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仙兒姐叨叨叨
日本有著「山嶽信仰」,就是對大山的崇拜,而「天狗」就是守護日本神山的神秘之子的形象。日本的天狗與中國的天狗不太一樣,中國的天狗最多就是吃個月亮。可是日本的天狗,既學習佛法,又修持法力,所以日本的天狗既不會下地獄也不會修成正果擺脫輪迴,算是亦正亦邪的妖怪,它們只能存在於自己的天狗道裡,而天狗的等級要比其他妖怪的地位稍微高一些呢。
京都真的是名副其實的「寺的都」,整座城區分布著大大小小數不清的寺院,而無論寺院的規模,裡面的景致永遠都是如水彩畫般絢爛,隨意步入一座寺院,就像走進了美麗的風景畫中,令人駐足不願離開。
此時一個聲音提醒我,抓緊吧,鞍馬寺還遠的很呢。
鞍馬山距離京都城區有一段不近的距離,公交前往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這座山頭在京都人的眼中,大概就相當於北京香山的紅葉季,加上八大處的眾多寺院與崎嶇山路的綜合感覺。
一大早從城區坐公交到達睿山電車出町柳站,從這裡乘電鐵前往鞍馬山。是鞍馬山哦,可不是馬鞍山,哈哈哈哈
叡山電鐵鞍馬線是專門為前往鞍馬山的遊客打造的線路,會經過景色優美的鞍馬山腳下,如果是紅葉季前往,在進入景觀帶的時候,電車是會減速慢行的,讓乘客在車上就可以欣賞紅葉的層林盡染。
鞍馬山之所以出名,除了是賞楓之地,這座山也是在2003年「真相只有一個」的柯南劇場版《迷宮的十字路口》中的取景地,這一部動畫片至今都被柯南迷們認為是最經典的一部劇場版,這就讓許多柯南迷們追隨至此前往打卡。
日本動畫片裡的大多數場景並不是虛構出來的,而是完全按照實地場景繪製出來,把漫畫從二次元帶入了三次元,也就是動漫世界即現實世界,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日本漫畫在日本很受喜愛的原因吧。
我趴在司機駕駛室身後的玻璃上錄製楓葉林視頻的時候,忽然發現這一段路與動畫片中在鐵路交叉道口追逐嫌疑犯的場景很像呢。
我並不是動漫迷,只不過之前看鞍馬寺攻略的時候發現了這條線索,所以就順帶手的看了下動畫片,也順帶著打了卡。
我還真是個萬事好奇又不落空的女人啊。
走出不大的鞍馬站站臺,就會看到小廣場上擺放著一隻巨大的,紅臉上有長長紅鼻子的妖怪,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鞍馬山的守護者,天狗「鬼一法師」,他精通法術、兵法、佛學、武術等一切技能。
天狗的紅鼻子越長越高,那麼它的法力與地位等級就越高,正好跟西方童話故事裡比諾曹長鼻子的意思相反哦。
看來歐亞文化的差異不是一般的大,通過這次新冠疫情,也已經淋漓盡致地體現了歐亞文化巨大的差異了。
鞍馬寺創立者是鑑真和尚的高徒「鑑禎上人」,他在東渡日本後所創建,但對於「鑑禎上人」的史料卻很少。
鞍馬寺被稱為京都都城的鬼門之寺,因為這裡戰亂不斷,怪事頻出,大概在一千年以前,「藤原伊勢人」於是在這裡建設了天台宗的寺院。後來為了庇佑京都的繁榮穩定,朝野集資把位於都城北部山區的鞍馬寺擴建了。
天台法師用神通感召了江陵大師,寺若成,國即清-訪天台山國清寺
又看到了跟柯南動畫片裡場景一模一樣的鞍馬寺山門,真是好有代入感啊。
日本寺院的山門也叫做「仁王門」,在這門樓兩側分別安置伽藍守護神金剛力士。這一點區別於中國寺院一進門就是天王殿,裡面有四大金剛戳在兩側,中間是布袋和尚。而在日本的山門兩側只有兩尊仁王像,所以又俗稱「二王門」。
鞍馬寺的院落分布在整座山頭上,跟著境內觀光地圖就可以順路到達所有景點,記得在山門處取登山木杖哦。
在日本的山嶽觀光地,有人管理的地方都會免費提供登山木杖給遊客,進門自取,出門自還,這再一次體現了日本是把人性化做到極致的國家。
穿過仁王門就開始有長達一公裡左右的臺階山路,雖然看上去是連續不斷的臺階路,但是並不辛苦,沿途風景以及神社、寶塔和殿堂,會讓人擺脫登山的枯燥感。
首先路過的是鞍馬山中最古老的神社「由岐神社」,它坐落於山腳下,始建於平安時代,最早是為了護佑北部地區不受邪靈的侵擾而建。
