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猛的小型食肉猛禽——伯勞鳥

2020-12-05 光明雪原創圖文

近期,在鄭州西郊賈魯河畔用手機長焦鏡頭拍到一隻伯勞鳥,它就在那一家九口疣鼻天鵝的棲息地附近活動。

伯勞鳥又叫屠夫鳥,是一種小型的肉食類猛禽。其嘴形大而強,上嘴先端具鉤和缺刻,略似鷹嘴。翅短圓,通常呈凸尾狀。腳強健,趾有利鉤。性兇猛,捕食小形鳥類、蜥蜴及各種昆蟲。常棲於樹頂,到地面捕食,捕取後復返回樹枝;常將獵獲物掛在帶刺的樹上,在樹刺的幫助下,將其殺死,撕碎而食之,故又名屠夫鳥。

伯勞鳥是一種領地意識非常強的鳥類,為了保衛自己的領地,它們會非常勇猛無畏地驅趕入侵者,包括象老鷹、金雕等這些體格比它們大得非常多的空中霸主。有攝影師曾無意拍攝到一隻金雕被一隻伯勞鳥騎在頭上欺負的畫面,大概是這隻金雕無意中進入了伯勞鳥的領地,當伯勞鳥在鳴叫著驅趕金雕無效的情況下,那伯勞鳥便飛到金雕頭頸部,用喙猛烈地持續啄擊金雕的頭部,面對小巧靈活而又勇猛無畏的伯勞鳥,慣常兇猛強大的金雕居然毫無招架之策,最後也只能落得個甘拜下風,狼狽逃走。

