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前的晨曦,總有一顆非常明亮的星星,像鑽石一樣散發著耀眼的光芒,分外奪目,它就金星。金星是除了太陽、月亮外最亮的天體,離太陽最遠可達48°,我國古代把出現在早晨的金星稱為「啟明星」,出現在黃昏的金星稱為「長庚星」。
由於金星亮度很高,它常常被人觀測到,無論是在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還是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神話故事中,金星都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存在。
在古代,中國民間稱金星為太白,晨曦之時,金星被稱為「啟明星」或「曉星」,那時它出現在東方;傍晚之時,金星被稱為「長庚星」,出現在傍晚的落日餘暉中。在西方的神話故事裡,金星是愛與美的化身——女神維納斯。拉丁語的「金星」和「星期五」等詞都來源於她。維納斯也是羅馬人對金星的美稱,意思是「絕美的畫」。在希臘神話中,它被稱為阿佛洛狄特,意思是為「上升的泡沫」,因為傳說它是在海面上冒出的泡沫之中誕生的。
金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距離太陽1.082億千米,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行老二,和地球相鄰。金星的大氣層含有厚厚的二氧化碳,表面溫度接近500攝氏度,沒有液態水。另外,金星的大氣壓力約為地球的90多倍,嚴重缺氧。所以,金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極其微小。金星同月球一樣,也具有周期性的圓缺變化,但由於金星距離地球太遠,肉眼是無法看出來的,需要藉助望遠鏡才能觀測。由於金星總在太陽附近出現,它的相位也成為多數天文和攝影愛好者追逐的目標。
金星的相位十分特別。金星東大距後,會變得越來越明亮。多數情況下,金星最明亮的時刻往往出現在東大距之後和西大距之前一個月左右。這是金星相位的一大特點,大距時,金星視星等約為-4.5等,最亮時可達-4.8等,甚至更亮。如果是在北緯40°左右的地區觀測,今天日落時金星的地平高度可達38°。再晚些金星的高度有所降低,但會顯得更明亮。
北京天文館的專家曾介紹過觀察金星的經驗,可注意金星形態的變化:「東大距時,金星離太陽最遠,此時它是一個『上弦月』。此後,金星慢慢靠近太陽,越靠近太陽,金星的『個頭兒』越大,『月牙』越細。」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 毛菡 [責任編輯: 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