後來豐臣秀吉的兒子豐臣秀賴重建了由岐神社的正殿與拜殿,而最特別的就是拜殿的樣式,正門屋簷為「軒唐破風」,正面與兩側都設有欄杆,柱頭上有類似珠寶的裝飾,正是這些顯著的特徵表明了這是桃山時代的建築產物,現在被指定為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產。
資料一:「唐破風」的屋簷造型類似倒扣著的「弓箭」型,「軒唐破風」是指這種屋簷是房頂多重房簷的其中一簷,並不是獨立出來的屋簷。
資料二:獨立出來需要有柱子支撐的「唐破風」為「向唐破風」,以下照片為「晴明神社」的「向唐破風」。以後京都的遊記會介紹更多建築結構,請持續「關注我」
由岐神社中供奉著三位神明,第一位是日本神話中統一了日本的「大國主命」,他負責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第二位是類似中國神農氏的日本醫學老祖「少彥名命」,他還兼顧著事業上升與商業繁榮的守護任務;最後一位是八所大神明,他是誰我就不知道了,感覺是個全包圓兒綜合體的神明。
日本的每個神社裡都會有自己的「御朱印」,由專門的工作人員幫你在御朱印專用的本子上,籤字、繪畫、扣章後留作紀念。在日本有不少人是瘋狂的「御朱印」收集者,價格也隨著神社的活動而不同,從幾百日元到上千日元不等。
神社內的「社務所」是神職人員和巫女工作休息的地方,他們在這裡處理有關神社的各種事務,向祭拜者介紹神社和所祀神靈,並受理求神者祈禱委託等工作。
無意中瞥見神社辦公室裡的內部樣式,榻榻米的工作室哦。地桌地椅,電燈電話一應俱全。
關於天狗的記載,最早出現在《日本書紀》中,明舒天皇9年,大化革新的前期,一顆帶著巨大雷聲的流星,從東向西划過天際,「僧旻」對天皇說:「那不是流星,是天狗」。到了平安時代後期,天狗的形象基本定義為「夜叉+鬼+天狗+天狐」的綜合體了。
「僧旻[mín]」是飛鳥時代的學問僧,曾訪問過隋朝,用24年的時間學習了佛教與易經後回到日本。之後,對蘇我入鹿、藤原鐮足等人講解「周易」。
由岐神社的境地裡有一棵樹齡超過800年的巨型杉樹,大約有53米之高,被指定為京都自然紀念物。日本對古樹的保護度非常高,哪怕地面建築都被摧毀了,只要有一棵古樹在,也要重點紀念與保護。
離開由岐神社,就是一段「九十九折」在原始森林裡的登山路了,一路上都是筆直的原始杉樹,由於2018年的大颱風,使許多杉樹被颳倒。
一路上我都在想,日本並不缺少木材啊,為什麼從中國大量的進口一次性木筷呢?嗯,肯定是出於對環境的保護,不開採自己的森林,另外日本的人工成本也是非常高的,看來這兩點,我們也應該學起來啊。重視青山綠水,提高人工成本,真正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鞍馬山不僅是日本神話傳說中的山,在日本歷史中也有許多記載,曾出現在日本史書《枕草子》和《源氏物語》中。最著名的史記就是,鞍馬寺裡曾經住過一位小孩跟隨妖怪天狗學習,後來成為了日本傳奇人物的武士「源義經」。
走過這座紅色的橋就要到達鞍馬寺本殿金堂了。
鞍馬寺最初受到東寺支配,天永年間改屬天台宗。後來,鞍馬寺為了爭取到境內青蓮院與日光輪王寺的支配權,與對手爭戰不休。
1949年鞍馬寺終於獨立,而成為了鞍馬弘教大本山。本尊為毗沙門天,鎮護著京都王城的北方,彼時深受朝野尊崇,參拜者是絡繹不絕。
在本殿金堂前的左右兩側,各有一隻可愛的萌老虎,被稱作「阿吽虎」,它們是裡面供奉著的毗沙門天神的坐騎。
這兩隻老虎很有趣,張著嘴的為「阿」虎,象徵著萬物之起始,另一隻閉著嘴的名為「哞」之虎,象徵萬物之終結。
突然想起咱們的「哼哈」二將了。
由於鞍馬寺最著名的一項活動就是火祭,所以在山裡的堂舍都被多次火災洗禮過,現存看到的殿宇大多為近代所重建的。
其中,悲劇式英雄「源義經」相關的遺蹟,如天狗杉、僧正韹[huáng]谷、東光坊跡等也曾屢遭火災,所以現存的建築多為昭和年間復建。
