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檀香刑」鳥中劊子手伯勞

2020-12-05 家有愛犬

看過莫言《檀香刑》的人相信都對這種殘酷的刑罰背脊發涼。文中孫丙被劊子手趙甲用鴨蛋粗的檀香木從肛門穿過背脊再豎起來示眾,那一段描述更是觸目驚心。然而在自然界也有這麼一個劊子手,專門對小動物施以這種酷刑,它就是伯勞鳥。

在野外我們經常看見掛在荊棘上的青蛙、小蛇、小魚、小老鼠等小動物的乾屍,沒錯,全都是伯勞鳥幹的。伯勞鳥是一種謎一樣的生靈,殘暴、兇猛、好鬥卻又懂得感恩。

被掛在尖刺上的蜥蜴
被掛在荊棘上的幼鼠

它殘暴,喜歡將獵物釘在荊棘上享用,你能想像一隻活著的青蛙被釘在尖刺上掙扎的畫面嗎?從圖片中可以看出,它獨一無二的進食方式正昭示自己的暴虐。

它還非常兇猛,經常攻擊其他鳥類。這種攻擊不是因為受到侵犯,而是它覺得這很好玩。它非常喜歡攻擊剛剛學飛的幼鳥,喜鵲、松鴉、繡眼、燕子、麻雀甚至隼,都是它攻擊的對象。在野外樹林經常聽見譁啦啦鳥在樹冠撲騰,不一會就會羽毛紛飛,一隻剛學飛的幼鳥被伯勞擊落。有時候它會選擇吃掉敗落的幼鳥,但多數時候它只享受勝利,將幼鳥擊落便趾高氣揚的離開。

伯勞築巢的水平其實算得上高超了,但是由於伯勞天性好鬥,哪怕是當了父母也經常在外戰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一對棕背伯勞夫妻在和喜鵲打得難解難分的時候突然掉頭飛走,那不是因為它們認輸了,多半是因為它們想起家裡的娃還嗷嗷待哺呢。

因此,伯勞的幼鳥經常挨餓,走進樹林聽見嘰嘰喳喳求食聲多半都是伯勞幼鳥發出的。由於攤上這麼個不靠譜的父母,伯勞的幼鳥經常因飢餓自己蹣跚學步掉下樹去。如果一棵樹上有一窩伯勞,那麼在樹下撿到幼鳥的機率就非常大。我曾撿到不下10隻羽翼未豐的伯勞幼鳥。

伯勞生性膽大,和八哥差不多,因此伯勞甚至可以散養。伯勞的幼年期如果與人生活在一起,那麼它對家庭將會有歸屬感,這一點和八哥也非常像。我曾養大過兩隻撿到的伯勞,將它們散養在陽臺的葡萄藤中。每天用毛衣針扎著螞蚱餵它們,這種殘忍的手段不知道是我教會它們的還是它們與生俱來的,一個月不到它們就已經學會自己在葡萄藤乾枯的觸鬚上掛各種食物了。

伯勞不能消化動物的骨骼,因此它們吃掉的動物骨骼會堆積在胃裡,當堆積不下的時候再裹成橄欖狀一團團吐出來,我家的葡萄藤下總會有一團團砂子一樣的東西,仔細一看全是小動物的白骨。在你毛骨悚然之際抬頭一看,兩隻剛會覓食的小傢伙正從樹葉後探出毛茸茸的小腦袋看著你,所以很難想像這兩個萌出血的傢伙競是如此習性。

大概過了兩個月,小傢伙每天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漸漸不再回家,大概是找到伴侶了吧。11月入冬,由於地處重慶,早晨大霧能見度非常低。一天早上還沒睡醒便聽見誰在咚咚咚的敲窗戶,爬起來一看竟然是那兩個小傢伙回來了,兩個都雄性,棕色長長的尾巴非常漂亮。

它們發現我走進陽臺便立即飛走了,我仔細一看,窗稜上一顆突出的釘子上面掛著一隻還在掙扎的青蛙,這麼冷的天也不知道它們怎麼弄來的。到了第二天,早上7點,它們倆又如約而至,先是在外面扑打窗戶,然後站來晾衣服的竹竿上嘰嘰喳喳聊天,看到我出來又立即飛走,地上留下一灘灘白色的便便,我哭笑不得。

就這樣,它們倆每天早上來拜訪我,有時候帶來半截血淋淋的老鼠,有時候是缺胳膊少腿的青蛙,有時候是一根樹枝。不知道這兩個傢伙到底是在幹什麼。就這樣一直堅持了一個多月,到12月中旬它們終於不見了,留下一地雪白的便便,我一直沒捨得打掃。

