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的目視觀測方法與攝影

2020-11-23 騰訊網

前幾日已經詳細的告訴大家日偏食發生的時間,在這裡把全省各城市的時間再次通告一次,見下表。

2019年12月26日日偏食

初虧:時間:12:56:59

太陽高度:28.9°

食分:0.000

掩蓋面積比:0.0%

食甚:時間:14:01:46

太陽高度:23.7°

食分:0.226

掩蓋面積比:12.3%

復圓:時間:15:01:13

太陽高度:16.5°

日環食總用時間:2小時4分鐘14秒

當太陽、月亮和地球成一條或接近一條直線時,這時月亮便遮蔽了太陽,這種現象就是日食。日食分為三種:日全食、日環食和日偏食。

觀測日食的方法分為兩大類:即目視觀測與攝影觀測。目視觀測分為:減光直視、小孔成像、倒影觀測、望遠鏡減光觀測、望遠鏡投影觀測。而攝影觀測分為:長焦攝影與廣角攝影。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目視攝影。

1.減光直視:即通過減光裝置,如:巴德膜、全感光的X光片、電焊眼鏡片等,通過這些減光鏡片就可以直接用眼睛觀測了。通常,我們會通過淘寶購買巴德膜製作的日食眼鏡,觀測效果很好。

2.小孔成像:可以用一張A4紙,用點燃的細香在紙上紮上小孔,將紙張放置於地面的上面,讓陽光穿過小孔,把太陽像投影到地面上看。

3.倒影觀測:使用一個水盆,將足夠多的墨水倒入盆中,通過墨水的倒影來觀看日食。

4.望遠鏡減光觀測:在望遠鏡的物鏡前面加裝一個濾鏡片(參考減光直視法),通過減光後的望遠鏡進行目視觀看,如果在太陽黑子極大期,還能看到太陽黑子。

5.望遠鏡投影法:通過望遠鏡的目鏡將太陽的像投影在紙上進行觀測。這種方法是相對安全的,但一定要注意,由於目鏡焦點處溫度極高(可點燃火柴),因此不能觸碰目鏡前端,小心手被灼傷。

日食天象是很難得的天文科普直觀教育,在此期間學校可組織學生在午飯後,通過我們講述的目視觀測法來進行觀測。由於陽光非常強烈,因此除望遠鏡投影觀測外,其它方法必須使用減光裝置來觀測日食。尤其是使用望遠鏡目視直接觀測太陽,如果望遠鏡物鏡前端不加減光裝置,會直接導致眼睛失明,此條非常重要,切忌!切忌!切忌!

目視觀測方法介紹完了,很多大朋友估計等著看攝影觀測,那麼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攝影觀測。天文攝影分為兩大類:即地平式攝影與赤道式攝影。由於是拍攝日食,而陽光強烈,因此我們使用地平式攝影即可。

在日食攝影過程中,拍攝方法有多種,其中最受歡迎的是主焦點直接成像法和廣角攝影法。而這兩種攝影方法,會牽扯到同一個問題,即太陽成像有多大?視場有多大?那麼這裡就需要有一個計算公式來給你答案。

第一問:我要接天文望遠鏡拍攝,需要哪些配件?

答:我們把這種攝影方法稱為主焦點直接成像法,即拆掉相機的鏡頭和望遠鏡的目鏡,通過轉接口將相機機身與望遠鏡連接在一起,用望遠鏡的物鏡代替相機鏡頭的拍攝方法。

由於望遠鏡焦距都很長相機視場小,太陽成像很大,因此拍攝時望遠鏡需要一個穩固的三腳架,相機需要使用快門線,避免拍攝時產生晃動。因為是使用望遠鏡拍攝日食,因此望遠鏡物鏡的前端,一定要加裝一個減光裝置,通常為了保證成像質量,我們都選擇使用3.8密度的巴德膜(淘寶購買),巴德膜的大小在10cmX10cm大小即可。

第二問:我需要太陽的像足夠大,那我需要多長的焦距?

