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推動中國天然氣進口量上漲 來源國繼續多元化

2021-01-14 中投顧問

  今年前8個月,中國天然氣進口量有所上漲。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8月份中國天然氣進口量936萬噸,比去年同期上漲13.2%。其中液化天然氣(LNG)進口量596萬噸,氣態天然氣(PNG)進口量340萬噸。今年1-8月,中國天然氣累計進口量6507萬噸,累計比去年同期上漲3.3%。

  海關數據顯示,8月LNG進口量為596萬噸,比去年同期上漲16.3%,佔當月天然氣總進口量的63.63%。"進口上漲的主要原因是由於8月LNG國際現貨價格仍處於低位,低價的LNG現貨資源提振了中國買家的採購意願,此外多個進口企業的月計劃採購量較去年有所增加。"金聯創天然氣分析師呂娜表示,中國最大LNG液廠產能為500萬方/天的湖北黃岡液廠停機檢修,在一定程度上利好LNG的進口量。湖北黃岡LNG液廠資源主要流入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等地,與華南、華東局部的接收站有共同的輻射區域。

  "8月國內需求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LNG進口增長。"呂娜表示,陝蒙地區由於天氣好轉,車用需求回升;華東地區在8月份城燃補庫需求增加;華南地區電廠需求強勁,均導致8月LNG進口量高於7月。

  據了解,在液化天然氣進口來源國方面,澳大利亞仍是中國最大LNG供應商,但佔比份額有所下滑。數據顯示,8月中國LNG的42.07%來源於澳大利亞,同比增加6.96%;8月馬來西亞成為中國LNG進口的第二大供應國,佔當月LNG總進口量的11.71%;緊跟其後的LNG供應國為印度尼西亞,佔當月LNG總進口量的9.74%。此外,引人關注的是8月份中國從俄羅斯聯邦進口LNG佔到當月LNG總進口量的9.16%,排名第四。"在日益緊張的國際形勢下,LNG資源組合供應的多元化,增強了中國LNG供應彈性並避免被大型資源組合供應商左右。"呂娜表示,8月份中國的LNG進口來源國達14個國家,比上月增加4個。

  數據顯示,8月中國進口氣態天然氣340萬噸,比去年同期上漲8.0%。"由於7月份中國進口哈薩克斯坦氣態天然氣僅為1.3萬噸,而8月恢復對其的進口量,進口量為82.58萬噸,導致8月進口氣態天然氣出現較大的波動。"呂娜表示,8月份,全國普遍高溫,居民及城市用電需求大幅增加,導致燃氣發電需求大幅增加。此外,華東、華北地區由於海氣價格上漲的支撐,而局部地區下調管道氣價格,導致管道氣經濟性顯現;部分城燃用戶及工業用戶紛紛切回管道氣氣源,導致管道氣進口量較上月有所增加。

  呂娜認為,2020年9月中國天然氣進口量將小幅下滑,但10-12月進口量將穩步上漲。據金聯創數據監測顯示,9月LNG進口約為548.1萬噸,與8月相比窄幅下滑,其次西伯利亞力量於9月15日至9月22日進行常規性維修,氣態天然氣進口量將有所下滑。而未來3個月,冬季採暖需求有所增加,故10-12月中國天然氣進口量仍將繼續增加。

