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輪日食將至,印科學家:疫情與日食有關,新日食或讓病毒失活
據《印度斯坦時報》6月15日報導,印度金奈的一位科學家聲稱,新冠肺炎的爆發與12月26日的日食有關。據科學家介紹,由於日食後釋放的裂變能量,第一中子與突變粒子發生相互作用後,新冠肺炎爆發。根據我的理解,在12月26日最後一次日食之後,太陽系會出現一個新的行星排列。」「由於星際間力量的變化,病毒已經從高層大氣中產生,在新的排列中,地球已經創造了一個有利的大氣環境。對於第一個中子(自然界中是不帶電的),來自太陽的大部分核裂變能量,它們可能已經開始與外來吸收物質形成核,可能是一個生物分子的核,生物核相互作用在上層大氣中發生。
-
科學家們是怎麼利用NASA的數據來預測某個日期出現的日食的?
他們已經對日食本身的樣子有了一個想法:幾天前,他們利用美國宇航局的數據,預測了日冕(太陽珍珠般的外層大氣)將如何實際出現在地面上。他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自己的預測是否成立。今年的版本是對該小組用於預測2017年8月日食的複雜數值模型的改進。
-
猴年5次日食月食時間公布 有關日食的各種傳說
一、日食原理日食現象是當月球繞地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時,如果太陽、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條直線,月球就會擋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陽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就會發生日食現象。發生日食的時間必定在「朔日」,也就是農曆初一。
-
「金環」日食上演!你真的了解日食嗎?帶你科學了解日食現象
6.21日食6.21日食>在科學尚未普及之前,很多人還認為日食是是一種不祥的徵兆,甚至會引起恐慌。但是現在的我們真的了解日食嗎?所以,只要你主動出擊,機會年年有,即使是日食這種常人認為少見的事情。所以為了更好的生活,主動出擊吧。
-
日食是如何產生的?別的星球有日食嗎?
前幾天,全國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都在觀賞這本世紀最激動人心的日食之一。那麼日食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這種現象是獨有的嗎?我們在其他的星球能看到嗎?事實上,日食就是指地球的衛星--月亮,遮擋住了太陽照射往地球的光線,從而造成了在地球上可觀測到的一種天文現象。根據月亮遮擋程度的不同,產生的日食現象不同,比如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
-
源於未知的恐懼,淺談日食和月食的迷信
關於太陽的迷信:在中國早期,日食被認為是天象,是「天上的徵兆」,它揭露了國家和皇帝的未來,並將文化和超自然世界結合在一起。據他們說,在月食的時候,一條巨大的天龍吞下了太陽,以顯示它的憤怒和憤怒。日食是令人敬畏的現象。
-
回顧:2019年最後一次日食照片圖集,全球多地觀測到「火環」日食
2019年,新加坡可觀測到因月球行至太陽中心所產生的稀有「火環」日食。聽著約翰尼·卡什的歌戴著你最好的觀測鏡準備欣賞這一年甚至這十年最後一次日食吧。2019年最後一次天文奇觀,日環食會經過整個印度尼西亞及周邊地區,從沙烏地阿拉伯至關島都可以觀測到。
-
今日日食你觀的日食情況可能是這樣的!
從分析的數據,你今天看到的日食可能是這樣的現象:北京:日食開始時間 14:33:25 日食結束時間 16:58:45 日食最大時間 15:50:18 日食最大遮擋 49%。上海 :日食開始時間 14:45:32 日食結束時間 17:16:24 日食最大時間 16:06:30 日食最大遮擋 71.8%。
-
日食的生死力量,古人如何將日食與命運聯繫?
我們現在都知道日食是一種自然現象,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而在古代日食則被稱為厄運,尤其是對於國王來說更是如此,那麼古人是如何將日食與命運聯繫?
-
夏至看罕見「金邊日食」,錯過等十年!
在這裡,藍藍天工作室特別提醒大家注意:千萬不能「裸眼」看日食!觀賞日食時不能用肉眼直視太陽,也不能僅佩戴墨鏡或直接透過望遠鏡觀看,否則易造成短暫性失明,嚴重時甚至會造成永久性失明。 何時何地能觀賞到這次日食?
-
最早有記載日食的國家是哪個國家?什麼時候還會日食?
