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好奇,動物醫學院是研究什麼的

2021-02-14 西農研究生

求學近二十載,我始終懷著一顆赤誠熱烈的心,勇敢的走在求學之路上,遇到過荊棘,卻也有鮮花相伴:

➷➷業精於勤

進入生命學院後通過創新選拔如願進入了創新學院的生物學創新班進修。本科四年,我廣泛涉獵生物學知識,了解生命的奧秘,感悟生命的偉大。我在大二暑假期間開始嘗試接觸科學實驗,在獸藥研製實驗室學習了半年的基礎實驗。接下來的本科兩年時間,我去的最多依舊是自習室,從圖書館借了書籍之後、在網上下載了文獻之後,我便會前往自習室仔細的研讀。文獻的晦澀並沒有打消我的積極性,理解一個科學知識點後的成就感會讓我所有的困頓瞬間煙消雲散。古人云「不勞而獲黃粱夢」,要想取得一定成就必須要做到對知識的「厚積」。

➷➷術業有專攻

經過幾年的廣泛涉獵,我逐漸明確了自己的專業興趣,開始更多的深入學習,精益求精。於是我開始通過網絡參加更多的相關的學習課程,加入更多的專業知識交流群,以期待能更廣的拓展自己對於專業的認知。

➷➷平凡之路

我可以永遠走著平凡之路,但一定要始終懷著一顆不甘平凡之心去奮鬥。科學的道路沒有盡頭,我會始終懷著一顆赤誠之心,不斷學習,力爭創新,在平凡歲月中為偉大的科學大廈添磚加瓦。

楊迪琦動物醫學院臨床獸醫學專業2016級學生。曾獲2017年國家獎學金,中國國際奶山羊產業發展大會報告論文一等獎,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產科學分會第十三次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曾獲校級「優秀研究生」、「優秀研究生幹部」等稱號。

五臺山上一千四百個清晨和夜晚,四號教學樓四層動物生殖內分泌實驗室,總能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細胞間和分子室。

➷➷學貴有恆

2013年的秋季,我有幸成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臨床獸醫學的一名研究生,師從靳亞平教授。在研究生學習的這幾年中,我刻苦學習,努力務實,抓緊分分秒秒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大量閱讀專業文獻,拓寬知識面。在目前的科研學習過程中,我不但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務,還指導、幫助本實驗室的一位外國留學生、四位師弟、師妹完成他們的實驗內容。

➷➷點滴收穫

在科研方面,我的主攻方面有山羊早期妊娠階段激素對子宮內膜功能調控的分子機制,赤黴烯酮對山羊睪丸間質細胞功能影響的分子機制,以及山羊卵泡顆粒細胞功能和凋亡機制研究。目前已經發表了六篇SCI論文,累計影響因子為15.789分。

目前博士課題的創新之處在於,採用了母體來源激素和孕體來源因子共同處理子宮內膜,模擬早期妊娠內環境,優於之前一些研究在模擬早期妊娠內環境時,單純使用母體來源的激素處理模擬內環境,但是忽略了孕體來源因子對早期妊娠子宮內膜發揮的作用。並發現了內質網應激以及mTOR介導的自噬在早期妊娠時期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的開始

白尺竿頭,更進一步;海納百川,地生萬物。拿到國家獎學金無疑對我之前取得的成績以及各方面的最高評價。但與本學科領域內的專家學者相比我還微不足道,還需要繼續努力,而這份榮譽正是我前往遠方的動力。

心懷高遠並為之持之以恆的科研人,都是無敵可愛的人,你說呢?


