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進口量將達1861萬噸 中國聚乙烯對外依存度超過48%

2021-01-13 瀟湘晨報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聚乙烯消費國,佔全球聚乙烯消費量的30%左右。國內高端聚乙烯嚴重稀缺,供需缺口只能依靠進口補足。除了高端產品外,每年也有很多低成本中東聚乙烯貨源進入到國內市場。據龍樸諮詢數據統計,2020年中國聚乙烯進口量將達到1861萬噸,這些進口量都來源於哪裡呢?

國內高端聚乙烯嚴重稀缺,供需缺口只能依靠進口補足,尤其是己烯共聚聚乙烯、辛烯共聚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茂金屬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等。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等分析表明,中國聚乙烯進口來源涉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東地區的沙特、伊朗、阿聯,東南亞地區的新加坡、泰國以及韓國是中國聚乙烯傳統進口來源國。

以下按2019年來源國進口量具體分析:

1、第一進口國:沙特

沙特現擁有1030萬噸聚乙烯產能,僅次於美國和中國,排在全球第三位。自2017年取代伊朗成為中國最大的聚乙烯進口來源國以來,沙特連續3年保持第一的位置。2019年進口量達385.88萬噸,同比大幅增長22.5%。

2、第二進口國:伊朗

中國是伊朗聚乙烯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佔到伊朗聚乙烯出口量的80%左右。2019年伊朗向中國出口3種聚乙烯總量為255.57萬噸。

3、第三進口國:阿聯

目前阿聯聚乙烯年產能達387萬噸,年出口量超過300萬噸,中國是其最大的出口目的國。2019年阿聯出口中國聚乙烯為149.03萬噸。

4、第四進口國:韓國

韓國聚乙烯年產能為770.3萬噸,韓國本土聚乙烯年需求量在300萬噸以上,韓國為聚乙烯貿易淨流出國。

5、第五進口國:新加坡

新加坡石化工業發達,毗鄰馬六甲海峽海運便利。目前新加坡共有5家聚乙烯生產企業,年總產能為293.5萬噸,新加坡為中國進口聚乙烯第五位來源國,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茂金屬聚乙烯進口來源地。

6、第六進口國:泰國

泰國有較為成熟、相對先進的石化工業,泰國國家石油公司、暹羅水泥集團公司在首都曼谷馬塔府建成聞名於世的化工產業園區。

據統計,2019年泰國出口中國聚乙烯為89.85萬噸。

7、第七進口國:印度

2017年之前印度國內聚乙烯供不應求,幾乎沒有出口。

2018年印度政府出臺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禁令,其聚乙烯產能過剩突顯,出口量持續增長,特別是對中國市場銷量攀升,當年達到62.87萬噸。印度當年超過卡達、美國,居中國聚乙烯進口來源國第七位。2019年中國進口印度聚乙烯為80.46萬噸。

8、第八進口國:卡達

卡達2019年聚乙烯產量220萬噸的絕大部分出口,出口到中國68.35萬噸。

9、第九進口國:美國

美國至今保持著聚乙烯全球第一大生產國地位。

美國國內市場成熟,年需求量在1500萬噸左右,新增產量多以出口來消化。2019年其出口量首次突破800萬噸達到887.5萬噸。

10、第十進口國:日本

日本知名石化企業包括三菱化學控股株式會社、三井化學株式會社、住友化學株式會社等。

目前日本本土聚乙烯年產能為425.9萬噸。其高端料和專業料比例高於韓國,多自用和出口歐美,對中國市場出口較少。2019年日本出口中國聚乙烯僅25.01萬噸。

11、後起之秀:俄羅斯

2019年9月,西布爾有限責任公司150萬噸新建裝置投產後,出口能力大幅提升,過剩產量大量流入中國市場。預計2020年全年俄羅斯聚乙烯對中國出口量可達95萬~100萬噸,成為中國主要進口來源國之一。

當前中國聚乙烯對外依存度超過48%。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聚乙烯生產國,印度和俄羅斯的聚乙烯產能也在快速增長,而新加坡、日本的聚乙烯高端料和專業料獨步天下。

中東地區沙特、伊朗、阿聯和卡達4國聚乙烯貨源在中國市場獨佔鰲頭。

聚乙烯:高端化差異化是大勢所趨

薄膜向機械性能和光學性能更好的方向發展,如雙向拉伸聚乙烯(BOPE)的拉伸強度提高2~10倍,穿刺強度提高2~5倍,霧度降低30%~85%;中空容器向熔體強度更高、耐環境應力開裂性能更好、容器尺寸更大的方向發展;管材向耐壓更高、抗刮擦能力更強、耐開裂和耐高溫性能更好的方向發展,如PE100 RC、PE100 RT、PE100 RCT等。茂金屬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極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樹脂等將是聚乙烯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的研發熱點。

