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響哥薦
在信息傳遞如此高效的今天,基層上下級之間有效溝通互動不足問題依然嚴重,由此引發的「信息不對稱」給基層工作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基層一線幹的實績上級「摸不到」,上級治理目標理念一線幹部「悟不清」。
如何打通基層上下級的「信息流」?如何確保信息不失靈?跟著思響哥,一起聽聽基層幹部們怎麼說。
來源 | 人民論壇網(rmltwz)
整理 | 人民論壇記者 李一丹
基層信息不對稱的成因
信息不對稱,究其原因是「傳遞者」和「接收者」溝通不足所致,主要有主客觀兩方面因素。主觀上,傳遞者在信息傳遞中存在「難言之隱」。作為信息的擁有者,會因利益間的「博弈」,存在只「透露」有利信息而「封鎖」不利信息的情況。
一方面,對於不便讓上級知情的信息,下級會想方設法予以「過濾」,使信息在傳遞過程中不全面、不完善;另一方面,上級作為信息的控制者,也會「隱瞞」部分對己不利的信息,造成下級對上級信息了解的局限性。
客觀上,接收者在信息接收中存在「對接屏障」。作為信息的接收者,受自身社會分工、專業知識等不同,在對信息進行收集、加工、整理、鑑別過程中,以及面對「技術障礙」產生信息增減或改變的「自然耗損」時,對所接收的信息會造成「對接屏障」,存在不盡相同的理解,甚至誤解。
——浙江省江山市委組織部 毛芳萍
破解信息不對稱,要從真實性上下功夫
在基層大多數的信息反饋是以數據體現,有些數據就是工作人員責任意識不強「拍腦袋」得出;有些數據有硬指標,填報不能突破數字界限;有些數據確實由於平時疏於統計,導致無法統計;有些數據因為涉及面廣、人多,短時間沒有辦法統計出來。
對於上級部門來說,有時候一個匯報材料涉及相關工作,上午發通知,下午就要報,時間緊;有時候多個匯報表格統計口徑不一,昨天問了一次,今天還得問,多次要;有時候疏於保存管理,問到的數據未加比對分析,同一數據上次多,這次少,不一樣。所以,對於數據,上下級都苦不堪言,各有難處。
確保數據真實就要打破數據的「信息孤島」,真正實現部門之間,上下之間數據共享共用,隨時調用,避免數據打架。要統一填報口徑,明確數據填報組成部分,細化填報內容,不同部門在同一工作數據調取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性調取。
——湖南省長沙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 寧家明
「面對面」是克服信息交流不暢的有效手段
除涉密工作或資料外,儘可能通過視頻會議、培訓式會議,給基層直接責任人、具體落實者學習領會上級精神創造更多平臺和機會,提高信息簡報解決問題的「藥效」,減少公文「二傳」環節和「無病呻吟」現象,力避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確保工作幹一件成一件,基層幹部能力修養能夠同步增長。要梳理「敞開大門服務」的理念,主動公開推進工作的聯繫方式、辦公地址、責任人員等,方便基層諮詢,主動熱心答疑,有針對性地到現場開展座談交流、調查研究和徵求建議,共同解決基層一線中遇到的問題。
——中共山東省濰坊市委組織部 劉文曉
建立幹部「交叉」體驗的崗位流動制度
基層上下級信息溝通不暢,其根源在於缺乏必要的溝通交流,部分機關單位與基層一線都習慣於「各掃門前雪」,即便是上級需要下級報數據、報表,僅僅流於表面「悍然不顧」直接要求通知,將基層一線的難處與矛盾「置之度外」,如此一來便形成了「封閉式」上下級環境,滋生「不信任」危機。
筆者認為,可以建立起基層上下級幹部「交叉」換崗體驗的制度,明確合理體驗周期,既可以淬鍊「全能型」幹部,也可以促進基層上下級信息互融互通,為機關單位政策細則制定與一線部門具體執行落實提供科學依據與支撐。
——溫江區綜合行政執法局 鍾曉林
強化培訓,縮減「信息溝」
基層幹部的文化素質影響他們對上級信息的轉化和選擇。上下級間文化水平的差異,加劇了兩級之間的「信息溝」,造成信息不對稱。縮減上下級之間的「信息溝」,就要加大對基層幹部的教育培訓,尤其專業技術技能培訓,使上下兩級都享有開放、創新的思想觀念教育,減少或消除溝通交流方面的「隱形屏障」。
——北京市懷柔區教育委員會 張素雅
多些「線下指導」少些「線上指令」
上級領導要主動擺脫官僚主義做派,少些「線上指令」推動工作的「癮」,多些「線下指導」助力基層的「活」,日常中多到基層現場和工作一線了解情況,看看下級「在幹什麼」、「幹成什麼」;同時深入實地提供科學指導、聚起幹事創業合力,帶著下級「莫那麼幹」、「該這麼幹」。
——江西省上饒市餘干縣洪家嘴 段官敬
鋪就「信息聯通高鐵」,須畫好「規劃圖」
就基層工作而言,可謂千頭萬緒。但每一專項工作或單項工作,應有相對規範而完整的可執行的「規劃圖」。這個「規劃圖」不是坐在辦公室臆測的,更不是找幾個秘書班子網上搜搜、編編湊湊制定所謂的方案或意見。地方基層上下同畫這張「規劃圖」,需要動腦筋下硬功夫的,並沒有什麼捷徑可走,最好的辦法就是遵循規律辦事。基層組織體系建設和組織力提升,是基層上下遵循規律畫好「規劃圖」的關鍵和核心所在。
「規劃圖」的製作,就要明確哪些是主體,如何加強組織領導,怎麼樣提升組織力。這不是某單位一個處室拿一個辦法或發一個通知就可以草草了事的,這需要基層上下相關力量一起參與,建成工作制度化常態化「信息聯通高鐵」,第一時間實現聯通、共享,形成上下集思廣益、同心合力。特別是針對重大或重要工作,更要上下協調、深入研討論證,切實在思想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不能「打折」。
——中共淮安市清江浦區委組織部 王賡
好材料要能同頻共振
不少基層的幹部經常抱怨:「下面報上來的材料,基本上都用不成,我也不會認真瞧。一篇匯報材料,我想要的只是幾個具體的數據、想找的是存在的問題、想看的是如何解決問題,而他們材料基本上是老一套,水分多、乾貨少,更多是在談單位領導如何重視,開了幾次專題會,出臺了多少文件,制定了多少工作方案,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
寫好一份好材料,對最基層的同志而言,面對基層材料多、材料急的問題,不僅要學會「彈鋼琴」,做到統籌兼顧,更要學會保持清醒的頭腦,學會往上看,能換個更高的角度思考問題,與上面的同志保持在一個頻道上,這才是解決上下級之間溝通互動的有效手段。
好的材料應該是客觀全面的,以幫助我們總結成績和經驗、正視問題和不足。如果下面的同志不重實效實幹重包裝,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上,搞「材料出政績」,那麼就是給材料披上了形式主義的外衣,不利於工作的推進,更嚴重的會導致工作停滯不前。
——昆明度假區組織部 陳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