日食是一種自然現象,自古有之,古今中外都有很多關於日食的歷史記載,那麼有史以來有關於日食的最早歷史記載是哪個國家呢?我們來看看相關的資料。《詩經·小雅》說,「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這是對一次日食的記載,大意是:十月初一日是辛卯日,發生了日食。據學者考證,《詩經·小雅》說的日食是公元前776年周幽王時期的一次日食。而國外關於日食的最早記載是敘利亞北部的烏格裡特日食發生在公元前1374年。別急著以為最早的日食記載在國外。我們再來看一個歷史資料。
-
日食來了!難得一見的「金邊日食」今天上演
日食通常分為四種聽到「日環食」「日偏食」這些概念,是不是有點傻傻分不清楚?日食可分為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和日全環食四種。當太陽、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條直線,如果月亮遮掩了太陽的部分面積,就發生了日偏食;如果月亮遮掩了整個太陽,就出現了日全食;如果月亮視直徑小於太陽視直徑,僅遮住太陽的中心部分而露出了太陽邊緣的光環,就發生日環食。
-
日食來了!難得一見的「金邊日食」今天上演!
日食通常分為四種聽到「日環食」「日偏食」這些概念,是不是有點傻傻分不清楚?日食可分為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和日全環食四種。這光環寬度稱為「金邊日食」,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觀看過。以往在我國目睹到的兩次日環食光環的寬度,2012年5月21日是64.77角秒(最大食分0.9439),2010年1月15日是91.19角秒(最大食分0.919)。專家提醒,這次日食過程,無論是觀看還是拍攝,都必須採用濾光片。目前較好的濾光片是巴德膜。巴德膜應安裝在望遠鏡和鏡頭的前面。
-
2017年的日食預測顯示了我們仍然不知道的太陽
大多數情況下,親自做這件事,因為覺得這很有趣,可以把它和公眾的興奮感聯繫起來。日食期間日冕的出現是由太陽磁場的變化所形成,但這使得預測的時間變得很困難,因為唯一一顆提供磁場數據的衛星只能看到太陽朝向地球的一面。但是太陽和地球一樣,大約每27天自轉一次。這意味著,對於剛剛從地球上可見的太陽邊緣,科學家們大多必須依賴於在該區域消失之前獲取的舊數據。
-
日食來了
過去6千年,地球上共發生日食14263次,平均每0.6498年發生一次中心日食,平均每1.2769年發生一次日環食,而夏至這天(或任意日)發生中心日食的機率為0.6498x365.25=237年一次,發生日環食的機率更小,為1.2769x365.25=466年一次。
-
日食引發的災難!
日食在對於愚昧的古人來說,那絕對是一場災難,因為那是天狗吃太陽,要是不敲鑼打鼓將它趕走,那絕對是一場災難!當然現代人可不信這一套,畢竟那只是一場自然現象而已!日食是怎麼引起的,一年中能見到幾次日食日食就是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擋住太陽時,就形成了日食!月球大約27天就要繞地球一周,那為什麼不是每個月一次日食呢?
-
如何用Excel給小朋友們解釋日食現象
2020年6月21日,夏至遇上"金邊日食",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那麼有好多小朋友就特別好奇日食現象是怎麼產生的呢?家長朋友們於是就開始在各種網站上檢索關於日食的科普知識了。但是關注表哥公眾號的讀者朋友可以使用下面這個表哥用Excel製作的日食模擬器來給小朋友們講解下。
-
2015天文奇觀:今年將有兩次日食-月全食,日食,日全食,水星,金星...
東方網1月5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年曆翻到2015年,每年的天文現象又將如期而至,今年,有哪些有趣的天文現象等著我們呢? 將發生兩次日食 今年將發生兩次日食,但兩次對國內的觀測者而言都比較難做觀測。3月20日,日全食。可見範圍包括北冰洋、北歐等地。
-
中國科學家首次通過草原「天眼」觀測日食過程
中國科學家首次通過草原「天眼」觀測日食過程 2018-08-11> 2018年08月11日 23:49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 中國科學家首次通過草原「天眼」觀測日食過程
-
火星的日食是什麼樣?只能遮住太陽的40%,卻能靠溫差扭曲地面
不同尋常的是,在火衛一日食期間,InSight的地震儀都會發生一點點傾斜。儘管傾斜的幅度非常小,但足以引起科學家的注意。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一直在對InSight探測器的數據進行著跟蹤研究,其研究目標之一就是地球在日食期間發生的一些現象是否在火星上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