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遼寧省文物組專家鑑定,該墓葬是遼代漢人貴族墓葬群,如此大規模家族墓葬群國內罕見
核心提示
62歲的爺爺,18歲的孫子,葫蘆島一個「盜墓世家」的祖孫三代四人來錦州盜墓,也正是因為他們的「挖掘工作」,一個遼代漢人貴族的家族墓葬群得以重見天日,墓室中出土的石壁畫經遼寧省文物組專家鑑定,屬於國家一級文物。
錦州市文物保護研究所常春林所長昨天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在錦州境內發現的如此大規模遼代漢人貴族家族墓葬群,在國內實屬罕見。6月29日凌晨2點20分,錦州凌海市沈家臺鎮派出所指導員劉偉等民警巡邏到錦朝公路錦州、朝陽交界處時,路邊停著的一輛白色麵包車引起了他們的懷疑。查看麵包車時,警察發現車上的司機神情緊張,而車廂內還放有鍬、鎬、撬槓、繩索、手電筒等物品。在仔細檢查後,警方在車內發現一把管制刀具。「我是在等他們回來,他們去挖一個古墓了……」眼看事情敗露的司機說出了實情。
「趕緊喊人來!」得知現場還有另外3名嫌疑人,多名警察趕來增援,在對現場實施包圍之後,幾名民警進入古墓,正搬運一塊壁畫的3個嫌疑人發現民警立刻逃竄,兩名被當場制服,另一名老年男子趁亂逃脫,竟跑出七八公裡遠,但最終還是被緊緊追趕的警察抓獲。
「盜墓世家」挖出珍貴古墓
據犯罪嫌疑人交代,他們為祖孫三代,都是葫蘆島市沙鍋屯鄉人,「我們這是第三次來沈家臺盜墓。」根據犯罪嫌疑人的交代,警察從嫌疑人家中搜出「五樂圖」、「出行圖」等石壁畫4塊,古墓墓門1塊。據警方介紹,被盜古墓墓門上刻有龍的圖案,門額刻有麒麟圖案。除了被盜出的5塊石壁畫外,考古部門認為古墓中很可能還有3塊類似的石壁畫。
7月9日,記者來到錦朝交界處的被盜古墓群現場。古墓群坐落在當地人稱之為「龍家墳」山的半山腰向陽位置,被叢生的樹木和雜草掩蓋,「盜墓世家」在其上面一共挖開了12個大小不一的深坑,盜出石壁畫的墓室從正上方被挖開,四周散落著墓室石板和石門門軸,「這種破壞性盜墓,對古墓的損壞很嚴重。」警方告訴記者。
出土石壁畫屬國家一級文物
發現古墓後,遼寧省文物鑑定組有關專家會同錦州、凌海文物保護部門對古墓及出土石壁畫進行了細緻的勘測。遼寧省文物鑑定組的勘測結果如下:「被盜掘的墓葬共計3座,均為遼代墓葬,從墓葬暴露部分可以看到,墓室砌築講究精細,應為當時遼代上層貴族墓葬,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研究價值。其中一座被盜掘石室墓出土的3塊浮雕人物石板及雕龍石門,可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由於盜掘行為,使這些墓葬及出土文物受到嚴重破壞。」得知古墓的重要性後,當地政府已經組織人力,將古墓妥善保護起來,等待文物保護部門的開掘。
墓主人為遼代漢人貴族
古墓群建於遼代什麼時期?墓主人的身份?其家族在由契丹族統治的遼代處於什麼樣的地位?帶著相關疑問,昨天上午,記者採訪了錦州市文物保護研究所常春林所長。
據他介紹,已被盜墓人挖掘的墓葬,均由當時普遍採用造墓材料磚、鵝卵石或石板砌築,從已出土石壁畫看,古墓群應始建於遼代早、中期,墓的主人應為遼代漢人貴族。「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石壁畫上不帶有少數民族的文化色彩,壁畫上的龍和麒麟,均是漢人所信奉的,已挖掘的墓室裡沒有任何文字資料,目前還不能確定墓室主人的具體身份。墓室內徑達3米,如此大的單室墓,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建起的。」常所長告訴記者,遼代契丹皇族墓室系統更加龐大,一座墓葬裡還可細分為前墓、後墓、耳墓,墓道等,這顯然是單室墓所不能相比的,「這個家族可能是因為對當時的統治做出過巨大貢獻,才會進入貴族階層,但不是皇家的人。如此大規模的漢人家族墓葬群,在國內是很罕見的……」
古墓群發掘等待資金到位
「目前我們正在制定詳細的挖掘開採計劃,同時向政府有關部門申請文物保護專項資金20萬元」,常春林所長表示,一旦資金到位,古墓群的挖掘開採工作將會隨之展開。
特派錦州記者 常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