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趕緊捋捋高考板塊模型相對滑動的處理思路,琢磨好久還錯

2021-01-10 高考小物理

馬上高考了,說一點不緊張那是假話,尤其是家長,比考生都緊張,即使是成績好的,也害怕自己發揮失常啊,成績差的反而淡定了,原因大家都懂得……,在大家緊張最後衝劑階段,由於好多同學的發問,特意抽出時間來儘可能簡明扼要地捋下高考物理中板塊模型的相對滑動臨界問題的處理方式。

簡化的常見板塊模型有下面兩圖所示的兩種形式:

力在物塊上

能不能一起運動取決於板塊兩者的加速度能否相等,如果加速度能相等,那麼就可以一起運動,反之則不可以一起運動。之所以說是能否相等而不說是否相等,那是因為對於板塊而言,各自加速度是有個範圍的,如果一個物體的實際加速度超過了另一個物體的加速度範圍,那麼兩者就一定不會一起運動,也就是發生相對滑動。假設你說的板塊模型,板在地面上靜止,物塊在板塊上靜止,此時有一個水平外力F施加在物塊上,那麼對於物塊來講,由於外力F想多大就多大,那麼它的加速度範圍就可以從0到無限大;對於木板來說,它能夠運動完全依賴於物塊給它的摩擦力,這個摩擦力肯定不是無限大,頂個大天達到滑動摩擦力唄,然後想再增加也增加不了了,這時候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對應的加速度就是木板的上限了。如果物塊的加速度超過木板加速度上限,那就不能一起「玩耍」了,如果沒超過,那就可以接著一起「happy」。

力在板上

除了外力作用的位置不同之外,比較常見的是地面光滑情況,即只存在板塊間的摩擦力,為了研究更加一般化,乾脆就認為地面也粗糙。

研究這類問題,最主要是總結分析過程根據和步驟,因為不明白這點,你做題看解析的時候也是雲裡霧裡,根本不理解解析過程中每個式子的真實用意,也就無法提高,所以一定要理解分析背後原因。

咱們以第一種情況為例:

模型條件:板塊間摩擦因素為μ1,板地間摩擦因素為μ2,物塊質量為m,板的質量為M,初始時刻,板塊均靜止。

首先,要明確恰好發生相對滑動的判斷標準或者臨界條件:在外力作用下,使板塊之間的實際摩擦力恰好達到最大靜摩擦;若外力繼續增大則兩者發生相對滑動;若外力小於此時的大小,則兩者會一起運動,即相對靜止。

其次,要總結下分析步驟:

第一步,不管什麼題,上來就先計算出板塊間和板地間的最大靜摩擦。

第二步,觀察上一步計算出的兩個最大靜摩擦力,看看誰更大,正常情況下,應該是板塊間最大靜摩擦力更大(因為若板地間最大靜摩擦更大,那麼無論外力F,板除了和物塊一起靜止之外,都不會和物塊一起運動,這樣的題考的也就沒什麼意思了)。

第三步,不管題目怎麼問,你就假設認為板塊間作用力恰好達到最大靜摩擦,此時板塊仍然是一起運動,也就是說板塊的加速度在這個瞬間仍然保持相等,可以看成一個整體。那麼根據這個假設,你可以用整體分析,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列式

F-μ2(m+M)g=(m+M)a(1)

然後再單獨分析板,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以得到,μ1mg-μ2(m+M)g=Ma(2)

式子裡的a就代表在假設的條件下,板可以和物塊一起運動能夠達到的最大加速度了,(物塊由於有外力,它的加速度想多大就多大,但是板不一樣,它只能陪著物塊一起「玩」到這個加速度大小,再大就跟不上物塊「步伐」,只能被「落下」,就發生了相對滑動。)

只要把上述兩個式子聯立解出來F和a的大小,那麼你就可以自如的判斷各個選項了。如果題目給出的實際外力比上邊計算出的數值大,那麼板塊百分百發生相對滑動。反之,則板塊一起運動。即使讓你球板塊實際的加速度,那可以根據上述計算先判斷出板塊是否一起運動,然後根據具體情況用牛頓第二定律分別列式求解。(如果判斷出板塊一起運動,先用整體法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共同加速度,然後再單獨對板和物塊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各自的加速度)上述的判斷板塊是否發生相對滑動的方法只是其一,相比於上述方法,下圖所示判斷步驟於上述區別在於假設的條件不同。

按上圖所示具體計算步驟:

第一步,先求出假設的板塊整體加速度。(牛頓第二定律,整體法)

