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墨鏡的都不好惹!世上體型最小猛禽,比伯勞小但更猛!

2020-12-05 八兩科學

國寶大熊貓大家都很熟悉,雖然以靠賣萌為生,但是武力卻不可小覷,單挑三五隻狼不在話下(戴墨鏡的都不好惹)。而有一種小鳥擁有黑白相間的羽毛(熊貓色),被人稱為「熊貓鳥」。

熊貓鳥,又名白腿小隼。身長17釐米左右(伯勞在19釐米左右),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猛禽之一,生活在溫帶森林當中,分布於我國南部和印度北部,是全球性近危鳥種。

然而,你要知道,雖然它長相惹人疼愛,可卻是不折不扣的猛禽。猛禽作為鳥類的一大生態類群,是站在生態位頂端的王者。簡單來說,所有的隼形目和鴞形目都是猛禽。

中國南方分布廣泛,雖然太常見。這猛禽就比麻雀大那麼一丟丟(丟猛禽家的臉呀)。熊貓鳥主要是抓蜻蜓、昆蟲、鼠類,有時也會捕食其他小鳥及蝙蝠。

熊貓鳥常常用高大的樹木冠層作為狩獵點,在準備獵殺之前,它們會神經質般地點著頭,然後閃電般迅猛地進行撲殺,在數秒之內結束戰鬥。如果是小鳥、蛙等較大的食物,則帶到棲息地後再吃。

熊貓鳥終生一夫一妻制,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國內已經開始嘗試人工繁殖,但難度還是比較大的,由於其食性與固定繁殖季節,所以人工飼養環境下數量無法提升。不過如果有機會去江西婺源的話,可能會旅館的附近的某顆樹上看它們,據說熊貓鳥還曾在《我不是潘金蓮》中飾演鳥一號,因為它是取景地民宿的一個「房東」。

