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型如麻雀般大小的「猛禽」,連伯勞鳥都敢殺,被譽為鳥界大熊貓

2020-11-23 騰訊網

導讀:鳥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動物之一,它們遍布世界各個角落,就連南極和北極也有它們的身影。鳥的種類很多,在脊椎動物中僅次於魚類。從21世紀起,全世界為人所知的鳥類一共有9,000多種,光中國就記錄有1,300多種。而在鳥綱中,最兇猛的鳥都在隼形目,這一目的鳥都被稱為猛禽,常見的有金雕、禿鷲、蒼鷹、紅隼等。

論體型,隼形目的鳥可以說是天差地別。大多數人會對體型比較大的印象較深,而體形相對較小卻鮮為人知。其中世界上最小的猛禽,體型只有10~20釐米,因外形呆萌,體毛顏色酷似國寶「大熊貓」,得名「熊貓鳥」而迅速走紅於鳥界。

「熊貓鳥」

亞洲特有的鳥類,屬國內二級野生保護動物

「熊貓鳥」的腿部的毛是白色的,所以中文的學名被稱為白腿小隼。白腿小隼又名小隼,為隼科小隼屬的鳥類。常棲息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落葉森林和林緣地區,尤其是以林內開闊草地和河谷地帶;也常出現在山腳下和鄰近的開闊平原。

白腿小隼在觀察獵物

白腿小隼為亞洲特有的鳥類,在國外分布於印度東北部和寮國等地,在國內主要分布於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其各地均為留鳥。它的體型稍微比麻雀大一點,不容易被人們發現,雖然分布較廣,但極為罕見。在我國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

外表雖然呆萌可愛,卻是捕獵的高手

要說小隼給人的第一印象那一定是呆萌可愛。這主要取決於它的羽毛很有特色,身體的尾部一直通到頭頂都是純黑色而頸部到腿部卻為純白色,一黑一白層次分明,乾脆清爽。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的眼部,原本小小的眼睛被一圈黑色羽毛所覆蓋,遠遠看過去就像兩個黑眼圈,這一點酷似我們的國寶大熊貓,想不可愛都不行呀!

白腿小隼一家

當然萌萌的外表有時也會騙人的,在捕獵方面它可是一把好手。雖然小隼個子很小,但是猛禽裡的基因可一點沒有少。小隼的嘴巴是典型的鷹鉤嘴,非常的鋒利,能夠輕易的咬住獵物並撕開它們的皮膚。而它們的腿部肌肉也比較粗壯,有助於它們牢牢的抓獵物不會滑脫。

白腿小隼飛行

小隼有時喜歡站在高高的樹枝上,用一副呆萌可愛的樣子注視著遠方,你以為它們在玩,其實它們是在尋找獵物。它的視力非常好,可以遠遠就能看見幾十米以外的獵物。它們的食物範圍非常廣泛,和大型猛禽一樣,除了會捕食小鳥、老鼠以外,連昆蟲它們都不放過。

小隼捕抓飛蛾

小隼的身體非常的靈活,有時候昆蟲無意間飛到它的攻擊範圍,一旦發現後就即刻出動,利用自己快速短距離飛行能力,完成閃電擊殺,特別的霸氣,就連益蟲蜻蜓有時不小心闖入它的領地也要遭殃。

小隼捕抓蜻蜓

如果是其它小鳥、老鼠等較大的獵物,小隼也絕不錯過,畢竟和昆蟲比起來,這可是一頓大餐。聰明的它們先會飛到很高的地方,當獵物的注意力鬆懈的時候,它們就會雷霆出擊,雙翅合併猛的俯衝而下,用自己鋒利的尖爪給予獵物瘋狂一擊。

小隼捕抓小鳥

小鳥或者老鼠一旦被它們捕獲,不會當場就吃,而是先用尖爪和鋒利的嘴巴殺死獵物以後,再飛回到棲息地和家人一起慢慢享用。

小隼捕食麻雀

當然有時候它們也會遇到可怕的對手伯勞鳥,雖然伯勞鳥也是性情兇悍的鳥類,一般的小鳥都會怕它,但是小隼骨子裡畢竟是流著隼形目的血液,它絕不會其它小鳥一樣像伯勞鳥低頭,一般情況下它們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如果伯勞鳥侵犯它的領空,惹怒它的話,那麼就說不好了,也許一頓伯勞大餐就會誕生了。

