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哈勃精確的測量證實了宇宙加速膨脹,但仍然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2020-12-06 博科園

【博科園-科學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20世紀20年代,埃德溫·哈勃提出了一個突破性的發現:宇宙處於膨脹狀態。最初的預測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結果,這一發現後來被稱為哈勃常數。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多虧了新一代望遠鏡的部署——就像被命名的哈勃太空望遠鏡(HST),科學家們被迫修改了這項定律。

這些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圖像展示了在一個項目中分析的19個星系中的兩個,以提高宇宙膨脹率的精確度,這個值被稱為哈勃常數。彩色合成圖像顯示NGC 3972(左)和NGC 1015(右),分別位於距離地球6500萬光年和1.18億光年。每個星系的黃圈代表了被稱為造父變星的脈動恆星的位置。圖片版權:NASA, ESA, A. Riess (STScI/JHU)

簡而言之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可以看到更遠的宇宙空間(以及更深入的時間),使得天文學家能夠更精確地測量宇宙早期膨脹的速度。多虧了用哈勃望遠鏡進行的一項新研究,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已經能夠對宇宙膨脹率進行最精確的測量。

這項研究是由超新星H0進行的,它是由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SH0ES)組成的,自2005年以來一直致力於改進哈勃常數的精確度。該組織由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STScI)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亞當·賴斯(Adam Reiss)領導,包括來自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尼爾斯·玻爾研究所、國家光學天文觀測站以及許多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成員。

在宇宙年齡的單位中,哈勃在先前的深場觀測中對星系的深度的說明。圖片版權:NASA and A. Feild (STScI)

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題目是「從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多周期庫項目:早期的膨脹率」中,「Ia型超新星距離在紅移>1.5」。為了研究,並與他們的長期目標一致,團隊尋求建立一個新的更精確的「距離階梯」。這一工具是天文學家在宇宙中傳統測量距離的方法,它包括了像造父變星這樣的距離標記,通過將它們的內在亮度與它們的表面亮度進行比較,從而推斷出它們之間的距離。然後將這些測量與距離星系的光進行比較,以確定星系之間的空間擴張的速度。

由此哈勃常數得到了推導,為了建造的遙遠的梯子,Riess和他的團隊用哈勃的寬視野相機3 (WFC3)對銀河系中8個新造的造父變星進行了視差測量。這些恆星的距離是之前研究的10倍——從地球上的6000到12000光年——以及更長的時間間隔。為了確保這些恆星的搖擺度,研究小組還開發了一種新的方法,哈勃在4年內每6個月測量一顆恆星的位置,每分鐘1000次。然後研究小組將這八顆恆星的亮度與更遙遠的仙王座星進行比較,以確保它們能夠更精確地計算出其他星系的距離。

圖中顯示了天文學家用來測量宇宙膨脹率(哈勃常數)的三個步驟,以達到前所未有的精確度,將總不確定性降低到2.3%。圖片版權:NASA/ESA/A. Feild (STScI)/and A. Riess (STScI/JHU)

利用這項新技術,哈勃望遠鏡能夠捕捉到這些恆星相對於其他恆星的位置變化,這大大簡化了事情。正如裡斯在NASA新聞發布會上解釋的那樣:這種方法允許重複的機會來測量由於視差而產生的極小的位移。你測量的是兩顆恆星之間的距離,不僅僅是在相機上的一個地方,而是在數千次,減少了測量中的誤差。

與以往的研究相比,該團隊能夠將分析的恆星數量擴大到更遠的10倍。然而研究結果也與歐洲航天局(ESA)普朗克衛星所獲得的結果相一致,後者一直在測量宇宙微波背景(CMB)——這是大爆炸產生的殘餘輻射,因為它是在2009年部署的。通過映射CMB,普朗克能夠追蹤宇宙早期宇宙的膨脹——circa。普朗克的結果預測在大爆炸之後的378000年,哈勃常數現在應該是每秒67公裡,每百萬秒(330萬光年),也不可能高於每秒69公裡。

宇宙大爆炸的時間軸。宇宙中微子在發射時影響到宇宙微波背景,而物理學直到今天才開始關注它們的演化。圖片版權:NASA/JPL-Caltech/A. Kashlinsky (GSFC).

基於他們的sruvey,Riess的團隊每百萬秒獲得73公裡的值,相差9%。從本質上說,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星系的運動速度比早期宇宙觀測所暗示的速度要快。由於哈勃的數據是如此精確,天文學家無法將這兩個結果之間的差距排除在任何單一測量或方法中。賴斯解釋說:解決了解這種差異的意義…結果都測試了多種方法,因此除非是一系列不相關的錯誤。越來越有可能的是,這不是一個缺陷,而是宇宙的一個特徵。

