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幹細胞領域為何「假」報頻傳?

2020-12-05 科學網

 

■本報記者 甘曉 實習生 程唯珈

1月22日,日本京都大學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研究與申請中心(CiRA)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承認助教山水康平的論文存在數據捏造與篡改行為。研究所負責人、諾貝爾獎獲得者山中伸彌為此道歉,並考慮將目前一段時間薪金全部捐獻給研究所。

繼2005年黃禹錫克隆胚胎幹細胞數據造假、2014年小保方晴子STAP細胞論文造假等事件後,又一起幹細胞論文造假醜聞走進公眾視野。對此,中國科學家表示,幹細胞基礎研究仍有諸多未知領域有待突破,在臨床轉化中具有巨大經濟潛力,科學和經濟利益的雙重驅使使造假醜聞頻發、亂象叢生。

「只為讓論文更加好看」

2017年3月, CiRA助理教授山水康平作為第一作者在《幹細胞報告》雜誌發表了一篇論文。該雜誌2017年影響因子為7.338。

論文指出,研究人員從iPS細胞中創造了一種內皮細胞。在離體模型中,這種細胞顯示出能夠進入血腦屏障的特性。這一特性將有助包括阿爾茨海默氏症在內的大腦疾病藥物開發,當時被業內人士認為是「未來大腦疾病治癒的新希望」。

今年1月22日,CiRA官網發出的公告卻稱:「該校科研不端行為調查委員會發現,山水康平的這項研究涉及造假。」該公告稱,去年CiRA諮詢辦公室曾收到舉報,懷疑上述論文數據的真實性。

該辦公室嘗試使用實驗室原始數據發現實驗無法重複,論文中聲稱的內皮細胞無法生成,論文中11處數據存在捏造與篡改行為。隨後,辦公室向學校科研不端行為調查委員會提交了自查結果,委員會自2017年9月啟動的進一步調查亦證實了造假結果。「數據的捏造是為了論文更加好看,全為我一人所為。」山水康平告訴委員會。

隨後,山中伸彌向媒體表示「十分後悔並深刻反省」。

懲罰整改措施值得借鑑

針對此次造假醜聞,山中伸彌表示,今後CiRA將採取系列措施防止學術不端行為發生。包括研究人員每三個月有義務將筆記本交給內部第三方進行審查,向內部第三方提交全部論文的數據,資訊處加強處理不當行為,以及對所有員工繼續進行思想培訓等。

「科學是偉大的,但並非每個科學家都偉大。」中科院動物所幹細胞與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衛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近年來,幹細胞科研領域學術不端行為頻發。科研人員認為,CiRA對學術造假的態度和做法值得借鑑。「我國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李衛認為,中國對學術造假的懲罰措施不如日本等國家嚴厲。

例如,採訪中,科學家呼籲,應當對韓春雨NgAgo基因編輯研究無法重複事件開展嚴格調查和處理,所在學校應立刻停止對其的資助。

幹細胞研究與應用有待規範

「利益驅使是學術造假的根本原因。」中科院動物所研究員韓春生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幹細胞基礎研究成果的臨床轉化應用具有巨大市場價值,各國科學家都在力爭第一。「在重大的利益面前,必然會有不擇手段現象的發生。」

美國透明市場研究公司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幹細胞市場規模預計超千億美元。而據衛生部統計,現階段我國幹細胞市場規模超400億元,2009~2016年複合增速超過50%。

急於將尚未成熟的基礎研究推向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當前國內幹細胞領域的亂象。其中,幹細胞來源多樣、製備工藝複雜、質控和監管困難等問題引起了中國科學家的注意。

針對這些問題,2017年11月,中國細胞生物學幹細胞生物學分會發布了《幹細胞通用要求》。作為首個針對幹細胞通用要求的規範性文件,這一標準將在規範幹細胞行業發展、保障受試者權益、促進幹細胞轉化研究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科學報》 (2018-02-01 第1版 要聞)

