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在人們的印象中,文科專業是比較強大的,尤其是中文專業更是人才輩出。文科選北大,理科選清華,大概就是人們的共識。不過,北大的數理化專業也是非常厲害的。尤其是北大的數學學院,號稱第一學府第一系,其招生代碼更是10001,妥妥的第一把交椅。
每年北京大學通過奧林匹克競賽錄用了很多中國最聰明的腦袋。經過北大的培養,這是人在各自的領域都有了突出的成績,成為中流砥柱,謠言的新星。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北京大學數學方面就出現了黃金的一代,湧現了很多數學天才,代表性的人物有惲之瑋、張偉、許晨陽、袁新意、朱歆文、劉若川、宋詩暢、劉一峰、肖暢等。
這其中大部分的人在北大畢業後都選擇了出國留學,進而留在了國外,並沒有回國效力。袁新意與劉一峰也是如此。
袁新意: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數學系
袁新意高中的時候就讀於我國赫赫有名的黃岡中學,在高三也就是2000年的時候代表國家出徵在韓國舉辦的第4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在比賽中表現突出,斬獲金牌,同年獲得保送北京大學的資格,進入北京大學數學學院學習。
在北京大學期間,學習成績優異,表現突出,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完成了本科課程的學習,在2003年獲得學士學位。之後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08年畢業獲數學博士學位。之後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擔任助理教授。2012年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數學系助理教授。
在博士畢業的時候曾獲得美國克雷研究所研究獎。袁新意是第一個獲得此獎項的華人。
劉一峰:耶魯大學
劉一峰和袁新意的就讀的學校一致,是袁新意的師弟。2003年至2007年就讀於北京大學。北京大學畢業後也是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深造。博士畢業後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美國西北大學任教,在2018年的時候進入耶魯大學,擔任副教授。現在已經是教授了。
劉一峰的研究方向為數論、自守形式與代數幾何,先後獲得斯隆研究獎,SASTRA拉馬努金獎。其中張偉、惲之瑋分別於2010年、2012年獲SASTRA拉馬努金獎。
這些優秀的人才選在留在國外,對我國的科研是一個極大的損失。辛辛苦苦培養出的人才到頭來卻是為他人做嫁衣裳。這裡面許晨陽的經歷比較特殊。許晨陽在學有所成後,曾經回6年,在這六年裡獲獎無數,但是最後卻選擇出走美國。許晨陽曾提到國內的環境不適合搞研究,比較浮躁。同樣經歷的還有顏寧。
但是國家也在想方設法吸引人才回流,並實施了「千人計劃」「百人計劃」等。只要有真才實學,可以降格錄用。比如27歲的楊樹,年紀輕輕就擔任了浙江大學的教授與博導。相信在國家有關政策的激勵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來回到中國。特別是經過這一次疫情的發展,回國發展更是好的選擇。
其實也有不用出國留學就做出成果的人才。比如數學怪才韋東奕,他的本科,碩士,博士就沒有離開北京大學。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雖說科學無國界,但是國家辛辛苦苦培養你,你是不是應該留在國內效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