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天眼追日食》

2020-09-05 郭玉才文影之窗

《太空天眼追日食》

——郭玉才攝於鄭州

2020年6月21日,發生了一次夏至日「牽手」日環食的天象,這是中國境內十年來最具觀賞性的天文盛宴,橫跨一萬多公裡的環食帶全程可見。

相關焦點

  • 中國天氣攜手微博呈現「太空天眼追日食」大型直播
    中國天氣網訊 6月21日,中國天氣「太空天眼追日食」大型直播活動完美收官!6月初,中國天氣開始策劃日環食直播活動,經多方聯繫確認,最終聯合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西藏自治區氣象局、福建省氣象局、廈門市氣象局等,在8省區市搭建了14路直播信號,從太空到地球,從雪域到海邊,以不同視角、多窗口全景式為網友直播呈現日環食過程。為達到傳播效果的最大化,引爆全網。中國天氣與新浪微博強強聯手。
  • 中國科學家首次通過草原「天眼」觀測日食過程
    中國科學家首次通過草原「天眼」觀測日食過程 2018-08-11 2018年08月11日 23:49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    中國科學家首次通過草原「天眼
  • 中國天眼發現外星人,接收到了太空深處的信號
    中國天眼是這個世界上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經過22年的建設之後,終於在2016年的9月25日建成。這個望遠鏡的威力也是非常的強大,可以接收到來自太空的信息。而天眼在建成之初似乎就已經收到了太空信號,難道中國天眼發現外星人了嗎?
  • 夏至日迎來日環食,日食分為四種,市民線上線下共賞「天狗食日」
    昨天,備受矚目的「金環日食」如期登場,在北京地區可見大食分日偏食。午後,不少市民帶著「長槍短炮」在故宮角樓旁駐足等待。日偏食全過程。 本報記者 白繼開 攝昨天14時,角樓旁的人越來越多。「開始了!能看出來虧了一點點!」
  • 日食月食,各不同蝕
    太陽 日食原理示意圖 月球 地球 月亮運行得更快,所以發生日食時,一定是月亮追上並超過太陽。由於它倆的運行方向都是自西向東,所以月亮一定是先追上太陽的西邊緣,超過它之後,再從東邊緣出來。因此日食時,日面總是從西邊缺蝕,從東邊復圓。 發生月全食時,月亮跑到了地球的背後,進入地球的影子裡。由於月球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它應該自西向東進入地影,於是月面的東邊緣最先缺蝕,正好和日食相反。
  • 性能領先世界的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探索太空
    中國天眼是中國天文臺主導研發建設的自主太空望遠鏡,於2016年9月25日正式落成。中國天眼不但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可以利用球冠反射面在射電電源方向形成300米口徑瞬間反射拋物面,以便追蹤相對位置不斷變換的所有範圍內的天體,可以追蹤到137億光年外的信號!其實際性能已經比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提高了十倍,而口徑350米的阿雷西博曾經是世界最大最好的太空射電望遠鏡。
  • 冬至的日食是「丟臉」嗎?沒有日食是無稽之談
    「庚子年災日」的所謂「依據」是,從地球軌道上看,「冬至」是最漫長、最黑暗的夜晚;從太空中的星際天象來看,「冬至」與「日食」重合,屬於「狗吞太陽」的「丟臉」。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說,12月21日是「冬至」,這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雖然殷琦最豐富,但楊琪出生了,人們有『冬至是太陽升起』的說法。
  • 天眼曾鎖定太空深處信號,或來自30億光年外,國外專家十分羨慕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逐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不過在廣袤的太空中,人類的認知僅僅是冰山一角,太空中還存在很多未解之謎值得我們不斷追尋,在此過程中,人類也利用一些先進技術獲取了一些來自太空中的信息。從2007年開始人類正式收到了來自太空深處的信息,此後人們對於太空信息更加好奇,希望能從這些信息中獲得更多了解。
  • 盤點人類在太空中11個精彩的發現,在太空中看日食會更加壯觀
    自從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以後,發現了宇宙中有無數的星系和各類天體,下面來看看人類在地球以外有過哪些精彩的發現。朱諾號探測器拍到木星的表面出現一片巨大的棕色氣旋,其規模遠超過著名的「木星之眼」,只是這道氣旋在出現後不久便迅速衰退很快就消失了,在太空看起來像是木星表面的一道傷疤
