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河南人|脫下軍裝綠 他們是「鄭州藍」的守護者

2021-01-07 大觀中原

三年時間可以發生很多改變,對於鄭州來說,它的道路在變得整潔,交通在變得有序,政府辦事效率在不斷提高。同時,曾經最常被人詬病的霧霾天,也越來越難以見到。藍天——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座城市為市民送出的最珍貴的禮物。

2018年3月,《鄭州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專家研討會召開,正式吹響了鄭州藍天保衛攻堅戰的號角。三年攻堅戰,在2020年迎來了收官之年。據河南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通報,今年截至7月底,全省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等5項指標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邊省份中均排名第一,優良天數增幅全國第一,其中作為省會城市的鄭州功不可沒。

這場藍天保衛戰取得的成績,是層層上傳下達、互相協作,共同努力的結果。而這背後,有一群身份特殊又可愛的人,他們始終堅守在鄭州市控塵工作的第一線。軍裝在身,他們守衛祖國;軍裝脫下,他們守衛藍天。他們曾經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一員,而現在,哪裡需要他們,他們就在哪裡。

曾用生命守衛邊疆

鄭州市控塵辦督查八組副組長姜洪濤,在2015年轉業前,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邊防軍人,曾經在雪域高原服役十餘年。他身材挺拔,皮膚黝黑,講話簡潔明了。姜洪濤和同組同志宋乃彬同為部隊轉業,卻工作作風迥異。姜組鐵面嚴厲,宋組靈活有道,兩人控塵督查工作配合默契,推進井然有序。

在部隊時,姜洪濤所在的河尾灘邊防連的海拔比珠峰大本營還高出兩百多米,是「高寒極地」,也是「生命禁區中的禁區」。有人說,喀喇崑崙高原守防的日子太艱苦,即使躺著也是一種奉獻,而姜洪濤在那裡一待就是十多年,用生命守衛著雪域高原。任何人在這種極端的環境和氣候下,身體都在經歷著不可逆的傷害和變化。姜洪濤也是一樣,他黝黑的膚色正是被高原紫外線長期直射留下的勳章,與此同時,多種慢性疾病也纏上了他,在他身上長期「駐紮」。

鄭州市控塵辦督查八組副組長姜洪濤(右一)在督查現場

在藍天保衛戰的一線,姜洪濤軍人本色依舊,他話永遠不多,直來直往、嚴肅認真。每走訪一個地方,他都會拿出那個已經即將被記滿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他到訪的每個工地和企業存在的問題、需要改進的地方和亟待解決的困難。他常說,控塵工作職責和目的是服務,監督只是手段,最終是要幫助和解決企業在實際大氣防汙治理工作中遇到的難題。控塵工作,沒白天沒黑夜,他的每日行程都在200公裡以上,調研座談、深入現場,查找原因。每周三個晚上夜崗查詢,白天上班如常。夏日烈日炎炎,制服溼了再幹;冬夜寒風呼嘯,打個激靈說走就不能留。無論是雪域高原的守護還是家鄉藍天白雲的守衛,對他來說,都一樣重要。

做黨和人民的定心丸

對於鄭州市控塵辦督查八組負責的高新區來說,不同於鄭州市其他行政區域的情況,這裡技術產業密集、在建工地數量龐大。自揚塵汙染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高新區控塵工作在鄭州市控塵辦的大力支持和黨工委、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各局委、街道辦事處積極配合,全力以赴加強統籌調度,加壓施力推動各類工作開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階段性勝利。

在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中,必須時刻緊盯每一個數字變化,而這數字背後,有數不清的腳步為其奔走,有不分晝夜地檢查、苦口婆心的勸說、甚至迫不得已的罰單。在這場戰役中,如果有一個單位是無冕之王,那就是街道辦。高新區各個街道辦同樣臥虎藏龍,從部隊轉業回來的精兵強將不在少數。

楓楊街道辦副主任唐現永(左二)在督查現場

楓楊街道辦副主任唐現永,1992年入伍,2013年從部隊副團職崗位上轉業,曾多次立功受獎。他工作作風硬朗,講究方法,善於思考愛總結,幾年時間他把自己學成了「大半個環保專家」。同時,他把大氣防汙治理工作指導意見總結整理、印成冊子,把工作要領簡化成口訣,領著班子成員一起學習、不斷鞏固。他多次被鄭州市表彰為「環境汙染防治先進個人」「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先進個人」。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名軍人的學習力和創新力!