從此後我沒再見過它們,希望它們當了爸爸能靠譜一點。

相關焦點

  • 伯勞——鳥中屠夫
    我們熟知的「勞燕分飛」典故出自於《樂府詩集·東飛伯勞歌》。伯勞鳥性兇猛,嗜吃小形獸類(田鼠)、鳥類、蜥蜴等各種活物,有時甚至捕殺體型比自己更大的鳥類(如鷓鴣),因而人稱鳥中屠夫。伯勞善於模仿其它鳥類的聲音來進行誘捕,吃相殘忍,常把屍體插在棘刺上撕食,吃不完的就掛在棘刺或樹枝上風乾儲存。
  • 《詩經》裡的伯勞鳥
    螢火蟲開始出現了,《詩經》裡的小鳥——伯勞也開始鳴啾起來。勞燕分飛的勞字,指的便是它。伯勞在古籍中有多個名字。《易緯.通卦驗》解釋伯勞,夏至感應陰氣而開始鳴叫,冬至而止。伯勞也叫鵙(jú音 橘)。《禮記.月令》上說:仲夏之月,鵙始鳴。《詩.豳風.七月》有歌曰:「七月鳴鵙」。說的是:伯勞在七月仍在鳴叫。古人以物候辨識天氣與季節,伯勞的「夏至鳴而冬至止」的特性,成了天然時鐘。
  • 伯勞鳥
    劉青海 這幾日,深圳的溫度已經降到最低10攝氏度左右,周日午後,我在陽臺上享受溫暖的陽光,忽然,聽到葡萄架上傳來奇怪的鳥叫聲,循聲望去,卻見一隻美麗的伯勞鳥,在旁若無人地高歌。 我揉揉眼睛,再仔細端詳,沒錯,就是伯勞鳥,紅尾伯勞。它體長約20cm,嘴黑色,喉部白色,背面大部分呈灰褐色,腹面棕白色,尾巴棕紅色。
  • 被稱為鳥中屠夫的伯勞鳥,為什麼喜歡懸掛屍體,它是真的殘忍嗎?
    這種鳥的其中一個就是接下來要給大家說到的:伯勞鳥。強大的捕食能力不了解伯勞鳥的人初看到伯勞鳥時,都會被它的可愛小巧外表所蒙蔽,都會認為這種小鳥就跟平常所看到的吃蟲子的麻雀差不多,不過比麻雀長的要好看些。
  • 金雕無視伯勞鳥,後果很嚴重,被伯勞騎在頭上欺負!
    在鳥類世界中,金雕是大型猛禽,在猛禽類中,戰鬥力也是數一數二的,以大中型的鳥類和獸類為食,幾乎沒有鳥類敢惹它們。只是在大自然中,也常會以弱勝強的案例,有攝影師曾拍攝到:一隻金雕被一隻伯勞鳥騎在頭上欺負,這是金雕少有的狼狽不堪的時刻。
  • 一隻默默無聞的伯勞鳥
    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永遠無法體會到在農村中長大的快樂。我小的時候,藍天碧水,綠草茵茵。那時候每天除了上學,放了學寫完作業還要幫家裡幹農活。農閒時,變跟小夥伴一起下河洗澡捉魚,或者到地裡摘人家黃瓜,要麼拔個蘿蔔總之不能空著手回來。
  • 世界上「最兇」的小鳥:雖僅有麻雀大小,但被人稱為「劊子手」!
    提到兇猛的鳥獸,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定都是那種體型很大的肉食動物,諸如老虎、獅子、禿鷲等等。不過話說回來,人不可貌相,在動物界也是有這種說法的。今天分享世界上「最兇」的小鳥:雖僅有麻雀大小,但被人稱為「劊子手」!
  • 成語「勞燕分飛」中,「勞」是伯勞鳥的簡稱
    「勞燕」指伯勞和燕子兩種鳥,「勞」是伯勞的簡稱,和「辛勞」無關。「勞」和「燕」分別朝不同的方向飛去,比喻夫妻、情侶別離。因此,它們的姿勢是「分飛」。如果寫成「紛飛」,那就錯了。典故出自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古辭·東飛伯勞歌》 :「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
  • 個子小,膽子不小,小小伯勞鳥敢襲大海雕
    新疆晨報訊(文/記者 趙梅 圖/通訊員 劉忠德)人們常說弱肉強食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則。然而,一種個頭僅比麻雀大點兒的伯勞鳥,卻顛覆了人們對這句話的認識,這種小個子鳥,不僅時常把小型鳥類和動物當作自己的「盤中餐」,還敢主動出擊比自己大數倍的鷹、雕等大型猛禽。
  • 伯勞鳥受傷「求助」志願者
    何女士救下的紅尾伯勞鳥。志願者供片21日上午,龍江野生動植物保護團隊的成員在野外救助了一隻紅尾伯勞鳥,此鳥系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她試圖讓這隻鳥飛走,可小傢伙卻落到了何女士身上不走。怕它獨自留在野外遇到危險,何女士將它帶回家,精心照料。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地學院副教授許青看過照片後,確認這是一隻紅尾伯勞鳥,系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有「雀中猛禽」之稱。這隻紅尾伯勞可能是誤食了被藥死的蟲子,或者是被其他動物捕捉造成驚嚇及傷害,暫時失去獨自飛行能力,待其恢復體力後即可放飛。
