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五毒指5種動物:蠍子、蛇、壁虎、蜈蚣、蟾蜍

2020-11-22 中國新聞網

端午五毒指5種動物:蠍子、蛇、壁虎、蜈蚣、蟾蜍

2015-06-17 15:18:14來源:羊城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2015年06月17日 15:18 來源:羊城晚報 

參與互動

(

)

端午節「五毒圖」

  □古傲狂生

  端午節跟植物淵源很深,和動物關係也十分密切,那端午動物都有哪些呢?

  ●馬 端午又叫重午,指農曆五月五日,古人也稱其為午月午日。午乃十二地支第七位,跟它匹配的動物就是馬。

  ●龍 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是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而且,端午起源中有古越民族圖騰說,這種圖騰就是龍。也許有人說了,龍是傳說中的動物,不應忝列其中。那如果硬聯繫的話,端午龍很可能指的是魚或鱷魚。

  ●虎 龍虎是對好搭檔,有端午龍,自然有端午虎。不過此虎非真虎,而是用艾草扎的艾虎。古人認為農曆五月是惡月,應該闢邪,艾虎很榮幸地成為了闢邪吉祥物之一。另外有的地區還用雄黃酒沫在小孩額上畫「王」字,使小孩帶有虎的印記,以用虎闢邪。

  ●五毒 五毒不是五種毒藥,而是五種動物:蠍子、蛇、壁虎、蜈蚣、蟾蜍。端午節有項重要任務,那就是驅蟲。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風俗。蟾蜍俗稱癩蛤蟆,五毒中它和端午關係最為深厚。北魏《齊民要術·雜記》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記載,亦是製藥用,不少地區保留了這種風俗。如江蘇於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製作中藥蟾酥;杭州人給小孩子吃蛤蟆,說是可以消火清涼、夏無瘡癤;還有在五日於蛤蟆口中塞墨錠,懸掛起來晾乾,即成蛤蟆錠,塗於膿瘡上可使消散。這種捉蛤蟆製藥之俗,源於漢代「蟾蜍闢兵」之傳說。

  ●鳥雀 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孝武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端午有射箭之戲,至明代,是把鳥雀貯於葫蘆中射之。這是端午與鳥雀有關聯的另一佐證。

  ●五黃 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指黃瓜、黃鱔、黃魚、高郵的鴨蛋黃、雄黃酒。這五黃中有兩種動物黃鱔、黃魚。

  ●鯉魚 端午很早就走出國門,成為東亞、東南亞十分重要的民間節日。在日本,端午被視為男兒節,明治後改為公曆的五月五日,有男孩的家裡此日會掛出鯉魚幡。我們看動畫片《哆啦A夢》,就經常可以看見這種很特別的鯉魚旗。