雙橋辦事處副主任王清軍(左三)在督查現場

雙橋辦事處副主任王清軍,歷任火箭軍某部助理工程師、連長、副營長、營長、副部隊長。在鄭州大學畢業後開啟軍旅生涯的他,溫文爾雅。他親歷一線,和同志們一起不分晝夜去工地,周末無休地跑現場。他總是說,一線同志才是最辛苦的,要時刻與他們站在一起,互相陪伴激勵才是對他們最有力的強心劑。他對每一個工地每一個企業的具體問題都關心至極。他認為,落實執行是基層的任務,把本分做到極致才是真的高標準。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名軍人的思考力和組織力!

楓楊辦事處副主任魏富德(左三)在督查現場

楓楊辦事處副主任魏富德,1990年3月入伍,畢業於鄭州高炮學院,歷任部隊戰士、排長、副連長、連長,副政治教導員。魏主任輕傷不下火線,正值盛夏,因為連日無休,上午還在醫院輸液,下午就繼續奔赴工地。他認為,及時督導幫扶企業解決汙染難題是他的責任,也是他義不容辭的義務。哪裡問題突出,作為領導幹部的他就應該出現在哪裡。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名軍人頑強的毅力!

除了街道辦主任,楓楊辦事處環保監察科科長胡雨、梧桐辦事處環保監察科科長王健等,都曾是一名軍人。脫下軍裝後,他們依然牢記使命不忘本,迎難而上,為高新區為鄭州市為全省的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身處政府與企業、政府與群眾之間,他們責任大、擔子重,他們是溝通的橋梁,也是信息傳達的紐帶。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名軍人的親和力和執行力!

2020年,是鄭州藍天保衛攻堅戰的收官之年。2020年之後,大氣汙染防治管理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一日軍裝,終生軍魂。我們慶幸,鄭州的藍天被他們守護著。他們曾是部隊中堅決服從軍令的螺絲釘,如今他們是汙染防治攻堅戰場上一面面高高飄揚的旗幟和風向標。有他們在,鄭州的藍天保住了;有他們在,人民才會放心!

