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傳遞:如何解決信息不對稱理論?

2021-01-16 曉花渡

在前兩個模塊裡,我給你介紹了公司金融裡邊最重要的兩個決策:融資決策和投資決策,我們假設這個世界是「完美」的。但是,從第三個模塊開始,我們就要進入「不完美的世界」了,在這個預設之下來學習《公司金融》。


這個不完美的世界下的《公司金融》代表的是什麼呢?代表它有兩大摩擦:一個是信息不對稱問題,另一個是代理問題。


信息不對稱和代理問題有什麼重要的區別呢?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其實我們講的是事前,這個「事」就是籤約。也就是說我們在籤約之前可能會存在對信息掌握得不全面、了解得不充分,也就是說一方具有另外一方所不具備,或者是觀察不到的信息,這個就是事前的信息不對稱,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逆向選擇的問題。


代理問題實際上就是事後,也就是在籤約後,我們會有看不見的行動,這個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道德風險的問題。


我給你舉一個買保險的例子,你就能夠理解信息不對稱和代理問題的區別了。


信息不對稱就是說,在事前我們誰會去買保險?一定是那些風險更高的人,他第二天就要去蹦極,他才會去買保險,所以這就是所謂的信息不對稱,就是逆向選擇的問題,也就是說只有風險高的人才會去買保險。


代理問題或者說道德風險的問題就是事後,也就是說在我買保險以後,比如說我買了車險,我可能就不會像原來那樣仔細地來看管我的車輛,因為我知道反正我買了保險,車丟了有人賠,或者說我買了財產險,我就不會像原來那樣關心我家裡會不會著火,因為我知道即使我房子燒毀了,也有保險公司來賠償。


所以通過保險的這個例子,你就應該能夠區分出事前和事後,或者是我們所說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問題。


解決信息不對稱和代理的問題,就引出了我們《公司金融》裡邊非常重要的一個話題,就是公司治理。搞好公司治理,其實是能夠幫助我們企業最大化價值的必經之路。


在公司治理裡邊,我們究竟怎麼樣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呢?在這一講裡邊,我將帶你學習一個重要的方法,信號傳遞。


我將會通過三個部分來告訴你如何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什麼是「逆向選擇」問題?

什麼樣的信號更可信?

企業如何傳遞有效的信號?


什麼是「逆向選擇」問題?


首先,我們來理解什麼是逆向選擇的問題。


我為什麼先給你介紹逆向選擇問題呢?很簡單,因為它是發生在事前的。我之後會給你介紹發生在事後的問題,也就是道德風險問題。


說起逆向選擇,它實際上最早是由美國一個經濟學家叫做喬治·阿克洛夫,他在1970年的時候發表了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裡邊,首先提出來的。在這篇文章裡邊,他其實考慮的是一個二手車的市場。


比如說你現在走入到一個二手車的市場,這個二手車市場裡邊有三輛二手車來賣,它們都是寶馬車。對於買家來說,你其實並不了解這三輛二手寶馬車它真實的性能怎麼樣,但是賣家他是具備這方面的信息的。


假如說這三輛裡邊有一個保養得非常的好,就跟新車一樣,我們管它叫做優等車,假設它價值100萬;還有一輛車保養得一般,我們叫做中等車,它的價值是50萬;還有一輛車保養得非常的差,我們管它叫做劣等車,它的價值是30萬。


作為買家來說,你沒有辦法區分出這三輛車,因為這三輛車漆都噴得很漂亮,長得一模一樣,你也區分不出來,只有賣家才知道它的真實價值。


作為掌握信息比較少的一方,就是你,你願意出多少錢呢?你可能只願意出一個平均價,對吧?100、50,加上30的一個平均價就是90萬。當你出價90萬的時候,那個優等車的車主,他就不會願意把他的車賣出去了,他不願意賣出這個價值100萬的車,最後只拿回90萬,所以他就會從這個市場裡退出去了。那麼留在市場裡邊的只有中等車和劣等車。


