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大洲國家來華閱兵,傳遞了什麼信號
新華網北京8月22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10多個國家派方隊或代表隊參加閱兵。這些外軍方隊和代表隊來自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等世界五大洲。
二戰是全世界共同的災難,也是一段需要全世界共同銘記的歷史。伴隨著1945年的勝利,以聯合國為核心、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誕生,成為人類文明史上又一個裡程碑。
二戰中,正是各國的正義力量團結起來並肩作戰,才能擊退全世界共同的敵人。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以歷時14年、3500萬軍民傷亡的代價,有力地牽制和抗擊了日本法西斯,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重要貢獻。同樣地,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也得到了世界許多國家和人民的大力支持。
俄羅斯總統普京說過,中國是亞洲抗擊軍國主義的主戰場,同蘇聯一樣,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也說過,在戰場上並肩戰鬥,中白建立了真正的兄弟親情和友誼。
70年前,世界攜手打贏了正義的戰爭。70年後,世界和平與發展仍然需要各國的正義力量團結起來堅定維護。這不僅是人類的共同命運,也是共同使命。
當然,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更好地開創未來,讓世界各國人民珍愛和平,永享太平。因為,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對和平的追求與嚮往是共同的「世界夢」。
2015年,世界不僅是共同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還要共同牢記聯合國誕生70周年。
曾飽受戰爭之痛的中國,遵循多年以來二戰戰勝國在抗戰勝利日閱兵的國際慣例,在今年首次舉行勝利日閱兵,再一次宣示了一貫倡導並始終致力於推動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五大洲10多個國家來華參加閱兵,正是對中國倡導支持最有力的證明。
讓我們翹首以待,歷史與未來、中國與世界、和平與發展,在9月3日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這一坐標上交匯。(記者柳絲,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