答:這個問題就比較複雜了,因為焦距不同,太陽在CMOS上成像的直徑也不同。簡單點說就是,CMOS靶面大小一定,焦距越長太陽成像直徑越大;焦距越短太陽成像直徑越小。那麼如何計算你使用的焦距,太陽像的直接是多少mm?我們知道,太陽的角直徑是30角分即1800角秒,如何使用2000mm焦距的望遠鏡太陽直徑是多大?公式是1800角秒/焦平面比例尺。

即:1800角秒/(206265/2000)=17mm,通過結果可以知道,太陽的直徑是17mm,全畫幅(36mmX24mm)相機的CMOS剛好裝得下一個太陽。根據這個公式,你可以自己計算一下,你使用的鏡頭焦距能拍一個直徑多少毫米的太陽像了。

談到廣角攝影法,這是帶地景拍攝日食的一個慣用手段。但問題來了,這裡面牽扯了三個問題,一、需要知道日食從開始到結束的總時長;二、太陽會移動多少度;三、日食開始時的高度;四、相機對角線視場需要多少度。我們把問題按照順序解決,首先我們知道本次日食開始時間是12時56分59秒,結束時間是15時01分13秒,日食總用時=結束時間-開始時間即2小時4分鐘14秒。根據地球自轉一周24小時計算,地球自轉一小時是15°,2小時4分鐘14秒即30°15′多一點。那麼在季節是冬季,太陽高度低,中午日食開始時太陽的地平高度只有28.9°。那麼,在大視場攝影中,我們的取景即可以橫拍也可以豎排,屬於靈活取景。我們已經解決了前面3個問題,只剩下最後一個問題了,如果我要拍出下圖的葫蘆串照片,我需要用多少毫米焦距的鏡頭才行?

根據總用時和太陽移動的角度,我們知道需要一個對角線達到31°以上的鏡頭才行。因此選擇鏡頭的焦段和CMOS的大小配置也應該大於31°。根據焦段和CMOS靶面的數據,我使用的是30mm焦距,配合我的Canon 800D正好滿足需求。那麼應該如何配置?請看教程:

焦平面比例尺=206265÷鏡頭焦距

焦平面比例尺=206265÷30=6875.5角秒

對角線視場=焦面比例尺×對角線長度

對角線視場=6875.5X29.3=201452.15角秒即56°

我為何要選用56°?因為我還要打算帶上一部分地景,而地景大約佔橫拍視場高度約15°,因此我需要足夠大的視場。從計算上看,只要CMOS對角線足夠長,那我們的地景部分也就足夠多,但我們也不能使用的焦距太短,否則太陽的成像直徑也小的可憐了,最後都看不出是拍的日食。

有了這些數據還不夠,我們還要計算一下需要間隔多長時間拍一張照片,才能隔開一個太陽的距離。我們根據1小時天體自動向西移動15度,那麼根據度、分、秒的劃分,15°=54000″;根據時、分、秒劃分1h=3600s,即月亮移動1秒需要的時間為3600s÷54000″=0.06666s,約等於0.07s。月亮視直徑約31分,即31′X60″=1860″;1860″X0.07s=130.2s,約等於130s。也就是說,只要我們間隔拍攝的時間設定在≥130秒,那麼就可以拍出串像。拍攝時間間隔越長,太陽和月亮成像間隔距離也就越遠。我的拍攝時間間隔為150秒,即:2分30秒。

數據都已經根據計算獲得了,下面我們就要開始拍攝了。剩下的就是拍攝了,首先我們需要在太陽到達日食開始的位置,就要調整好相機,鏡頭對準日食開始時的方位和高度,提前拍攝一張地景,留作後期疊加的底圖。拍完地景,記得為鏡頭蓋上減光裝置,等待日食開始後根據計算的間隔時間進行拍攝,一直到日食結束為止。

拍攝完畢後我們可通過一個叫Startrails的軟體,將你拍攝的所有圖像進行疊加,最終獲得你的美圖。祝你日食拍攝成功!

