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I金牌,清華畢業,離開谷歌回老家當老師,張昆瑋不是唯一一個

2021-02-10 未名人才

 每一個人身上都拖著一個世界,由他所見過、愛過的一切所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來是在另外一個不同的世界裡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帶著的那個世界去。

近日,因為一則徵友貼,一位「天才」人物放棄優越工作回家鄉教學的事情引起了大家廣泛關注。

隨後,關於此事,知乎上也有網友提出了疑問。

張昆瑋,2009級清華姚班畢業生,清華碩士畢業後就職於摩根大通、谷歌……而更早之前,他還是NOI金牌得主,在數學、物理和信息學方面很早就展露天才,更後來從山西省實驗中學保送清華,進入姚班。從網友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張昆瑋可以稱得上是「天才」。而這樣的「天才」,先是因為覺得自己不適合科研而放棄了清華的博士學位,之後進入摩根大通銀行工作後也依舊覺得沒有意義,恰巧收到谷歌offer後進入谷歌,不久後卻辭職回到老家山西做了二本學校晉中學院的老師。回家第一年,月工資僅有3000元,從第二年開始可以漲到 5000 元。但張昆瑋說:「當你看到孩子們好奇的眼睛的時候,你會忘掉一切憂愁和不快。如果能獻身於家鄉的基礎教育,我也不算荒廢一生吧。」知乎上晉中學院的學生講述了學生們對於張昆瑋的看法。

清華計算機系博士後胡偉棟在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當信息學教師。

以及更多的博士們……

這樣一些科研能力超強的人才到基層和不發達的地方去做一些基礎教育,在實現自己認為重要的人生價值,並且確確實實為中國的教育與科研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於此同時也過著自己滿意的生活。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發內容文字及圖片來源於網絡、知乎等,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作刪除處理。

文末說正事

由於微信推送算法改版,公眾號內容不再按時間排序,為第一時間收到最新招聘信息、科研資訊,強烈建議大家設置星標:

點擊頁面最上方「未名人才」或掃描文末二維碼,進入未名人才公眾號主頁

點擊右上角的小點點,彈出頁面後點擊「設為星標」

相關焦點

  • NOL金牌、清華姚班畢業生放棄谷歌,回鄉任教工資3000,徵婚被贊
    最近,某徵婚網站一則代朋友網上徵友的貼子爭起人們的關注,該帖稱徵友者是山西的清華本碩男生,畢業於清華大學姚班,曾在摩根大通和谷歌當過程式設計師,後回到老家山西,進入晉中學院當青年教師,工資僅3000多,而且自己不喜歡科研,因此晉升職稱無望,不過課外能接私活,勉強上萬。
  • 清華姚班畢業生,從谷歌辭職回家教書?本人:不想為成功捨棄一切
    他是2009級清華姚班畢業生,清華碩士畢業後就職於摩根大通、谷歌……而更早之前,他還是NOI金牌得主,在數學、物理和信息學方面很早就展露天才,更後來從山西省實驗中學保送清華,進入姚班。第一次選擇:放棄未完成的博士,離開科研張昆瑋生於山西晉中,初中畢業以全省第一成績考入山西省實驗中學,很快就在數學、物理和信息學競賽中嶄露頭角,拿到兩個省級一等獎,並且榮膺全國信息學奧賽金牌,最終成功保送清華。
  • 那些離開上海回老家的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雖然偶爾看到老家同學當公務員的悠閒生活,也會覺得羨慕。  羨慕著羨慕著也就聽了家裡的建議,回了老家,考了公務員,過起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既然回老家了,就好好過自己的日子。  往前走,不回頭。    想了想上海的房價,想了想自己孩子不能在上海上學,想了想自己長期與妻子兩地分居,想了想爸媽年紀都大了,想了想家人都在老家那邊,於是,接受公司的補償,辭職,並且離開上海,回了老家。
  • 「網癮學霸」陳立傑:18歲獲奧賽金牌進姚班,曾得清華特等獎學金
    雖然今年只有25歲,但他在計算機領域已經是閃閃發光的「明星」:16歲,拿下全國青少年奧林匹克競賽的金牌,保送清華;18歲,以世界第一名的成績,斬獲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金牌,進入清華姚班;21歲,獲得2016年清華特等獎學金;
  • 杭州學軍中學高一男生拿到兩塊全國信息學競賽金牌
    在剛剛結束的亞太地區信息學奧賽中國賽區比賽中,學軍中學高一男生張哲宇奪得金牌,整個團隊的表現非常亮眼,共6名同學奪得金牌,成績全國第一。  每年四五月起,進入競賽季。學軍中學的信息學競賽教練徐先友,就開始帶著團隊各處跑。5月初,參加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精英賽,7名同學獲得金牌,在全國遙遙領先。
  • 清華1982級校友慶祝畢業30年
    校園裡的青春、校園裡的情愫,隨著「清華,我心中的眷戀,我心中的校園……」的歌聲,仿若春雨般融化了畢業30年急切歸家的遊子心田。校長邱勇、副校長王希勤、老領導王鳳生等參加了1982級校友畢業30年慶典。據悉,原作2000餘塊瓷片全部在景德鎮燒制,並將作為至今唯一一個年級捐贈物在校史館展示。此外,由數十位校友捐贈的藏品展——《那時的清華、那時的我們——1982級學生生活收藏展》也已於4月下旬在校史館展出。
  • 清華姚班畢業學子分享4年親身經歷:同學2年內發表七八篇頂會論文
    今日為大家帶來的,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姚班)學子的學堂班畢業發言,為大家展清華分享人簡介洪文浩2016接待U Toronto Faith教授來叉院訪問我們班有許多不同背景的人——高考狀元,各項競賽金牌得主——當然,也有像我一樣的普通人。不同背景的大家來到同一個班裡擦出了很多的火花。
  • 7年了,贏了清華,獲丘成桐數學競賽6塊金牌的北大天才,如今怎樣
    在北大這所中國頂尖學府,曾走出過無數優秀的人才,如鄧稼先、錢三強、楊振寧等都是北大畢業。尤其是北大的數學科學學院,一直是個奇蹟存在的地方,也是天才、怪才匯集的地方。在這裡齊聚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學尖子和幾乎所有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的得主,例如:惲之瑋、張偉、許晨陽、朱歆文等,現在已經是數學界非常出色的大家。
  • 我的清華畢業故事 | 白蕊:8篇CNS,清華帶給...
    我的清華畢業故事 | 白蕊:8篇CNS,清華帶給...然而,我被清華拒掉了。經過暑假的反思,我意識到自己對專業知識理解的狹隘與不足。學知識並非是為了考試,而是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我拒絕了手上拿到的所有擬錄取通知書,決心與清華「死磕到底」,當時就只有一個想法,就算推免失敗,考也要考到清華。在9月的推免面試中,有位面試老師問我:「你成績這麼好,為什麼沒參加暑期的夏令營面試呀?」
  • 女碩士放棄白領工作 回老家種果樹當農場主
    頭上頂著中科院碩士的光環,剛畢業的她就在成都找到了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在朋友親人眼中,她前途一片光明。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今年7月,她卻遞交了辭呈,回到了老家巴中市通江縣苟家壩村,拿出全部積蓄並向銀行貸款,跟附近鄉親租用了百畝土地,打造起 了生態農場。放棄在辦公室的舒適工作環境,回老家扛鋤頭當農民,劉麗娟的行為招來了旁人異樣的眼光。
