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的故事及人物,大多數書友們都非常熟知。本篇文章裡介紹一位人物可謂之為良母,她就是劉備之母,就簡稱她為劉母。
劉備雖為漢室宗親,但在他幼年時家中清貧,父親早喪,一家全靠他母親支撐著。
劉備家門口有株大桑樹,枝葉茂盛,亭亭如蓋,有一位風水先生路過此地說:「此家必出貴人」。
在春末夏初的一日,桑樹上桑椹累累,紫裡透紅,甚是誘人。這株桑樹被看成劉家的風水樹,劉備時刻留意,無人敢摘。
村裡有一頑童叫陶二,每日望著桑椹流涎,一日乘劉備不在,便上樹摘食。正在陶二得意的時候,劉備剛好回來,見有人偷摘,大喝一聲,追上逃跑的陶二,舉拳要打。這是一人從身後抓住他的手,劉備回頭一看,正是劉母。
「你為何要打他?」劉母問。
「他偷食咱家的桑椹!」
「幾個桑椹,能值幾何?高祖皇帝如果不拜蕭何為相、韓信為帥,不給他們權力,他們又怎肯拼死相隨,為他打天下?你既有作天子之志,就應該有廣大的胸懷,能容人能用人,如此斤斤計較,能成何氣候?」
劉備聽了母親的一番話了,恍然大悟,忙放下頭二,並摘了滿滿一包桑椹遞給他。在母親的影響下,劉備越發胸襟開闊,性情況和,遠近鄉親無不稱讚。
劉備15歲那年,母親為了進一步鍛鍊他,便命他出外遊學,增長見識。在此期間,劉備曾從師於鄭玄、盧植,並和公孫瓚等結為好友。
東漢末年,爆發了黃巾起義。一天劉母把劉備叫到跟前說:「如今天下大亂,正是你報效朝廷的時候,你去投軍吧。」
劉備雙膝跪地的說:「母親所言,正是孩兒心意,只是母親年邁,無人奉養,叫兒如何舍家而去。」
劉母說:「漢大將霍去病說過'匈奴未滅,何以為家'。我兒不要以我為念,去闖天下吧。」
三國演義的故事便拉開了帷幕,一位賢良的母親,造就了一位帝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