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聚乙烯消費國,佔全球聚乙烯消費量的30%左右。國內高端聚乙烯嚴重稀缺,供需缺口只能依靠進口補足。除了高端產品外,每年也有很多低成本中東聚乙烯貨源進入到國內市場。據龍樸諮詢數據統計,2020年中國聚乙烯進口量將達到1861萬噸,這些進口量都來源於哪裡呢?
國內高端聚乙烯嚴重稀缺,供需缺口只能依靠進口補足,尤其是己烯共聚聚乙烯、辛烯共聚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茂金屬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等。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等分析表明,中國聚乙烯進口來源涉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東地區的沙特、伊朗、阿聯,東南亞地區的新加坡、泰國以及韓國是中國聚乙烯傳統進口來源國。
以下按2019年來源國進口量具體分析:
1、第一進口國:沙特
沙特現擁有1030萬噸聚乙烯產能,僅次於美國和中國,排在全球第三位。自2017年取代伊朗成為中國最大的聚乙烯進口來源國以來,沙特連續3年保持第一的位置。2019年進口量達385.88萬噸,同比大幅增長22.5%。
2、第二進口國:伊朗
中國是伊朗聚乙烯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佔到伊朗聚乙烯出口量的80%左右。2019年伊朗向中國出口3種聚乙烯總量為255.57萬噸。
3、第三進口國:阿聯
目前阿聯聚乙烯年產能達387萬噸,年出口量超過300萬噸,中國是其最大的出口目的國。2019年阿聯出口中國聚乙烯為149.03萬噸。
4、第四進口國:韓國
韓國聚乙烯年產能為770.3萬噸,韓國本土聚乙烯年需求量在300萬噸以上,韓國為聚乙烯貿易淨流出國。
5、第五進口國:新加坡
新加坡石化工業發達,毗鄰馬六甲海峽海運便利。目前新加坡共有5家聚乙烯生產企業,年總產能為293.5萬噸,新加坡為中國進口聚乙烯第五位來源國,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茂金屬聚乙烯進口來源地。
6、第六進口國:泰國
泰國有較為成熟、相對先進的石化工業,泰國國家石油公司、暹羅水泥集團公司在首都曼谷馬塔府建成聞名於世的化工產業園區。
據統計,2019年泰國出口中國聚乙烯為89.85萬噸。
7、第七進口國:印度
2017年之前印度國內聚乙烯供不應求,幾乎沒有出口。
2018年印度政府出臺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禁令,其聚乙烯產能過剩突顯,出口量持續增長,特別是對中國市場銷量攀升,當年達到62.87萬噸。印度當年超過卡達、美國,居中國聚乙烯進口來源國第七位。2019年中國進口印度聚乙烯為80.46萬噸。
8、第八進口國:卡達
卡達2019年聚乙烯產量220萬噸的絕大部分出口,出口到中國68.35萬噸。
9、第九進口國:美國
美國至今保持著聚乙烯全球第一大生產國地位。
美國國內市場成熟,年需求量在1500萬噸左右,新增產量多以出口來消化。2019年其出口量首次突破800萬噸達到887.5萬噸。
10、第十進口國:日本
日本知名石化企業包括三菱化學控股株式會社、三井化學株式會社、住友化學株式會社等。
目前日本本土聚乙烯年產能為425.9萬噸。其高端料和專業料比例高於韓國,多自用和出口歐美,對中國市場出口較少。2019年日本出口中國聚乙烯僅25.01萬噸。
11、後起之秀:俄羅斯
2019年9月,西布爾有限責任公司150萬噸新建裝置投產後,出口能力大幅提升,過剩產量大量流入中國市場。預計2020年全年俄羅斯聚乙烯對中國出口量可達95萬~100萬噸,成為中國主要進口來源國之一。
當前中國聚乙烯對外依存度超過48%。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聚乙烯生產國,印度和俄羅斯的聚乙烯產能也在快速增長,而新加坡、日本的聚乙烯高端料和專業料獨步天下。
中東地區沙特、伊朗、阿聯和卡達4國聚乙烯貨源在中國市場獨佔鰲頭。
聚乙烯:高端化差異化是大勢所趨
薄膜向機械性能和光學性能更好的方向發展,如雙向拉伸聚乙烯(BOPE)的拉伸強度提高2~10倍,穿刺強度提高2~5倍,霧度降低30%~85%;中空容器向熔體強度更高、耐環境應力開裂性能更好、容器尺寸更大的方向發展;管材向耐壓更高、抗刮擦能力更強、耐開裂和耐高溫性能更好的方向發展,如PE100 RC、PE100 RT、PE100 RCT等。茂金屬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極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樹脂等將是聚乙烯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的研發熱點。
企業應加強與下遊用戶的技術和業務融合,通過催化劑、工藝創新或改性不斷迭代優化現有產品,推動產品的差異化和高端化;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將應用基礎研究成果與工業生產結合,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加強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國外石化企業合作,引入新的投資運營模式、產品標準和先進的技術、產品開發和智能製造理念,學習西方先進管理經驗,擴展業務組合;加強與其他行業的融合,為產品創新提供廣闊空間。
【來源: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