相關焦點

  • LNG現貨價格暴跌 天然氣進口量將持續增長
    LNG現貨價格暴跌 天然氣進口量將持續增長 國際商報 | 2020-11-24 09:09:36 今年前10個月,中國天然氣進口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長。金聯創天然氣分析師呂娜預計,11-12月,天然氣進口量將持續增長趨勢。
  • 日媒:中國天然氣進口量激增 今年或超日本成全球最大進口國
    據日本《日經亞洲評論》網站10月14日報導,中國天然氣進口量的增加對亞洲液化天然氣現貨價格產生了衝擊:去年7月到12月,亞洲液化天然氣價格翻了一番,從每百萬英制熱單位5.45美元漲至11.20美元。一位分析人士說,中國這個亞洲最大經濟體的需求急劇上升也可能影響到天然氣的國際貿易——後者主要基於長期合同——「這可能導致全球爭奪自然資源」。報導稱,今年1月至8月,中國進口了5718萬噸天然氣;相比之下,日本的進口量為5645萬噸。2017年中國超過韓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天然氣進口國。
  • 半個月上漲50%,美國天然氣為什麼這麼牛
    寒流疊加低庫存,天然氣牛氣沖天與原油有所不同的是,天然氣價格周期性波動的特徵非常明顯,每年四季度起隨著天氣逐漸轉冷,庫存數據和冷空氣成為了主導氣價漲跌的主要因素,只是今年的行情來的比以往更加猛烈。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 12月天然氣合約周三上漲73.6美分,漲幅18%,刷新2010年10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收報4.837美元/百萬英熱單位。
  • 中國原油進口量位居世界首位
    據彭博社報導,中國的原油進口量正在打破紀錄,並且隨著新煉油廠的興建,以及人們預期貿易緊張局勢的緩解將提振經濟,中國的原油進口上漲趨勢不太可能很快停止。  即使經濟擴張有所放緩,但中國的巨大經濟體量以及經濟增長的速度仍然需要更多的原油。
  • 歐洲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每千立方超286美元
    央視財經(記者 張然)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日報導,交易數據顯示,歐洲流動性最高的荷蘭TTF天然氣價格持續走高,1月12日每千立方米已經達到286.3美元。受疫情影響,歐洲2020年天然氣價格下跌近三分之二,5月時的價格更是跌至每千立方米40美元以下,但2020年秋季時價格已經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12月的價格打破200美元心理大關,並在2021年1月繼續走高。
  • 中國天然氣發電現狀
    我們認為對外依存性大,並不是制約天然氣發電發展的根本因素,看看韓國和日本天然氣發電佔比40%,歸因內部想一想如下問題:  1、為什麼人家能買到便宜的天然氣,我們買不到。  2、為什麼人家能提供便宜的電,我們提供不出來。
  • 研報精選:需求復甦油價上漲
    預計未來幾年,我國經濟中速增長仍將推動能源消費低速上漲,但表現分化,其中天然氣需求依然保持較高增速,石油需求增速趨於放緩、煤炭需求則基本持平。1-10 月,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 2620 億方,同比增長 6.00%;產量 1534 億方,同比增長 7.82%;進口天然氣 1130 億方,同比增長 4.69%;對外依存度 41.44%,繼續維持高位。
  • LNG成本國內國際雙溢價 天然氣價繼續上漲成定局
    「淡季不淡」,天然氣價格上漲已成定局。  夏季本是天然氣需求的淡季,但在部分省市按照國家發改委7月10日開始上調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的要求調整了門站價格(天然氣出廠價+管道運輸價)後,許多加氣站門口排起了長隊。
  • 天然氣價格突然上漲,原因何在?
    上周市場波動劇烈,但美國天然氣價格仍從4月初低點上漲逾20%,並將繼續上漲。未來幾周,隨著各州放鬆封鎖,夏季降溫需求增加,天然氣需求預計將開始復甦。此外,美國的天然氣供應量正在下降。這是由於天然氣生產商在低油價期間降低了產量,且石油生產商也削減了石油和伴生氣的產量。
  • 2018年中國天然氣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近幾年以來,我國多地頻發霧霾,暴露出我國長期積累的能源發展結構不合理等矛盾。為此,多地探尋推廣清潔能源,如天然氣、風能等,助力霧霾治理。而天然氣這一能源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關注。**年1-**月,全國天然氣產量65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8%;天然氣進口量293億立方米,增長3.5%;天然氣消費量906億立方米,增長2.1%.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8年中國天然氣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天然氣價改"三步走"戰略在**年**半年提前完成。