第二步,隔離分析板或者物塊,計算出板塊之間在假設條件下的靜摩擦力(因為假設不相對滑動,所以板塊摩擦力必然是靜摩擦力)。

第三步,上步計算出的摩擦力不是真是摩擦力,只是參考值,用來與最大靜摩擦力比較大小。

第四步,如果算出的摩擦力比最大靜摩擦力大,那就發生相對滑動,反之就不發生相對滑動。

相關焦點

  • 女神捋了一下頭髮,那「捋頭髮」用英語怎麼說?用run就能搞定!
    咔咔覺得一個美女或者一個帥哥在我面前捋頭髮是非常有魅力的一個事情。那女神在我面前捋了一下頭髮,這個「捋了一下頭髮」英語怎麼說呢?別看這句話貌似很複雜,但是在英語中,用一個非常簡單的單詞就能搞定——就是run。具體怎麼表達呢?我們馬上來學習一下吧!
  • 簡單捋捋從從二戰到現代,美軍手中步槍的幾個換裝節點
    當然,這個話題可能每個人也有每個人的看法,考慮到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做兄弟連、英雄連等相關的影視遊戲相關內容,而我本身也是個做輕武器出生的UP,所以這篇也簡單和大家捋捋二戰到現在美軍在步槍方面到底發生了那些變化。當然,這篇相對比較基礎化,所以懇請大佬們坐下喝茶。
  • C羅捋山羊鬍須慶祝,王大雷表示:山羊?我早就有
    他在打入第一個進球後,做出了捋山羊鬍須的動作。賽後ESPN解釋道:C羅在打進自己的首粒進球後作出了疑似捋山羊鬍須的動作,葡萄牙球星用這種方式表明自己才是史上最佳球員。16日,中超球員王大雷在微博曬出了一張印有「GOAT(山羊)」的T恤衫,並且寫道:「山羊......?我早就有了!」。
  • 蔡卓宜機場看手機傻笑變可愛憨憨,口罩遮素顏邊走邊捋秀髮
    11月28日,蔡卓宜現身北京機場,身穿白色棉服的她,口罩遮素顏,連衣帽罩頭,邊走邊捋秀髮變可愛憨憨。11月28日,蔡卓宜現身北京機場,身穿白色棉服的她,口罩遮素顏,連衣帽罩頭,邊走邊捋秀髮變可愛憨憨。11月28日,蔡卓宜現身北京機場,身穿白色棉服的她,口罩遮素顏,連衣帽罩頭,邊走邊捋秀髮變可愛憨憨。11月28日,蔡卓宜現身北京機場,身穿白色棉服的她,口罩遮素顏,連衣帽罩頭,邊走邊捋秀髮變可愛憨憨。11月28日,蔡卓宜現身北京機場,身穿白色棉服的她,口罩遮素顏,連衣帽罩頭,邊走邊捋秀髮變可愛憨憨。
  • 高考物理中,板塊模型,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記得用好這個方法
    #37度物理#寶寶來說,「板塊模型,到達右端時恰能與木板保持相對靜止。若小鉛塊相對滑動過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始終不變,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板塊模型A.板塊模型,相對靜止(2)第二次是將木板分成了A和B兩段,並且分出來的A、B質量比為mA:mB=1:2,小鉛塊仍以初速度V0由木板左端開始運動。
  • C羅「捋鬍鬚」慶祝動作被解析:誰都沒想到還有這個含義
    北京時間6月16凌晨,33歲的C羅在葡萄牙對陣西班牙的比賽中,上演帽子戲法成功幫助球隊拿到1分之後,這位世界巨星就立即引起國內外媒體和球迷的關注,由於C羅在今天凌晨打進第首個進球之後,他做出「捋鬍鬚」的慶祝動作非常少見,因此外界對C羅的這個舉動也展開了極大的討論,大家都在研究C羅的這個慶祝動作到底在表態什麼
  • 太上老君捋著鬍鬚,笑了!
    雖然辛辛苦苦煉製出來的假孫悟空,就這樣沒了,但是太上老君想要的效果已經達到了,一氣化三清之術也完美無瑕了,所以他對於如來佛的做法沒有生氣,而是捋著鬍鬚開心的笑了。那麼,問題來了,請問標題裡面的「捋」,讀「lv」還是「luo」?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 高考物理:構建模型 使思路暢通無阻
    電磁感應是電磁學的核心內容,也是高中物理綜合性最強的內容之一,高考每年必考。題型有選擇、填空和計算等,難度在中檔左右,也經常會以壓軸題出現。在知識上,它既與電路的分析計算密切相關,又與力學中力的平衡、動量定理、功能關係等知識有機結合。習題設計靈活性很強,複習難度較大,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
  • 「高考輔導」高考物理專題輔導與真題彙編——電勢能和電勢
    一、知識梳理:1、電勢能Ep①定義:由電荷在電場中的相對位置決定的能量叫電勢能。特別指出:電勢能實際應用不大,常實際應用的是電勢能的變化。②公式:=Ep/q ③電勢的單位:伏特(V)④電勢是標量,有正負,無方向,只表示相對零勢點比較的結果。⑤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越來越低(最快),逆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越來越高,電勢降低的方向不一定就是電場線的方向。
  • 終場展露迷之微笑,還捋鬍鬚
