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龍是偽裝之王,其皮膚會隨著所在地背景、溫度和心情的變化而變化。可是,究竟是什麼原因才使它擁有這項特殊本領呢?
雄性變色龍變色,可以讓自己的外表更加華麗,以吸引異性、嚇退情敵,或是讓自己的外表更加不起眼,從而躲過捕食者
以前的研究認為,變色龍變色是由於皮膚色素的改變,在其皮膚表層內,有三層色素細胞,它們會在神經的刺激下交融變換,形成不同的顏色。不過,近日瑞士日內瓦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推翻了這項結論!
研究者們觀察、分析了美洲變色龍(豹變色龍)的皮膚,結果顯示:變色龍的皮膚表面有很多微小透明的納米晶體,這些晶體位於虹細胞層,在變色龍的色素細胞之下。變色龍並非是通過色素,而是通過「調節」這些晶體的晶格結構來改變光線的反射,從而使自己變色的。
知識小卡片
晶體內部的原子是按一定的幾何規律排列的。為了形象地表示晶體中原子排列的規律,可以將原子簡化成一個點,用假想的線將這些連接起來,構成有明顯規律性的空間格架。這種表示原子在晶體中排列規律的空間格架叫作晶格,又稱晶架。
當雄性美洲蜥蜴看到另一隻雄性同類進入視野時,顏色就變了
雄性美洲蜥蜴與另一隻雄性同類爭鬥過後,顏色變化卻是完全相反的
一隻雄性美洲變色龍白色皮膚樣本的顏色變化,其中插入顯示的是放大10倍的單個細胞
本次研究的物理學家Jeremie Teyssier解釋道:「當變色龍情緒平靜時,納米晶體的晶格結構呈密集網狀分布並反射藍光。而當變色龍興奮時,晶格結構會變得鬆散,因此會反射黃色或紅色等其他顏色的光線。」而且在第二層虹細胞中,還包含一些「體積更大、更不規律」的晶體,這些晶體像一層隔熱板一樣,可以反射強光,即便太陽高掛,變色龍也不會覺得很熱。
這可真是一項顛覆性的研究發現!目前,研究者正在進一步研究這些納米晶體的運動機制,相關科學家也已開始摩拳擦掌,希望借鑑此研究成果開發出相關產品,比如變色材料、智能隔熱板等。
小編有話說:一直以來被公認的道理被推翻,真真地說明了一句話:科學在進步,即便是真理也要接受實踐的反覆檢驗!
(圖片來自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