相關焦點

  • 日食天象明天現身,專家傳授兩種觀測方法
    上海市天文學會副秘書長施韡表示,公眾可通過專業濾光片、投影方法觀測此次日食,注意不要用肉眼或通過墨鏡、未貼濾光片的望遠鏡直視太陽,以免眼睛灼傷。 日食的成因,是月球運動到地球和太陽之間,且地球、月球和太陽的位置處於一直線時,月球會把太陽遮住,產生日食天象。這是日食的基本成因,實際情況頗為複雜,分為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三種天象。
  • 2019年12月26日金環日食時間及觀測方法
    廣州日食觀測時間:13時51分前後可見日偏食    日食,通常可分為日全食、日環食和日偏食三種。據介紹,日偏食可分為三個階段:初虧、食甚和復圓。  觀測方法:望遠鏡觀測日食,通常採用三種方法。  一種是投影法,把太陽投射在一塊白板上,可供多人觀看。  第二種是目視法,在望遠鏡(在望遠鏡前面安裝有濾光片)中看太陽。
  • 12月26日上演金環日食(時間+觀測方法+直播入口)
    天文專家表示,本次日環食發生期間,我國全境都可以觀測到日偏食,且越往南食分(月亮遮住太陽直徑的比例)越大。  廣州最佳觀測時間:13時51分前後可見日偏食。   此次日食將有全程直播入口,不能親眼觀看的小夥伴們可以提前預約直播,觀看這次天象奇觀  >>>直播入口見文末!
  • 觀看日食需要哪些裝備?(圖)
    「深圳天文」君提醒,目視觀測日食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必須藉助專門的濾光片或日食觀測眼鏡,以防陽光灼傷眼睛。 不囉嗦,直接看圖 圖1、要藉助專門的濾光片或日食觀測眼鏡。 圖2、如果要通過望遠鏡觀測日食,一定要在物鏡前端加裝巴德膜減光。
  • 日食來了
    2002年6月10日,日本原田泰典拍攝於本次日環食最佳觀測 地——太平洋北馬裡亞納群島天寧島。用錯誤的方式觀察日食可能會損傷眼睛。日食發生時,觀測者切勿裸眼觀看,由於遮光率不夠,也避免通過普通墨鏡觀察日食,更絕對不能直接通過望遠鏡目鏡觀察。觀測日食時,我們一定要戴上專用的日食觀測鏡,或者選擇合適的濾光片(如巴德膜)才可以觀測。
  • 觀測日食的方法及注意事項(圖)
    下面我們給大家介紹幾種觀測方法。墨水觀測法。你可以取一盆清水,加入墨汁,通過水麵的反光看太陽。  濾光片觀測法。透過濾光片,可以安全地觀測日食。製作濾光片的材料可以是廢膠捲,也可以用壞了的電腦軟盤芯做濾光片。
  • 日食可以用肉眼觀測嗎?觀看日食日環食注意事項技巧
    2019年最後一次「金環日食」奇觀將上演,我國可以觀測到日偏食。那麼日食可以用肉眼觀測嗎?今日觀看日食的時候,有哪些注意事項呢?12月26日將出現日食現象日食可以用肉眼觀測嗎?  「絕不能用雙眼直接看太陽。」
  • 沒有望遠鏡怎麼觀測日食? 6月21日金邊日食觀測方法有哪些
    沒有望遠鏡怎麼觀測日食? 6月21日金邊日食觀測方法有哪些時間:2020-06-21 07: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沒有望遠鏡怎麼觀測日食? 6月21日金邊日食觀測方法有哪些 沒有望遠鏡怎麼觀測日食?
  • 「金邊日食」如何觀測?
    日環食即將上演 6月21日是「夏至日」,當日下午,一場觀賞效果絕佳的「日環食」將在我國境內上演,這也引發了國人極大的觀測熱情。那麼,對於此次「金環凌空」,普通公眾看什麼?如何科學觀測?天文專家在此給出了一些建議。
  • 年度日食奇觀 攝影老師傅手把手教你如何拍日食
    年度日食奇觀 攝影老師傅手把手教你如何拍日食 2019-12-26 15:11:12 來源:新京報  |  作者:張娜 王金淼> | 字號:A+ | A- 12月26日,本年度唯一一次日環食即將上演,中國境內可以觀測到日偏食。
  • 山西上空出現「金環日食」,做2019年最後一次追光者!
    全國主要城市可見日食具體時間如下日食聽起來深奧又很高大上的樣子知識點超綱了?日環食結束,太陽恢復為完整圓盤日食怎麼看觀測日食一定要戴上專門的、合格的太陽觀測眼鏡如果沒有可以通過小孔成像的方式觀測日食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幾種方法1.目視用目視的方法觀賞太陽之前,