    但當比賽進入了最後一節,騎士隊落後猛龍隊超過30分的時候,鏡頭剛好對準了場邊的詹姆斯,只見詹姆斯異常放鬆的捋著自己的鬍鬚,還露出了迷之微笑,根本讓人猜不透他在想什麼。在比賽結束後,美國媒體將詹姆斯發怒的視頻發到了網上,隨後凱爾特人球員歐文點了贊。
  • 你有點像我,範進捋著鬍鬚對霍頓說,正在閉目養神的霍頓有些吃驚
    你有點像我,範進捋著鬍鬚對霍頓說,正在閉目養神的霍頓有些吃驚範進夜訪霍頓先生你有點像我。範進捋著鬍鬚對霍頓說。他定了定神才說:「那些話糙極了,不比文人講話,市井味極濃,什麼現世寶窮鬼∵不三不四』、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等等,甚至他還說過我「想吃天鵝屁』,這比你受到的批評要厲害得多吧?」霍頓同情地點了點頭,答道:「原來你我同是天涯淪落人。」「我今天來主要是想開導開導你。」範進低頭踱著步,「首先,我的意思是一切批評都是有時效性的。
  • 捋一遍地球,最少需要幾顆核彈?「大伊萬」給我們帶來了答案
    要知道美國的本土東西長4500公裡,南北寬2700公裡,所以差不多3顆左右的「大伊萬」就能把美國捋一遍。大伊萬1:1模型同時也因為核武器若過於笨重及龐大,就難以搬運,目標也大,發射容易被攔截,所以欠缺實用性。
  • 順毛捋小動物,他們總是服服帖帖的,那養孩子可以「順毛捋」嗎?
    因為身體的變化和學業的變化,孩子們開學後會有一段時間不適應。一方面要適應身體變化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要應對學科增加帶來的學習壓力。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雙重影響,會讓孩子不適應,並產生心理壓力,如果不能儘快適應學習的節奏,孩子會產生自我懷疑,變得不那麼自信。
  • C羅在進球後「捋山羊鬍須」是在表達什麼嗎?還是在回應梅西?
    而在第三分鐘獲得點球機會並破門後,C羅做出了捋山羊鬍須的動作也被外媒認為是在回應梅西,並認為自己才是當今足壇第一人,史上最優秀的足球運動員。我覺得當時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C羅做出如此舉動情有可原,但並不一定是在回應梅西。山羊的英文是GOAT,也就是Greatest Of All Time,史上最佳的意思。
  • 高考物理木板滑塊模型之解題密碼
    滑塊與長木板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統,簡稱木板-滑塊模型,木板-滑塊模型是多個物體的多個構成問題,是高考命題的熱點,解決木板滑塊模型問題的主要思路如下。具體步驟:1、分別隔離滑塊與長木板受力分析,弄清其受力情況和運動狀態,分別運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其各自的加速度a1和a2;2、列其各自的速度方程和位移方程;3、根據臨界條件列出其位移的關聯方程;4、解方程;板塊模型按照受力情況和初速度情況,可以歸納為以下五種情形。第一種情形:滑塊以某一速度衝上長木板。
  • 開學在即,你家孩子什麼反應?以下情況的孩子成績可能大滑坡
    文|秘籍君隨著疫情逐漸告一段落,我國各大院校開學時間初定,老師們不覺鬆了口氣,終於不用再被迫當主播了。相對來說,學生們的反應就沒這麼好過了,他們紛紛上網表達意見,面對不久後的開學呈現出非常激烈的反對態度,甚至有河南的學生把問題反應給了教育廳。
  • 摩擦生熱中摩擦力為何必須是滑動摩擦力?高一物理
    △x 指的是兩個物體之間的相對位移。f指的是滑動摩擦力,f=μN。剛才提到了,△x 指的是兩個物體之間的相對位移,即物體之間,發生了相對滑動。公式中的△x的意義,兩個物體必須有相對滑動,這就說明在兩物體界面上肯定是滑動摩擦力,而不能是靜摩擦力;靜摩擦力要求兩個物體之間不能有相對滑動(您翻看下高一物理必修1的課本,是不是這樣說的)。
  • 2016高考備考物理摩擦力公式解析
    2016年高考一輪複習   2016年高三開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高三的同學們是不是已經投入了緊張的高考一輪複習中,新東方網高考頻道從高三開學季開始為大家系列準備了   2016高考備考物理摩擦力公式解析   摩擦力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以下是摩擦力公式解析。  1、摩擦力定義: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上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受到的阻礙相對運動(或阻礙相對運動趨勢)的力,叫摩擦力,可分為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