  • 寒門學子高考729分進清華,博士畢業後回到西安
    在高中期間,因為過往的成績,讓馮宇寧有些沾沾自喜,甚至是有些得意忘形,結果高二的時候成績下滑,這樣的挫敗感,曾經讓他也一度苦惱,但是好在馮宇寧在班主任楊志可老師的教育和開導下,他再次回到了學習的正規上,繼續開啟了「學霸」之路,但是,世事難料,在高考的那一年,因為14分之差,與北大擦肩而過,而這一次讓馮宇寧再次有些失落,但是更多地是一種不甘心,他覺得這麼就放棄了對不起自己的父母和姐姐
  • 大專畢業在大城市待了兩年,是留下好還是回老家好?建議收藏!
    如果父母只有你一個孩子,就在家裡附近吧,多陪陪他們,在家裡找個工作。一切看自己了,實際上,很多年輕人正在逃離大城市,壓力太大了,年輕人還是要有自己的想法。我會留下在城裡打拼幾年大專畢業在大城市待兩年,是留下繼續打拼還是回老家呢,我個人的想法,我會留下在城裡打拼幾年,打拼好的話有經濟能力可以把媽媽爸爸接到身邊照顧,如果還不理想,就在回老家腳踏實地的工作,相信很多的父母都希望兒女們在外面打拼,如果實在覺得累了再回父母身邊,我是從小都在外面工作的人,已習慣外面的生活。
  • 姚班學霸陳立傑:16歲保送清華,18歲拿下IOI世界冠軍
    雖然今年只有24歲,但他在計算機領域已經是閃閃發光的明星: 16歲,拿下全國青少年奧林匹克競賽(NOI)的金牌,保送清華; 18歲,以世界第一名的成績摘下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金牌,一戰成名,進入清華姚期智班; 21歲,從尖子生雲集的清華再次脫穎而出
  • 一中學錄用35名教師,33人畢業於清華北大,教育春天來了?
    這所中學錄用35名教師,33人畢業於清華北大,莫非教育春天來了?這讓我想起了另外一個新聞。深圳中學2019年錄用的部分老師名單,名單上的13位老師全是清華的學生,最低學歷是清華碩士,最高學歷是清華博士後。我有一個疑問,你清華的博士,博士後不好好搞科研,到學校當老師。除了佩服之外,更羨慕這些老師的學生。這下真的可以名師出高徒了。
  • 老師請考上清華的學霸回母校傳經,學霸回應三個字。老師懵了!
    學生能考上清華北大是老師、學校引以為榮的事。老師會常常把學霸的大名掛在嘴邊,時刻不忘教育下一屆學生:大家要努力學習,你看,咱們去年的學生某某某都考上了清華大學,大家一定要以他為榜樣,考清華!考北大!實現人生夢想。
  • 顏寧離開清華大學,施一公辭去清華副校長,師徒2人都曾落選院士
    顏寧教授離開清華根據清華大學校方的證實,顏寧教授已經接受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離開了清華大學,成為了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講席教授。顏寧教授是我國傑出的青年科學家,其率領的科研團隊在生物科研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破解了生物學界幾十年來不解的難題。
  • 中科院博士到鄭州當老師 今年班裡8人考上北大清華
    當年就讀高中的時候,王俊就曾獲物理競賽省級一等獎,被保送至南開大學物理專業,本科畢業後到中科院讀了碩士和博士。博士畢業後,王俊在一家國企做實驗和研發工作,工作兩年感覺沒有很好地發揮自己的學科特長。2013年,作為高層次人才,他被引進鄭州外國語學校。作為名校博士畢業生來到中學教書,這在河南應該還是一件稀罕事。
  • 什麼樣的學歷才能當大學老師呢?清華北大的老師,學歷有多高呢?
    ,基本都要博士學歷,博士學歷已經成為了進入名校的基礎,像碩士學歷的人才想要到名校當老師,除非自己有超人的能力,不然,很難在名牌大學立足,這就是現在大學老師的一個現狀,碩士學歷已經成了一個基礎。 清華北大的老師一般學歷最低都在碩士,大部分在清華北大教學的老師,學歷都是碩士和博士,還有就是博士後,這些老師都是國內的尖端人才,在一個領域內都是佼佼者的存在,個人能力很是強大,都有著突出成績,隨便挑一個老師出來,都是擁有著強大實力背景,而且清華北大的老師,不是說光有學歷就行,還要有突出能力,不然,很難在清華北大教學。
  • 北京大學畢業的2位數學天才,一個在加州大學,一個在耶魯大學
    文科選北大,理科選清華,大概就是人們的共識。不過,北大的數理化專業也是非常厲害的。尤其是北大的數學學院,號稱第一學府第一系,其招生代碼更是10001,妥妥的第一把交椅。 每年北京大學通過奧林匹克競賽錄用了很多中國最聰明的腦袋。經過北大的培養,這是人在各自的領域都有了突出的成績,成為中流砥柱,謠言的新星。
  • 汪玉教授擬任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主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
    汪玉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清華本碩,繼續在清華攻讀博士學位。而在博士畢業前夕,他面臨一個選擇,留下還是離開?眼看著周圍同學都在爭取留美機會,汪玉也猶豫了。「出去看看,長長見識也不錯啊。」這是畢業前夕汪玉耳邊聽到最多的話,然而別人越是這樣勸自己,自己內心想要繼續留在清華的願望就越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