  • 中國天眼曾鎖定太空深處信號或來自30億光年外國外專家十分羨慕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逐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不過在廣袤的太空中,人類的認知僅僅是冰山一角,太空中還存在很多未解之謎值得我們不斷追尋,在此過程中,人類也利用一些先進技術獲取了一些來自太空中的信息。從2007年開始人類正式收到了來自太空深處的信息,此後人們對於太空信息更加好奇,希望能從這些信息中獲得更多了解。
  • 猴年5次日食月食時間公布 有關日食的各種傳說
    一、日食原理日食現象是當月球繞地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時,如果太陽、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條直線,月球就會擋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陽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就會發生日食現象。發生日食的時間必定在「朔日」,也就是農曆初一。
  • 美軍公開外星人飛碟,中國人也要找外星人:中國天眼探索太空生物
    就在美方公開UFO相關視頻後不久,我國也對外太空生物的尋找實施了確切行動。4月28日,我國科學院天文臺網報導稱「被稱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迎來地外文明探索的任務。」
  • 8月的日食是什麼?日食什麼時候出現?
    日食每年發生2到5次,日偏食約佔所有日食的35%。剩下的日食或者是日全食,即太陽被月球完全覆蓋;或者是日環食,即月亮遮住太陽,但比平時離地球更遠,並在其邊緣留下明亮的光暈。2018年日食:月偏食期間,月亮遮住了部分太陽明亮的圓盤。從地球上觀察,這種現象不足以像日全食那樣使天空變暗。月球至少要覆蓋90%的太陽才能看到明顯的變暗,但有了特殊的設備,天文學家仍然可以看到月亮在太陽前面經過。
  • 現在全球只有一隻天眼,3年後太空只有一座天宮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損毀的結果,是此後相當相當長的時間內,或許是長達幾十年的時間內,全世界天文探索將只能依靠位於中國貴州的另一隻天眼,那面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貴州,將無可爭議的成為此後可能在幾十年內全世界在天文探索領域的核心。
  • 美軍公開UFO視頻,中國人也要找外星人:中國天眼可探索太空生物
    就在美方公開UFO相關視頻後不久,我國也對外太空生物的尋找實施了確切行動。4月28日,我國科學院天文臺網報導稱「被稱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迎來地外文明探索的任務。」
  • 太空知識|你知道日食是怎樣形成的嗎?
    此次日環食也被叫做「金環日食」,非常少見,太陽99%的面積都被遮住,只剩下一圈細細的金邊。能看到日環食這樣的天文現象並不常見,又恰逢周末,許多中小學學生疫情期間依然熱情不減,帶足裝備看日食。這麼罕見的日環食天文現象讓人大飽眼福,那大家知道日環食是怎樣形成的嗎?
  • 貴州500米「天眼」重磅:發現罕見「紅背蜘蛛」食雙毫秒脈衝星!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www.bokeyuan.net)天文學家利用我們中國貴州,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五百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天眼(FAST),在球狀星團NGC6341(梅西耶M92)中發現了一顆新的食雙毫秒脈衝星(食雙星)。
  • 我國天眼遇到暴雨會變「遊泳池」嗎?看了不得不佩服天眼設計師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分為兩個大的方面,其中一個方面是通過發射人造飛行器去獲取關於太空的信息,人造衛星和載人火箭都是屬於這一類。而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在地面構建能夠接收太空信號的基地來完成人類窺伺太空的夢想,我們今天要提到的天眼就屬於這一類別。天眼修建於我國貴州,它本質上是一個巨大的單天線射線望遠鏡,從天空中俯視天眼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它的外表就如同一口巨大的鍋一樣。
  • 阿茲特克人眼中的日食
    周一 · 知古通今| 周二 · 牧夫專欄周三 · 太空探索雖然在公元前後便具備了一定預報日食的能力,但我們直到科學革命才真正從物理機制上了解了日食的成因。在此之前,每當日食來臨,世界各個文明的人們也只能懷著敬畏之心,或肅穆或喧鬧,看著太陽消失在月亮背後,然後等待光明重現。對於日食事件,古中國與古巴比倫都有著豐富的記錄,然而美洲的本土文明卻鮮有相關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