相關焦點

  • 科學網—成也幹細胞 敗也幹細胞
    總計有幾十個小組在爭分奪秒地研究利用幹細胞治療心臟病,每一位研究者不僅僅想為患者減輕痛苦,還想成為創造歷史的人。華盛頓大學心血管病理學家Charles Murry說:「每一個人都想第一個取得突破,永載史冊。」 正如其他許多科學實驗一樣,幹細胞修復心臟的起點來自老鼠實驗。
  • 幹細胞療法利用免疫系統修復心臟—新聞—科學網
  • 裴雪濤團隊利用幹細胞技術研製人工血液取得突破—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北京7月25日訊(通訊員沈基飛、張郡 記者張林)記者今天從軍事醫學科學院了解到,該院野戰輸血研究所、全軍幹細胞與再生醫學重點實驗室裴雪濤團隊歷經10
  • 周琪院士回應:「60萬一針」幹細胞治療有用嗎—新聞—科學網
    這兩家就是被很多人標榜在幹細胞治療方面的臨床效果比較好的機構,為什麼被發起聯邦訴訟?為什麼被永久禁止?這些消息在我國為何沒有傳開?為什麼美國的嚴格監管政策沒有人拿出來說?為什麼我們很多網站的新聞都把幹細胞宣傳成為包治百病、長生不老的萬能細胞?我們要反思科學素養和普及知識的能力是否齊備。
  • 科學家揭示人胚胎幹細胞自我更新奧秘
    (蛋白質)「Bach1」在調控人胚胎幹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結果對理解幹細胞維持自身特性、胚胎發育早期的形成具有重要啟示,可能為開發幹細胞治療人類疾病的新療法提供新思路。儘管近年來科學家在幹細胞分化領域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轉錄因子如何調控胚胎早期中胚層和中胚層衍生物(包括心血管系統等)的機制一直沒搞清楚,妨礙了將其分化的細胞安全有效地應用於臨床。因此,研究幹細胞如何維持多能性,如何向中胚層分化是亟需解決的科學問題,對人類疾病的再生醫學治療具有重大意義。
  • 臍帶血、幹細胞、冷凍人,起底博鰲假疫苗背後的銀豐帝國
    據疫苗接種者回憶,今年3月初,蘇州警方聯繫到接種過疫苗的群友,告知其注射的疫苗為假疫苗,疫苗分多個批次,有非法走私的,也有吉林四平某工廠生產的。   博鰲銀豐康養國際醫院法務經理王洋29日出面回應,關於疫苗來源,以相關司法部門和政府行政部門調查的意見為準。據《北京青年報》報導,蘇州警方表示,「該案件正處於偵查階段,海南只是涉案的一部分。
  • 中國科學家在造血幹細胞領域獲歷史性突破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 陶社蘭)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所屬307醫院、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劉兵課題組聯合北京大學湯富酬課題組、中國醫學科學院袁衛平課題組,高效捕獲稀有的造血幹細胞前體,從而在單細胞功能及分子層面解開其發育過程,不僅極大地推動了該領域的研究進展,而且提供了大量珍貴的原始數據。
  • Cell:miRNA操控胚胎幹細胞「命運」
    而細胞命運決定(cell-fate decision)的精確控制對於未來多能胚胎幹細胞應用於醫學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細胞信號通路,包括Wnt,Bmp和Notch中的組分都能在胚胎發育期間調節細胞命運,因此能被用於影響胚胎幹細胞的種系選擇。這類通路往往在轉錄過程中達到最大,所以調節多能或種系特異基因的轉錄因子表達是胚胎幹細胞研究領域的一個焦點。
  • 近期幹細胞領域研究進展
    2019年1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幹細胞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DOI: 10.1016/j.stem.2018.11.015.這尤其適用於德國的研究,這是因為在那裡,產生人胚胎幹細胞是不允許的。幹細胞在基礎研究和開發旨在恢復患者病變組織的再生療法中具有巨大的潛力。然而,這種重編程也存在著問題:比如,多能性幹細胞能夠形成稱為畸胎瘤的生殖系腫瘤。」
  • 【3·15特刊】幹細胞美容:世界在試驗,中國已瘋狂
    (勾犇/圖)一個號稱全國最大的幹細胞企業如何演繹宣傳中的美容療程是這樣的:先從自己身上抽取幹細胞,隨後送至專業機構加工處理,剔除了無用成分的幹細胞再重新打回臉上。這個過程花費不菲,低者五六萬,高者數十萬。而回報則是目前沒有任何幹細胞研究科學家敢承諾的事情:返老還童、恢復青春。在2006年被揭穿為「十大科技騙局」而受到重創之後,幹細胞美容已捲土重來。「幹細胞美容已經替代羊胎素等產品,成為美容業的新寵。」