相關焦點

  • 世界上體型最小的猛禽, 比伯勞還要厲害, 不是那麼好惹的!
    來源: 洋子說寵物 舉報   "   世界上存在著這樣的一種小鳥,它帶著墨鏡
  • 體型如麻雀般大小的「猛禽」,連伯勞鳥都敢殺,被譽為鳥界大熊貓
    導讀:鳥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動物之一,它們遍布世界各個角落,就連南極和北極也有它們的身影。鳥的種類很多,在脊椎動物中僅次於魚類。從21世紀起,全世界為人所知的鳥類一共有9,000多種,光中國就記錄有1,300多種。而在鳥綱中,最兇猛的鳥都在隼形目,這一目的鳥都被稱為猛禽,常見的有金雕、禿鷲、蒼鷹、紅隼等。
  • 大小和麻雀相仿的一種猛禽,甚至能獵殺伯勞鳥,是世界上最小猛禽
    在猛禽種類中,有金雕這樣體型巨大的猛禽,翼展達2.3米,體重2--6.5千克,也還有中小型的猛禽,例如小型猛禽中——白腿小隼,體型大小和麻雀相仿,體長17-19釐米,體重50克左右,但猛禽體型不論大小,都是兇猛的肉食動物!
  • 婺源出現世上最小猛禽,長著熊貓臉和鷹鉤嘴,連伯勞鳥都敢吃
    02體型小如麻雀,卻長了一張熊貓臉,還有一個鷹鉤嘴白腿小隼是隼科小隼屬的鳥類,被稱為世界上最小的猛禽之一。它的別名叫小隼,鳥友們直接叫它「熊貓鳥」,更為形象貼切。體型小如麻雀,據《中國鳥類志》記載,體長170-190毫米,體重50克左右。遠遠看去,不能仔細瞧清楚它的長相,近看才知道,它的長相辨識度很高。全身都由黑色與白色組成,臉頰圓圓的,酷似熊貓。前額有一條白色的斑紋,眼睛外有一圈明顯的黑色,可與大熊貓的「黑眼圈」相媲美。
  • Vol.15 棕背伯勞:我,雀形目小猛禽!
    雀形目伯勞科的鳥類最突出的特點是它們黑色的眼罩和帶著鉤子的嘴,匪裡匪氣一看就很不好惹的樣子;棕背伯勞體長約25釐米,頭頂到背部從淺灰色漸變成棕色,翅膀外沿黑色並在中間有一個白色點斑,喉部部到臀部則是從白色漸變成棕色,它的尾巴長長的,有利於保持飛行的靈活性,在空中捕捉獵物。--兇猛的擼串高手--
  • 伯勞:鳥類中的小型戰鬥機,平時沒事兒還愛吃串串,小生活挺滋潤
    通過這些還算比較貼切的外號,就算不了解伯勞的朋友應該也能看出來了,屠夫、猛禽、滾刀肉,這哪是形容好脾氣老大哥的詞語啊,聽上去就不好惹。事實也是如此,伯勞雖然是雀形目的小型鳥類,但是它們性格兇悍膽大妄為絕不比猛禽弱,而且跟鴉科那種沒事喜歡騷擾大型鳥類的賤兮兮氣質不一樣,伯勞是真的鳥中猛男。
  • 世界上「最不好惹」的鳥類,有著鋒利的喙,很多動物對其避之不及
    鳥類在大家的心目當中都是比較小的,很可愛的,但是這一類鳥的脾氣是非常的暴躁,如果你沒有事的話,就千萬不要去招惹它,這種鳥叫做伯勞鳥在世界範圍內一共有76種的伯勞鳥,在中國境內也有將近十種。 伯勞鳥的體型比較小型的鳥類,但是對比於麻雀來說又比麻雀的體型要大,它的主要特點是額和頭頂前部淡灰色,
  • 個子小,膽子不小,小小伯勞鳥敢襲大海雕
    然而,一種個頭僅比麻雀大點兒的伯勞鳥,卻顛覆了人們對這句話的認識,這種小個子鳥,不僅時常把小型鳥類和動物當作自己的「盤中餐」,還敢主動出擊比自己大數倍的鷹、雕等大型猛禽。11月30日,新疆鳥友劉忠德在瑪納斯溼地目擊並拍攝到的灰伯勞襲擊白尾海雕圖片,就向人們展現了大自然中這一另類現象。
  • 每周一鳥 |棕背伯勞
    然而的然而,就像蝸牛無害的外表和恐怖口齒之間的驚人對比一樣,棕背伯勞也是這樣一個表面酷炫,實則兇猛的典範。(攝影:小草)棕背伯勞特徵是粗黑的貫眼紋或頂冠、黑翅、尾長而黑,上體偏灰,下體偏棕。在上海,棕背伯勞是一種很常見的留鳥。
  • 金雕無視伯勞鳥,後果很嚴重,被伯勞騎在頭上欺負!
    在鳥類世界中,金雕是大型猛禽,在猛禽類中,戰鬥力也是數一數二的,以大中型的鳥類和獸類為食,幾乎沒有鳥類敢惹它們。只是在大自然中,也常會以弱勝強的案例,有攝影師曾拍攝到:一隻金雕被一隻伯勞鳥騎在頭上欺負,這是金雕少有的狼狽不堪的時刻。
  • 伯勞鳥,一種兇殘的小型猛禽
    伯勞,也許大家都很陌生,因為它一般生活在深山老林子裡,自平原至丘陵、山地 均有分布,但較多見於丘陵至低山區,所以平時我們很難見到它們的蹤影。伯勞鳥素有小型猛禽的稱呼,因此它們多以昆蟲為主食,小型鳥類和其他小型動物也經常被其捕食。
