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電正式完成中核匯能收購 「十四五」加緊布局光伏

2021-01-22 世紀新能源網

 2021年1月6日,中核匯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匯能」)100%股權轉讓過戶手續完成,正式成為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核電」)全資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中核匯能是是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集團」)全資子公司。中核集團是主要從事核能相關的應用技術等領域的科研開發、建設和生產經營,並涉足對外經濟合作和進出口業務,是一家大型多元化集團。在國資委管理的189個企業裡,中核集團排名第一。中核匯能是中核集團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11年11月,負責代表中核集團進行非核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包括風電及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領域。

中國核電則由中核集團作為控股股東,聯合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和航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經營範圍涵蓋核電項目的開發、投資、建設、運營與管理;清潔能 源項目的投資、開發;輸配電項目投資、投資管理;核電運行安全技術研究及相關技術服務與諮詢業務;售電等領域。

作為一家以核電為主的電力企業,早期的中國核電,光伏電站的規模都不算很大。2018年以後,隨著中核集團和中核建集團的成功合併重組,中核集團在光伏領域開始發力。最典型的案例,就是2019年11月,兩天時間內,先後接手了順豐清潔能源11個、490兆,江山控股10個、250.5兆瓦的光伏電站項目,分別花費人民幣6.41億元、11.66億元。

在擴張政策的引領下,2019年,中核集團累計光伏裝機2.87GW,位居全國裝機總量的第六位。

2020年,中核集團持續加碼新能源業務,面對新冠疫情衝擊下諸多不確定因素,在國家能源局組織的平價、競價項目申報中,旗下的子公司中核匯能仍然斬獲了33個項目,共計280.2萬千瓦,行業排名前五,創歷史新高。項目分布在13個省自治區,在貴州、廣東、遼寧等省份實現零的突破,成功躋身新能源開發領域第一梯隊。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中核匯能持有在運新能源裝機148.20萬千瓦,其中風電107.60萬千瓦,光伏40.60萬千瓦;在建裝機規模50萬千瓦。而根據中核匯能的長遠戰略規劃,到2025年,新能源裝機規模將達到2200萬千瓦。

隨著交易的完成,中國核電在核能和新能源兩大板塊的產能、運營和供應鏈方面的實力都將得到大大增強。特別是新能源裝機方面,裝機容量增長了近一倍:截止 2020 年 12 月 31 日,中國核電新能源裝機容量共計695.23萬千瓦。其中在運裝機容量524.99萬千瓦,包括風電175.69萬千瓦和光伏349.30萬千瓦,在建項目裝機容量170.24萬千瓦,包括風電34.00 萬千瓦和光伏136.24萬千瓦。

2021年,「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核電繼續搶佔新能源高地。中核匯能副總經理黃志軍在「2020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透露,結合2060碳中和目標及2030年之前碳達峰目標,我們判斷出每一年光伏的發展規模會遠遠超過風電。根據這個規模,中核匯能也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大概以每年不低於500萬的規模在發展。

在這一目標指引下,日前,中核匯能、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籤署阿拉善烏蘭布和沙漠生態治理200萬千瓦風光儲熱多能互補大型綜合能源基地項目投資合作協議。據悉,該項目總投資167億元,在阿拉善烏蘭布和沙漠建設多能互補大型綜合能源園區,利用光伏項目治沙,恢復生態,通過光熱和儲能對新能源電力進行調峰。通過建設多能互補互濟綜合能源利用項目,著力打造綜合能源示範區、新能源調峰示範區和生態環境治理示範區。

 

 