相關焦點

  • 馬曉燠:追逐未來的「追光者」
    參與製作這一隻只人造「眼睛」的人中,有這樣一位「追光者」。 他解決了光刻機鏡頭精密檢測、暗弱天體高精跟蹤、空間碎片快速搜索等國際難題,將天文望遠鏡儘可能地向遠、向精、向微觀延伸,一點點揭開宇宙的神秘面紗。 這位「追光者」,就是入選首批重慶英才計劃的青年拔尖人才馬曉燠。
  • 【院內新聞】動物醫學院首位留學生亞陸寶:請大家多多指教
  • 姚凱:永不言敗的「追光者」
    2020-10-28 09:59:28 來源:科技日報在中國科協舉辦的「科學也偶像」科學家精神短視頻徵集活動中,一部名為《勇敢追光者》的作品格外吸睛,以超過70萬的票數高居人氣榜第一名。正如短片開頭的那段自述一樣,如何幫助失明患者重見光明,是武漢科技大學青年學者姚凱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 ||西科「追光者」楊再文將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
    該研究讓 芘的有機 Pt 雙金屬環結構 實現了可調控的螢光發 射,增強了固體螢光發射現象,楊再文以自己的方式開闢了「追光」新途徑。 自2012年7月博士畢業後進入西安科技大學工作至今,楊再文科研、教學兩手抓,秉持堅韌嚴謹的克難精神, 做科研路上的「追光者」; 篤學精博的治學態度,做教書育人的「引路人」。
  • 皖南醫學院順利通過「實驗動物使用許可證」申請驗收
    廖聖寶簡要介紹了皖南醫學院的基本情況及SPF動物實驗室建設工作的組織開展情況,並代表學校對評審專家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胡嶽峰宣讀了實驗動物許可證的驗收標準。科研處副處長朱再滿從組織管理、人員隊伍、實驗動物飼料、環境與設施、實驗動物等方面,向專家組進行了詳細匯報。
  • 中科院聯手上海交大醫學院成立腦疾病臨床研究中心
    該中心的宗旨是針對腦科學領域具有本質性的重大科學問題進行攻關;造就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人才,組建代表國家最高水平的精幹研究隊伍,形成團隊攻關的體制機制;承擔國家相關重大任務,以實現如下目標:以腦認知功能的神經基礎為核心科學問題,同時研發腦研究新技術,並針對國家重大需求,開展腦疾病機理與早期診斷等有應用前景的前沿工作;充分利用我國數理、信息、材料、工程等交叉學科的專長、腦疾病樣本的豐富資源和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的優勢
  • 穿越「北極之門」,做虔誠的追光者
    這裡便捷的交通,豐富的極光活動讓無數追光者將特羅姆瑟定為心目中的極光聖地。在特羅姆瑟,追極光的姿勢可謂五花八門,遊人既可以跟隨專業極光嚮導乘車前往郊外,在夜空下圍繞篝火而坐,吃著零食啜飲著熱茶等待極光的降臨。
  • 武漢大學醫學院---簡介
    醫學院聘請了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蓋蒂契克博士、耶魯大學醫學院熊菊貞博士、日本東北大學醫學部毛利平博士等40餘名國際知名專家為名譽教授。    目前,醫學院正加緊建設具有國內一流水準的實驗動物中心和醫學結構生物學研究中心。    實驗動物中心總建築面積3300平方米,年內將完工並投入使用。
  • 祝世寧:甘為人梯的追光者
    說起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祝世寧,熟悉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名追光者。「我們團隊研究的材料叫做光學超晶格,它能夠產生波長不同的雷射。在生活中,我們也能用到它,比如探測大氣汙染、找有毒氣體分子,這就需要紅外雷射,需要光學超晶格。」祝世寧如此介紹自己的研究領域。而立之年考入大學1949年,祝世寧出生於江蘇南京。
  • 中科院追光者:從千萬斤小米起家到造出世界領先碳化矽反射鏡
    為了靠近它,追光者唯有爭分奪秒,時不我待。走進長光所,迎面而來的科研工作者總是步履匆匆。他們打招呼很特別:「距離小課題結項還有幾天?」有的甚至精確到分鐘:「今天需要的器件幾點幾分可以給我?」「對時間敏感是長光人獨有的特點。」
  • 武漢科協認可小學生抗癌研究成果!其父為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
    據武漢科協官網消息,近日,關於武漢2名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的網絡報導引發社會關注。經初步核實,獲獎作品《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為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學生李某怡和李某卿完成的對比實驗觀察報告。實驗想法由李某怡在參加學校的科技節小課題研究活動中向科學老師提出,並在科學老師的建議下聯繫到從事腫瘤實驗技術工作的醫院實驗技術員作為指導老師,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釐清了實驗思路並進行了對比觀察實驗。2名學生在對比觀察實驗中的動物抓取、稱重、小鼠藥物注射、腫瘤測量等簡單操作,均經過指導老師的專門培訓。