相關焦點

  • 伯勞鳥,一種兇殘的小型猛禽
    伯勞,也許大家都很陌生,因為它一般生活在深山老林子裡,自平原至丘陵、山地 均有分布,但較多見於丘陵至低山區,所以平時我們很難見到它們的蹤影。伯勞鳥素有小型猛禽的稱呼,因此它們多以昆蟲為主食,小型鳥類和其他小型動物也經常被其捕食。
  • 伯勞鳥
    劉青海 這幾日,深圳的溫度已經降到最低10攝氏度左右,周日午後,我在陽臺上享受溫暖的陽光,忽然,聽到葡萄架上傳來奇怪的鳥叫聲,循聲望去,卻見一隻美麗的伯勞鳥,在旁若無人地高歌。 我揉揉眼睛,再仔細端詳,沒錯,就是伯勞鳥,紅尾伯勞。它體長約20cm,嘴黑色,喉部白色,背面大部分呈灰褐色,腹面棕白色,尾巴棕紅色。
  • 《詩經》裡的伯勞鳥
    據《左傳》記載,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上古五帝時,帝少昊曾以鳥名設官職,所設掌管冬夏至的官伯趙氏,就是伯勞(《左傳.昭公十七年》)。帝少昊時的百鳥之王鳳鳥,早就消失成了傳說。而伯勞從上古綿延到今天生生不息,想想看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蹟。它的歷史太久遠,而最終「伯勞」一名取代了《詩經》裡的「鵙」,這恐怕與一段叫人唏噓的轉世故事有關。
  • 金雕無視伯勞鳥,後果很嚴重,被伯勞騎在頭上欺負!
    在鳥類世界中,金雕是大型猛禽,在猛禽類中,戰鬥力也是數一數二的,以大中型的鳥類和獸類為食,幾乎沒有鳥類敢惹它們。只是在大自然中,也常會以弱勝強的案例,有攝影師曾拍攝到:一隻金雕被一隻伯勞鳥騎在頭上欺負,這是金雕少有的狼狽不堪的時刻。
  • 個子小,膽子不小,小小伯勞鳥敢襲大海雕
    然而,一種個頭僅比麻雀大點兒的伯勞鳥,卻顛覆了人們對這句話的認識,這種小個子鳥,不僅時常把小型鳥類和動物當作自己的「盤中餐」,還敢主動出擊比自己大數倍的鷹、雕等大型猛禽。11月30日,新疆鳥友劉忠德在瑪納斯溼地目擊並拍攝到的灰伯勞襲擊白尾海雕圖片,就向人們展現了大自然中這一另類現象。
  • 在五蓮有一種鳥叫伯勞,你聽說過嗎?
    五蓮有伯勞——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洪凝河,穿越縣城西部的河,通過二次綜合治理,成為一條生態的河,市民休閒娛樂散步鍛鍊身體的河,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以白鷺為主等珍稀鳥類的樂園。在這裡活躍著一種生性兇猛兇悍、素有"小猛禽"之稱的伯勞鳥,此鳥屬中小型雀類,嘴大而強,先端具利鉤和缺刻,嘴鬚髮達。翅短圓。尾長。頭較大,具有寬闊的黑色過眼紋,額和頭頂前部淡灰色,背面呈灰褐色,腹面棕白而無雜斑,尾羽呈棕紅色。伯勞鳥性格兇猛兇悍,有一套在空中抓住飛蛾的本領,對飛鳥好不手軟,追逐捕獲。
  • 夏日鳥趣:黑臉噪鶥呆萌可愛,伯勞鳥一口吞下一隻螞蚱
    近日,在安徽省六安市九墩塘公園,一隻黑臉噪鶥鳥在枝頭抖動羽毛,呆萌可愛。仲夏時節,六安市九墩塘公園綠意蔥蘢,鳥語花香。不時可見黑臉噪鶥、白頭鵯、伯勞以及麻雀等鳥兒,在綠樹荷塘間飛舞覓食,身姿靈動,模樣可愛,充滿野趣。圖為一隻螞蚱被伯勞鳥一口吞下。
  • 大小和麻雀相仿的一種猛禽,甚至能獵殺伯勞鳥,是世界上最小猛禽
    在猛禽種類中,有金雕這樣體型巨大的猛禽,翼展達2.3米,體重2--6.5千克,也還有中小型的猛禽,例如小型猛禽中——白腿小隼,體型大小和麻雀相仿,體長17-19釐米,體重50克左右,但猛禽體型不論大小,都是兇猛的肉食動物!
  • 成語「勞燕分飛」中,「勞」是伯勞鳥的簡稱
    「勞燕」指伯勞和燕子兩種鳥,「勞」是伯勞的簡稱,和「辛勞」無關。「勞」和「燕」分別朝不同的方向飛去,比喻夫妻、情侶別離。因此,它們的姿勢是「分飛」。如果寫成「紛飛」,那就錯了。典故出自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古辭·東飛伯勞歌》 :「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
  • 伯勞:毀譽參半的 「雀中猛禽」_揚州網
    楔尾伯勞紅尾伯勞虎紋伯勞棕背伯勞大家好!我叫伯勞,雖然我不如麻雀、喜鵲、燕子等為大家熟知,但也是常見鳥之一,只不過一般人看到我們時,與「伯勞」這個名字對不上號而已。其實老揚州稱「麻夾夾(夾,要用揚州土話讀)」的,便是敝鳥也。在鳥的分類學中,我們屬於雀形目伯勞科伯勞屬,在中國共有12種,揚州至今發現有5種:棕背伯勞、紅尾伯勞、牛頭伯勞、虎紋伯勞、楔尾伯勞。