  • 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的研究進展與面臨的挑戰!
    近幾年,以幹細胞為核心的再生醫學技術發展迅速,在現代醫學領域掀起一陣巨浪。幹細胞這一具有無限自我更新以及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群體,為諸多目前醫學領域無法根治的疑難病症帶來了新的選擇。截止到目前為止,有相關研究結果證實的,幹細胞所能有效幹預的人類疾病已達140餘種,涉及免疫系統、神經系統、代謝系統、血液系統等方面的多種病症。今天,我們主要來看一看,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所取得的研究進展,以及其所面臨的挑戰!
  • 國家衛計委:幹細胞臨床應用領域全面整頓
    (原標題:國家衛計委:幹細胞臨床應用領域全面整頓)
  • 四川新生命幹細胞再獲兩項國家發明專利
    鑑於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性別鑑定技術是PCR技術,其原理均是通過檢測樣本中是否含有Y染色體上片段來判斷男女性別,因此其天然存在特異性容錯性差的缺陷問題,即一旦在操作過程中女性樣本汙染了少量男性DNA(而這種汙染很難避免)從男性樣本提取到的DNA偏少,就會干擾結果的準確性,從而導致檢測結果誤讀為假男性或者假女性。
  • 幹細胞領域全球布局 中國屈居第二 欲反超第一
    幹細胞因其廣泛的普適性和優秀的治療效果,逐漸成為醫學領域研發的重點項目,作為可以自我更新和分化的細胞,幹細胞具有傳統醫療所不具備的醫療效果,不會對身體產生二次傷害和副作用。在新藥實驗和重大疾病治療方面都有突出的效果,目前已廣泛應用於醫療領域。
  • 全球首個3D列印「人造心臟」問世 自體幹細胞技術離我們有多遠
    此次實驗採用的是自體幹細胞技術,是再生醫學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對此,深圳百年幹細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林雄斌博士認為,相比於異體幹細胞,自體幹細胞技術具有風險小、來源穩定、無排異、無倫理風險等多項優勢,尤其是未來結合3D列印技術,人體所有的組織器官都可以像零部件一樣實現重建和製造
  • 幹細胞的概念
    幹細胞研究已被列入「十三五」國家重點科技研發計劃,來自國家的認可與支持對幹細胞領域無疑是重要的發展信號幹細胞研究與基因工程是生命科學領域的兩大熱點。在這個領域,幹細胞不僅僅是科學,也是全人類克服疾病的終極想像。
  • 生長因子環境決定幹細胞基態
    在封面圖中,作者用不同色彩的環表示不同的幹細胞狀態,這些環互相聯結。細胞能從一個態轉化為下一個確定的態,這導致了世系分化以及胚胎發生,以上過程通過中間的胚胎輻射出的路徑表達。) 幹細胞具有多能性,這是一種維持細胞自我更新以及產生三胚層衍生組織的能力。長久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幹細胞多能性是一種單一的高階基態,並且隨著細胞分化的開始而逐步喪失。
  • 疫情之下,曾經飽受爭議的幹細胞治療能否實現新突破?
    前言幹細胞治療作為一個新興領域,早期由於監管體系不完善,政策曾叫停該領域的研究。近幾年,臍帶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已經被應用到了多種難治性疾病的治療研究中,並取得了積極的進展。3月4日江夏一院8名重症患者接受「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後肺部功能得到改善。
  • 青島國奧源:引領幹細胞研發及應用領域的新革命
    幹細胞技術作為當代細胞技術產業的核心內容之一,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領域和「十三五」發展規劃及中長期發展綱要等文件中,都重點被提到。國奧源深耕幹細胞研究及應用20餘年,形成了以幹細胞研發能力為軸心的企業發展戰略。凝聚起國內外實力較強的幹細胞研發團隊,建立了長期穩固的戰略合作關係,共同推動幹細胞再生醫學臨床應用研究。
  • 視頻| HPV假疫苗受害者自述:被幹細胞等高科技吸引 打完三針後...
    視頻 | HPV假疫苗受害者自述:被幹細胞等高科技吸引 打完三針後「醫師」等人就消失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29 09: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