企業應加強與下遊用戶的技術和業務融合,通過催化劑、工藝創新或改性不斷迭代優化現有產品,推動產品的差異化和高端化;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將應用基礎研究成果與工業生產結合,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加強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國外石化企業合作,引入新的投資運營模式、產品標準和先進的技術、產品開發和智能製造理念,學習西方先進管理經驗,擴展業務組合;加強與其他行業的融合,為產品創新提供廣闊空間。

【來源: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對外依存度超過48%,進口聚乙烯都從哪國來?
    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聚乙烯進口量達1666.55萬噸,同比增長18.8%,對外依存度達48%。那麼,進口聚乙烯都來自哪些國家?對中國聚乙烯市場影響有多大?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等分析表明,中國聚乙烯進口來源涉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東地區的沙特、伊朗、阿聯,東南亞地區的新加坡、泰國以及韓國是中國聚乙烯傳統進口來源國。
  • 最新:中國今年預計將進口9248萬噸
    據報導,俄羅斯有關部門代表人士在4月17日當天指出,若將此前700萬噸糧食出口配額用盡,俄羅斯將暫停小麥出口至歐亞經濟聯盟(Eurasian Economic Union)以外的地方,預計此舉將持續至6月底。除了限制糧食出口以外,俄羅斯阿穆爾州還在4月7日當天宣布,將暫停對華出口大豆至今年6月。
  • 2018年造紙行業上遊原材料分析 木漿、廢紙進口依存度較高【組圖】
    一方面,與龐大的需求相比,我國供給能力有限,2017年,國內木漿生產量僅為1050萬噸,缺口達2102萬噸,不得不通過進口來滿足市場需求。由於依賴進口,2016年四季度以來,進口木漿價格的持續上漲,對中小造紙企業帶來很大壓力。2017年7月,受禁止未經分揀的廢紙(混廢)進口政策影響,國內市場廢紙價格大幅上漲,由此帶動了木漿價格的上漲。截止2018年6月,國際針葉漿均價約903美元/噸,自17年初漲幅達到48.4%;國際闊葉漿均價約為793美元/噸,自17年初漲幅達到51.3%;目前進口木漿價格已漲至歷史高位。
  • 對外依賴度為73%!上半年中國石油產量全球第六,進口量全球第一
    來源:南生今世說2020年上半年,中國的石油產量繼續在全球排第六(前五名分別是美國、俄羅斯、沙特、加拿大、伊拉克),總量約為9714.8萬噸(0.97億噸),同比增長1.7%。預計2020年全年,中國大陸的石油總開採量為2億噸左右。
  • 聚乙烯:2020年6月進出口數據簡析
    據中宇資訊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6月PE總進口約182.97萬噸,環比增加11.13%,同比增加46.20%。其中LDPE(稅則號39011000)進口約31.79萬噸,環比增加21.48%,同比增加9.13%;HDPE(稅則號39012000)進口約85.91萬噸,環比增加7.29%,同比增加43.81%;LLDPE(稅則號39014020)進口約65.27萬噸,環比增加11.76%,同比增加79.90%。
  • 中國建成世界第二鈾礦,有望擺脫對外依存度70%的現狀
    8月3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企業在納米比亞開發的鈾礦產出首桶鈾,將成為世界第二大在產鈾礦。這個項目的成功,將改變中國鈾礦70%對外依存度的現狀,打破長久以來制約我國核工業發展的鈾礦瓶頸!
  • 2019年,中國石油進口量再度全球最高,石油對外依賴度上升為72%
    據統計,2019年中國自己的石油原油產量終於不再負增長,同比正增長了1.1%,總量達到了1.91億噸。原因主要是一方面中國的「老油田」繼續保持高產,另一方面則是中國新發現、新開採了一些原油,此外就是中國的頁巖油試開採也取得了不錯的進步。
  • ...預計2020年ABS產能達1258萬噸!ABS持續上行,PS、PE震蕩走高!PVC...
    預計未來5年中,市場需求年均增速約為5.2%,而相應的產能增速為2%,因此到2022年世界ABS開工率可能會上升至85%。家電和電子電器行業的潛在增長將推動ABS市場快速增長,預計2018~2023年其需求增速將超過6%,而來自交通運輸業的需求增速將減弱至2.4%左右。
  • 2020年1-2月中國天然及合成橡膠進口量為519.6萬噸 同比下降5.5%
    中商情報網訊:據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庫顯示,2020年1-2月中國天然及合成橡膠進口量有小幅度下降,2020年1-2月中國天然及合成橡膠進口量為519.6萬噸,同比下降5.5%。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庫從金額方面來看,2020年1-2月中國天然及合成橡膠進口金額為6981.3百萬美元,同比下降15.2%。
  • 2019年中國聚乙烯行業市場分析:需求市場保持穩定 市場價格跌至十...