這些最新的結果表明,一些以前未知的力量或一些新的物理學可能在宇宙中發揮作用。在解釋方面,Reiss和他的團隊提供了三種可能性,所有這些都與我們無法看到的宇宙的95%有關(即暗物質和暗能量)。在2011年Reiss和另外兩位科學家因1998年的發現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一發現表明宇宙正在加速膨脹。與此相一致,他們認為暗能量可能會隨著強度的增加而將星系分開。另一種可能性是存在一個未被發現的亞原子粒子,它與中微子相似,但它與普通物質的作用是由重力而不是亞原子力相互作用的。這些「貧瘠的中微子」將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傳播,並被統稱為「暗輻射」。

這幅圖展示了宇宙的演變,從左邊的大爆炸到現代的右邊。圖片版權:NASA

任何這些可能性都意味著早期宇宙的內容是不同的,從而迫使我們重新思考宇宙模型。目前裡斯和他的同事沒有任何答案,但計劃繼續微調他們的測量。到目前為止團隊已經將哈勃常數的不確定性降低到了2.3%。

這與哈勃太空望遠鏡的中心目標一致,這是為了幫助減少哈勃常數的不確定度,因為這個常數的估計值曾經變化了2倍。因此儘管這種差異打開了新的和有挑戰性問題的大門,但它也減少了我們在測量宇宙時的不確定性。最終這將提高我們對宇宙如何演化的理解,它是在138億年前的一場激烈的災難中誕生的。