當你知道留在市場裡只是中等車和劣等車的時候,你可能就又會調整你的出價,再出一個平均價,50萬和30萬的平均價就是40萬。


當你出價40萬的時候,那個中等車就又退出去了,對吧?那個車主肯定不願意賣。


所以,最後留在市場上的只有那輛價值30萬的劣等車,這就是典型的逆向選擇問題。


因為阿克洛夫在1970年第一次提出了這個逆向選擇的問題,所以他在2001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說起阿克洛夫,你可能不是特別熟悉,他的太太你一定聽說過,就是前美聯儲主席耶倫,就是那個白頭髮的老太太。


這個逆向選擇的問題除了在經濟學裡邊,其實在我們金融學裡邊也有很多的應用。


比如說一個企業發行股票,它也存在信息不對稱。我們這些投資者,其實不知道這個企業到底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樣子,而企業的內部高管是能夠區分出來的。


假如說我們有兩類公司,一類公司是未來發展非常好的公司,一類公司可能表現得不會那麼好,作為投資者來說我們沒有辦法區分。這個時候這兩類公司都來發行股票,一類公司的股票可以值50塊錢一股,另一類公司的股票只值30塊錢一股。


但是作為投資者來說,我們沒有辦法區分,所以我們只願意支付平均40塊錢。那個好公司看到我們的出價以後,他就不會再去賣股票了,所以留在市場上的只是最差的公司,這也是一個典型的逆向選擇的問題。


我再給你舉一個銀行貸款的例子,基於一個給定的利率,誰會去銀行去貸款?一定是那個風險更高的借款人才會去銀行貸款,這就是另外一個逆向選擇的典型的運用。


所以一句話,到底什麼是逆向選擇?逆向選擇就是由於信息不對稱,導致質量高的人或者質量高的企業退出了這個市場,你可以粗略地把它理解成為,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劣幣驅逐良幣的過程。


這麼多信息不對稱、逆向選擇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在市場上交易無法進行,市場無法發揮有效的作用。


逆向選擇在我們生活當中到處可見,我們怎麼來解決逆向選擇或者說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呢?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基本上有兩種方法,在第二個階段,在這個部分,我會給你介紹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信號傳遞的理論。在下一講,我會給你介紹另外一種方法,叫做機制設計的理論。


什麼樣的信號更可信?


什麼是信號傳遞理論呢?信號傳遞理論,它的邏輯就是我們有兩方,一方具有信息,另外一方不具有信息。具有信息的這一方,可能通過做一件事情來傳遞一個信號,告訴不具備私人信息的這一方,他的真實的水平或者是他真實的質量。我給你舉一個例子,你就知道了。


信號理論最早是由麥可·斯賓塞(Michael Spence),一個美國經濟學家提出來的。在1973年的時候,他發表了一篇論文,第一次提出了信號理論。他當時寫這篇文章的邏輯是什麼呢?在他還是哈佛大學的一個經濟學博士生的時候,他發現哈佛商學院的這些MBA學生,他們好像來讀了兩年書,其實好像也不是特別努力地在學習,課上討論一些案例,基本上一到晚上,就去酒吧、去K歌,或者去追女生,然後晃晃悠悠,反正這兩年就過來了。他們雖然沒學到什麼東西,但是等到畢業的時候,他發現這些哈佛MBA的學生都能夠找到非常好的工作,他們的薪酬比入學前可能會翻倍,翻兩倍甚至更高。


他覺得這個現象非常的有趣,所以他就做了一個模型,就是所謂的信號傳遞理論。在他這個模型裡邊,他就主要考慮的叫做labor market,就是勞動力市場,他的邏輯是什麼呢?他的邏輯就是,比如說我一個求職者,具有私人信息,我知道我到底是一個能力更高的學生,還是一個能力更低的學生,但是我的僱主是不知道的,他沒有辦法區分出來。


那麼信號理論到底是什麼呢?它的核心邏輯就是在信息不對稱的前提下,一方沒有辦法知道另外一方真實的價值,所以具有信息優勢的一方通過發射一個信號,告訴信息劣勢的一方,自己真實的價值。