  • 中國原油進口量增長趨勢不變
    今年前7個月,中國原油進口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增長。業內人士預計,隨著國內市場需求的復甦,中國原油進口量仍將有所增長。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7月,中國原油進口量5129.1萬噸,進口金額1016.5億元;1-7月,中國原油累計進口量32003.8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2.1%,累計進口金額7431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1.3%。
  • 世界液化天然氣(LNG)報告2018
    澳大利亞和美國的項目推動了液化天然氣供應的相應增加,從而支持了貿易的增長。隨著澳大利亞太平洋液化天然氣、戈爾貢液化天然氣(Gorgon LNG)的增加,以及現有列車產量的提高,澳大利亞在2017年增加了11.9公噸的產量。 美國10.2公噸的產量增長完全是由薩賓帕斯(Sabine Pass)液化天然氣生產所驅動,後者在2017年增加了兩輛新列車。
  • 釩鐵價格今日繼續上漲 哪些釩概念股或將受益?
    據報導,今天釩鐵價格繼續上漲,釩鐵今日報價34.5萬元/噸,漲2.99%,再創新高。剛需拉動價格不斷上漲,哪些釩概念股或將受益呢?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相關的信息,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 氣價明日起上調 牽連天然氣發電成本上漲9分
    氣價明日起上調 牽連天然氣發電成本上漲9分 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日期:13.07.09      對於從去年起就一直在呼籲上調天然氣價格的三大油企來說,此次漲價無疑是得償所願。  但對於天然氣下遊銷售商和天然氣利用企業來說,均將會受到較大影響。而從天然氣市場改革以及我國能源安全的角度出發,其影響也絕非是漲價那麼簡單。  短期內抑制天然氣需求暴增  對於此次天然氣價格調整的原因,其一是因為我國進口天然氣價格持續走高。
  • 2020年進口量將達1861萬噸 中國聚乙烯對外依存度超過48%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聚乙烯消費國,佔全球聚乙烯消費量的30%左右。國內高端聚乙烯嚴重稀缺,供需缺口只能依靠進口補足。除了高端產品外,每年也有很多低成本中東聚乙烯貨源進入到國內市場。據龍樸諮詢數據統計,2020年中國聚乙烯進口量將達到1861萬噸,這些進口量都來源於哪裡呢?
  • 液化天然氣波浪式持續上漲 能否突破新高?
    液化天然氣波浪式持續上漲 能否突破新高?生意社12月03日訊據生意社數據監測:12月02日液化天然氣均價為4623.33元/噸, 11月25日均價為4350元/噸,7天上漲6.28%,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5.88%。
  • 中國天然氣發電發展現狀及國際經驗借鑑
    內容提要:目前,美國、歐洲以及很多中美洲國家將天然氣作為發電的主要能源。在中國,天然氣主要用於民用。隨著天然氣儲量和供給量的迅速增加,大力發展天然氣發電,應該成為中國調整電源結構的重要途徑之一。中國天然氣發電正處在起步階段,總裝機佔比不足4%,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平均水平。除了資源稟賦、技術等因素之外,政策扶持是發達國家天然氣發電進展較快的重要原因,值得中國學習和借鑑。
  • 國際糧價飆升誘導效應不容忽視 可能衝擊中國
    本月初,鄭州小麥期貨指數較7 月初上漲5.44%,而持倉量由4 萬手攀升至14 萬手。對於國內小麥價格上漲的誘因,一些業內人士表示,主要原因是國內旱災等因素導致夏糧略歉收以及種植糧食的成本上漲。中國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告訴《世界新聞報》記者,中國的小麥市場相對封閉,有關部門嚴格控制小麥進口,所以,國際小麥價格的上漲不會推動國內小麥價格繼續上漲。
  • 王世宏:我國發展天然氣熱電聯產是大勢所趨
    但受目前國內的行業政策及產業配套不夠完善等因素的影響,天然氣熱電聯產行業發展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因此也引起了一些人的疑慮。筆者就此進行淺析,與大家共同探討。1、天然氣來源多元化天然氣熱電聯產使用的氣源有國內自產氣,也有進口氣,且進口氣戰略方向很多:有從西北地區入境的中亞天然氣,有從雲南入境的緬甸天然氣,有從東北地區入境的俄羅斯天然氣,還有海運來的進口LNG。氣源多元化,促進了相關產業及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可以更好地保障天然氣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