  • 伯勞鳥
    伯勞鳥雖屬雀形目,卻生性兇猛,嘴前端帶鉤,酷似鷹嘴,腳強健有力,趾端有鋒利的鉤爪,這些均是猛禽的配置,因而有「雀中猛禽」之稱。伯勞鳥最引人注目的習性是其「掛屍」行為,它們喜歡把捕獲的獵物掛在帶刺的樹枝或者鐵絲上,因此伯勞也被稱為「屠夫鳥」,而備受觀鳥者們的注意。
  • 自然筆記丨有關棕背伯勞的萌、猛、懵
    圖@晚晴棕背伯勞有「小猛禽」之稱(不過伯勞並非猛禽,而是鳴禽),不僅善於捕食昆蟲,有時也會捕食鳥類。是的,你沒看錯,伯勞有時候也會捕食小鳥,且場面甚是兇殘。但若不是曾親眼見到伯勞捕食小鳥的血腥場面,估計我都很難想像,一隻長得這麼萌動可愛的小鳥竟會有這樣大反差的舉動。然而啊然而……有句老話說得好,人不可貌相。如今覺得,鳥也同理。
  • 它是鳥界的「平頭哥」,老鷹都拿它沒轍,老鼠和蛇是它最愛的食物
    那麼,除了蜜獾之外,還有沒有厲害的小角色了呢?在鳥類中,就有一種叫做伯勞鳥的物種,它們被稱作「鳥界蜜獾」,不僅非常愛吃老鼠和蛇,就連猛禽之一的老鷹,都拿它沒轍,而且還受盡了欺負。伯勞鳥最喜愛的食物除了小型獸類之外,蜥蜴、毒蛇等所有它盯上的活物,都會受到它的攻擊,包括其它鳥類,也會被它捕食。那麼,伯勞鳥的體型有多大呢?
  • 兇猛的小型食肉猛禽——伯勞鳥
    近期,在鄭州西郊賈魯河畔用手機長焦鏡頭拍到一隻伯勞鳥,它就在那一家九口疣鼻天鵝的棲息地附近活動。伯勞鳥又叫屠夫鳥,是一種小型的肉食類猛禽。其嘴形大而強,上嘴先端具鉤和缺刻,略似鷹嘴。翅短圓,通常呈凸尾狀。腳強健,趾有利鉤。
  • 棕背伯勞,鳥中佐羅
    棕背伯勞是一直都很喜歡的鳥,模樣很是神氣,今年年初在家帶表弟觀鳥,是為數不多被他記住的鳥了,還給取了「蒙面超人」。這次就分享近一年以來拍過的棕背伯勞以及它的表親。伯勞樣子都蠻像的,按《中國鳥類野外手冊》說法,中國有11種,多為候鳥(不過好些種並不是常見種),而棕背伯勞在整個長江以南(也包括部分以北區域)是留鳥(而且很常見)。所以我還是比較認同成語是借家燕與伯勞習性差異(遷徙與否)來代指別離的。
  • 伯勞:毀譽參半的 「雀中猛禽」_揚州網
    楔尾伯勞紅尾伯勞虎紋伯勞棕背伯勞大家好!我叫伯勞,雖然我不如麻雀、喜鵲、燕子等為大家熟知,但也是常見鳥之一,只不過一般人看到我們時,與「伯勞」這個名字對不上號而已。其實老揚州稱「麻夾夾(夾,要用揚州土話讀)」的,便是敝鳥也。在鳥的分類學中,我們屬於雀形目伯勞科伯勞屬,在中國共有12種,揚州至今發現有5種:棕背伯勞、紅尾伯勞、牛頭伯勞、虎紋伯勞、楔尾伯勞。
  • 東飛伯勞西飛燕,毀譽參半的伯勞
    別看它的個頭,只比麻雀稍大那麼一點,卻是一種異常兇猛的小鳥,也是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常見的候鳥,只是平日大家都不太注意罷了,它就是——伯勞。按照分類,伯勞是雀形目,伯勞科野生鳥類的通稱。據野生鳥類學家統計,全世界共有72種伯勞,我國有11種。常見的有紅尾伯勞、荒漠伯勞、灰伯勞、楔尾伯勞等。如果你稍加注意,就會發現這種猶如戴著黑色眼罩,個性獨特且美麗的野生鳥類。
  • 伯勞鳥被視「害鳥」 為何成為畫家至愛
    但歷代有識之士並不因此而「歧視」伯勞鳥,不僅為它正名,還把它的形象刻畫在傳世之作中。   伯勞鳥自古以來毀譽參半   在大眾心目中,鳥類裡除了鷹隼之類的猛禽之外,其餘都性情溫和,沒有很強的攻擊性。尤其是那些羽毛漂亮、鳴聲婉轉的小鳥,大多溫順乖巧、人見人愛。
  • 雀形「猛禽」 ,鳥中「屠夫」-伯勞
    伯勞,其屬名Lanius的拉丁文原意為「屠夫」。儘管它們以獵捕其他動物維生,但它們並不是實際的猛禽,它們缺乏強而有力的爪子。不過對於灰伯勞這類較大型的北方種類,它們則更常捕捉脊椎動物,特別是在冬天的時候。大多數種類的伯勞鳥除了繁殖季之外的時間多為獨自生活。而像灰伯勞、紅背伯勞這類分布在溫帶的種類則是候鳥,會在冬天時飛到南方的繁殖地區。今天所介紹的伯勞,為伯勞屬鳥類,它們為雀形目伯勞科中的一屬,其中現有29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