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縮短單位與家的距離

2020-12-05 一號哨位

文 | 桐桐爸 攝影 | 譚巳成

軍人渴望與家人團聚,希望能夠縮短單位與家的距離。這個數字越小,心中滿足感越高。

家是港灣,訓練再累,想到家就感到舒心愜意。家是加油站,家人的支持是我們的力量源泉。

2300裡

小D是一名生長幹部,看了2009年大閱兵後熱血沸騰,以大學生身份入伍,參加了特種部隊。

坐了兩天一夜的火車來到了Q城,離家2300多裡。這是小D離家最遠的一次。

小D清晰地記得,那個時候新兵連只有兩三部電話,100多個人輪流打,每個人還要限制時間,不然話別人打不了。

小D第一個電話是打給家人的,報平安,兩分鐘的通話小D哭了一分半。不只是訓練上的不適應,更多的是思念。

小D思想很正,目標明確,要在部隊好好幹。

第一年,全旅通信專業第二名,第二年代表單位參加集團軍比武。旅裡組織戰士考學摸底考試,他發著38度的高燒,考了個全旅第一。

在特種部隊的兩年,他學會最多的就是拼搏和忍耐,同年九月份順利拿到了天津軍校的錄取通知書。

800裡

上了軍校就意味著要在部隊長期幹。小D家在皖北農村,畢業以後如果還回Q城,舉目無親。要是以後畢業分配能夠離家近一些,就能夠有個照應,所以小D在學校一直努力的表現,爭取畢業分配的時候能夠離家近一點。

小D個子不高一米七八,不是很帥,看的過去,第一印象比較斯文白淨,看不出是農村長大的,更別說是特種部隊了。

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小D做什麼事都很積極。

學校裡組織運動會他拼盡全力,沒有拿到獎牌,但也進了前十。三軍護旗方隊他做了基準兵,表演節目摔打捕俘大腿踢到淤青。

通過個人努力他證明了自己,畢業分配到Z城,離家的距離從2300裡縮短到了800裡。

70裡

Z城是一座美麗的宜居城市,房價不高,風景優美。小D很喜歡,到了新單位,小D繼續積極表現著,新幹部集訓體能第一,加上之前的特種兵經歷,被安排到警調排長。也算是專業對口,工作開展得很順利。

兩年後,他住上了單間。生活節奏變得慢了下來,沒有那麼多的事需要去操心,他開始考慮個人的事,先成家,後立業。

這句話聽起來非常有道理,小D就參加單位組織的鵲橋會,領導、親戚介紹的各種相親。

最後終於碰到現在的妻子,兩人相見一見鍾情。

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在哪買房子成為一個爭議?Z城房價7000,還可以過雙休,N城房價兩萬,買了小D工資剛剛只夠每月還房貸的。

妻子工作在N城,妻子在哪家就在哪,最終家定在了N城,單位與家的直線距離35公裡。

50裡

小D就這樣開始了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每月妻子會開車到部隊,小D也可以每月回家兩天,這兩天要從每年的休假時間裡扣除。

一次偶然的機會,小D發現根據N城的轉業政策,買房落戶的,不能轉業到N。

小D慌了,妻子不是N戶口,這就意味著以後轉業要麼選擇駐地,要麼選擇老家,還是要面臨兩地分居的問題。

小D工作開始分神,不在狀態,開始琢磨著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到N城的部隊去。

碰上了部隊改革幹部凍結,這件事情變得異常困難。還好有部隊選調,每次有選調的機會,小D都報,不管自己有沒有達到條件。

後來主任發現了這一點,找小D談心,了解到了情況。去年九月,有個適合小D的名額,政審,面試,考核,小D如願以償。

新單位有兩個營區,一個在市區,一個在郊區,小D被分到了郊區,不再住單間,接著幹排長,離家的距離變成了25公裡,也就比之前近了十公裡,但是一家人都很開心。

1800裡

到了新單位,解決了後顧之憂,雖然兩年後他從新從排長幹起,但小D盡心盡責,毫無怨言。

今年年初,幹部調整,組織把他推薦了上去。小D很是感激,因為剛到新單位對新單位還不是很了解,幹部只是認識了營裡的幾個,可調可不調。

組織找小D談話,給了兩個選擇,進機關不一定納編,另外一個是當主官,但是要到1800裡以外的B城。

小D面臨著艱難的選擇,兒子剛出生,夫妻剛團聚,一下子又回到了入伍的從前,到底該怎麼選擇?