伯勞捕殺小鳥

白腿小隼是比較專情的鳥類,會奉行「一夫一妻」制,直到死去

白腿小隼秉承著隼科一貫的作風就是專一,雖然它們的壽命長達20年之久,但是它們從來不會再感情上動搖。這意味著一旦雙方成為夫妻,這對小隼就要結伴一輩子,直到死去為止。

恩愛的白腿小隼夫婦

在每年的4月到6月,是雄性白腿小隼最忙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它需要找對象,繁育後代。與其他鳥類求愛的方式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小隼求愛的方式特別的浪漫,當它看中自己的心上人的時候,它會去給雌性的小鳥送一片橙黃色的樹葉,這片樹葉代表著和人類求婚時的玫瑰花一樣的意義,當這片樹葉被雌性小隼接過去,就表明求偶成功了,如果沒有接,那就是求偶失敗了。

雄性白腿小隼求愛

當它們成為「合法夫妻」以後,它們在樹上會尋找啄木鳥或者松鼠留下來的洞穴作為自己的新房,然後交配哺育後代,通常雌性小隼一次能產下3~4枚蛋。經過一個月的孵化,新的生命就會出殼了。然後它們就會相互交替尋找食物,餵養自己的寶寶。

白腿小隼在整理窩

最後

地球上除了白腿小隼以外,還有一種紅腿小隼。它們其它方面都是長的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腿上和脖子處的羽毛不一樣。它們主要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東部山麓及印度,緬甸,泰國和中南半島等地區,我國僅產雲南亞種,但極為罕見,整體數量要比白腿小隼更為稀少。

紅腿小隼

結語

白腿小隼和紅腿小隼外表呆萌可愛,是猛禽中很難得一見的鳥類。可惜的是這種鳥類在地球上的數量已經稀少了,雖然國內已經開始嘗試人工繁殖並取得了成功,但難度還是比較大的,由於其食性複雜,並且有固定繁殖季節,所以人工飼養環境下目前數量無法提升。

希望大家在野外如果遇到這種鳥,我們只要靜靜地去欣賞就行了,不要去驚擾它們,最後還是那一句話,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相關焦點