  • 伯勞鳥被視「害鳥」 為何成為畫家至愛
    原標題:鳥中猛禽「伯勞」卻是畫家至愛 但歷代有識之士並不因此而「歧視」伯勞鳥,不僅為它正名,還把它的形象刻畫在傳世之作中。   伯勞鳥自古以來毀譽參半   在大眾心目中,鳥類裡除了鷹隼之類的猛禽之外,其餘都性情溫和,沒有很強的攻擊性。尤其是那些羽毛漂亮、鳴聲婉轉的小鳥,大多溫順乖巧、人見人愛。
  • 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伯勞
    詩人蕭衍有一首《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 誰家女兒對門居,開顏發豔照裡閭。 南窗北牖掛明光,羅帷綺箔脂粉香。 女兒年幾十五六,窈窕無雙顏如玉。 三春已暮花從風,空留可憐與誰同。」詩歌描寫一個男子戀慕一個少女的心曲。
  • 伯勞:鳥類中的小型戰鬥機,平時沒事兒還愛吃串串,小生活挺滋潤
    但其實並不是只有人類會吃串串,有一類野生的鳥也喜歡將食物串起來吃,它們是伯勞科(Laniidae)的鳥類,可以統稱為伯勞。呆頭伯勞Lanius ludovicianus先說一下伯勞的幾個外號吧,分別是「鳥中屠夫」、「雀中猛禽」、「鳥中滾刀肉
  • 雀形「猛禽」 ,鳥中「屠夫」-伯勞
    伯勞,其屬名Lanius的拉丁文原意為「屠夫」。儘管它們以獵捕其他動物維生,但它們並不是實際的猛禽,它們缺乏強而有力的爪子。伯勞鳥大多棲息在視野較為開放的地區,且通常會停在突出的高處,像是樹梢、電線桿等。它們會主動出擊來獵捕地面或空中的獵物,而它們主要的獵物是大型昆蟲,有時也會捕捉小型的鳥類、爬行動物或哺乳動物。
  • 每周一鳥 |棕背伯勞
    然而的然而,就像蝸牛無害的外表和恐怖口齒之間的驚人對比一樣,棕背伯勞也是這樣一個表面酷炫,實則兇猛的典範。(攝影:小草)棕背伯勞特徵是粗黑的貫眼紋或頂冠、黑翅、尾長而黑,上體偏灰,下體偏棕。在上海,棕背伯勞是一種很常見的留鳥。
  • 為什麼伯勞會掛屍體?
    在地球脈動 第二季(Planet Earth Season 2 Episode 4)裡面出現的伯勞鳥,掛肉的水平吊吊的,幼鳥餓了就近取肉,方便快捷,不過講真,曬那麼幹應該不太好咽吧。伯勞隸屬於雀形目伯勞科,但是其習性猶如雀形目的猛禽,伯勞和猛禽一樣,喙部和爪子都帶鋒利鉤,性情兇猛,主要捕食小型哺乳類、鳥類、蜥蜴、蛙類以及各種昆蟲。棲息於開闊的林地,捕食獵物之後把獵物掛在樹上,令其他動物「聞風喪膽」。
  • 體型如麻雀般大小的「猛禽」,連伯勞鳥都敢殺,被譽為鳥界大熊貓
    導讀:鳥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動物之一,它們遍布世界各個角落,就連南極和北極也有它們的身影。鳥的種類很多,在脊椎動物中僅次於魚類。從21世紀起,全世界為人所知的鳥類一共有9,000多種,光中國就記錄有1,300多種。而在鳥綱中,最兇猛的鳥都在隼形目,這一目的鳥都被稱為猛禽,常見的有金雕、禿鷲、蒼鷹、紅隼等。
  • 5種常見的觀賞鳥:伯勞的性格兇猛,虎頭鳳與眾不同
    5種常見的觀賞鳥:伯勞的性格兇猛,虎頭鳳與眾不同哈嘍,大家好!我是愛寵小萌萌,猜猜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那些鳥類呢?那就是常見的觀賞鳥類啦!不知道大家在選擇小鳥的品種的時候喜歡什麼樣子的,小編會比較喜歡顏色清淡一些的鳥類,這樣看起來會比較舒服。
  • 「世界上最變態的鳥」獵物會被肢解折磨而死,還會做風乾臘肉
    伯勞鳥伯勞鳥是一種食肉的小型雀鳥,又叫百羅鳥、伯勞頭。主要特點就在於嘴形大而強,所以使得它們根本不挑剔食物,連肉食也能隨意吃。又被叫做「屠夫鳥」「小貓頭鷹」,這種鳥棲息在丘陵開闊的林地,巢呈杯狀,置於有棘的樹木或灌叢間。
  • 棕背伯勞,鳥中佐羅
    棕背伯勞是一直都很喜歡的鳥,模樣很是神氣,今年年初在家帶表弟觀鳥,是為數不多被他記住的鳥了,還給取了「蒙面超人」。這次就分享近一年以來拍過的棕背伯勞以及它的表親。拍攝於上海南匯8月,一般就這個樣子在剛入鳥坑時,棕背伯勞就是一直很想見的鳥,還以為很少見,直到見過一次以後,才知道原來它就是個菜鳥(鳥圈裡代指常見鳥),在上海地區恐怕是除這邊的「四大金剛」(指上海地區非常見的四種鳥:麻雀、珠頸斑鳩、烏鶇、白頭鵯)最常見的了。也很有識別點,棕黑兩色,黑色眼罩最易識別,鳥中佐羅就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