和妻子說了這個情況後,一家人開了個會。

「你只管把你的工作做好,家裡的事有我們,你放心好了」。

看到家人的態度,小D跟組織答覆,「我願意去B城。」

報到前,一家老小到部隊看望了小D,看著可愛的兒子,小D內心五味雜陳,有家人作為你堅強的後盾,到哪裡都無所畏懼。

踏上北上的火車,小D下定決心,好好幹,為了自己的使命,為了妻兒的期盼,竭盡全力,不負青春。

對軍人來說,其實就算都在同一座城市,一個月也回家不了幾天。離得近,都只是自己心裡上的安慰。

就算是隨軍,軍人的職業特點也照顧不了家裡太多。軍人戀家,再鐵骨錚錚的戰士看到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會柔情似水。

家裡人擁軍,不管再苦再累,也不讓在部隊的兒子和老公擔心。

軍人怕的不是離家的距離,而是怕對家的照顧不周,軍人可以自己風餐露宿,為萬家燈火安定祥和。

我們需要對軍人和他們的家庭多些安慰,也更需要制度的保障。解決了軍人的後顧之憂,無論離家多遠,都會感覺心離得很近。才能安心工作,迸發更大的強軍動力、活力。

相關焦點

  • ABS到底會增加還是縮短剎車距離?
    ,我查閱了很多專業期刊和文獻,發現無論是哪種關於ABS制動系統的文章裡都有這麼一句話——ABS能夠縮短制動距離。為了尋找到ABS是否能夠縮短制動距離的正確答案,我查閱了很多專業期刊和文獻,發現無論是哪種關於ABS制動系統的文章裡都有這麼一句話——ABS能夠縮短制動距離。
  • 往期回顧|ABS到底會增加還是縮短剎車距離
    為了尋找到ABS是否能夠縮短制動距離的正確答案,我查閱了很多專業期刊和文獻,發現無論是哪種關於ABS制動系統的文章裡都有這麼一句話——ABS能夠縮短制動距離。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最近發現很多車友在爭論,裝備了ABS的摩託車到底能否縮短制動距離?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ABS在摩託車上面的發展歷程。
  • 我國將建設一個大工程,這兩個城市距離縮短24倍,你了解嗎
    你知道,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所以我想從a得到b地,如果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的話,應該選擇最短的直線通道,但是,日子不太好,很多時候我們有很多障礙,例如,在古代人看來,家和你的家只隔一個長江,雖然直線距離只有2公裡,但是可能要花10倍以上的時間,可以用更長的時間越過河結束這次旅行。
  • 如果地球和太陽間的距離再縮短一些會怎麼樣呢?
    小夥伴們有沒有想過在太陽系中一共有8大行星,那麼這8大行星之中為什麼只有我們的地球有生命存在?我們地球的生命的出現於凋零都與太陽息息相關,可以說太陽對我們地球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正是因為有了太陽,我們的地球才有了晝夜更替,才出現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 如果地球和太陽的距離縮短1000公裡,地球會發生什麼變化?
    如果地球和太陽距離縮短1000公裡,地球會發生什麼變化?1000公裡的距離實際上挺遠的,相當於從我國北京到上海的航線距離(1088公裡),但是如果放在整個地球上來說就不算遠了,如果放在太陽系內那就更微不足道了。
  • 《EVE》關於距離單位AU
    http://gamezone.QQ.com   2006年05月22日11:44   chinever   EVE裡面有一個很常見的距離單位AU, 經常可以在Overview裡看見某某太空站距離你 xx.xx AU, 啟動曲線跳躍引擎時,可以看到屏幕下方告訴你距離目的地還有
  • 如果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縮短了一點,我們人類會如何?
    大家好,我是論科學的時代,很高興與大家一起探索宇宙的奧秘。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如果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縮短了一點,我們人類會如何?地球距離太陽比我們的地球要稍微近一點,而火星正好相反,距離太陽的距離比我們地球要稍微遠一點。我們地球在近日點的時候,距離太陽是14710萬千米,而在遠日點的時候距離太陽是15210萬千米。首先我們來說一下太陽的起源,但被大家所接受的就是星雲說,最初的太陽是在星雲當中吸收的,先誕生的是太陽光核,在不斷的進行吸收吞併擠壓之後,就形成了如今的太陽。
  • 時間單位和距離單位
    年與光年,一個是時間單位,一個是距離單位。年的時間單位僅限於地球公轉區域,離開地球公轉區域,太陽系、銀行系,年的時間換算都是不成立的,光年的距離單位可能也只是科學理論上的假設。地球往返的時間思考,天上一日,地上千年,也只是一種假設和神話傳說,真正的情況可能要比想像的更加複雜。人類登上太空和月球,宇宙飛行器著陸火星,中國大山深處的天眼,外太空到底是怎樣一種情形。
  • 為什麼太空人不用常用的測量單位去測量距離呢?
