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首次通過草原「天眼」觀測日食過程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

中國科學家首次通過草原「天眼」觀測日食過程

2018-08-11 23:49:34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羅攀

2018年08月11日 23:49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 

  中國科學家首次通過草原「天眼」觀測日食過程

  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11日電(記者丁銘、劉懿德)11日傍晚,隨著太陽上半區一點點被黑影遮蓋,顏毅華仔細地盯著電腦屏幕顯示的圖像和讀數。此時此刻,國家天文臺明安圖觀測基地的拋物面天線遙指西方,把中心對準太陽,密切跟蹤接收來自太陽的射電輻射。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通過草原「天眼」觀測日食活動。

  「通過明安圖射電頻譜日像儀的天線,我們在這次日偏食過程中能觀測到太陽射電流量的變化,可據此推斷太陽射電輻射的空間分布。」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太陽與日球分會主席、中科院太陽活動重點實驗室主任顏毅華說。

  明安圖射電頻譜日像儀由100面拋物面天線組成,是國際一流的太陽射電望遠鏡,被稱為「中國草原『天眼』」。顏毅華是該項目的首席科學家。

  這是草原「天眼」2013年建成運行以來首次觀測日食活動。顏毅華說,儘管這是一次日偏食,但仍能獲得一系列研究太陽活動的基礎數據。

  「草原『天眼』本身是具有成像能力的,但我們在此次日偏食過程中,既進行了成像觀測,也進行了傳統的不能成像的單天線觀測。」顏毅華說,通過兩種不同的觀測方式進行數據比對,能夠進一步檢驗單天線觀測方式進行空間分辨觀測的可靠性。

  顏毅華表示,他的團隊曾於2008年、2009年分別在甘肅、浙江進行過日全食射電觀測。「即便是通常所說的日全食,在射電觀測中也表現為環食的形態。」顏毅華說,這是因為月球陰影遮擋區域以外,仍有太陽射電輻射能被觀測到。

  由於有過日全食射電觀測的基礎和經驗,此次日偏食觀測進展順利。顏毅華說,他的團隊會進一步分析研究有關數據,不斷提升設備性能,通過太陽射電觀測更好地研究太陽活動規律,造福人類造福地球。

  據介紹,太陽的劇烈爆發活動可引發災害性空間天氣事件,能對航天、衛星通信、導航、電網運行等高技術系統和設備造成損害。由於地球大氣對來自太陽的射電輻射近似透明,因此地基射電望遠鏡是研究太陽活動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相關焦點

