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龍為什麼會變色呢?
小朋友,你在動物園裡見過變色龍嗎?
變色龍是生活在樹上的蜥蜴。它的個子不大,身體大多只有20到30釐米長,最大的也長不過60釐米。變色龍的爬行速度特別的緩慢,經常是今天走第一步,第二天才繼續邁第二步。有趣的是慢吞吞的變色龍,竟然把歡蹦亂跳的昆蟲當作自己的食物。
變色龍的兩隻眼睛能夠單獨活動,一隻眼睛向前或者向上看的時候,另一隻意見卻可以向後或者向下看。
這樣,它不用移動身體,就能夠看到四周的昆蟲。變色龍的舌頭也特別古怪,伸出口外的時候,像一根圓圓的小木棒,竟然比它的身子還長。當昆蟲在低空飛過的時候,它會閃電似地伸出舌頭,舌尖上的黏液會一下子把小蟲子粘住,接著,變色龍把舌頭一卷,小蟲子就被吞進肚子裡啦。
變色龍還是大自然裡的「魔術師」。被看它渾身灰黑色,長滿了疙瘩,可是它的變色的本領十分高強。在一個晝夜裡,變色龍可以變換六七種顏色:深夜的時候,是黃白色,天快亮了的時候,又變成了暗綠色,在陽光下面黝黑髮亮,在溫暖不透光的環境裡,它身披綠裝,溫度一下降,又變成了淺灰色。
變色龍為什麼會變色呢?
變色龍能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法。當遇到敵害的時候,它會變成周圍的樹或者草的顏色,使敵人不容易發現自己。
變色龍能夠變色,是因為它的皮膚組織裡,有7種變色細胞,它們可以隨著環境、光線的強弱、溫度的高低而變化。
小朋友,你聽明白了嗎?
(本期圖片選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