    問:「我是一名來自喬治亞州的天文愛好者,對天文充滿興趣已經有好多年了。我知道當我們談論到宇宙中的距離時,我們不用費力解釋到太陽的距離或是到一些最近的恆星的距離,我們知道日常的測量術語在這個環境下沒有什麼意義。
  • 光年是時間單位還是距離單位或者是智商單位?
    顧名思義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走過一年的距離,大概是299792458*(60*60*24*365)=9,454,254,955,488,000m。這是一個9開頭的16位數字,非常大的一個數,很多人認為光年是時間單位的原因就是因為多數情況下用到年都是用來描述時間。
  • 為什麼天文學家用AU或pc開測量距離,而不是日常單位?
    我成為國內的一名業餘天文愛好者已經很多年了。 我知道當我們談論太空中的距離時,我們不會超過到太陽和幾個最近的恆星的距離,用日常的距離測量單位意義不大。我知道1 AU是一個天文單位,那是從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大約是1.5億千米。希望我這些是對的。
  • 這幾樣東西放在冰箱頂部,不僅費電還縮短使用壽命!你家可別中招
    60平的小家,老媽將收納放在首位,任何一塊空地方都要塞上東西她才覺的空間不浪費,可就因為這齣了問題,前兩天清明小假難得回趟家,中午我打算找微波爐熱一下菜,找半天沒找到微波爐,老媽直接指著冰箱頂部,一看嚇得我差點沒魂!為啥?
  • 鍾變慢,尺縮短
    我引用牛頓的話並不是去嘲笑牛頓,說牛頓有多麼不對,相反,你想一想,在牛頓的時候我們希望能用一個操作足夠簡單又方便我們想清楚的辦法定義什麼是時間。好,下面我們來定義一個鍾,最簡單的鐘,叫光鍾。假設有這樣的一條線段,線段的長度是D,在線段底部裝有一個發射器,可以把光發射上去,發射到上面以後,上面有一面鏡子,再把光反射回來。我們把這樣的裝置叫光鍾。對於這個光鍾,從下到上的時間Δt = D/c,這裡c是光速。我們可以規定時間單位(比如1納秒)就是光從下到上的時間。
  • 中國將開挖一條新運河,穿過泰國連接歐洲,將距離縮短一千多公裡
    運河不僅以溝通地域和水域之間的人工水道,還可以與其他的運河相連,讓原本需要繞很多的路線都變得簡單明了,省事方便,說到運河最有名的就是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了,其中蘇伊士運河是世界上使用最頻繁的運河了,因為有了這條運河,大大的縮短了人們的航程
  • 表示宇宙距離的單位
    三個單位來衡量宇宙當我們測量浩瀚宇宙中的距離時,如果我們使用通常使用的單位「km」,它將成為一個非凡的數字。因此,我們使用天文學特定單位。這是以下三個。漢字「年」是時間的圖像,但光年是距離的單位。光傳播的速度約為每秒300,000公裡。由於地球的一輪大約是4萬公裡,所以光在一秒鐘內形成七個半圓形的地球。一光年是光在一年內行進的距離,約為9.5萬億公裡。
  • 「不在中國,我就會想家」——訪秘魯漢學家和翻譯家吉葉墨
    「歡迎來到中國之家!」在秘魯利馬城區一座當地典型的居民樓前,87歲高齡的秘魯天主教大學教授、2016年第十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得主吉葉墨·達尼諾·裡瓦託幽默地與記者打招呼。走進他的書房,記者發現這個「中國之家」可謂實至名歸:中國結、中國各地風光照、大熊貓玩具、水墨畫、篆刻印章、少數民族服飾的玩偶等將書房裝點得中國味十足。環顧書房,最引人注目的是署名「吉葉墨」的各種著作以及劇照。展開來,便是吉葉墨和中國結下的情緣和故事。
  • 天文學中測量距離的單位,除了「光年」你還知道哪些?
    天文學是如何描述恆星們的距離呢?我們會說從家到學校大約有十分鐘的車程,從教室到食堂大概要跑200米,學校西門出發到家要走兩個路口。那當這些距離,放在望不到邊際的宇宙裡,我們又會怎麼去描述它呢?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有多遠?地球到夜空中最亮恆星天狼星的距離有多遠?
  • 科教觀察第333期:你家輻射有多大?——安全距離篇
    曹滌非:咳,最近咱們不是做了不少有關家用電器輻射的片子嗎,我周圍的親戚朋友都挺關心,特別是那家裡有小孩的,還有正在懷孕的。你說這家電有輻射,可是咱們也不能不用是吧,所以呢,我想這次呢,把輻射比較大的電器挑出來,特別的測一測它的安全距離,到底咱們離它多遠,就安全了。  宇秋:你倒是挺細心嘛。  曹滌非:咳,這也是被大傢伙兒逼的。
  • 天文學長度單位中最古老,最標準的距離單位——秒差距
    提到星體與星體的距離,我們通常都用「光年」這個單位來描述,可宇宙那麼浩瀚,只用光年來描述距離簡直太抽象了,其實宇宙中常用的距離單位並不是只有光年。光年只是讓人們更好的理解「遙遠」的含義,因為光都要走一年的路程,這在人的腦海裡是可以想像的非常遠,可實際數據上通常使用「天文單位」和「秒差距」兩個單位來描述詳細距離。
  • 科學家發現參宿四「變小了,變近了」,距離縮短了200光年
    科學家一直都熱衷於對這兩顆恆星的研究,特別是參宿四,它的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1.6倍,是一顆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超星星爆發的脈動變星,其光度視察會發生變化,變化的周期一般為5.5年,最新研究還發現這顆恆星比以前觀測研究結果認為的體積更小,距離更近