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徵婚網站一則代朋友網上徵友的貼子爭起人們的關注,該帖稱徵友者是山西的清華本碩男生,畢業於清華大學姚班,曾在摩根大通和谷歌當過程式設計師,後回到老家山西,進入晉中學院當青年教師,工資僅3000多,而且自己不喜歡科研,因此晉升職稱無望,不過課外能接私活,勉強上萬。
雖然社會對清華學生寄予厚望,但自己並不能承載這些,只願做一個普通人平淡過一生,並表明自己不高不帥不富,有點胖,尋找有緣人。
初看此貼很多人認為此人胸無大志,白白浪費了清華大學姚班的培養,然而認識此人的人卻紛紛為此行為點讚。
此人名叫張昆瑋,從幼兒園起就熱愛讀書,善於思考,之後在求學過程中更是表現出就強大有自律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一個求知慾很強且內心世界充盈的人物。
進入清華大華姚班後更是學習成績優越,並得過NOL金牌,直至2017年在清華碩士畢業,畢業後,張昆瑋曾成功籤約摩根大通和谷歌這樣的大公司,工資待遇優越。但張同學在這些公司上班只能做程式設計師,有時為趕工不得不加班,很辛苦。
最終,找不到生活的意義和個人價值的張同學毅然放棄大公司的工作,回到家鄉晉中學院任教,晉中學院是一所普通本科院校,今年排名大幅提升,綜合實力居全國第442名。
據晉中學院的學生透露,由於張昆瑋老師的加入,該校計算機班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能力被充分調動,而張老師的學識淵博,講課深入淺出,對學生熱情而耐心地指導,都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和敬重。
如下圖文字所示:
還有一名同為清華姚班,得過兩次NOL金牌的校友,也表達對張老師選擇的贊同,該同學表示,自己作為清華的高材生,在谷歌這樣的大公司只能做一些小項目,做著做著就感覺找不到個人價值了,更重要的是在美國還要受到種族歧視,過著沒有尊嚴的生活,還不如像張老師這樣選擇為中國教育效力來得有價值。
小徐老師也很贊同他的選擇:
一、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任教,不僅工作輕鬆,而且還可以帶動整個晉中學院計算機班的飛速發展,讓在計算機方面有天賦的學生得到很好的指導,成就他們的人生,可謂功德一件。
二、在一個二本院校做教師,有寒暑假,張老師又不想為職稱晉升所累,工作可得輕鬆。
三、張老師的水平在那裡,雖然因自己不喜歡搞科研而職稱晉升無望,但還可以用自己的一身本事做兼職,買房,養家餬口不成問題,生活壓力不大。
四、人各有志,只要自己對自己的選擇滿意,就是人生的圓滿。
不過,從張昆瑋老師的徵友啟事上,我們也不難看出張老師對自己教師工資3000多,且因自己不喜歡科研,晉升無望的現狀而表示遺憾,再加上為了補貼家用,自己不得不接一些私活,這也說明張老師回家鄉後過得並非像人們想像的那樣輕鬆愉快。
從教育方面來說,高校與高校之間的區別一大部分在於師資力量之間的區別,如果二本學院能通過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來吸引像張昆瑋一樣的優秀人才來校任教,相信二本學院的水平也會大幅度提高。
大家認為清華大學的高材生張昆瑋去一個省級二本院校從教,如今還需網上徵友尋找有緣人,這種選擇是否正確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