相關焦點

  • 文玩五毒,蠍、蛇、蜈蚣、壁虎與蟾蜍
    五毒都是什麼,蠍、蛇、蜈蚣、壁虎、蟾蜍,中國人認為這五種動物身上都有毒,每到端午節,民間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 對於中國人來說五是一個特別的數字,可以說它是我們人與世界交流的密碼。 五行,金木水火土,中國古人認為它是這個世界運行的根本。
  • 俗語「端午至,五毒出」啥意思?為何壁虎屬於五毒而蜘蛛卻不是?
    俗語「端午至,五毒出」指的是哪些動物?為何壁虎是五毒之一?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迎來傳統的端午節了,在各地端午節期間的習俗雖然不太一樣,但基本也就是賽龍舟、包粽子、掛艾草和喝雄黃酒這些。在很多地方現在依然保留在端午節當天在門口懸掛艾草的習俗,在民間還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民諺。因為在端午節以後天氣已經開始炎熱了,這個期間蚊蟲也多起來了,而艾草含有一種揮發性的芳香油,其所產生的奇特芳香不僅可以淨化空氣,而且還有驅蚊蠅防蟲蟻的效果,所以這個習俗就一直流傳下來了。其實在端午節以後,出來活動的動物不只有蚊蟲蒼蠅,還有「五毒」。
  • 五毒是五種動物:蛇、蜈蚣、蠍子、蜘蛛和蟾蜍
    不過中國人罵人還是很有水平的,在貶損人的時候,都會用動物名詞來做形容。但你要說哪種動物罵人最毒?那可就要屬咱們民間流傳千百年的「五毒」了......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五毒」是五種動物:蛇、蜈蚣、蠍子、蜘蛛和蟾蜍。
  • 「端午到,五毒醒」,啥意思?指的哪五毒?「五毒之首」又是什麼
    除此之外,古人用他們的勤勞智慧結合端午節當日的天氣、環境、人文等做出一句「端午到、五毒醒」的俗語,這句俗語流傳至今,婦孺皆知。關於它的真實含義卻鮮有人知,「五毒」指的哪五毒?人們口中的「五毒之首」又指什麼?
  • 世間「五毒」,指的是哪五毒?
    說到「五毒」,人界的一般指「吃、喝、嫖、賭、抽」或「坑、蒙、拐、騙、偷」;動物界指「蛇、蜴、蜈蚣、蜘蛛、蟾蜍」;礦物界指「石膽、丹砂、雄黃、礬石、慈石」。人界的是人自己搞出來的,動物界的是常見的幾種動物,礦物界是自然界經過億萬年形成的。古代至今把動物和礦物界的有毒動物和礦產藥材合稱「五毒」,其實都是可以入藥利用的。
  • 端午到五毒醒啥意思指的哪五毒 五毒之首又是什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到五毒醒啥意思指的哪五毒 五毒之首又是什麼 端午作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它有千年的文化沉澱,寓意深遠獨特、習俗別具一格。端午又名端午、端陽、天中、重五等,從這些名稱就可以看出,端午絕非是吃粽子、賽龍舟那般簡單,它在五月初五的講究頗多。
  • 端午五毒
  • 雲南「五毒」端午出沒 最毒一口要你命
    其實——真有「五毒」!!而且,每年端午前後,五毒會進入活躍期!尤其是在雲南,更是常有五毒出沒~那麼,五毒究竟是指哪些「老毒物」?五毒,是指蛇、蠍子、蜈蚣、蟾蜍和壁虎,也有說法把壁虎替換成蜘蛛。《雲南省蛇類資源經營利用情況》文章寫道:「根據《中國雲南野生動物》(季維智主編,1999版)記載,雲南省的蛇有100種,分屬於6個科。」
  • 農村老人說:「端午至,五毒出」啥意思?為何五毒不包含蜘蛛呢?
    而且他們會將那些蟲子形容得很恐怖,筆者現在還記得當時特別流行的一句話就是「端午至,五毒出」,民間也有「射五毒」的說法,但是這五毒具體是指哪五毒呢?因為小時候特別害怕蜘蛛,於是自顧自的將其歸於五毒之一,後來才知道,大人們常說的五毒指的是:蠍子、蜈蚣、毒蛇、壁虎、蟾蜍。
  • 端午故宮裡張天師斬的五毒,和《笑傲江湖》裡五毒教有什麼不同?
    文化小測試端午節斬五毒,請問五毒是哪五毒?(多選)A.蛇,B.蠍,C.蟾蜍,D.蜈蚣,E.壁虎,F.蜘蛛【文物】在故宮博物院,有一件「五彩張天師斬五毒紋小盤」,是明萬曆年間景德鎮御窯廠專門為宮廷燒造五毒我們說的五毒是哪五毒呢?民間所說中的「五毒」是指蛇、蠍、蟾蜍、蜈蚣、壁虎。雖然壁虎無毒,但古人可不是這麼認為的。這五種毒物的花紋常繪製懸掛或者佩戴身上,以此避邪驅毒。(為什麼掛了毒物就可以避邪驅毒了呢?
  • 五毒是哪五種毒物?蜘蛛為什麼不是五毒之一?
