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12月31日,國網天津薊州公司輸電運檢班班長王津武一邊收拾明天巡線的設備,一邊對徒弟裴玉釗、竇志遠說。今天是並不是王津武值班,但是他考慮到年輕人喜歡跨年活動,再次攬下了最後一天的值班,他把紅外測溫儀充上電,望遠鏡、記錄本都放在顯眼的位置。
這幾天,寒潮來襲,薊州山區氣溫驟降,最低時降至零下17度,就在前一天21點23分,天津薊州電網負荷創今年新高,達到527.64兆瓦,低溫、高負荷對電力線路是嚴峻的考驗。王津武巡視線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集合線路聯絡方式、地理位置、節氣、天氣、負荷等於一體。明天要巡視的是35千伏漁下線,經歷了寒潮與最大負荷的考驗,漁下線運行狀況是否良好對於接下來為其量身定製巡視方案意義重大。
1月1日,2021年第一天,早上八點,師徒三人經過近一個小時的車程,終於到達目的地。「今天咱們巡視36至43號塔,紅外測溫要特別注意線路的耐張線夾和接頭位置。」王津武收拾好帶上山的工具,一邊爬山一邊對兩位徒弟說。此次巡視任務雖然只有7基鐵塔,直線距離也不過十多公裡,但是他們卻矗立在3座山上。
「師傅你看,咱們秋天時候砍出來的路又被樹封死了。」裴玉釗抱怨著說。
「有腳還怕沒路,路是走出來的。我年輕的時候巡線,這條線路當時還是老漁下線,山上沒有道兒,我就手腳並用,扒著石頭、樹幹往上爬……當時感覺腳底像是踩著風,最多的時候,不到1天就能巡完7個山頭。」王津武向徒弟們講起了他年輕時巡線的故事。
經過三十年的磨鍊,此時的王津武走山道兒依舊腳底生風,但是巡視線路卻多了一份從容與自信。爬了半個小時,師徒三人來到了山頂,裴玉釗拿出測溫儀,竇志遠開始記錄,王津武則拿出望遠鏡圍著鐵塔轉了幾圈,觀察瓷瓶、金具是不是完好無損,他隨手撿起一塊石頭敲擊一下塔身,根據震動聲判斷塔身有沒有鬆動。王班走山道總是很快,他說巡視不能走馬觀花,時間應該花在鐵塔和線路上。
山上的氣溫比平原要低上好幾度,上山時大家還要跺腳取暖,一圈巡視下來三人已是大汗淋漓,摘下安全帽,頭髮在寒風中冒著蒸汽。傍晚五點,三人結束了一天的巡視,目前巡視一切正常,漁下線運行完好,王津武默默鬆了一口氣。2021年第一場巡線,師徒三人在山區巡視中為一年的巡線工作打好了基礎。
下山途中,師徒三人看到山腳下星星點點的燈光,頓時覺得沒那麼冷了。巡線人永不停歇的腳步,他們走過的路,都會匯聚成萬家燈火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