  • 鳥界大熊貓,體型如麻雀般大小連伯勞鳥都怕它,動物對它避之不及
    但今天要介紹的這種猛禽可能要顛覆大家的認知,困為它既不高大威猛,也沒有高冷的外表,和前面提到的幾位「壯漢」相比,它堪稱鳥界小可愛。白腿小隼,一種亞洲特有的小鳥,在中國主要分布於福建、江蘇、浙江、廣東等地,棲息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森林中,它的個頭很小,重50克左右,體長17至19釐米,也就差不多麻雀那麼大。
  • 個子小,膽子不小,小小伯勞鳥敢襲大海雕
    然而,一種個頭僅比麻雀大點兒的伯勞鳥,卻顛覆了人們對這句話的認識,這種小個子鳥,不僅時常把小型鳥類和動物當作自己的「盤中餐」,還敢主動出擊比自己大數倍的鷹、雕等大型猛禽。11月30日,新疆鳥友劉忠德在瑪納斯溼地目擊並拍攝到的灰伯勞襲擊白尾海雕圖片,就向人們展現了大自然中這一另類現象。
  • 大小和麻雀相仿的一種猛禽,甚至能獵殺伯勞鳥,是世界上最小猛禽
    在猛禽種類中,有金雕這樣體型巨大的猛禽,翼展達2.3米,體重2--6.5千克,也還有中小型的猛禽,例如小型猛禽中——白腿小隼,體型大小和麻雀相仿,體長17-19釐米,體重50克左右,但猛禽體型不論大小,都是兇猛的肉食動物!
  • 婺源出現世上最小猛禽,長著熊貓臉和鷹鉤嘴,連伯勞鳥都敢吃
    體型小如麻雀,據《中國鳥類志》記載,體長170-190毫米,體重50克左右。遠遠看去,不能仔細瞧清楚它的長相,近看才知道,它的長相辨識度很高。全身都由黑色與白色組成,臉頰圓圓的,酷似熊貓。前額有一條白色的斑紋,眼睛外有一圈明顯的黑色,可與大熊貓的「黑眼圈」相媲美。
  • 戴墨鏡的都不好惹!世上體型最小猛禽,比伯勞小但更猛!
    國寶大熊貓大家都很熟悉,雖然以靠賣萌為生,但是武力卻不可小覷,單挑三五隻狼不在話下(戴墨鏡的都不好惹)。而有一種小鳥擁有黑白相間的羽毛(熊貓色),被人稱為「熊貓鳥」。熊貓鳥,又名白腿小隼。身長17釐米左右(伯勞在19釐米左右),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猛禽之一,生活在溫帶森林當中,分布於我國南部和印度北部,是全球性近危鳥種。然而,你要知道,雖然它長相惹人疼愛,可卻是不折不扣的猛禽。猛禽作為鳥類的一大生態類群,是站在生態位頂端的王者。簡單來說,所有的隼形目和鴞形目都是猛禽。中國南方分布廣泛,雖然太常見。
  • 伯勞鳥
    伯勞鳥雖屬雀形目,卻生性兇猛,嘴前端帶鉤,酷似鷹嘴,腳強健有力,趾端有鋒利的鉤爪,這些均是猛禽的配置,因而有「雀中猛禽」之稱。伯勞鳥最引人注目的習性是其「掛屍」行為,它們喜歡把捕獲的獵物掛在帶刺的樹枝或者鐵絲上,因此伯勞也被稱為「屠夫鳥」,而備受觀鳥者們的注意。
  • 金雕無視伯勞鳥,後果很嚴重,被伯勞騎在頭上欺負!
    在鳥類世界中,金雕是大型猛禽,在猛禽類中,戰鬥力也是數一數二的,以大中型的鳥類和獸類為食,幾乎沒有鳥類敢惹它們。只是在大自然中,也常會以弱勝強的案例,有攝影師曾拍攝到:一隻金雕被一隻伯勞鳥騎在頭上欺負,這是金雕少有的狼狽不堪的時刻。
  • 你知道世界上最變態,最血腥殘忍的鳥嗎
    伯勞鳥俗稱胡不拉,是重要的食蟲鳥類。它們的主要特點是嘴形大而強,上嘴先端具鉤和缺刻,略似鷹嘴。翅短圓,通常呈凸尾狀。腳強健,趾有利鉤。性兇猛,嗜吃小形獸類、鳥類、蜥蜴等各種昆蟲以及其他活動物。殘忍血腥享受風乾臘肉腸伯勞鳥堪稱鳥界的平頭哥
  • 它是鳥界的「平頭哥」,老鷹都拿它沒轍,老鼠和蛇是它最愛的食物
    雖然大自然的規律是弱肉強食,動物和動物之間,細微的身高體重差距,都可以成為勝利的關鍵,不過,一些動物也不將大自然的規律放在眼中,經常做出「以小博大」的事情來。比方說,我們很熟悉的「非洲扛把子」蜜獾,在非洲草原上,就連獅子遇到蜜獾也繞道走,「死神」黑曼巴蛇也能被蜜獾給咬死。
  • 伯勞鳥受傷「求助」志願者