那麼,我們要想讓我們傳遞的信號更加可信,我們需要做的是什麼呢?其實英文叫做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一個非常好的翻譯就是我們清華大學的精神,就是「行勝於言」。也就是說你要讓你的這個信號更可信的話,你必須要做出來。而且,它的一個最重要的邏輯,就是對於高能力的人,他發射這個信號的成本,要比那個低能力的人發信號的成本要來得更低,這樣他的信號才會更加可信。


在Michael Spence這個模型裡邊,當一個人去求職,他能夠發射的信號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受教育。


我們還回到哈佛MBA這個例子裡邊,他所謂受教育都是有成本的,他在他的模型裡邊,這個成本並不一定是學費,而是一個人受教育裡的不適,或者說是負效應,或者說是一種心理成本。在他的邏輯裡邊,好學生或者說能力比較高的學生,他可以輕鬆地完成哈佛的學業,老師也喜歡,同學也崇拜,他的成本會相對來說比較低一些。而那些能力比較低的學生,首先他考不上哈佛,就算考上哈佛,他吭哧吭哧地學習也非常的費勁。


所以他通過受教育這件事情,他能夠因為成本不一樣,就能夠區分出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和能力比較差的學生。所以在他的模型裡,他假設這個教育對一個學生的水平沒有任何的作用,也就是教育很無用,即使它不能夠提高一個學生的能力,它是無用的,它也能夠作為一個信號機制,能夠告訴僱主誰是高能力的人、誰是低能力的人。


所以對於信號理論來說,它有兩個很重要的條件:第一個條件就是我們必須要有信息不對稱,具有更多信息的這些人首先來行動發射這個信號;第二個條件,就是這個信號必須要對其中的一部分人,要比另外一部分人發射這個信號的成本要來得更低,這樣這個信號才會可信。


我說了這麼多,給你舉一些我們生活的例子,你就能夠更好地理解信號理論。


比如說我們到動物園會看孔雀,公孔雀會拖著一個長長的尾巴,它在求偶的時候也會孔雀開屏。其實這個在自然界裡邊是對它非常不利的,因為你知道在自然野生環境下,它拖著這麼長的尾巴,是很難逃避天敵的追獵的。但是為什麼它還拖著這樣一個長長的尾巴呢?其實這個雄孔雀,它就是在發射一個信號,告訴這個雌孔雀,你看我拖著這麼長長的尾巴,我還能夠生存下來,代表著我的基因非常得好,我非常的強壯,所以marry me,和我在一起。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信號傳遞的理論。


在我們生活當中傳遞信號的例子也特別的多,比如說婚姻其實也是一個信號,婚姻本質上是一個契約。當一個男生娶了一個女生,他其實做的事情就限制了自己很多的自由,比如說他到晚上9點和哥們兒一起吃飯、喝酒、吹牛,到9點他就必須要回家,或者說他賺的錢,零花錢都要上交,他其實限制了自己很多的自由。他通過結婚這件事情就發射這個信號,告訴這個女生,你看,我確確實實是喜歡你,我確確實實願意和你在一起,所以我寧可限制了我這麼多的自由,我也願意和你在一起。而那個沒有特別喜歡這個女生的男生,可能就不願意放棄這些自由。


剛才我舉的是個男生的例子,其實女生也存在,比如說我們中國有一種說法,很早有一種說法叫做以身相許。以身相許是什麼意思?其實在中國的古代人是很封建的,女孩兒這一輩子只能和一個男生在一起,這都是套路了,像英雄救美以後,美女一看這個英雄高富帥,她說什麼?說小女子無以為報,只能以身相許;假如說英雄救美,美女一看這個英雄矮醜矬,那怎麼說呀?那只能說小女子無以為報,來世做牛做馬,這就變成來世了。


所以你通過這個例子,你就能夠知道,以身相許實際上是一個非常非常強烈的信號,她只有真的這麼願意去做才會去做。因為這樣做的話,對於真愛來說以身相許的成本會來得更低。


好了,說到這裡,我相信你對信號理論的精髓一定有了充分的了解。接下來你一定會問我,田老師,在真實的公司治理環境下,我們怎樣去傳遞信號,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呢?接下來我將帶你進入這實戰部分。


企業如何傳遞有效的信號?


