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有吃過肉脯,如豬肉脯、牛肉乾,還有板鴨、臘腸等,在鳥界中,也有一個曬肉脯的能手,它就是棕背伯勞。
Elliott Hsuan 啄木鳥拍攝
Mr.Pica拍攝
慢生活拍攝
慢生活拍攝
慢生活拍攝
慢生活拍攝
慢生活拍攝
慢生活拍攝
慢生活拍攝
慢生活拍攝
敬良足印拍攝
敬良足印拍攝
敬良足印拍攝
敬良足印拍攝
棕背伯勞,體長在21~25釐米,屬於中型鳴禽,喙粗壯而側扁,先端具利鉤和齒突,有利於撕扯食物,嘴鬚髮達;翅短圓,尾羽長,凸尾且無白色,尾端略圓;跗蹠強健,趾具鉤爪;頭大,背棕紅色,額、頭頂至後頸黑色(西南亞種黑色)或灰色、具黑色貫眼紋,像帶了一副眼罩,也因此被觀鳥愛好者稱為「佐羅」;外側尾羽皮黃褐色,兩翅黑色具白色翼斑,下體頦、喉白色,其餘下體棕白色。在香港、廣東區域也會常見有深灰色黑化的棕背伯勞。有人戲稱是廣東天氣太熱曬黑的,其實是黑色素過剩導致的。
黑化棕背伯勞 暗光風影拍攝
黑化棕背伯勞 鍾吾客拍攝
黑化棕背伯勞 Alan拍攝
黑化棕背伯勞 周哲拍攝
黑化棕背伯勞 鍾吾客拍攝
黑化棕背伯勞 觀鳥愛好者SOHO拍攝
黑化棕背伯勞 觀鳥愛好者SOHO拍攝
黑化棕背伯勞 東東拍攝
黑化棕背伯勞 東東拍攝
黑化棕背伯勞 東東拍攝
黑化棕背伯勞 一期一會拍攝
大象拍攝
長天拍攝
敬良足印拍攝
Seacat拍攝
它喜歡單獨生活,常見於各大公園、山地、田園等地方,會站在樹上或電線上,四處張望,伺機捕抓獵物,有點像鷹、隼等,所以混了一個小猛禽頭銜。主要以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也會捕食小鳥、青蛙、蜥蜴和鼠類。吃不完的食物,它們會把它掛在樹丫上,自然風乾做貯備食物。自然因有此拿手絕活,在圈子出名。
大熊拍攝
東東拍攝
周哲拍攝
周哲拍攝
周哲拍攝
東東拍攝
東東拍攝
觀鳥珠拍攝
觀鳥珠拍攝
觀鳥珠拍攝
觀鳥珠拍攝
觀鳥珠拍攝
觀鳥珠拍攝
它們常站在樹頂端枝頭高聲鳴叫,其聲似"zhigia-zhigia-gidi-gidi"不斷重複的哨音,也會模仿其他鳥類的叫聲。在廣州也可以遇見它們的親戚紅尾伯勞。
Alan拍攝
傑拍攝
追憶拍攝
追憶拍攝
鍾吾客拍攝
東東拍攝
達小噠拍攝
暗光風影拍攝
劉經健拍攝
劉經健拍攝
劉經健拍攝
觀鳥珠拍攝
慢生活拍攝
慢生活拍攝
一期一會拍攝
Seacat拍攝
大象拍攝
暗光風影拍攝
大象拍攝
鴻志拍攝
=====================
歡迎大家投稿,分享自然觀鳥、拍鳥等趣聞趣事,聯繫方式:13312813258(微信同號,備註投稿)
=====================
本文內容主要以作者個人意識為主,難免有不足之處或不同的看法,歡迎大家斧正。本文所用圖片及視頻都由廣州野鳥鳥訊鳥友提供,版權及解釋權歸拍攝者所有。
感謝廣州野鳥鳥訊鳥友一直對《每周一鳥》科普專題的支持,由於篇幅問題,不能一一展示作品,在這裡表示歉意。圖文作者標識有可能產生遺漏或誤標,也請大家見諒。
喜歡我們,就麻煩點「分享」和「贊」,謝謝!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