    五毒是中國民間盛傳的五種毒物,我們在一些電視劇當中也都有看到過,不過電視劇上面的五毒一般指的是蠍子、蜈蚣、蛇、蟾蜍、蜘蛛,但實際上蜘蛛並不能作為五毒之一,真正的五毒之一應該是壁虎,五毒的選定是有說法的,你知道五毒之首是哪種毒物嗎?五毒是哪五種毒物?
  • 農村俗語「端午至,五毒出」啥意思?為何壁虎是五毒而蜘蛛不是?
    眼看馬上就要端午節了,每到端午節的時候,除了吃粽子、划龍舟之外,在農村還有很多有趣的風俗。而每到端午的時候,農村人們總會將其和「無毒」聯繫到一起,還有著「端午至,五毒出」的說法,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咱們來看看!
  • 為什麼說壁虎是五毒之一?它有什麼毒?
    在很多故事和傳說中,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被合稱為「五毒」。在以前的端午時節,北方部分地區有一種習俗,把這五種動物的形象剪成圖紙,貼在門、窗上,為了防止病蟲害對人們的傷害。大人們還會在小孩子的衣服上縫製出五種毒物的圖案,防止蛇蟲咬傷孩童,意味著五毒不侵,也蘊含了驅兇納吉的美好願望。
  • 為什麼說壁虎是五毒之一?它究竟有多毒?
    在很多故事和傳說中,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被合稱為「五毒」。在以前的端午時節,北方部分地區有一種習俗,把這五種動物的形象剪成圖紙,貼在門、窗上,為了防止病蟲害對人們的傷害。大人們還會在小孩子的衣服上縫製出五種毒物的圖案,防止蛇蟲咬傷孩童,意味著五毒不侵,也蘊含了驅兇納吉的美好願望。
  • 男子直播吃蜈蚣、壁虎送命!「五毒」真不是想吃就能吃
    為博眼球,他可能吃下了蜈蚣、壁虎等。武俠小說中,各位能人異士常吃「毒蟲」強身健體,為什麼在現實生活中卻淪為慘案。有民間「五毒」之稱的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到底能不能吃呢?蜈蚣可以入藥,但不建議食用2018年,珠江的母子聽說吃蜈蚣能預防感冒,喝了杯生蜈蚣汁液,因腦膜炎緊急住院。
  • 翻翻清宮裡的端午節目單五毒戲是哪五部
    翻翻清宮裡的端午節目單五毒戲是哪五部端午習俗插艾蒲  哪五毒?青蛇、蜈蚣、蠍、壁虎、蟾蜍。端午之際,正是以上五種動物橫行出沒之時。  除了崑曲,京劇也有不少端午的應景戲,有的戲還是從清宮裡流出來的。  端午前夕,我們就來翻翻宮裡的端午節目單,瞅瞅皇帝嬪妃們都是咋過的?
  • 五毒具體指哪些?受益匪淺
    在我國傳統的眾多節日之中,最被大家重視的有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等,而今天恰好就是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端午節因為實在農曆五月初五這日,五月又是「五毒月」,因此民間將端午節常常叫做「五毒月」,古代的先祖們為何有這個說法呢?
  • 翡翠「五毒」雕刻寓意你知道多少?每一種都頗具特色!
    蜈蚣、蠍子、蟾蜍、蛇、壁虎被稱為五毒,這個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幾種動物光想到模樣就足以讓人起雞皮疙瘩,但是很多玉雕工匠卻很喜歡將其雕刻在翡翠之上嗎,這是由於翡翠雕刻的五毒有著別樣的寓意,因此下面小編就來講講翡翠雕刻五毒的別致寓意!
  • 古代人的避惡月指南:避五毒 制艾虎 穿定製
    除了划龍舟、吃粽子,還有掛菖蒲、沐艾草、做香囊等習俗,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端午節「避五毒」的風俗。所謂五毒是指:蜈蚣、蛇、蟾蜍、蠍子、壁虎。這五種生物在每年夏曆端午日午時,進入高繁衍期,且活動頻繁。因此,在端午節時,人們總是習慣使用各種方法來預防五毒之害。那麼五毒到底有什麼害處?為什麼在端午節時要驅五毒?
  • 端午節避五毒,教你應對蛇咬傷,外出時注意5點,遠離蛇蟲
    在古代,端午節又稱為「惡日、毒日」,從而有端午避五毒的說法。因為端午節,農曆5月,天氣非常炎熱潮溼,所以蛇蟲會相對比較多。在古代,五毒是指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不過其實壁虎並不會咬人,沒有毒性,不會對人體有什麼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