你一定知道,在公司治理中存在著大量的信息不對稱,企業的高管可能知道一些企業的外部人員不知道的信息,內部投資人和外部投資人也會有信息不對稱。那麼企業高管怎麼來解決這個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呢?他就可以通過傳遞信號的方法,告訴企業的外部投資人,自己是一個兢兢業業為企業努力工作的經理,不會為了自己的私利而犧牲股東的利益。


企業傳遞信號有哪幾種方法呢?我給你總結兩種最常見,也最實用的方法:一個就是企業高管的主動降薪;第二個就是企業的自願信息披露。


我們會看到很多企業的CEO,他會主動把自己的薪酬降得比較低。比如說2019年3月5號,我國某公司它的CEO就發公告,他說我要主動降薪,我把我的年薪降到8萬人民幣每年,每個月還不到7000塊錢。他做這個動作的目的是什麼?其實就是要告訴外界,我要努力地為企業來工作。這個主動降薪其實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美國三大汽車公司之一的克萊斯勒,當時克萊斯勒的情況非常不好,負債纍纍,它的總裁就主動降薪到一美元。


後來很多的高管都模仿他,比如說像Facebook的馬克·扎克伯格,比如說像特斯拉的馬斯克,他們都是只是收取一美元的這樣一個年薪。我國像三一重工的梁穩根,他也只收取一元人民幣的年薪。


還有比如說像平安保險的董事長馬明哲,當時在2008年的時候,報出來他的年薪是6000多萬,當時引起了輿論的譁然,所以在2009年的時候,他就主動說我收取零年薪。其實他向外界想傳遞的信息就是,我要和我的員工同甘共苦,我要努力地去工作。


我們來分析一下,企業高管為什麼要通過降薪來傳遞這個信號?其實你也知道,對於企業高管來說,他的工資只是他薪酬的一部分,他還有其他的,比如說像股票、像股票期權,股票和股票期權更多的是代表企業未來的收益。


所以當一個企業的CEO,他主動降薪的時候,他其實向市場上傳遞的信號是什麼呢?是他對這個企業未來非常的有信心,他更多地去依賴於企業未來的收入。他的股票、他的期權部分來給他更高的報酬,而不是靠企業現在的現金。


所以企業的高管主動降薪,他傳遞的就是一個非常正面、非常好的信號,因為對於那些好的高管來說,這個信號的成本來得更低,邏輯就是因為,他可以通過股票和股票期權來賺錢。


第二個在公司治理我們常見的傳遞信號的方法,就是信息的披露。


你知道一個企業上市以後,每一個季度都要向公眾來披露自己的信息。尤其我國最近開啟科創板,來試行註冊制。註冊制的一個最重要的邏輯,就是你企業要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披露企業的信息,而且你需要披露企業的各個方面的信息,把企業暴露在監管機構、暴露在新聞媒體、暴露在投資人的眼皮子底下。所以企業的高管就沒有辦法做那些蠅營狗苟、損害股東利益的事情。