  • 動物醫學院召開第一屆教職工大會暨工會會員大會第二次會議
    動物醫學院召開第一屆教職工大會暨工會會員大會第二次會議 根據學校第二次黨代會黨決策部署,為進一步推動民主政治建設,聚焦學院十四五發展規劃和工會工作要求,充分發揮二級雙代會職能,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各項民主政治建設舉措循序漸進,1月12日,青島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第一屆教職工大會暨工會會員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學校學術會館第二報告廳召開
  • 美國紐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學者到昆明動物所交流
    7月30日,應「動物模型與人類疾病機理重點實驗室腫瘤生物學課題組」陳策實研究員的邀請,美國紐約Albert Einstein醫學院ZiqiangYuan助理教授到昆明動物所進行學術交流,並作了題為Inactivation of menin promotes global DNA methylation in tumorigenesis的學術報告。
  • 《iScience》發表武大基礎醫學院重要研究成果
    《iScience》發表武大基礎醫學院重要研究成果發布時間:2018年12月12日 11:25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12日電 (蔣明)12月4日,Cell子刊唯一綜合類開源期刊iScience在線發表了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章曉聯教授團隊最新重要研究成果
  • 動物吃了辣椒都有什麼反應?馬都是怎麼睡覺的?好奇就點進來!
    動物吃了辣椒都有什麼反應?馬都是怎麼睡覺的?好奇就點進來!有的人為了自己高興,就會把快樂建立在動物的痛苦之上,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被人類欺負的動物。還有,你知道馬兒都是怎麼睡覺的嗎?在人們印象裡,熊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動物,平時主要生活在森林裡是爬樹小能手,在俄羅斯的野外難免會遇見它們,前不久幾名男子決定惡搞一下大黑熊。他們在熊出沒的地方用繩子掛了一大塊肉,沒一會兒,一頭飢餓的熊聞著味道就找了過來。只見他手腳並用的爬到了樹上,然後用爪子和牙齒緊緊咬住繩子,估計是太重了,大黑熊只能雙腳在空中晃。
  • 《競然如此》第二季開播,再續電競傳奇故事,致敬電競追光者
    在這樣的氛圍下,備受關注的綜藝節目2020年《競然如此》邀請了這位電子競技追光者,體育×電子競技的跨界演繹!12月3日,由騰訊電競創建的國內首個原創電競公開課《競然如此》第二季正式啟動。它將在每個星期四20:00在騰訊視頻和騰訊體育上播放。每個星期五在企鵝電競,鬥魚直播,虎牙直播和bilibili裡與觀眾見面。
  • 動物醫學院組織學生觀看「獸用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與食品安全」線上...
    動物醫學院組織學生觀看「獸用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與食品安全」線上直播學術報告 為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學術交流,給在校學生提供豐富的在線學術報告資源,拓寬學術視野,啟發創新思維,培養科研能力, 11月19日,青島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組織學生觀看以「獸用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與食品安全
  • 人類為什麼總是如此好奇?
    換句話說,人類為什麼總是如此好奇?考慮到好奇心的複雜性,科學家們對這種與生俱來的驅動力有什麼定義嗎?好奇心是如此根深蒂固,它幫助我們在嬰兒時期學習,並在成年後生存。至於定義,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許多學科的研究人員都對好奇心感興趣,因此沒有一個被廣泛接受的術語定義也就不足為奇了。
  • 管又飛教授:模式動物在重大代謝病防治研究中的應用
    深圳大學醫學院院長,阿斯利康-深圳大學聯合腎臟病研究所所長管又飛教授參加了論壇並為我們帶來了研究方法論的報告"模式動物在重大代謝病防治研究中的應用"。模式動物的研究,是用比較容易研究的生物作為模型來研究其基因的結構和生物學功能,由此獲得的信息可以使用於其他比較難以研究的生物,特別是推測相似的人體基因的功能。
  • 醫學院學生解剖課前為遺體默哀 曾有人難忍退學
    學生們在向遺體捐獻者默哀致敬有的人認為,死亡就是生命的結束,可在醫學院實驗室裡,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選擇用自己的遺體作為教學研究的工具,以這種方式繼續「生存」——「無語良師」就是醫學院學生對這些解剖教學用遺體的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