「源義經」出身於武士世家,小時候的乳名「牛若丸」,他的父親打仗失敗後自殺,而後整個家族四處躲藏,母親帶著年幼的他與同母異父的哥哥也到處躲藏,由於母親有著千裡挑一的美貌,後被日本第一武士「平清盛」納為妾,免除他們一家死刑。數年後母親又被嫁給另一權貴,而只有七歲的「牛若丸」只好被迫送到了鞍馬寺。
我是6月1日到的鞍馬山,此時並不是紅葉季,但是山裡種植著一些常年紅的迷你葉片的楓樹,可能就是留給不能在楓葉季到訪遊客的小驚喜吧。
離開鞍馬寺的本殿就已經完成了一半的山路了,繼續行走在鞍馬山的原始樹林裡,一棵倒在地上的巨大杉樹被繫上了一根大草繩,這表示它是神樹的意思。
「神道」最早的起源就是對大自然的崇拜,所以神社也就會將自然之物當做被神靈附體的神物供奉。
而神木上的草繩叫做「注連繩」,使用稻稈和麥稈捻成的,通常掛在鳥居、神樹、拜殿等處。
山裡有一段山路被稱為「木之根道」,是因為這裡杉木的巨根裸露出地面,傳說「牛若丸」當初就是在此練習跳躍的本領。
「牛若丸」就是前面說的傳奇武士「源義經」,直到他16歲時,混入從這裡路過的商隊,才得以去到外面的世界,見到了久違的同母異父的哥哥,也開啟了他傳奇而悽涼的一生。
由於接下來的山路都是裸露出來盤根錯節的樹根,又有些陡峭與險峻,感覺無處下腳而不太好走了。
站在巨大的樹根中休息環顧四周,自己已經有被綠野仙蹤般山林仙氣所圍繞的感覺了。
但還是特意走了下支線,專門到「僧正谷不動堂」看了一眼,因為這裡不僅是動畫片《迷宮的十字路口》打卡地,最主要這是著名的「天狗與牛若丸」初次相遇的地方。
在這裡年少的「牛若丸」跟隨天狗師父「鬼一法眼」學習兵法、戰術以及智謀,為他成為日本第一位有著「軍神」稱號的武士奠定了基礎。
回到主路線後,前往奧之魔王殿,首先會看到一處灰白色砂石堆砌的圓錐體,據說這是650萬年前,帶著援救人類使命的魔王從金星而來的降落之處。聽聽就好,看看就好,都很美好。
奧之院的魔王殿就是建在2億6萬年前一塊突起的地形上,這裡有著通天、通地、通宇宙萬物的能量場。
好吧,「請賜予我力量吧!請恢復我的元神吧!」果然,神奇的事情真的發生了,十分鐘不到,元氣又滿滿了。
其實是坐在石凳上吃了一個山下便利店裡買的奶油夾餡兒大泡芙,喝了大半瓶強氣氣泡水,算是緩解了一下疲憊的身體。抹抹嘴,繼續完成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山路。
離開魔王殿,原始森林的景色更加原始了,由於水土流失,裸露的大樹根感覺就像恐怖森林裡的魔鬼。
我猜測恐怕夜裡這些古樹的根莖都會活動起來吧,它們白天盤根錯節的一動不動的,估計都累得不行,晚上還不得伸伸胳膊抻抻腿的!
無意間低頭,發現穿梭在林間的陽光,照射在一隻大白蘑菇上,如此乾淨的大蘑菇靜靜地翻倒在地上,無人打擾,它可能會成為「夜行者」的美食吧。
「源義經」離開鞍馬寺,協助同母異父的哥哥「源賴朝」獲得了日本的統治權後,善良的「源義經」卻被哥哥追殺,但他始終不願意傷害自己的哥哥,被逼無奈下只好手刃妻女,而後自殺。
他被譽為日本歷史上最偉大的天才軍事家之一,他的戰略思想已超越了當時的戰鬥格局。他雖然有極高的武學成就、過人的戰略智商,但卻有著悲涼的如戲劇般的人生,所以,在日本以「源義經」為主人公的影視戲劇、電子遊戲經久不衰。
翻過鞍馬山,最後要走出的就是著名的鞍馬寺西門了,許多柯南愛好者都要在這裡拍照留念,要與動畫片中的柯南合體。
《迷宮的十字路口》的故事內容,就是圍繞著神秘組織「源義經」的崇拜者內部大佬紛紛被殺害,而柯南來到鞍馬寺一帶尋找破案線索。
翻過鞍馬山走出西門,就到了另一個人氣景點「貴船神社」,它們兩地是連在一起的,所以一般情況下大家都會一起遊玩,那麼下一篇就寫,水籤很靈很靈的貴船神社嘍。
當然,柯南也是有在貴船裡的鏡頭。敬請期待,未完待續......
不見高倉健的北海道!
穿越十八公裡山路,只為觸摸吉野山的舊女人結界
精神意義遠大於它建築的本身,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
「西太平洋邊緣最美麗的花崗巖」|三清山兩日遊攻略超級囉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