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是固體,液體,還是氣體?顛覆你30年的認知!

2020-12-05 萌小霓

坐在營火的旁邊,你可以感受到它的熱度,聞到燒木材的煙味,聽見木材被燒裂的聲音。如果你太靠近,你的眼睛會感到灼燒,你的鼻孔會感到灼痛。你可以目不轉睛一直盯著明亮的火焰看,因為它們會在扭曲、閃爍中無限循環。但你到底是在看什麼?

很明顯,火焰並不是固體,它們也不是液體。和空氣混合在一起,它們比較象是氣體,但比空氣更可見——也更短暫。就科學上來說,火和氣體不同,因為在同樣的狀態下氣體可以無限期地存在,而火最終都會燒盡。有一種誤解是認為火是電漿,物質的第四種相,在這種相中,原子被剝去了電子。和火一樣,但和其他物質不一樣,電漿不會在地球,存於穩定的狀態中。

電漿的形成,只會發生在氣體接觸到電場時,或是加熱到數千、數萬度的高溫時。相對之下,用木材和紙當燃料來燃燒,只會有幾百度的高溫遠低於一般認定的電漿標準。所以,如果火不是固體、液體、氣體,或電漿,那還剩什麼可能性?

結果發現,其實火根本不是物質。火是我們對某種化學反應的感官體驗,這種化學反應叫做燃燒反應。某種方面來說,火就象是秋天樹葉改變顏色、水果成熟時的氣味,或是螢火蟲的閃光。上述這些都是感官線索,表示有一項化學反應正在發生。火的差別在於它同時連接了我們的好幾種感官,創造出一種生動的體驗,讓我們以為是來自實體。燃燒創造出那感官體驗,用的是燃料、熱,以及氧氣。在營火中,當木料被加溫到它們的點火溫度時,它們的細胞壁會分解,把糖以及其他分子釋放到空氣中。

這些分子接著會和空氣傳播的氧氣發生作用,創造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木料中含有的任何水分都會蒸發、擴張,並造成它周圍的木頭破裂,然後跑出來,發出的令人滿足的霹啪聲。隨著火的溫度上升,燃燒造成的二氧化碳和水汽會擴張。現在它們的密度比較低,會以越來越細的柱狀形式上升。地心引力造成這種擴張和上升所以火焰的特徵之一就是頂端是尖細的。若沒有地心引力,分子不會因為密度而分開,火焰的形狀就會完全不同。我們能看到這些,是因為燃燒也會產生光。

分子被加熱時會發射出光,光的顏色會依分子的溫度而有所不同。最熱的火焰是白色或藍色。火中的分子類型也會影響火焰的顏色。比如,木料中若有未作用的碳原子,就會形成一叢一叢的煤煙,上升到火焰中,並發散出我們在想像營火時會想到的橘黃色光。象是銅、氯化鈣,以及氯化鉀這些物質會有它們自己獨特的顏色,造成不同的混合色。除了多彩的火焰之外,火一邊燒也會一邊持續產生熱。這些熱就會讓燃料保持在點火溫度之上,進而維持著火焰。不過,最終,再熱的火也會燃料或氧氣用盡。接著,那些扭曲的火焰就會發出最後的嘶嘶聲,隨著一縷煙消失,好像從來沒有在那裡存在過一樣。