    未來5年,計劃和宣布建設的工廠約有159家,主要分布在亞洲、北美和中東,全球聚乙烯產能有望大幅增長,有望從2018年的1.1012億噸/年增至2023年的1.5702億噸/年,增長43%。PE銷售商表示,目前全球供應過剩的PE將繼續被中國需求吸收。
  • [隆眾聚焦]:2020年10月丁基橡膠進口量創歷史新高
    原標題:[隆眾聚焦]:2020年10月丁基橡膠進口量創歷史新高   2020年10月,中國丁基橡膠
  • 供需矛盾加劇 聚烯烴將承壓下行 ——2018年聚烯烴市場回顧與2019...
    2018年國內聚乙烯產量增長緩慢,數據顯示,2018年1-11月聚乙烯累計產量達1438.1萬噸,累計同比增長了1.67%,其中LLDPE累計產量為572.42萬噸,累計同比減少了10.74%,LDPE累計產量為248.59萬噸,累計同比增長了6.72%,HDPE累計產量為617.09萬噸,累計同比增長了14.23%。
  • 2020年億噸級塑料行業價格走勢分化明顯
    乙烯、丙烯國內供應增長並不突出,價格下跌幅度迥異隨著原料多元化及下遊需求穩定增長,近年來中國乙烯產能穩步提升,2020年產能達到3296.5萬噸,同比增長20%左右。產量方面,卓創資訊統計的2020年乙烯產量為3015萬噸,同比增長5.6%。國內產量不斷提升,因此中國乙烯進口量近兩年呈現遞減趨勢,2020中國乙烯淨進口預計在197萬噸左右,較去年下降22%。
  • 【頭條】美廢進口量大幅下降,再減少250萬短噸
    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發布的貿易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進口美廢總量為580萬短噸,相比2018年減少了250萬短噸。在進口廢紙管控的大背景下,2020年,國內美廢進口量或將繼續降低,大批中小紙廠即將迎來生存挑戰。
  • 2020年中國聚乙烯樹脂行業供需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市場集中度高
    近年來我國聚乙烯產量及表觀消費量均呈上漲態勢,2019年產量為1779萬噸,消費量約為3469萬噸。我國PE在產的企業有30多家,前十企業佔國內總產能的近一半。進出口方面,我國聚乙烯樹脂進口量呈穩定增長的趨勢,出口量在低位波動變化。
  • 未來將不再嚴重依賴進口 山東成泰新材料10.4萬噸MMA項目開建
    環球網記者了解到,該技術的引進和項目的建設,有利於拓展MMA高端產品市場,將極大改善我國目前對PMMA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促進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等行業發展,也利於中國石化產業的轉型升級。  2017年以來,我國MMA用量達全球第一。同期,其對外依存度超60%,是有機化工領域進口依存度最高的十大產品之一。據資料顯示,我國2020年MMA進口量較2019年增加,1-11月MMA進口量在23.89萬噸,較去年同比增長21.04%。  隨著燃油車的節能減排和新能源車的提升續航,將加速汽車輕量化步伐。
  • 2020年中國燃料電池汽車行業存在問題及發展前景分析
    從長期來看,合作建立統一的燃料電池產品檢測和技術標準,將極大地有利於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燃料電池汽車行業發展前景:(1)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重大發展戰略機遇近年來,國家政策對燃料電池汽車的關注度快速提升,賦予了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更高的戰略地位,工信部公開表示燃料電池是重要技術路線之一,將與純電動汽車長期並存互補,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破解燃料電池產業化難題
  • 美廢進口量大幅下降 2019年減少250萬短噸
    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發布的貿易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進口美廢總量為580萬短噸,相比2018年減少了250萬短噸。在進口廢紙管控的大背景下,2020年,國內美廢進口量或將繼續降低,大批中小紙廠即將迎來生存挑戰。
  • 中國天然氣發電現狀
    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燃氣發電裝機容量達到7580萬千瓦,佔全國總裝機的4.25%。2018年燃氣發電裝機容量為8375萬千瓦,同比增長10.49%。與此同時,根據我國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將達1.1億千瓦,佔總裝機比例超過5%。
  • 中國遇鈾短缺困境 年消耗量將破萬噸產量僅千噸
    與沿用數年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年)》相比,4000萬千瓦核電的目標從2020年提前到了2015年。不過,對中國而言,核燃料的保障問題至今仍然沒有絲毫緩解。有學者預計,2020年中國將消耗當量天然鈾1.36萬噸,2010-2020年累計消耗當量天然鈾9.07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