那麼,一個企業願意上市,願意把自己暴露在眾多監管的目光之下,它實際就是在發射一個信號,告訴投資者,我是一個好的企業,我不會損害你的利益。


尤其在上市了以後,我們知道除了證監會要求的強制的披露,很多企業還有很多自願的披露,也就是在強制披露之外,它自願披露更多的信息。


這些自願披露其實也是在向市場上傳遞一個信號——我這個公司不會做損害股東利益的事情,我的公司治理是非常好的。


而那些公司治理比較差,或者說公司的高管可能會損害股東利益的人,他就不會去做這些自願披露,或者他就不願意上市。


不管是強制披露還是自願披露,其實都是向市場傳遞一個我是好公司的信號。


那你可能會問我了,田老師,假如說我不是一個好公司,那我可以模仿那些好公司,通過虛假披露來對市場傳遞一個信號嗎?我告訴你,這是不可以的,因為一旦你做虛假披露被發現了,懲罰是非常嚴厲的,而且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我給你舉一個例子吧。在本世紀初,著名的安然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訓。安然是一家石油公司,它財務嚴重造假,包括給它做的審計公司的安達信也和它串謀,合夥起來造假,以致它的股價虛漲,一直漲到100多塊。但是後來它財務造假的事情被揭發出來,造成安然的轟然倒塌,幾十人受到了刑事的追責,連安達信也倒閉了,所以原來是五大會計師事務所,最後就變成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所以安然的教訓告訴我們,虛假披露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包括在美國,後來由於安然事件,美國也通過了SOX法案,加強了對公司治理、對信息披露、對內部審計的監管,所以也使信息披露成為公司治理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


總結

在不完美的世界裡邊,普遍存在著信息不對稱或者說是逆向選擇問題,這也是我們公司治理要解決的頭號問題。那麼到底如何來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呢?信號理論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佔據信息優勢的一方發射一個信號來給信息劣勢的一方。這個信號要可信,它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就是這個信號要有成本;第二個條件就是發射這個信號的成本,對於那些優質的企業、那些優質的人才,要比那些相對來說劣質的企業或者是能力比較低的人,這個信號的成本要來得更低,這樣這個信號才會更加可信。


那麼在公司治理裡邊,企業可以通過高管的主動降薪或者是更頻繁的披露,來傳遞這樣一個好的信號,來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在下一講裡邊,我會給你介紹解決信息不對稱的第二種方法,就是機制設計原理。信號理論是具有更多信息的這一方,他來先行動,而在機制設計理論,是具有信息更少的那一方,他來先行動,所以這個是兩者重要的區別。