  • 中國「草原天眼」助世界「看清」太陽
    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草原深處,也有一雙中國的「眼睛」在「看」太陽,這就是明安圖射電頻譜日像儀(英文簡稱MUSER)。MUSER是國際太陽射電物理研究領域的領先設備,為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等太陽活動研究提供了新的觀測手段,被稱為「草原天眼」。「草原天眼」張目對日、明察秋毫,將極大促進太陽物理和空間天氣科學的發展,助世界「看」清太陽。
  • 中國建設更強草原「天眼」觀測研究太陽活動
    新華社記者劉磊攝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31日電(記者劉懿德、魏婧宇)目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明安圖觀測基地正在建設一系列更強大的設備觀測研究太陽爆發活動,從而使其成為國際上最強大的綜合性太陽射電觀測基地,為研究、預報太陽活動提供有力支撐。
  • 中國天氣攜手微博呈現「太空天眼追日食」大型直播
    中國天氣網訊 6月21日,中國天氣「太空天眼追日食」大型直播活動完美收官!中國天氣聯合國、省、市三級氣象部門推出14路直播信號,以不同視角、多窗口全景式呈現日環食過程,同時藉助微博平臺的天然傳播優勢,直播活動火爆全網——直播觀看人次近億,原創話題9.2億閱讀量制霸熱搜,並吸引超10萬人次網友參與互動活動。
  • 中國草原「天眼」在太陽耀斑爆發前兆研究中取得最新成果
    航拍明安圖觀測基地。新華社記者劉磊攝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30日電(記者劉懿德、魏婧宇)記者30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明安圖觀測基地獲悉,科研人員在太陽耀斑爆發前兆研究中取得一項最新成果。明安圖觀測基地的星空。新華社記者任軍川攝2014年12月17日,素有草原「天眼」美譽的明安圖射電頻譜日像儀記錄下一次M級別的太陽耀斑爆發活動,由於該設備在釐米-分米波段上首次實現了類似「CT成像」的功能,即在所有參數上同時對日面進行多層次觀測,填補了國際上在太陽爆發能量初始釋放區高分辨射電成像觀測的科學空白,這使得科研人員得以在該波段對太陽耀斑進行全面研究。
  • 怎樣觀測日食(圖)
    究竟用什麼方法觀看日食才是最安全的呢?在這裡介紹一下一般天文愛好者所常用的幾種方法。  肉眼觀看日食的安全方法 最簡易的方法是找一塊玻璃,塗上些墨或者用煙燻黑,用它們來觀看日食,眼睛就能受到保護,不會被傷害。  也可以利用已曝光過的黑白膠片來作為濾光片進行觀測。方法是將軟片拉出,在陽光下曝照約30秒,然後作充分時間的顯影和定影。
  • 2020年人類首次觀測到銀河系內快速射電暴,有「中國天眼」功勞!
    新華社1月18日報導,作為2020年《自然》十大科學發現之一,人類首次觀測到銀河系內快速射電暴。這其中,就有「中國天眼」的功勞。  快速射電暴,被科學家形象地稱為宇宙中的「閃光燈」,一些天文愛好者甚至猜測它是「外星來電」。
  • 八一八日食觀測史的卦
    相比於已經開始嘗試觀測日食的洪堡,在彼時的大清帝國,觀天象還是欽天監專屬的皇家機密,屬于禁忌之中的禁忌。其中對1936年黑龍江日食的觀測是中國進行的首次現代觀測,而對1968年中蘇邊境新疆發生日食的觀測則是60年代我國官方推上熱搜的明星科學工程。
  • 2020年人類首次觀測到銀河系內快速射電暴有「中國天眼」功勞
    作為2020年《自然》十大科學發現之一,人類首次觀測到銀河系內快速射電暴。這其中,就有「中國天眼」的功勞。  快速射電暴,被科學家形象地稱為宇宙中的「閃光燈」,一些天文愛好者甚至猜測它是「外星來電」。這是因為它雖然僅持續幾個毫秒,卻可以在這麼短時間內,把相當於地球上幾百億年的發電量,完全以不可見的無線電波釋放掉。
  • 日食的目視觀測方法與攝影
    日食分為三種:日全食、日環食和日偏食。 觀測日食的方法分為兩大類:即目視觀測與攝影觀測。目視觀測分為:減光直視、小孔成像、倒影觀測、望遠鏡減光觀測、望遠鏡投影觀測。而攝影觀測分為:長焦攝影與廣角攝影。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目視攝影。
  • 「古法」觀測日食火了!
    用古代天文觀測方法,觀測夏至日影、日食,是怎樣的感受?  當夏至「牽手」日食,當「最長白天」邂逅「金邊日食」,今年的6月21日很特別。唐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著名天文學家曾一行搞天文觀測時,這裡當時是13處觀測點之一,當時為保存周代測影遺制,將土圭木表換成石圭石表。  據登封市觀星臺文物保管所所長安麗介紹,由於經度與北京時間存在時差,觀星臺所在位置的當天正午時間為13:08。
  • 沒有望遠鏡怎麼觀測日食? 6月21日金邊日食觀測方法有哪些
    沒有望遠鏡怎麼觀測日食? 6月21日金邊日食觀測方法有哪些時間:2020-06-21 07: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沒有望遠鏡怎麼觀測日食? 6月21日金邊日食觀測方法有哪些 沒有望遠鏡怎麼觀測日食?
  • 《太空天眼追日食》
    《太空天眼追日食》——郭玉才攝於鄭州2020年6月21日,發生了一次夏至日「牽手」日環食的天象,這是中國境內十年來最具觀賞性的天文盛宴,橫跨一萬多公裡的環食帶全程可見。
  • 中國科學家首次觀測到化學反應中的「幾何相位」效應
    中國科學家首次觀測到化學反應中的「幾何相位」效應(央廣網發 大連化物所供圖)央廣網大連12月14日消息(記者賈鐵生)記者從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興安教授,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孫志剛研究員、
  • 日食的發展過程(圖)
    我們知道,日食是月球在運動過程中發生的正常現象
  • 星辰大海,才是它的徵途——「中國天眼」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
    1月11日,當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成為全球最大且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也意味著人類向宇宙未知地帶探索的眼力更加深邃,眼界更加開闊。  2顆,11顆,43顆,93顆,102顆……從2017年10月「中國天眼」首次發現2顆脈衝星,到11日召開的國家驗收會上公布已發現102顆脈衝星,它兩年多來發現的脈衝星超過同期歐美多個脈衝星搜索團隊發現數量的總和。
  • 島內掀起「日食熱」 天文愛好者陸續赴大陸觀測
    因為大陸地區的觀測條件非常好,臺灣許多天文愛好者日前紛紛組團啟程赴大陸,希望一睹這一難得的天文奇觀。   一支由臺灣中小學地理老師組成的隊伍19日啟程赴杭州,出發前大家再次檢查所攜帶的日全食專業觀測設備。這些設備中不僅有天文望遠鏡,還有拍攝日全食影像所需的具有電動跟蹤功能的赤道儀以及三腳架。   同日前往大陸的還有來自臺北一所小學天文社的師生,設備也相當專業。
  • 號稱「中國天眼」的望遠鏡觀測到了啥?有觀測到外星人嗎?
    2020年1月11日,曾遭到霍金反對的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 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順利通過國家驗收並正式運行,在其正式啟用的近一年時間,你知道它究竟觀測到了什麼嗎?
  • 沒有望遠鏡怎麼觀測日食?
    沒有望遠鏡怎麼觀測日食?  方法一:墨水觀測法  墨水觀測法是取一盆清水,加入墨汁,通過水麵的反光看太陽。  方法二:針孔投影法  若用針孔投影法,可取一個1至2米長的紙箱,兩端中心各開約10釐米大小的洞,上端用錫紙將洞貼上,再用針在錫紙中心穿一針孔,另一端用白色半透明紙將洞貼上,然後在太陽下試驗能否在半透明紙上產生太陽圓面像(切記:不能用肉眼透過針孔直接觀測太陽)。
  • 觀測日食的方法及注意事項(圖)
    下面我們給大家介紹幾種觀測方法。墨水觀測法。你可以取一盆清水,加入墨汁,通過水麵的反光看太陽。  濾光片觀測法。透過濾光片,可以安全地觀測日食。製作濾光片的材料可以是廢膠捲,也可以用壞了的電腦軟盤芯做濾光片。
  • 中國「草原天眼」緊盯太陽,獲85個太陽事件,它牽扯人類的神經
    來自草原的在科學家的心目中,明安圖射電頻譜日像儀又被稱作「草原天眼」,它是來自草原的「地球衛士」,自從2013年投入使用以來,就一直不間斷的緊盯著太陽的活動變化情況,截止到目前,已經成功獲得了85個太陽活動事件的觀測,收集到300T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