知識:科學無國界,博科園-科學科普

參考:NASA,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作者:Matt Williams

內容:經「博科園」判定符合今主流科學

來自:Universe Today

編譯:中子星

審校:博科園

解答:本文知識疑問可於評論區留言

傳播:博科園

相關焦點

  • 什麼會加速宇宙的膨脹?
    宇宙加速膨脹指宇宙的膨脹速度越來越快的現象。宇宙加速膨脹這個問題是當代理論物理學中最「熱門」的主題之一,它激起了世界各地的眾多研究人員的興趣。關鍵問題在於,天文學家所觀察到的宇宙加速擴展與理論學家所認為的擴展速度之間的差異,是宇宙學中一直存在的重大難題。宇宙學家對大爆炸後不久發出的輻射的測量結果是基於對膨脹率(稱為哈勃常數)的期望。
  • 哈勃望遠鏡最新證實:宇宙比預期快9%的速度膨脹!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的最新測量結果證實:根據宇宙大爆炸後不久觀測到的宇宙軌道,宇宙正在以比預期快9%的速度膨脹。2019年4月25日發表在《天體物理學快報》(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的新測量結果,將這種差異是意外事件的機率從3000分之一降低到了10萬分之一,並表明可能需要新的物理學來更好地理解宇宙。這種不匹配一直在增長,現在已經到了一個確實不可能作為僥倖而被忽視的地步。
  • 最新測量證實「哈勃常數」的實用性
    最新測量證實「哈勃常數」的實用性
  • 是什麼加速了宇宙的膨脹?
    宇宙膨脹的速度比科學家預測的快得多,這是宇宙學中最難以解釋的異常現象之一。根據對宇宙大爆炸後不久後釋放的輻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進行測量,物理學家預測了宇宙的膨脹速率,即所謂的哈勃常數。這些輻射揭示了早期宇宙的精確成分。宇宙學家將這些成分代入宇宙演化模型中,並將模型向前運行,以觀察今天的宇宙空間應該以多快的速度膨脹。
  • 引力波可以測量宇宙膨脹速度?在科學家最新發現中得到證實
    引力波可以測量宇宙膨脹速度? 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無法精確測量哈勃常數這一描述宇宙膨脹速度的值。
  • 哈勃常數迄今最精確的測量:宇宙膨脹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快
    宇宙正在膨脹,這在科學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宇宙膨脹的速度比我們預想的要快。近日,來自哈勃空間望遠鏡的最新數據顯示,宇宙膨脹速率—哈勃常數的值比公認的要大9%。這次結果還近一步確認了差異的來源:屬於測量誤差的概率是30萬分之一。
  • 哈勃望遠鏡進一步確認宇宙在加速膨脹
    新華社華盛頓4月25日電(記者 周舟)美國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新觀測成果進一步確認了宇宙在加速膨脹,現在的膨脹速度比根據早期宇宙特徵預測的膨脹速度快大約9%。  此次研究成果25日發表在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研究人員利用新方法對大麥哲倫星雲的70顆造父變星進行了觀測。
  • 宇宙的年齡有多大?新的哈勃常數給出更精確數值
    宇宙是在膨脹的,這差不多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常識。宇宙的膨脹速度並不是均勻不變的,宇宙這個老司機仿佛是在山路上開車,它的行程有上坡階段與下坡階段,所以其膨脹的加速度是變化的——宇宙一開始是減速膨脹的,大約在距今50億年前,宇宙開始了加速膨脹。
  • 宇宙還在加速膨脹,研究者表明:不排除會吞噬地球
    為了正式消息的真實性,多間權威天文研究所聯合一起,做了很多規模龐大又複雜的實驗,比如測量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美國WMAP(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衛星實驗和測量宇宙大尺度結構的美國光譜巡天實驗等,最終都證實了「宇宙正在加速膨脹」的理論。
  • 科學家進一步精確宇宙膨脹速度
    哈勃常數,這是描述宇宙膨脹速率的計量單位。該校物理與天文系副教授Ajello說,「我們的知識基於包括哈勃常數在內的許多參數,我們在儘可能地對其進行精確測量。在這篇論文中,我們的團隊分析了從軌道望遠鏡和地面望遠鏡獲得的數據,得出了迄今為止關於宇宙膨脹速度的最新測量數據。」
  • 暗能量導致了宇宙加速膨脹?科學家:哈勃常數可以證明
    科學家們認為在宇宙學的標準模型中,暗物質和暗能量佔據了宇宙70%以上的比重,正因為如此才使得宇宙在不斷地加速膨脹之中, 但科學家們同時也遇到了一個問題,當他們使用不同的方法來測量宇宙膨脹的速度時,得到的結果卻彼此不同。通常來講,科學家們用於測量宇宙膨脹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 宇宙又多一個謎!宇宙膨脹速率的新測量方法帶來新謎題
    來自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的這個修正測量結果,馬上成為了天體物理學中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的核心,這個問題可能會導致我們對宇宙的基本性質產生新的解釋。在大約一個世紀之前,科學家們就已經知道宇宙正在膨脹,這意味著星系之間的距離每秒鐘都在變得越來越大。但是,太空究竟在以多快的速度擴張呢?這一個被稱為哈勃常數的數值,仍然難以捉摸。
  • 哈勃太空望遠鏡確認宇宙加速膨脹 比預測快10%
    宇宙膨脹速度比之前預測快10%科技日報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報告稱,根據哈勃太空望遠鏡數據新測定的宇宙膨脹速度,比歐洲普朗克衛星通過測量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所預測的速度快要
  • 新哈勃常數估值加劇宇宙膨脹速度困惑
    紅巨星是測量目前宇宙膨脹速度的一種新方法的焦點。
  • 如何使用引力透鏡測量宇宙的膨脹
    我還提到我們不能完全排除暗能量的存在,因為有幾個獨立的宇宙膨脹的測量不需要使用超新星。果不其然,一項新的研究測量了宇宙的膨脹,而沒有使用超新星。這項研究也證實了暗能量的存在,但也出現了幾個問題。這項新的研究不是測量超新星的亮度,而是觀察一種稱為引力透鏡的效應。由於引力是空間和時間的曲率,一束光在經過一個大質量物體時會發生偏轉。
  • 直到20世紀,人們還認為宇宙是靜態的!哈勃卻發現宇宙在膨脹…
    因此,如果我們想像倒退這種膨脹,一定有一段時間宇宙中的一切都在幾乎不可能的熱在一起,最終會達到一個起點,這個點就是奇點,也是宇宙大爆炸的開始。否則,膨脹永遠不會結束,星系會越來越遠,直到它們越過可觀察到的宇宙邊緣。我們遙遠的後代可能不知道其他星系的存在,因為它們太遠了,看不見。隨著宇宙逐漸褪色成冰冷的黑色,現代天文學的大部分可能有一天會淪為傳說。
  • 最新哈勃常數出爐,宇宙膨脹速度比公認數值更快!
    來自《天體物理學》雜誌、Sciencealert.com的報導,根據最新哈勃常數測量結果顯示:宇宙膨脹速度比原先估算的更快
  • 為什麼修正哈勃常數可以改變我們對宇宙的看法?
    知道哈勃常數,就可以計算出宇宙的年齡、可以計算出宇宙的大小、可以更準確地計算出推動宇宙膨脹的神秘暗能量的影響。而且,有趣的是,哈勃常數是計算星系間距離所需的數值之一。然而,哈勃常數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我們有幾種高度精確的方法來確定哈勃常數,而這些方法有不同的結果,原因不明。這可能是我們測量技術的校準問題,可能是暗能量的一些未知屬性,也可能是我們對基礎物理學的理解不完整造成的。要解決這個問題,很可能需要獲得諾貝爾獎的那種突破。哈勃常數是什麼?哈勃常數通常用一種看似不尋常的距離和時間單位組合來表示。
  • 探索宇宙膨脹速度 三種方法測出三個哈勃常數
    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美國天文學家哈德溫·哈勃的觀測讓科學家知道,宇宙在不斷膨脹。那麼,宇宙的膨脹速度有多快——也即所謂的哈勃常數有多大呢?哈勃常數是宇宙參數,在各種各樣的宇宙學計算中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決定了宇宙的絕對規模、大小和年齡,是我們量化宇宙演化最直接的工具之一。
  • 天文新論,利用基於相對論的引力透鏡測量宇宙的膨脹速度
    關於宇宙的膨脹,我們已經知道了將近一個世紀。天文學家注意到,來自遙遠星系的光的波長比近處星系的要短。光波似乎被拉伸,或者說紅移,這意味著那些遙遠的星系正在遠離我們。這個膨脹率,稱為哈勃常數,是可以測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