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桐桐爸 攝影 | 譚巳成
軍人渴望與家人團聚,希望能夠縮短單位與家的距離。這個數字越小,心中滿足感越高。
家是港灣,訓練再累,想到家就感到舒心愜意。家是加油站,家人的支持是我們的力量源泉。
2300裡
小D是一名生長幹部,看了2009年大閱兵後熱血沸騰,以大學生身份入伍,參加了特種部隊。
坐了兩天一夜的火車來到了Q城,離家2300多裡。這是小D離家最遠的一次。
小D清晰地記得,那個時候新兵連只有兩三部電話,100多個人輪流打,每個人還要限制時間,不然話別人打不了。
小D第一個電話是打給家人的,報平安,兩分鐘的通話小D哭了一分半。不只是訓練上的不適應,更多的是思念。
小D思想很正,目標明確,要在部隊好好幹。
第一年,全旅通信專業第二名,第二年代表單位參加集團軍比武。旅裡組織戰士考學摸底考試,他發著38度的高燒,考了個全旅第一。
在特種部隊的兩年,他學會最多的就是拼搏和忍耐,同年九月份順利拿到了天津軍校的錄取通知書。
800裡
上了軍校就意味著要在部隊長期幹。小D家在皖北農村,畢業以後如果還回Q城,舉目無親。要是以後畢業分配能夠離家近一些,就能夠有個照應,所以小D在學校一直努力的表現,爭取畢業分配的時候能夠離家近一點。
小D個子不高一米七八,不是很帥,看的過去,第一印象比較斯文白淨,看不出是農村長大的,更別說是特種部隊了。
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小D做什麼事都很積極。
學校裡組織運動會他拼盡全力,沒有拿到獎牌,但也進了前十。三軍護旗方隊他做了基準兵,表演節目摔打捕俘大腿踢到淤青。
通過個人努力他證明了自己,畢業分配到Z城,離家的距離從2300裡縮短到了800裡。
70裡
Z城是一座美麗的宜居城市,房價不高,風景優美。小D很喜歡,到了新單位,小D繼續積極表現著,新幹部集訓體能第一,加上之前的特種兵經歷,被安排到警調排長。也算是專業對口,工作開展得很順利。
兩年後,他住上了單間。生活節奏變得慢了下來,沒有那麼多的事需要去操心,他開始考慮個人的事,先成家,後立業。
這句話聽起來非常有道理,小D就參加單位組織的鵲橋會,領導、親戚介紹的各種相親。
最後終於碰到現在的妻子,兩人相見一見鍾情。
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在哪買房子成為一個爭議?Z城房價7000,還可以過雙休,N城房價兩萬,買了小D工資剛剛只夠每月還房貸的。
但妻子工作在N城,妻子在哪家就在哪,最終家定在了N城,單位與家的直線距離35公裡。
50裡
小D就這樣開始了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每月妻子會開車到部隊,小D也可以每月回家兩天,這兩天要從每年的休假時間裡扣除。
一次偶然的機會,小D發現根據N城的轉業政策,買房落戶的,不能轉業到N。
小D慌了,妻子不是N戶口,這就意味著以後轉業要麼選擇駐地,要麼選擇老家,還是要面臨兩地分居的問題。
小D工作開始分神,不在狀態,開始琢磨著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到N城的部隊去。
碰上了部隊改革幹部凍結,這件事情變得異常困難。還好有部隊選調,每次有選調的機會,小D都報,不管自己有沒有達到條件。
後來主任發現了這一點,找小D談心,了解到了情況。去年九月,有個適合小D的名額,政審,面試,考核,小D如願以償。
新單位有兩個營區,一個在市區,一個在郊區,小D被分到了郊區,不再住單間,接著幹排長,離家的距離變成了25公裡,也就比之前近了十公裡,但是一家人都很開心。
1800裡
到了新單位,解決了後顧之憂,雖然兩年後他從新從排長幹起,但小D盡心盡責,毫無怨言。
今年年初,幹部調整,組織把他推薦了上去。小D很是感激,因為剛到新單位對新單位還不是很了解,幹部只是認識了營裡的幾個,可調可不調。
組織找小D談話,給了兩個選擇,進機關不一定納編,另外一個是當主官,但是要到1800裡以外的B城。
小D面臨著艱難的選擇,兒子剛出生,夫妻剛團聚,一下子又回到了入伍的從前,到底該怎麼選擇?
和妻子說了這個情況後,一家人開了個會。
「你只管把你的工作做好,家裡的事有我們,你放心好了」。
看到家人的態度,小D跟組織答覆,「我願意去B城。」
報到前,一家老小到部隊看望了小D,看著可愛的兒子,小D內心五味雜陳,有家人作為你堅強的後盾,到哪裡都無所畏懼。
踏上北上的火車,小D下定決心,好好幹,為了自己的使命,為了妻兒的期盼,竭盡全力,不負青春。
對軍人來說,其實就算都在同一座城市,一個月也回家不了幾天。離得近,都只是自己心裡上的安慰。
就算是隨軍,軍人的職業特點也照顧不了家裡太多。軍人戀家,再鐵骨錚錚的戰士看到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會柔情似水。
家裡人擁軍,不管再苦再累,也不讓在部隊的兒子和老公擔心。
軍人怕的不是離家的距離,而是怕對家的照顧不周,軍人可以自己風餐露宿,為萬家燈火安定祥和。
我們需要對軍人和他們的家庭多些安慰,也更需要制度的保障。解決了軍人的後顧之憂,無論離家多遠,都會感覺心離得很近。才能安心工作,迸發更大的強軍動力、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