相關焦點

  • 中國核電收購中核匯能,加快「核電+新能源」戰略實施
    1月8日,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完成對中核匯能100%股權收購,作價211055.35萬元,中核匯能成為中國核電的全資控股子公司。這是中國核電自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股權收購項目,完成了中國核電對新能源產業投資的關鍵布局,將加快中國核電以「核電+新能源」產業發展戰略的實施。
  • 中國核電收購中核匯能100%股權
    2020 年12月11 日,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召開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公司擬收購中核匯能有限公司100% 股權暨關聯交易的議案》,同意公司向關聯方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集團」)收購其持有的中核匯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匯能」)100% 股權,交易對價為 211,055.35
  • 中國核電又有大動作!集團資源整合,核能、新能源雙發力
    公告內容顯示,中國核電將以211,055.35萬元的價格收購中核集團持有的中核匯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匯能」)100%股權,收購完成後,中核匯能將成為中國核電子公司。同時,中核集團子公司中國鈾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鈾業」)將通過增資擴股計劃,募資40億元。中國核電擬增資5億元參股中國鈾業,參股完成後中國核電持有中國鈾業4.23%的股權。
  • 【氣候變化】「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能源央企密集布局新能源!
    1、中國核電收購中核匯能!布局新能源!2021年1月6日,中國核電完成收購中核匯能的股權交割,至此,中核匯能成為中國核電全資子公司。這是中國核電自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股權收購項目,完成了中國核電對新能源產業投資的關鍵布局,將加快中國核電以「核電+新能源」產業發展戰略的實施。
  • 中國核電核能、新能源「雙擎」齊發力
    12月29日,提前2.73天完成年度發電量目標,雙機組安全生產綜合指標在中國核電22臺在運機組中並列第一,完成中國核電下達的MKJ年度發電任務,圓滿完成多個保電任務,雙機組取得WANO綜合指數滿分的卓越成績,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強有力支撐
  • 中核集團2020年發電量創新高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核集團中國核電全年累計商運發電量1539.76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加發電量171.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55%,其中核能發電1483.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90%;新能源發電56.4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60.98%。
  • 中國核電三巨頭加速海外搶灘布局
    原標題:中國核電三巨頭加速海外搶灘布局  中國核電「走出去」再下一城。當地時間10月14日,羅馬尼亞政府部際核電項目「談判委員會」正式宣布:中廣核成為羅馬尼亞Cernavoda核電站3、4號機組項目(以下簡稱「羅核項目」)的「最終投資者」。據了解,10月17日,中廣核還將依照此結果,與羅馬尼亞國家核電公司籤訂該項目建設意向書。
  • 大咖說|「30·60」目標下,光伏行業將面臨哪些新挑戰,企業可以做些...
    大咖說|「30·60」目標下,光伏行業將面臨哪些新挑戰,企業可以做些什麼?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20年12月10日,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組織召開的「2020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成功舉行,來自行業主管部門、行業組件、行業專家、光伏企業領袖及代表等近千人參與此次大會。
  • 「十四五」規劃預期漸明,核電市場將迎穩定放量,還有一個自主研發...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6月16日發布的核能發展藍皮書《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認為,「十四五」期間及中長期,核能在我國清潔能源低碳系統中的定位將更加明確,核電建設有望按照每年6-8臺持續穩步推進。核能是可大規模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基荷能源,可以與風、光伏等清潔能源互為補充、協同發展。預計到今年底,我國大陸地區在運核電機組達到51臺、在建核電機組17臺以上。而我國核電重磅產品「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有望今年年底前投產運行。有機構預測,未來核電年均設備市場容量有望達到480-640億元,對設備供應商的業績貢獻形成有力支撐。
  • 核電三巨頭擴張致使資金鍊緊張 紛紛加緊上市步伐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馮慶豔 隨著國家核電政策的開閘,很多原來暫停的項目即將上馬,然而一個核電站投資動輒幾百億元甚至上千億元,這也倒逼著核電三巨頭紛紛加緊上市步伐。繼今年5月份中國核工業集團(下稱「中核」)旗下的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核電力」)向證監會提交IPO申請和傳出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下稱「國核技」)欲借中國電力投資集團(下稱「中電投」)讓核電資產整體上市的消息之後,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上市又傳來新進展。
  • 光伏:「十四五」 可再生能源主線布局領域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十四五」規劃正在緊張編制中,將決定未來5年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走向。(來源:微信公眾號「樂晴智庫精選」)隨著光伏在全國範圍達到平價格局,光伏企業達到盈虧平衡點促進企業未來快速發展。在「十四五」期間想要提升非化石能源的佔比,將主要加大對風電和光伏等新能源的產業布局。
  • 『能源「十四五」系列報導』核電累計裝機1億千瓦是小目標?
    從目前核電發展的狀態看,「十三五」核電發展規劃恐怕大概率是無法如期完成的。那麼,在30、60目標下,「十四五」的核電 是否會迎來轉機?核電該如何選擇與煤電不同,核電本身是清潔能源的一員,它與風電、光伏、水電、地熱能、氫能都同屬於清潔能源。但因為人們對核電並不了解,這也導致核電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阻礙。
  • 鈾礦內壟斷外依賴 中國核電發展存隱憂
    貧鈾對外依存度加劇儘管全球核能發電量已連續兩年下滑,但中國發展核電的步伐並未就此停住。隨著《核電安全規劃(2011-2020年)》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的發布,中國核電建設已經於去年年底正式重啟。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核電發展最快的國家;與此同時,也將成為鈾礦需求最多的國家。
  • 剛剛,中核華龍一號成功併網發電:中國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
    國之重器,中核創造!據「中核集團」微信公號,11月27日0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發出第一度電。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這標誌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這對我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龍一號的信心。
  • 《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發布,我國能源體系中核電優勢凸顯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我國能源體系中核電優勢凸顯謝文川 6月16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核能發展藍皮書《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在「十四五」規劃及中長期規劃中,核能在我國清潔低碳能源系統中的定位將更加明確,作用將更加凸顯。據了解,壯大清潔能源產業將為實現我國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並爭取儘早達峰奠定基礎。而核能在構建清潔低碳能源體系中的關鍵作用不可或缺,與其他清潔能源協同發展的局面正加快形成。
  • 秦山核電參加中核集團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培訓班
    秦山核電參加中核集團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培訓班 2021-01-07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中國正式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
    今天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