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爪隼別名黃腳鷹,隼形目,隼科,小型猛禽。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雌雄鳥異色。雄鳥頭、頸和翅上覆羽鉛灰色;尾羽淡藍色,具寬闊黑色次端班和近白色端斑。
雌鳥前額為汙白色,具纖細的黑色羽幹紋;眼上有一條白色眉紋;頭、頸、肩、背及翅上覆羽棕黃色或淡慄色,具9-10道黑色橫斑和寬的黑色次端斑及白色端斑。
性情極為極活躍,大膽而嘈雜,多成對和成小群活動。常在空中飛行,並頻繁地進行滑翔。
黃爪隼棲息於曠野、荒漠草地、河谷疏林及準規帶,特別喜歡在荒山巖石地帶和有稀疏樹木的荒原地區活動。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新疆、內蒙古、河北、山東、河南、雲南等地,
主要以蝗蟲、蚱蜢、甲蟲、蟋蟀、叩頭蟲、金龜子等大型昆蟲為食,也吃齧齒動物、蜥蜴、蛙、小型鳥類等脊椎動物。通常在空中捕食昆蟲。有時也在地上捕食。
雛鳥為晚成性,孵出後主要由雄鳥覓食飼喂,大約經過26-28天的巢期生活後,雛鳥即能飛翔和離巢。
黃爪隼較為罕見,在中國吉林、遼寧、河北、北京、新疆等地為夏候鳥,在雲南為冬候鳥。通常3月末至4月中旬遷到北方的繁殖地,10月末至11月初離開繁殖地。它也是遷徙旅程最遠的猛禽之一。
這獨特的走位,是受老大爺背手走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