相關焦點

  • 基層上下級之間「信息不對稱」,怎麼破?
    思響哥薦在信息傳遞如此高效的今天,基層上下級之間有效溝通互動不足問題依然嚴重,由此引發的「信息不對稱」給基層工作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基層一線幹的實績上級「摸不到」,上級治理目標理念一線幹部「悟不清」。如何打通基層上下級的「信息流」?如何確保信息不失靈?跟著思響哥,一起聽聽基層幹部們怎麼說。
  • 超對稱理論的崛起與衰落
    標準模型:夸克(quarks)和輕子(leptons)共有三代,它們都是自旋為1/2的基本粒子;規範玻色子是傳遞基本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比如電磁力又光子傳遞(©  CERN)換句話說,現在有三個(算上柯爾曼-滿杜拉定理的話共有四個)主要的問題可以被超對稱解決,物理學家不得不被這樣一個優美的理論所折服。但是超對稱解決的這三個問題都遇到了一點麻煩:如果它解決了等級問題,那麼LHC應該會發現新的超對稱粒子。在所有超對稱模型中,這些新粒子應該早就被發現了。
  • 對稱陀螺產物分子轉動取向理論公式的推導與應用
    該課題組經過三個多月的實踐、摸索,發現若採用R.N.Zare等人的理論來處理複雜分子(如對稱陀螺分子)在空間固定坐標系中角動量取向和定向問題時,會出現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理論研究是枯燥乏味的,但他們卻饒有興趣地在單調的符號和繁雜的公式中遨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1999年,該課題組使用張量密度矩陣理論探討了如何從螢光強度中抽出對稱陀螺分子(含雙原子分子)定向和取向參數問題,至此,對稱陀螺產物分子轉動取向的理論工作基本完成。它填補了該項研究的空白,幾年的心血和汗水終於換來了收穫。
  • 如何處理信息不對稱時的問題?
    如何處理信息不對稱時的問題?首先我們為人,人之所以叫人,良知人性為基礎,然後,會動腦子辦事!執行功能通過注意控制和認知抑制過濾無用信息和降低與抑制無關的刺激,處理和操縱在工作記憶中保存的信息,同時思考多個概念的能力,並以認知靈活性切換任務,抑制衝動性行為等。前額葉皮質在調節執行功能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 「信息差」到底有多可怕?
    信息差一般指信息不對稱,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的買賣主體不可能完全佔有對方的信息,這種信息不對稱必定導致信息擁有方為謀取自身更多的利益而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損害。:質量不確定性和市場機制》的論文,成為研究信息不對稱理論的最經典文獻之一,開創了逆向選擇理論的先河。
  • 如何有效的向用戶傳遞信息
    在設計產品的過程中,產品經理和設計師的職責之一,是有效的向用戶傳遞信息。在網際網路產品中,操作引導、結果反饋、界面呈現的元素、大小、顏色等,都可以看作是信息的傳遞。高效準確的信息傳遞,是良好用戶體驗的基礎。下面總結了幾種簡單的進行有效信息傳遞的原則:一、使用用戶容易理解的語言信息的傳遞過程就像是一種對話,對話就需要語言。
  • 所謂打破信息不對稱,其實是一種幻覺
    很多創業者說,要建立怎樣一個平臺,要打破信息不對稱,大部分時候,我都會潑冷水,我以前說過,網際網路有兩大幻覺,其中一條就是可以打破信息不對稱。為什麼信息不對稱是抹不平的?因為認知不對稱。什麼是認知,人們獲取信息,以及對信息加工和吸納的過程。認知不對稱,就會導致說,同樣的信息,不同的人,所產生的感知,判斷,截然不同。我們簡單說說,認知不對稱,所導致的一些差異。
  • |揭示植物快速傳遞「警報「」信息的重要信號途徑
    對信號的識別和響應發生在植物細胞層面,植物細胞通過細胞膜識別特定的分子以感知潛在攻擊者的存在並發出「警報」,然後將信號傳遞到細胞內部包括葉綠體在內的不同細胞區室,最終到達細胞核以調節植物抗病基因表達。儘管對於植物的生存至關重要,但這種「警報」信息如何在細胞內傳遞,科學家們尚未完全了解。該研究發現一些植物蛋白具有細胞膜和葉綠體雙重定位。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如何解決牛頓理論解決不了的問題?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重塑了引力理論,解決了牛頓理論所不能解決的問題。自1905年首次亮相以來,它已經通過了幾十個專門為它設計的實驗檢驗,但物理學家的挑戰其實才剛剛開始。到目前為止,我們還只是在牛頓的世界裡玩耍。不過,這一切很快就會改變。一些大膽的實驗將使用全新的探測設備和探測手段來研究引力在宇宙中一些最極端的天體周圍是如何起作用的。
  • 超對稱性理論實驗測試中失敗,粒子物理學的未來在哪?
    在上個月發布在物理網站arXiv.org上的一篇文章中,希夫曼呼籲他的同事們放棄「發展過於對稱的巴洛克式美學上沒有吸引力的超對稱修改」的道路,以解決這個理論的更直接版本失敗的事實。實驗測試。他寫道,現在是「開始思考和發展新思想」的時候了。但是沒有什麼可以繼續發展的。
