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濰坊·海報新聞9月9日訊(記者 於明效 通訊員 毛瑞金)在昌樂縣綜合行政執法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曾經滿懷豪情、為國防事業揮灑青春熱血,如今他們脫下「國防綠」,身著「天空藍」,秉承部隊養成的勇往直前、敢打硬仗的軍人精神,繼續奮戰在綜合執法一線,為城市的靚麗、有序貢獻力量,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退役軍人風採。
吳慶偉:
服役8年總參老兵 軍人作風融進執法
吳慶偉帶領隊員夜間巡查小吃攤位
吳慶偉,昌樂縣綜合執法局綜合執法一中隊中隊長,曾在總參通信總站服役8年,2013年進入昌樂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他一直說,只要是工作,就是自己的職責,就是自己的份內事,就要千方百計,想盡辦法來完成。他所負責的工作區域,既有農貿城這個大市場,又有溫州商城、福州商城、全福元等大型市場,還有濠景海岸等群眾休閒娛樂的廣場,情況複雜,任務繁重。經常早上五六點就上班,晚上八點以後才下班,他從沒有叫苦叫累,帶著中隊的同志們合理安排執法力量,統籌兼顧,管理水平穩步提升。
溫州商城是該縣建成最早、規模最大、業戶最多、情況最複雜的商業小區,不符合國家衛生縣城標準,需要進行綜合整治。作為負責這個轄區管理的執法中隊中隊長,吳慶偉提出了分步實施、分塊整治的建議。溫州商城北門有一個新疆燒烤攤點,已在此經營多年,由於語言不通,難以交流,又涉及少數民族的問題,成為解決溫州商城北門攤點的關鍵所在。
吳慶偉用手機下載了一個翻譯軟體,利用手機和攤主進行溝通交流,翻來覆去講解迎接國家衛生縣城覆審的意義,講解法律法規規定,最終攤主答應搬離。吳慶偉又四處打聽,協助他租了一處門店進店經營。解決了老大難問題,其他的手機貼膜、箱包、水果、餐飲攤販也全都按照要求進店、進市場經營。流動攤販清除以後,吳慶偉立即聯繫施劃了停車位,引導機動車、非機動車分別在相應區域內的有序順向停放,流動攤販徹底杜絕。
宋曉明:
素不相識孝心相守 善行義舉感動八方
宋曉明為商戶講解相關法規
4月12日,山東好人發布儀式暨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孔子故裡曲阜舉行。昌樂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綜合執法六中隊中隊長宋曉明成為濰坊市上榜的3人之一,當選為3月份的「山東好人」。
2003年年底,正在北京某部隊服役的宋曉明回家探親,偶遇壽光市稻田鎮的趙蘭秋老人,她丈夫身體不好,兒子患腦炎後遺症,兩個女兒已經出嫁不在老人身邊。宋曉明了解到這個情況後,就想為老人盡一份力量,幫助幫助這個可憐的家庭。他每個月將自己津貼的三分之一拿出來寄給趙蘭秋,錢雖然不多,但是為這個家庭帶來了希望。
2010年,經過公開考試,宋曉明被分配到昌樂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穩定了,距離老人近了,照顧起來方便了,去老人家裡的次數也更多了。幾乎每逢節假日,宋曉明都會到趙蘭秋家探望,陪著她聊天談心,看看老人有什麼需求,看看可以怎麼樣讓老人更開心。有時候,幫助老人到掃打掃衛生;有時候,為老人做一頓可口的飯菜;有時候,陪著老人在村頭走一走;有時候,和老人說話話,講講大事小情,嘮嘮家長裡短……
趙蘭秋老人最大的心事就是自己的兒子,兒子因為患腦炎後留下了後遺症,智力存在一定問題,孩子能有個可以養活自己的工作,是老人最大的心願。宋曉明找同事、找親戚、找朋友、找同學、找戰友,介紹趙蘭秋的兒子到建築工地做保安,他每個月都有了固定收入可以養活自己,母親也了卻了一樁最大的心事。
宋曉明默默付出,不求回報,以自己力量散發著無限溫暖的光芒。他先後獲「2018年度昌樂好人」「2018年濰坊好人」「2018年度濰坊市善行義舉四德榜先模人物」等榮譽稱號。
劉潔瓊:
退役武警再放異彩 巾幗女子不讓鬚眉
正在整理辦公文件的劉潔瓊
劉潔瓊,一位看似柔弱的女子,曾在駐京武警某部服役,2012年通過退伍軍人安置考試進入昌樂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她主動要求到各個工作崗位上進行鍛鍊,跟著老同志學習市容管理的技巧,學習法律法規和相關的業務知識,很快適應了工作環境和節奏,各項工作均拿得起放得下。通過自己的認真學習,考取獲得了行政執法證,有了可以執法的資格。在辦理行政處罰案件的過程中,自己可以獨立辦理各類違法案件,所有的法律文書都能夠做好,做到適用法律準確,案卷符合規定。在市容執法中隊工作的時間內,所辦理的行政處罰案件沒有出現紕漏和問題。
日常的市容管理是綜合行政執法局最主要的工作,劉潔瓊和中隊的同志們一道,採取徒步管理的方式,每天對轄區內的街道進行巡查,在巡查的過程中,講解城市管理法律法規規定,講解城市管理政策,引導經營業戶、流動攤販主動遵守城市管理規定。在完成一次徒步巡查後,採取車載巡查的辦法,對轄區進行不間斷多次來回巡查,及時發現和取締影響城市市容市貌的違法行為。到現在,她還一直保留著在市容管理中隊的時候形成的習慣,走在路上遇到亂貼亂畫的小廣告就想上去撕掉。去年的時候,中午在辦公室值班接到一個投訴,有一個流動商販利用小喇叭叫賣影響群眾休息,負責轄區管理的中隊值班人員因為正在忙於別的事務,暫時不能前去處理投訴,她將電話轉到手機上以後,自己開著私家車到一中門口附近將商販取締。
現如今,在局辦公室工作劉潔瓊,負責文件收發、傳閱、歸檔,電話的接聽、記錄、傳達等工作,她嚴格按照規定時間查看文件發送系統和郵箱裡的文件,及時籤收、下載、處理,提交給辦公室主任籤署意見,並按照領導籤批的意見做好傳閱,基本做到了及時、準確。對於特別急需處理的文件,通過電話、微信、OA系統等,及時進行傳送,並做好跟蹤督辦,確保按時完成,及時上報。對傳閱完的文件,以及需要整理歸檔的各類材料等,及時進行收集、分類、整理、歸檔,在需要查閱時能夠及時找到。在接聽電話的時候,認真記錄,根據工作安排及時進行傳達,督辦,確保工作安排、群眾投訴及時得到處理和回復。同時,認真的學習相關法律規定和要求,對諮詢的群眾給予合理的解釋,對不能解決的問題和不屬於本單位職責的投訴解釋清楚,取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每天每天,她都在這樣周而復始的忙碌著。
在昌樂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像他們這樣的退伍軍人有50多名,有助人為樂的「濰坊好人」張同元,有衝進火場救人的張鵬,有創新管理的胡佃磊,有默默堅守無私奉獻的賈建波……他們脫下了國防綠的軍裝,穿上了天空藍的綜合執法制服,繼續踐行著「為了人民、服務人民」的誓言。他們每個人都是一面旗幟,在各自的崗位上率先垂範,兢兢業業工作著。為了城市的整潔有序,為了群眾生活的方便美好,他們,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