相關焦點

  • 當橄欖綠變身天空藍,他們這樣回答!
    當橄欖綠變身天空藍,他們這樣回答!雖然我已經脫下了軍裝,已經退休離崗,但是不論崗位如何轉移、時空如何變換,我永遠是絕不褪色的鋼鐵戰士,永遠是堅固長城的一尊基石,永遠是不忘初心的中國軍人。戈壁灘的輻射工兵:李政軍我叫李政軍,1978年入伍後在中國核試驗基地服役。浩瀚的戈壁寸草不生,冬季低溫至零下30℃,夏季高溫到50℃。在這樣的環境下,一批年輕的軍人還要承受核輻射的未知傷害,用忠誠和擔當奉獻青春。
  • 爭做出彩河南人|美麗心靈的守護者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萍近日,在新鄉醫學院返校復學第一課上,迎來了幾位特殊的講課人,他們是曾經在武漢戰鬥過的抗疫英雄。醫人更要醫心。2月24日,張建宏臨危受命,帶領一支醫療「特種兵」隊伍奔赴前線。醫療隊由20名心理醫師組成,深入到武漢當地的重症病區,為掙扎在生死線上的患者、為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送去專業的心理幹預和輔導。初到武漢,醫療隊就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難,很多醫院由於忙於救治患者,對於心理救助並不理解,甚至不配合。
  • 「出彩河南人」2020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選人評出
    「出彩河南人」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宣傳推介活動由省委宣傳部指導,河南廣播電視臺、河南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河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具體承辦。作為我省重點打造的「出彩河南人」系列典型宣傳品牌之一,該項活動旨在深入挖掘我省各行各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樹立一批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榜樣,推動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風尚,引導全省廣大幹部群眾爭做出彩河南人。
  • 河南首部城市飛鳥紀錄片首播,講述人與鳥和諧共處的鄭州
    通過「城市飛鳥」這一獨特視角,展示鄭州越來越好的生態環境。「希望能通過紀錄片讓孩子們認識大自然,發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樂趣,同時也讓生活在鄭州的人都能發現更多身邊的美好。」碧桂園集團副總裁、河南區域總裁楊海波在談及碧桂園參與製作《飛鳥家園》的初衷時如是說。
  • 從國防綠到天空藍 他們在昌樂執法局再展雄姿
    大眾網濰坊·海報新聞9月9日訊(記者 於明效 通訊員 毛瑞金)在昌樂縣綜合行政執法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曾經滿懷豪情、為國防事業揮灑青春熱血,如今他們脫下「國防綠」,身著「天空藍」,秉承部隊養成的勇往直前、敢打硬仗的軍人精神,繼續奮戰在綜合執法一線,為城市的靚麗、有序貢獻力量,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退役軍人風採。
  • 天空藍,已是他們生命中最亮麗的底色
    馬上就要脫下軍裝,張佳鵬特地向班長申請要和戰友們再巡一次線,背上他們朝夕相伴的裝備——一個水壺、一個工具包,踏上了熟悉的巡線路,用堅實的腳印在軍旅路上刻下圓滿的句號。再擦一次車——從2014年到2019年,對空通信車已經和下士楊佳航朝夕相伴了五個年頭。
  • 出道十幾年不用任何替身,脫下軍裝後驚豔眾人,被稱為最美軍花
    相信很多觀眾在看劇的時候都很喜歡軍旅題材的影視作品,劇中演員穿上軍裝英姿颯爽的樣子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據說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想,能夠穿上軍裝保家衛國,如果因為各種原因遺憾不能實現的話,那麼不妨在影視作品中回味一下吧。
  • 抗戰時,穿黃軍裝、藍軍裝和灰軍裝的中國軍隊有何區別
    文/寂寞的紅酒在抗日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同樣是中國士兵,但士兵們軍裝的顏色卻是五花八門。有的中國軍隊穿著黃色的軍裝,有的穿著藍色的軍裝,還有的穿著灰色的軍裝,讓人們傻傻分不清。那麼穿黃軍裝、藍軍裝和灰軍裝的中國軍隊有何區別?
  • 從軍裝綠到檢察藍,不變的是初心
    編者按:不論是曾經的肩章和一身軍裝綠,還是如今的爍爍檢徽和一身檢察藍,他們的初心一直未曾改變——永遠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們就是礄口區人民檢察院的軍轉幹部。郭友明同志就是他們中的一名。
  • 陶紅斌:脫下軍裝穿上警服,一穿就是36年