相關焦點

  • 火到底是屬於液體,固體還是氣體呢?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
    火到底是屬於液體,固體還是氣體呢?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眾所周知,人類和動物的重要的區別在於人類知道如何使用火,可是雖然我們會使用火很多年,但是我們並不知道火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那麼火是屬於液體,固體還是氣體呢?
  • 太陽到底是氣體、液體還是固體?都不是,答案居然是這個!
    太陽到底是氣體、液體還是固體?都不是,答案居然是這個!我不知道你是否考慮過一個問題:太陽是固體還是液體還是氣體?說到這個,這個問題看起來有點奇怪,但這裡有一個很深的門道,首先如果你讓你回答,你會給出什麼答案?有人會說:它應該是固體吧嗎?氣體如何聚集成球?不會消失嗎?有些人可能會說:它怎麼散走?萬有引力在太陽質量的尺度下遠遠超過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能想像的級別,氣體也不會丟失所以太陽應該是一種氣體。
  • 物質分為固體、液體和氣體,那火算什麼體?還是屬於物質之外?
    生活中,火對人們來說是顯而易見的,但如果有人問你,火究竟是什麼物質?我想你肯定會迷茫。大部分人會認為火是氣體,但是它貌似又和氣體不同,氣體是發散的,可以到處飄逸。而火就只會圍著一點,無規則的變化著形狀。火究竟是什麼呢?固體、液體還是氣體?
  • 玻璃是固體還是液體?看到這裡網友表示漲知識了
    日常生活中我們能夠很輕易的分辨一個物體究竟是液體還是固體。例如水平常在流動狀態下是液體,當它結冰的時候就變成了固態了。雖然生活中大多數物體我們都能很輕易的分辨其形態究竟是固態還是液體,但是也有一些比較「奇葩」的物體,顛覆我們的常識,你以為它是固體,實則它卻是液體的東西。要問瀝青是什麼形態?估計許多人直接就會開口說固態了吧?
  • 太陽是氣體、液體還是固體?科學家:都不是,是另一種狀態
    不知道你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太陽究竟是固體還是液體,抑或是氣體呢?說起來,這個問題好像有點奇怪,但是,這裡卻有著很深的門道。首先,如果讓你回答,你會給出怎樣的答案呢?有的人會說:應該是固體吧?氣體怎麼能聚集成一個球?不會散走嗎?也有人可能會說:怎麼可能散走。萬有引力在太陽質量的尺度下遠遠超過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能想像的級別,氣體也不會散失,所以太陽應該是氣體。不過,小編要遺憾地告訴這些人,這些說法都是不準確的。
  • 關於火的小知識:它究竟是固體?還是液體?或者是其它什麼形態?
    坐在營火的旁邊,你可以感受到它的熱度,聞到燒木材的煙味,聽見木材被燒裂的聲音。如果你太靠近,你的眼睛會感到灼燒,你的鼻孔會感到灼痛。你可以目不轉睛一直盯著明亮的火焰看,但是它們會在扭曲,閃爍中無限循環。所以你到底是在看什麼?很明顯,火焰並不是固體,它們也不是液體。和空氣混合在一起,它們比較像是氣體,但比空氣更可見,也更短暫。
  • 基礎科學了解,固體、液體和氣體 0.0
    概念圖固體、液體和氣體同時固體、液體、氣體遍布世界的各個角落。陸地由固態物質巖石和土壤構成,海洋和江河由液體的水構成。空氣由氧氣和一些其它氣體構成。,它可以被裝進容器,但是它的形狀還是沒有改變,它本身具有流體性,分子間就像沙礫一樣互相滑動,因此液體能向個個方向快速流動氣體
  • 氣體燃燒、液體燃燒、固體燃燒
    2019年一級註冊消防工程師考試正在緊張備考,建設工程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消防安全技術實務》知識點「氣體燃燒、液體燃燒、固體燃燒」,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幫助! 一、氣體燃燒 方式有:擴散燃燒、預混燃燒(爆炸式燃燒) 二、液體燃燒 現象有:閃燃、沸溢、噴濺 .
  • 沙子究竟是固體、液體、還是氣體?MIT 教授提出新解釋模型
    如果一個人慢跑在沙灘上,那麼沙子則像固體支撐著他們的重量;把它放在沙漏中,沙子則又像液體一樣從縫隙流出;如果小孩子跌倒並踢到一堆沙,沙子粒又會互相碰撞交互,就像氣體一樣。像沙子這樣的顆粒狀物質無處不在。
  •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新鮮出爐,快去看你家的貓是固體還是液體
    以下是2017年搞笑諾貝爾獎的全部獎項:  (⊙v⊙)嗯,那貓是固體還是液體?也有人說他家的貓是氣體?!那貓的數量單位又是?一坨貓?還是一灘貓?還是一縷貓?  液體狀態下,貓的數量單位為:一灘貓。  氣體是無形狀有體積的可以變形可以流動的流體。貓在非正常情況下,就會是一隻氣體貓。