  • 工作中學習 | 737NG襟翼傾斜和不對稱系統工作原理
    手冊中關於不對稱和偏斜的示意圖這種不對稱的探測手段使用兩個分別裝在1和8號襟翼驅動組件(flap drive system)上(即1和8號船型整流罩內)的襟翼位置傳感器和電子艙E1-1架位的FSEU來探測襟翼的不對稱情況。前者提供襟翼位置信息,後者接收並處理信息,並將其結果反饋到駕駛艙P2面板的襟翼位置指示器上。
  • 牛頓理論解決不了的問題,廣義相對論是如何把他們「迎刃而解」的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重塑了引力理論,解決了牛頓理論所不能解決的問題。自1905年首次亮相以來,它已經通過了幾十個專門為它設計的實驗檢驗,但物理學家的挑戰其實才剛剛開始。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只是在牛頓的世界裡玩耍。不過,這一切很快就會改變。
  • 超對稱入門
    超對稱性有極其優美的理論結構,同時具有解決標準模型規範等級問題,實現規範耦合係數統一,提供暗物質候選者等等優良品質。因此超對稱唯象模型是超出標準模型新物理模型的主流方向,也是正在運行的大強子對撞機(LHC)以及未來更高能量對撞機探測的重要目標。方興未艾的暗物質理論和實驗探測也把超對稱理論做為其研究的首要目標之一。因此超對稱理論基礎的教學對於理論物理的前沿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 3篇獲得諾貝爾獎的論文,感受信息的簡潔之美,傳遞效率的重要性
    資訊理論真的是一門複雜深奧的學科嗎?這一講我會再為你介紹3篇獲得諾貝爾獎的論文,你會感受到信息的簡潔之美,以及傳遞效率的重要性。我要給你介紹的第一篇論文和宇宙誕生有關。我常說,我們這一代人非常幸運,因為在我們這一代生活的世界,人類搞清楚了三個非常本源的問題,也就是宇宙是如何產生的,地球生命的共性和起點,以及人類文明的起點。
  • 我國細胞膜信息傳遞研究獲重大發現
    這個過程不僅包含簡單識別,更要在空間上傳遞識別信號,並協調各種響應。  其中,對信號的識別和響應發生在植物細胞層面。在植物細胞表面,有一層細胞膜可將細胞內外部環境隔離。因而,植物需要通過細胞膜感知特定分子,以了解外部潛在攻擊者的存在,並發出「警報」,將其傳遞到細胞內部不同區室,最終到達存儲遺傳物質的細胞核,調節植物抗病基因表達。
  • 量子通訊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光纖網絡安全使用量子通訊交換信息
    量子通訊安全問題得到解決?光纖網絡安全使用量子通訊交換信息。為了在數據傳輸過程中尋求更好的安全性,世界各國政府和其他組織一直在投資和開發與量子通信和相關加密方法相關的技術。研究人員正在研究這些新系統,理論上可以提供可靠的通信信道。實現如何能夠集成到現有和未來的光纖網絡中。
  • 打電話信號不好?未來移動通訊也許不再需要基站——西安交大殷勤業教授團隊首創「空譜」理論並解決多項應用難題
    利用空間譜,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信號的相互幹擾。團隊通過技術手段,改變信號廣播式的傳播特性,把電磁信號約束在儘量小的空間內,避免了相互幹擾,使得同一頻譜資源,被不同空間的用戶反覆使用成為可能。從這個角度講,「空譜」也意味著無線通訊領域的「可再生能源」。如果說「空譜」是無線通信領域的「可再生能源」,如何利用好還有很多難題需要解決。
  • Nature |下丘腦的SuM核是傳遞新信號的「新奇中心」
    Qi責編 | 兮識別與先前經驗不一致信息的能力對於生存而言至關重要儘管腹側被蓋區(ventral tegmental area)和藍斑核(locus coeruleus)等區域在廣泛傳遞新信號方面的重要性已經得到充分確認
  • Agoda自辯酒店傳遞錯信息波及消費者
    12月8日,消費者劉女士(化名)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Agoda相關人士反饋的信息為,取消顧客訂單一事是由於酒店方希望漲價,但在酒店前臺與酒店銷售溝通的過程中,將漲價的信息傳遞為客房滿房,同時將滿房這一錯誤信息傳達給了Agoda,致使訂單取消。
  • 宇宙通靈信息是如何傳遞的?道瑞解釋信息傳遞原理
    許多人都沒仔細想過一個問題,那就是傳導資料是如何接收的,閱讀者可能無法想像資料傳遞到人間所歷經的艱辛,甚至無法明白其傳遞原理,這一節,道瑞解釋了訊息傳遞背後的秘密。不過這一點也不重要。而道瑞訊息來自粒子宇宙之外,傳導人需要數年的訓練,比如賽斯資料的傳導者羅布茲,賽斯訓練了羅布茲6年,從1963年一直傳遞到1984年,耗時整整二十年零八個月;道瑞訊息的傳導者奧娜,被道瑞訓練5年,以改變其身體頻率,只有對應的頻率,接收的訊息才不被扭曲,才能準確無誤呈現在讀者面前。這就是道瑞為什麼在文中說:我們不能讓這個「身體」介入,傳導其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