    當人生中最好的年華即將逝去,他們依然目光堅定,回首望去,都是自己曾經從容堅定的步伐。他們,就是依然戰鬥在公安一線的老警察。警服幾經變換,警徽光芒依舊,勳章依然閃亮。幾十年來,從青春飛揚到雙鬢染霜,老警察懷著對公安事業的無限忠誠和滿腔熱情,在崗位上忠誠履職,在正義與擔當中維護法律的尊嚴,在千頭萬緒的工作中守護著百姓的平安。
  • 「老家河南」微視頻再推6部作品 專家點評——建功新時代 河南更出彩
    大河網訊(記者 王雙飛 孫華峰)11月15日至23日,「老家河南」微視頻工程第五批6部作品陸續推出。這批作品講述了一群在平凡崗位上執著堅守、不懈奮鬥,創造不平凡業績的出彩河南人的感人故事,展示了河南在科技創新、生態建設、對外開放、裝備製造、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新成就、新作為,展示了出彩河南形象。一起來看看這些精彩的作品吧。
  • 鄭州16位教師榮膺「最美」,看看都是誰?
    9月10日,在慶祝第35個教師節的日子裡,鄭州市16位教師有了一個更加「閃亮的名字」——鄭州最美教師。  他們中,有人25年千次家訪,走進學生和家長的心中;有人紮根鄉村教育,在偏遠的農村學校發光發熱……9月9日下午,在發布儀式現場,一個個短片講述著16位教師的教育故事。
  • 春晚執勤的武警士兵為什麼不穿軍裝穿西裝?並不是為了帥氣!他們想...
    尤其是大年三十晚上,他們執勤時間都在二十小時以上,我們在和家人團圓,但是他們還在執勤! 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節目才能成功舉辦,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大家才能在電視面前看春晚,別人都回家過年了
  • 鄭州高新區確定傳感器產業先導區 漢威科技領銜
    人民網鄭州11月14日電 (石國慶)在13日舉行的第十五屆全國敏感原件與傳感器學術會議上,鄭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新亭介紹,鄭州高新區初步確定以漢威電子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為核心布局傳感器產業的先導區,未來在天健湖周邊打造3—5平方公裡的千億級智能傳感器組團。
  • 河南鄭州:「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
    2020年12月14日至17日,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記者一行四人來到河南鄭州,記錄當地法院為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所作出的探索和努力。讓「護河」意識深入人心黃河中遊與下遊的分界線位於鄭州黃河文化公園的桃花峪,這裡既是黃土高原的終點,也是黃淮扇形衝積平原的頂點和黃河地上「懸河」的起點。
  • 民盟中央美術院河南分院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鄭州勝利召開
    央廣網鄭州1月9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焦宏昌 通訊員 夏許峰)2021年1月8日,民盟中央美術院河南分院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鄭州勝利召開。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民盟河南省委主委霍金花出席會議並講話,副主委柳鋒波、張淑傑、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李仲黨出席會議。
  • 王者榮耀:鎧的曙光守護者模型曝光,網友:特效足,有點綠!
    相信小夥伴們都已經知道了鎧的曙光守護者皮膚的消息了,下面就是這款皮膚的原畫,可以看出,凱皇穿著一件很酷的外套,他的背後被一位體型巨大的盔甲包圍著,原畫中的鎧看起來非常的霸氣。官方在他的背景故事中寫著,在惡魔洶湧而出,城市危在旦夕之時,他懷著對光明的憧憬,手執光刃向黑暗走去,他就是曙光守護者,鎧!
  • 「吶喊,來自中原」 鄭州這名9歲小朋友寫的詩太給力了!
    「小小年紀就有這般功底,真為小朋友感到驕傲,也為咱鄭州能舉辦這樣一場開幕式而自豪。」「小小年齡功底已現,體現出鄭州少年的自豪之情。」「薪火相傳,傳的是薪火,更是一輩輩人對民族大團結始終如一的堅守……」全文如下:薪火傳遞河南省實驗鑫苑外國語小學五四班 張澤莀(9歲)薪火,來自天地。
  • 「閱兵藍」後鄭州上空突現黑色汙染帶, 環保部門正在調查
    「閱兵藍」後鄭州上空突現黑色汙染帶, 環保部門正在調查 澎湃新聞記者 梁月靜 2015-09-09 17:02 來源:
  • 河南省委任命宋爭輝同志擔任鄭州大學黨委書記
    6月5日上午,鄭州大學在主校區綜合管理中心第一報告廳召開全校幹部大會,傳達省委學校黨委書記調整的決定。河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王忠梅,省教育廳副廳長、黨組成員毛傑,省委組織部幹部五處處長張景臣出席會議,全體在校的校領導、全校中層正職以上幹部共計150餘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