒的情景,漾動了我岑寂的心房。而我推窗望月,卻見那輪月亮在天上徜徉。似乎有些神秘、孤獨;有些傷感、寂寞;有些幽怨、悽涼。都說十五的月亮圓,可我覺得並不是那樣的含情、溫馨,也不是那樣的清高、明亮。此時此刻,它半裸半露,躲在雲中,仿佛有不盡的愁思,不盡的憂傷。
  • 銀蓮詩歌《紅月亮》蘇東坡見過的超級月亮,翻過雲朵與我遙遙相望
    翻過雲朵與我遙遙相望那水波微涼的溫柔讓我漂泊的靈魂從此靠岸不再遠航月球俗稱月亮,作為地球最大的天然衛星,從古至今,人類對月亮的想像無窮無盡……昨晚成都驚現超級大月亮,舉頭望明月的那一刻,你會想起哪些膾炙人口的詩詞
  • 古代詩詞裡關於月亮的詩句,首首令人感動
    在我國古代,詩人們通常都把月亮當做思念的代表,由此作出了許多流傳千古的詩詞,下面我們一起來品一品吧。1.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4月8日上演全年最大超級月亮
    4月8日超級月亮特色今年4月8日2時09分,月亮運行到距離地球的全年最近點,兩者相距只有357017千米,月亮視直徑達到33.5角分,比當天太陽的視直徑(32角分)大5%。同一天的10時35分,月亮、地球和太陽排成近似一條直線,此時月亮最圓(望)。為何4月8日是今年名副其實的超級月亮呢?
  • 十五的月亮十四園
    大家好,關於滿月我們最常聽到的說法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在今年庚子鼠年卻有與往常不大一樣。今年農曆六月十五的月亮在十四這天就達到了最圓。特別是最圓時刻出現在8月3日23時59分,緊管只是提前了這短短的「一分鐘」,卻把時間推到了農曆六月十四,而百年裡這一奇特天文奇觀僅會出現六次「十五的月亮十四圓」。上一次「十五的月亮十四圓」的月圓時刻是在2009年4月9日,下次將到2037年6月27日才會再次發生同樣的天文現象。我們肉眼每天所看到的月亮,它的明暗、位置都不一樣。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15句寫月亮的古詩詞,讀之令人神往
    每個人的生命都有一輪明月相伴,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陰晴圓缺。蘇軾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李白說「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歐陽修說「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月色朦朧而清冷,它照耀悠悠歲月,也照進了千百篇古詩詞。我們的古人先賢,留下了太多太多關於月亮的詩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月無常恨月長圓。
  • 人月兩團圓,最美中秋詩詞
    月有陰晴圓缺,詩有平平仄仄,今日,讓我們以最美中秋詩詞寄情思,願人間相聚,再無別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秋節已至,你是否,人月兩團圓?如若愛,請深愛,攜手明年佳節起,兩情相悅長惜緣。
  • 真相:每月初一是沒有月亮的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蘇軾在1000多年前就總結的非常經典!月亮總是盈了又要虧。我們把它叫做月相的變化。月相的變化是有規律的,上半個月月亮從無到有,逐漸變的飽滿,從新月變為滿月,下半個月則從滿月變為殘月。
  • 讀詩|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關於月亮的詩詞,哪句最得你心?
    但在民間,又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的俗語。賞過了昨晚的明月,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古代文人墨客筆下的「月色」吧。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丙辰中,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歌曲《十五的月亮》背後的故事
    歌曲《十五的月亮》本身是《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的姊妹篇,這首歌的旋律與《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極為接近,首唱者並不是董文華,而是蔣大為老師,是當年著名的瀋陽軍區的作曲家鐵源老師親自登門請蔣老師唱的一部電視劇的主題歌,鐵源老師告訴蔣大為說《十五的月亮》是《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的姊妹篇。那部電視劇是只有上下兩集的單本劇,不是長篇電視劇,這電視劇沒有流傳開來,而主題歌一直到現在大家還都很喜歡。
  • 21世紀僅出現6次的奇觀:十五的月亮十四圓
    1.思念之情月亮最常見的意象莫過於思念,思念的對象並不固定,可以是家鄉、親人、戀人……大約因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的境遇和月相變化存在象徵意義上的對應,再加上人在晚上更容易動情,最終讓月亮成為文人墨客藉以抒發思念之情的對象
  • 「月有陰晴圓缺」:古代關於月亮的那些事,你知道嗎?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是蘇軾中秋詞《水調歌頭》中的名句。在地球上看,月球的形狀經常在變化,它圓了又缺,缺了又圓,時而彎弓斜掛,時而銀鏡高懸,有時是半個夜晚的弦月,有時整夜都看不見它。
  • 中國古人何以對月亮情有獨鍾
    大致原因有四:一是因為月亮是離人類最近的天體,人們十分關注它;二是月亮有規律的形狀變化(上弦、下弦、月虧、月滿、月蝕、月暈等)引來人們好奇;三是月光的清和、明亮、素雅,符合中國人善良、平和、中庸、含蓄的性格;四是古代文人常常為了功名或生計,背井離鄉,辛苦輾轉,所以特別嚮往「圓」的事物,於是以月寄情,抒發感想。所以,詠月的詩詞就多起來了。
  • 描寫中秋節的詩句有哪些?十句中秋祝福語簡短詩句!知道含義嗎?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詩句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月夜憶舍弟》 意思為「今晚正是白露時節,清輝灑滿大地,不知不覺之中心裡生起了些許寒意,這就自然想起了遠方的弟兄,望月思鄉,故鄉的月亮應該比他鄉更圓更明吧。」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 從生命崇拜,到中秋賞月,中國人與月亮到底有什麼淵源?
    雖然從科學上解釋不了月亮為什麼會發生這些變化,但是我們的先民卻選擇用一種美麗的方式,通過神話故事來寄託他們對月亮的那種神秘感的探索願望。《靈憲》中這樣記載:「嫦娥,羿妻也。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之以奔月。一將往,枚筮於有黃。有黃佔之日: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
  • 詩詞大會上:「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指什麼?很多人都答錯了
    詩詞大會上:「但願人長久」中「長久」是指什麼?很多人都答錯了。蘇軾的《水調歌頭》不僅是一首人盡皆知的宋詞,並且作為一首歌曲也聽的人如痴如醉。這首詞中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很多人都會用在自己的朋友圈文案中,但是我們真的了解這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