    何女士救下的紅尾伯勞鳥。志願者供片21日上午,龍江野生動植物保護團隊的成員在野外救助了一隻紅尾伯勞鳥,此鳥系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據志願者何女士講,當時她在路邊發現了這隻「打蔫兒」的小鳥,長得好像麻雀,但個頭要比普通麻雀大,而且這個「小傢伙」眼睛部位有一道粗黑的線條,讓它看上去非常可愛。小鳥就在路邊一直趴著,何女士走近後發現它尾羽掉了幾根,身上沒發現明顯外傷。她試圖讓這隻鳥飛走,可小傢伙卻落到了何女士身上不走。怕它獨自留在野外遇到危險,何女士將它帶回家,精心照料。
  • 伯勞鳥,一種兇殘的小型猛禽
    伯勞,也許大家都很陌生,因為它一般生活在深山老林子裡,自平原至丘陵、山地 均有分布,但較多見於丘陵至低山區,所以平時我們很難見到它們的蹤影。伯勞鳥素有小型猛禽的稱呼,因此它們多以昆蟲為主食,小型鳥類和其他小型動物也經常被其捕食。
  • 一隻默默無聞的伯勞鳥
    和幾個小夥伴一起,有時候扛著梯子,到處翻人家磚瓦:麻雀就喜歡在瓦下面扎窩。還到河邊的灌木叢裡,有時候能發現白頭翁的窩,有時候能在土坡上發現翠鳥的洞。不過這些鳥都不好養。有一種鳥特別好養,我們那裡土名叫:嘎嘎,因為它叫的聲音就是嘎嘎嘎嘎。現在才知道學名叫伯勞鳥。
  • 兇猛的小型食肉猛禽——伯勞鳥
    近期,在鄭州西郊賈魯河畔用手機長焦鏡頭拍到一隻伯勞鳥,它就在那一家九口疣鼻天鵝的棲息地附近活動。伯勞鳥又叫屠夫鳥,是一種小型的肉食類猛禽。其嘴形大而強,上嘴先端具鉤和缺刻,略似鷹嘴。翅短圓,通常呈凸尾狀。腳強健,趾有利鉤。
  • 伯勞鳥被視「害鳥」 為何成為畫家至愛
    但歷代有識之士並不因此而「歧視」伯勞鳥,不僅為它正名,還把它的形象刻畫在傳世之作中。   伯勞鳥自古以來毀譽參半   在大眾心目中,鳥類裡除了鷹隼之類的猛禽之外,其餘都性情溫和,沒有很強的攻擊性。尤其是那些羽毛漂亮、鳴聲婉轉的小鳥,大多溫順乖巧、人見人愛。
  • 每周一鳥|棕背伯勞
    想必大家都有吃過肉脯,如豬肉脯、牛肉乾,還有板鴨、臘腸等,在鳥界中,也有一個曬肉脯的能手,它就是棕背伯勞。
  • 棕背伯勞(學名:Lanius schach)
    伯勞性兇猛,嘴爪均強健有力,善於捕食昆蟲、鳥類及其他動物,甚至能擊殺比它自己還大的鳥,如鷓鴣之類。90年代在中國江西發現的黑伯勞,被認為是棕背伯勞的黑色型,不足以列為獨立鳥種。外形特徵體型略大(25釐米)而尾長的棕、黑及白色伯勞。黑翅、尾長尾黑。
  • 被稱為鳥中屠夫,伯勞為何喜歡懸掛屍體,它真的很殘忍嗎?
    伯勞鳥屬於伯勞科,伯勞科是鳥綱雀形目下的一個科,所以伯勞鳥跟麻雀的血緣關係是比較近的。但它跟性格溫順的麻雀截然不同,有著「雀中猛禽」之稱的它們,兇猛程度幾乎跟老鷹不相上下。伯勞的體型要比麻雀大,通常在16-25釐米之間。大多數種類的伯勞都有黑色、棕色、白色和藍色的羽毛。
  • 伯勞:毀譽參半的 「雀中猛禽」_揚州網
    楔尾伯勞紅尾伯勞虎紋伯勞棕背伯勞大家好!我叫伯勞,雖然我不如麻雀、喜鵲、燕子等為大家熟知,但也是常見鳥之一,只不過一般人看到我們時,與「伯勞」這個名字對不上號而已。其實老揚州稱「麻夾夾(夾,要用揚州土話讀)」的,便是敝鳥也。在鳥的分類學中,我們屬於雀形目伯勞科伯勞屬,在中國共有12種,揚州至今發現有5種:棕背伯勞、紅尾伯勞、牛頭伯勞、虎紋伯勞、楔尾伯勞。
  • 世界上體型最小的猛禽, 比伯勞還要厲害, 不是那麼好惹的!
    這種鳥的體型是相當的小,只有15釐米這個樣子左右,它可是國家的二級保護動物,是很珍貴的!  它們的頭部和整個上半身,還有兩個翅翅都是藍黑色的,前額是有一條白色的細線,尾巴上的羽毛是黑色的,只有外側尾羽的裡面是白色的橫斑,也是個挺好看的動物,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物種!  它們是經常成群或者是獨自一人在很高大的樹冠頂枝上活動的,主要以昆蟲和小鳥等為食的。
  • 夏日鳥趣:黑臉噪鶥呆萌可愛,伯勞鳥一口吞下一隻螞蚱
    近日,在安徽省六安市九墩塘公園,一隻黑臉噪鶥鳥在枝頭抖動羽毛,呆萌可愛。仲夏時節,六安市九墩塘公園綠意蔥蘢,鳥語花香。不時可見黑臉噪鶥、白頭鵯、伯勞以及麻雀等鳥兒,在綠樹荷塘間飛舞覓食,身姿靈動,模樣可愛,充滿野趣。圖為一隻螞蚱被伯勞鳥一口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