  • 太陽是液體、氣體還是固體?科學家:它實際的形態你根本想不到
    否則如果失去了太陽,不僅大地會變得一片黑暗,我們連基本的氧氣供給都無法維持,畢竟植物需要光合作用,但是有些愛思考的人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太陽究竟是什麼狀態是固體嗎?難道這是液體的嗎?其實這兩種想法都是不全面的,即便你那邊都是氣態,也算不上嚴謹,因為太陽的大氣層的確是氣態,可是它的本質部分算是等於等離子體。
  • 有比固體重的液體,那麼有沒有比液體重的氣體呢
    比固體重的液體有很多,因為固體和液體的種類實在太多了,導致它們的密度也完全不同。比如鐵和水銀,鐵的密度遠遠小於水銀,所以把鐵放到水銀裡鐵是漂浮在水銀表面的;再比如木塊漂在水裡等等,這樣的例子就太多了,都是液體比固體重的案例。
  • 如何劃分可燃氣體、可燃液體、固體的火災危險性?
    一、對於可燃氣體可燃氣體與空氣混合物的爆炸下限是劃分火災危險性的指標。爆炸下限大於10%為甲類,爆炸下限不大於10%為乙類。根據《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標準》GB 50160-2008(2018年版)可燃氣體的火災危險性分類舉例如下表,根據《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範》GB 50493-2009,常用可燃氣體、蒸氣的火災危險性分類情況如下,二、對於可燃液體
  • 固體,液體和氣體嗎?
    在學校裡我們可能學到最多的是固體,液體和氣體,因為學校只給我們生活中最好理解的三種物質狀態,如果只是知道這些,你會錯過其他五個有趣的物質形態! 第五種是1995年發現的,科學家們通過將氣體冷卻到絕對零度(-273°C)的幾度內,創造了一種新的狀態,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在這種狀態下,分子運動幾乎停止,原子像單個原子那樣聚集在一起。
  • 貓到底是固體還是液體?
    法國裡昂大學的研究者Marc-Antoine Fardin教授就通過研究貓是固體還是液體獲得了2017年的IG 諾貝爾獎。關於貓咪是固體還是液體這個問題,我相信養過貓的都知道——這玩意兒絕對是液體。不想被你摸的時候,身體可以呈S型完美避開你的手;強行抱在懷裡的時候稍不注意就流掉了。
  • 太陽是液體?其實它不是固體,也並非是氣體,而是這種形態
    文/逃生以及太陽是液體?其實它並非是固體,也並非是氣體,而是這種形態宇宙當中存在著無數的星球,這些星球有的是跟太陽一樣的恆星,有的是跟地球一樣的行星,有的則是跟月球一樣的行星,當然也少不了很多游離於宇宙當中的小行星了,很多人認為星球其實都是固體,但是不少人認為太陽這種恆星其實不是固體,而是也一種液體。
  • 除了固體,液體,氣體,還有5種物質形態
    物質的物理狀態有許多種,最基本的是固體、液體和氣體。但除此之外,您還聽說過其它哪些物理狀態?小編在這裡介紹一些大多數人可能不太熟悉的物理狀態。固體在固體中,基本粒子的動能很小,只有微弱的振動,它們在引力的作用下,緊密地堆積在一起,並保持著固定的空間關係。根據基本粒子排列是否有序,固體可以分為兩大類,即晶體和非晶體。舉例來說,冰和金屬都是有序的晶體固體;玻璃、大部分聚合物和煤炭是無定形固體。
  • 玻璃是固體還是液體?漲知識!
    人類使用玻璃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時至今日,玻璃更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而如果有人問起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玻璃是固體還是液體
  • 從肛門排出氣體還是固體:大腦怎麼知道
    針對這個現象,有知乎網友送出了一個相當直接的題目,肛門排出的是氣體還是固體,大腦是怎麼知道的?對於這個問題,有網友進行了詳細而又科學的答覆。直白點說就算,當直腸快要完成工作使命的時候,肛門內括約肌(IAS)時不時的放鬆(非自主),使一小部分直腸內的物體(氣體,固體,or 液體, or mix..)進入肛管(Anal Canal)。
  • 將固體物質不斷地打碎後,最終會成為液體或氣體嗎?
    打碎固體時,需要破壞固體內分子(或者原子)間的化學鍵,這個過程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如果碎到了分子(或者原子)程度自然就成了液體,其實整個過程消耗的能量足以把固體融化為液體,所以「打碎」與「加熱融化」最終的結果是等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