  • 日全食觀測:裸眼直視幾秒鐘便可能失明
    7月22日8時  全湖南向上看  我省後天上午將能看到日偏食 請注意:裸眼直視,幾秒鐘就可能失明 看日食別將車停在路中間,堵塞交通  長株潭觀測日食時間  特別提醒  絕對不能使用的觀測方法:墨鏡/太陽鏡  這是最危險的觀測日全食方法之一,直接戴墨鏡/太陽鏡觀測日全食會傷害眼睛。  記者 黃京  本報7月19日訊 7月22日上午8點到11點,一場壯觀的日全食將上演,全食帶橫掃我國中部長江流域。
  • 6月21日金邊日食觀測方法有哪些
    金邊日食環測方法  方法一:望遠鏡觀察  人們還可以通過望遠鏡投影法,也就是通過觀測太陽經過望遠鏡的投影來觀看日食。  方法二:日食觀測鏡  還可以佩戴巴德膜日食觀測鏡後進行觀測,但觀測時間也不宜過長。日食期間要十分注意保護眼睛,不可直接用肉眼觀測太陽。
  • 怎樣觀測日食(圖)
    究竟用什麼方法觀看日食才是最安全的呢?在這裡介紹一下一般天文愛好者所常用的幾種方法。  肉眼觀看日食的安全方法 最簡易的方法是找一塊玻璃,塗上些墨或者用煙燻黑,用它們來觀看日食,眼睛就能受到保護,不會被傷害。  也可以利用已曝光過的黑白膠片來作為濾光片進行觀測。方法是將軟片拉出,在陽光下曝照約30秒,然後作充分時間的顯影和定影。
  • 2020年日食觀測方法與拍攝攻略,也許還能看到貝利珠,就像大鑽石
    2020年日環食觀測及攝影全攻略:日環食的觀測方法一共分別為:自動尋星望遠鏡觀測法、望遠鏡組合前置濾鏡或巴德膜、肉眼觀測法、和投影法。1、自動尋星望遠鏡觀測法第一種方法是最簡單最方便的觀測方法,但需要藉助硬體才能實現,若有經濟實力,則可以考慮購買自動尋星望遠鏡,例如我原來就使用過SolarQuest一款望遠鏡,具備自動尋星的功能。
  • 2019最後一次日食日偏食最佳觀測時間:13時51分 觀測地點方法
    2019最後一次日食日偏食最佳觀測時間  最佳觀測時間13時51分  日食,通常可分為日全食、日環食和日偏食三種。日偏食,可分為三個階段:初虧、食甚和復圓。12月26日將出現日食現象2019最後一次日食日偏食觀測方法  上海市天文學會副秘書長施韡表示,公眾可通過專業濾光片
  • 圖解日全食三種觀測方法:用日食眼鏡
    圖解日全食三種觀測方法:用日食眼鏡 2009年07月21日14:21 [我來說兩句] [字號:大 中 小] 使用日食眼鏡   投影觀看
  • 「金邊日食」如何觀測? 專家「劃重點」!
    21日是「夏至日」,當日下午,一場觀賞效果絕佳的「日環食」將在我國境內上演,這也引發了國人極大的觀測熱情。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本次日環食的「食分」非常大,太陽整個圓面將有超過99%的面積被遮住,幾乎接近全食,這樣的「日環食」也被稱為「金邊日食」。本次「日環食」我國處於絕佳的觀測位置,其中西藏、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福建、臺灣等地可見環食,其他大部分地區可見不同程度的偏食。
  • 日全食觀測方法:不能「盯倒看」(圖)
    市天文科普教育協會理事長吳志倫教授昨日特別提醒,市民在觀賞日全食時,一定要選擇好正確安全的觀測方式,而即使觀測方法正確,連續觀看也不宜超過一分鐘,否則極易給眼睛帶來永久傷害。  六種錯誤觀測方式  1.不少人認為可使用墨鏡或太陽鏡觀賞,這其實是最危險的觀測日全食方法之一,墨鏡或太陽鏡不是專門為觀測日全食設計,直接用其觀測日全食一樣會傷害眼睛;2.使用曝光過的相片底片觀測,會由於底片製作水平不一樣,底片曝光程度不一樣,不能完全保證觀測安全;3.蠟燭燻黑玻璃這種土方法,由於燻黑程度、玻璃片厚薄等不均勻的問題,不能完全保證觀測安全
  • 今年最後一次日食要來了!這份觀測指南請收好
    此次日食,雖然環食帶不掃過廈門,但市民依然有機會大飽眼福,觀看到日偏食。25日,記者聯繫到福建省天文學會監事會主任、原副理事長陳棟華,為市民獻上一份觀測指南。時間 日偏食在廈持續近三個小時陳棟華說,此次日食是一次日環食現象,而日偏食是日環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