  • 雀形「猛禽」 ,鳥中「屠夫」-伯勞
    伯勞鳥大多棲息在視野較為開放的地區,且通常會停在突出的高處,像是樹梢、電線桿等。它們會主動出擊來獵捕地面或空中的獵物,而它們主要的獵物是大型昆蟲,有時也會捕捉小型的鳥類、爬行動物或哺乳動物。大多數種類的伯勞鳥除了繁殖季之外的時間多為獨自生活。而像灰伯勞、紅背伯勞這類分布在溫帶的種類則是候鳥,會在冬天時飛到南方的繁殖地區。今天所介紹的伯勞,為伯勞屬鳥類,它們為雀形目伯勞科中的一屬,其中現有29種。
  • 兇猛的小型食肉猛禽——伯勞鳥
    近期,在鄭州西郊賈魯河畔用手機長焦鏡頭拍到一隻伯勞鳥,它就在那一家九口疣鼻天鵝的棲息地附近活動。伯勞鳥又叫屠夫鳥,是一種小型的肉食類猛禽。其嘴形大而強,上嘴先端具鉤和缺刻,略似鷹嘴。翅短圓,通常呈凸尾狀。腳強健,趾有利鉤。
  • 被稱為鳥中屠夫,伯勞為何喜歡懸掛屍體,它真的很殘忍嗎?
    在自然界中卻有一種動物,它們常常做出與之類似的事情:將獵物的屍體穿在鐵絲網或荊棘上。那就是伯勞,一種被冠以「屠夫鳥」惡名的飛鳥。伯勞鳥屬於伯勞科,伯勞科是鳥綱雀形目下的一個科,所以伯勞鳥跟麻雀的血緣關係是比較近的。
  • 每周一鳥|棕背伯勞
    想必大家都有吃過肉脯,如豬肉脯、牛肉乾,還有板鴨、臘腸等,在鳥界中,也有一個曬肉脯的能手,它就是棕背伯勞。
  • 伯勞鳥被視「害鳥」 為何成為畫家至愛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如小鳥之中的伯勞鳥,生性兇猛,嗜吃昆蟲、鳥類、蜥蜴等活體動物,因屬雀形目鳥類,故有「雀中猛禽」之稱。   伯勞鳥是有故事、有文化內涵的小鳥,自古以來毀譽參半,既有「惡鳥」、「害鳥」之名,又有「司至者」、「益鳥」之譽。它的形象經常出現在自宋代以來的繪畫作品中,是傳統花鳥畫中不可忽略的「小明星」。
  • 伯勞鳥,一種兇殘的小型猛禽
    伯勞,也許大家都很陌生,因為它一般生活在深山老林子裡,自平原至丘陵、山地 均有分布,但較多見於丘陵至低山區,所以平時我們很難見到它們的蹤影。伯勞鳥素有小型猛禽的稱呼,因此它們多以昆蟲為主食,小型鳥類和其他小型動物也經常被其捕食。
  • 伯勞鳥搭窩孵出四隻小鳥
    原標題:伯勞鳥搭窩孵出四隻小鳥 大圖:勤勞的伯勞鳥父母。小圖:出生後的小伯勞鳥們。  中國江蘇網7月3日訊 不久前,在南京鼓樓區方家營一小區花園冬青樹上,飛來了兩個特殊的貴客——一對伯勞鳥夫婦。
  • 每周一鳥 |棕背伯勞
    然而的然而,就像蝸牛無害的外表和恐怖口齒之間的驚人對比一樣,棕背伯勞也是這樣一個表面酷炫,實則兇猛的典範。(攝影:小草)棕背伯勞特徵是粗黑的貫眼紋或頂冠、黑翅、尾長而黑,上體偏灰,下體偏棕。在上海,棕背伯勞是一種很常見的留鳥。
  • 伯勞:毀譽參半的 「雀中猛禽」_揚州網
    我叫伯勞,雖然我不如麻雀、喜鵲、燕子等為大家熟知,但也是常見鳥之一,只不過一般人看到我們時,與「伯勞」這個名字對不上號而已。其實老揚州稱「麻夾夾(夾,要用揚州土話讀)」的,便是敝鳥也。在鳥的分類學中,我們屬於雀形目伯勞科伯勞屬,在中國共有12種,揚州至今發現有5種:棕背伯勞、紅尾伯勞、牛頭伯勞、虎紋伯勞、楔尾伯勞。
  • 在五蓮有一種鳥叫伯勞,你聽說過嗎?
    五蓮有伯勞——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洪凝河,穿越縣城西部的河,通過二次綜合治理,成為一條生態的河,市民休閒娛樂散步鍛鍊身體的河,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以白鷺為主等珍稀鳥類的樂園。在這裡活躍著一種生性兇猛兇悍、素有"小猛禽"之稱的伯勞鳥,此鳥屬中小型雀類,嘴大而強,先端具利鉤和缺刻,嘴鬚髮達。翅短圓。尾長。頭較大,具有寬闊的黑色過眼紋,額和頭頂前部淡灰色,背面呈灰褐色,腹面棕白而無雜斑,尾羽呈棕紅色。伯勞鳥性格兇猛兇悍,有一套在空中抓住飛蛾的本領,對飛鳥好不手軟,追逐捕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