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寧寧
近日,英國利物浦大學面向國際學生發送了一封郵件,提醒學生在考試期間作弊的嚴重後果。
但是,郵件中英文單詞「cheating」後專門用中文「舞弊」進行了標註,引起極大爭議。校方給出的解釋是,由於學校的中國學生通常不熟悉『cheating這一英文單詞,所以才提供了它的中文翻譯『舞弊』」。
英國利物浦大學面向國際學生發送了一封郵件,提醒學生在考試期間作弊的嚴重後果
利物浦大學在這封英文郵件中說道:「我們希望你們在此次考試中好運,但不幸的是,每年在考試期間都有一定數量的國際學生違規,考試違規可能是無意的也可能是有意為之。考試作弊的學生將面臨嚴重的後果,如被判零分、停學一年或者中止學習。對我們來說。你們能順利地取得應該取得的成就是非常重要的,請認真閱讀此建議。」
值得注意的是,郵件在單詞「cheating」後專門用中文「舞弊」進行了標註。
此外,在郵件的結尾處這樣寫道:「我們發現中國學生通常不太明白英語單詞『cheating』,因此我們特意用中文進行了翻譯。」
該郵件在該校就讀的中國學生中引發巨大爭議,他們認為學校不該在面向國際學生的英文郵件中單獨使用中文解釋敏感詞彙,此舉涉嫌歧視。
網友也表示,「這種多少是帶有歧視的,如果真是怕不懂,就應該全文翻譯或者部分生僻俗語俚語翻譯,顯然cheating不是」,「雖然確實可能有人作弊,但是一般高中生都該知道cheating是什麼意思了啊,多少有歧視吧」。
利物浦大學的「Conduct and discipline」(行為規範)
但是校方在給出的致歉聲明聲稱,以往出現過中國學生對英文術語不理解,加上中文翻譯只是為了更好地傳達考試規範。
「考試和測評期間學生可能面臨較大的壓力,校方的國際指導建議小組是來幫助和支持學生順利度過這段時間的。他們並不是要單獨列出某個學生團體,而是面向整個學生群體的」,校方解釋道。
「郵件中含有中文並不是針對中國學生的,我們這樣寫是為了確保給出的意見都能被大家知曉。」
但是,一位在英國大學就讀的中國學生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國際學生申請入學都需要提供英語雅思考試成績,而「cheating」這個單詞至少在高中時期就學過了,不存在不認識的說法。
列在行為規範的第一條就是關於考試紀律的
考試紀律向來是各個學校十分重視的內容,封面新聞記者在利物浦大學官網「Conduct and discipline」查詢得知,列在行為規範的第一條就是關於考試紀律的。
「任何違反學校條例、規範或者行為準則的做法,包括遵守考試規範」,行為規範這樣寫道。
第七條則表示,「與學校教育、學校員工、學生、訪問者有關的作假、欺騙或者不誠實」都算作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