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是82年出生,2008年結婚,當時只有26歲,覺得自己還年輕,也就不曾考慮懷孕。
因為老公和家裡人對孩子的期盼,10年開始,小小開始了備孕。
開始小小也不著急,不緊不慢的每月測基礎體溫,計算排卵期。
幾個月後,大姨媽遲來了幾天,小小心中暗喜,想著有戲。
第二天就非常激動的去醫院抽血,HCG顯示38,看了結果後,醫生的話當頭一棒「這個數值不好,估計要生化,後天再來抽血複查看翻倍」。
什麼生化?!!壓根就沒聽過這名詞。百度看到解釋,小小一身冷汗,祈禱奇蹟祈禱翻倍成功。
結果還沒等到抽血複查,第二天大姨媽就來了,兩天時間從喜到悲,讓小小知道了備孕路上的新名詞「生化」。
「生化妊娠」是指胚胎已經著床,胚胎滋養細胞分泌的β-HCG已進入母體血液,並達到可在尿或血中檢測出的水平;但是之後由於某種原因,胚胎沒能持續健康生長就枯萎了,血中的β-HCG也隨之下降。
生化後,小小繼續備孕,肚子沒動靜,卻發現子宮有兩個小肌瘤,醫生的回答都是不管它。
結果小小又遭遇了第二次生化,複查時,兩個肌瘤也分別長大了不少。
肌瘤隨著時間推移,好的情況是不再長大,但大多會越來越大,小小只能祈求它們長得慢點。
為了備孕,小小和老公還去開了中藥調理身體。
就這樣一邊備孕,一邊吃中藥,半年多肚子還是沒有動靜。
複查兩個子宮肌瘤又長大了,右卵巢長了個巧克力囊腫。
此時,小小對這樣遙遙不期的備孕失去了耐心,問題越來越多,年紀越來越大,希望與失望周而復始,小小想要去做試管。
決心下了,心堅定了,咬牙走下去才是王道。
掛號,排隊,抽血,b超,打針,一個一個的試管檢查,醫院和家兩頭跑,小小隻希望自己付出的辛苦都值得。
試管路上,印象最深的是當躺在床上等待移植時,想到了肌瘤和囊腫,小小心中默默念叨「寶寶幫幫媽媽,一定要幫媽媽」。
也許是寶貝聽到了她內心堅定的聲音,牢牢地抓住了她。小小的整個試管過程很順利,一次成功。
雖說現在回憶起試管過程是幸運順利的,但當時走在這條路上時卻一點都不輕鬆。
路上有太多未知的東西,太多關要闖,每一關都是關鍵,不知道未知的每一次關卡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從前期奔波醫院諮詢到最後移植,小小整整瘦了近10斤,心裡壓力大到什麼程度可想而知。
本應美好的年華,卻陷在求子旋渦艱難前行,希望失望反覆蹂躪著小小,也曾抱怨過命運,但是生活還是要過下去,路再怎麼難,也要走下去。
已經走到試管這一步的你們,身上都背負著一部沉重的備孕求子血淚史。
我們要放下過去,保持心態,迎頭上戰場。試管就是戰場,一關一關的打,我們總會走到勝利。
——互動——
你是否有過同樣的經歷?
備孕路上的你又有怎樣的故事?
歡迎給我們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